“永恆的生命和豐富的靈魂。你的意思是說,這兩點是區分人和妖的關鍵對吧?”
顧清覺得眼前似乎漸漸清晰起來。
“沒錯,擁有永恆生命的妖,與擁有豐富靈魂的人。這兩者其實並沒有誰比誰更好。”
楚雙瞳開始解釋起來。
可是在顧清的看法中,人類都是想要長生不老的,無論是曆代的君王還是方士,都在尋求長生不老的方法。例如秦始皇派遣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東渡,尋求長生不老的仙丹。他還自稱始皇帝,希望可以長命百歲,千秋萬代,一統江山。亂征徭役,修建皇陵,終於讓人民怨聲載道,揭竿起義。還有明朝癡迷煉丹,不理朝政的嘉靖皇帝,他已享盡人間榮華富貴,惟求長生不死,羽化成仙。嘉靖帝崇尚道教,建大高玄殿,範金為像,一意修玄,煉丹製藥,祈求長生。他多年不視朝政,終於弄得國力衰弱。
說到秦始皇,顧清突然發現竟然是楚雙瞳的同齡人,不覺有些奇妙。而嘉靖皇帝,居然是他的晚輩,簡直讓他有些覺得想笑。
“擁有豐富靈魂的人類,羨慕擁有永恆生命的妖。而擁有永恆生命的妖,又何嚐不是羨慕擁有豐富靈魂的人?所以他們才總是在彼此糾纏著,傷害著。”
從楚雙瞳的話語中,似乎讀出了他與虞姬之間的相愛相殺。而在古老的神話故事當中,人與妖相愛相殺的故事數不勝數。
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和張國榮飾演的寧采臣,簡直是他心目中揮之不去的記憶。
隻是童年的記憶讓他有些記不清結局了,他隻記得,黑山老妖讓聶小倩來蠱惑寧采臣,想要吸取他的陽氣用於修煉。而聶小倩卻不顧黑山老妖的反對,義無反顧地愛上了寧采臣。顧清不記得他們最終是否走在了一起,但是他始終向往這種美好的愛情。就像現在一樣,即使受到千萬人的誤解與嘲笑,即使傷痕累累,隻要和心愛的女人在一起,一切就都值得。
因為他始終信仰愛情。愛情對他來說,是一種信仰,就像一道光,在他最痛苦的時候拯救了自己。他信仰愛情,就不住在黑暗裏。
顧清愛看書,因為他從小就是一個安靜的孩子,品學兼優,是很多家長口中的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可是他自己清楚,一切的開心都是偽裝,他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別人,成為讓人羨慕的好孩子,卻從沒有真正意義上去做過自己。
楚雙瞳的這種描述,讓他想到了錢鍾書的《圍城》。在圍城中,錢鍾書曾經說過,婚姻就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要衝進來,城裏的人想要衝出去。因為彼此都想看看對方的世界,卻不知道,單身的人羨慕婚姻,就像婚姻中的人同樣羨慕著單身者。這是一個永遠的循環,永遠的圍城。
而剛剛楚雙瞳的描述,則為他揭示了另一座圍城,那是一個關於生命與靈魂的圍城。顧清一直羨慕著永恆的生命,記得小時候讀莊子的《逍遙遊》的時候,就被那個奇妙的世界所吸引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顧清的心中默念著這段耳熟能詳的文章。年幼的他,當時的心中隻有驚恐。當他得之人類的生命不過百年的時候,並未有多少觸動,直到他讀了莊子的這篇文章。
有些菌類活不過一天,有些昆蟲活不過一年。而楚國南方的冥靈,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也就是說,他們的一年相當於我們的兩千歲。而上古的大椿,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他們的一年相當於我們的三萬二千年。這樣的數字讓顧清驚呆了,他突然感到作為一個人類,自身的渺小,是多麽的無助與可笑。
可是後來顧清知道了,刹那即永恆的道理。因為時間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可能就像楚雙瞳所說的吧,妖雖然生命漫長,卻沒有靈魂,他們隻是行屍走肉,渾渾噩噩地活著,就像是吃了人魚肉的怪物。
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說法。誤入天庭的凡人,在天庭待了幾日,迴到凡間卻已過千年。
這種說法在佛教中似乎也得到印證:人間五十年,為四天王天一晝夜;人間一百年,為忉利天一晝夜;人間二百年,為夜摩天一晝夜;人間四百年,為兜率天一晝夜;人間八百年,為化樂天一晝夜;人間一千六百年,為他化自在天一晝夜。
《西遊記》中的如來佛祖也曾經說過,“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在西方靈山上的一日,便是人間千年。
而這樣的地方,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存在的。
水星是太陽係九大行星中最小、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軌道速度最快。水星公轉一周是88天,而水星自轉三周才是一晝夜,此時它正好繞太陽公轉兩周即我們常說的兩年,如果這樣換算,水星上的一天就等於地球上的兩年。
而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個物體的速度越快,時間流逝的速度便越慢。一個物體越接近光速,時間流逝的速度便越慢,超越光速,甚至可能時光倒流。
當人們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旅行的時候,時間便會緩慢流淌。與相對靜止人們產生時間上的差異,這種差異被成為“時間債”。那些人的一天,相當於我們的一年,那些人永遠不死,我們漸漸衰老,在我們眼中,那些人獲得了永生。
時光倒流,多麽誘人的一件事情,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他會願意活在哪一天呢?
顧清望著眼前的楚雙瞳,陷入了沉思,他會想要迴到剛見到虞姬的那一天嗎?
人生若隻如初見……
顧清覺得眼前似乎漸漸清晰起來。
“沒錯,擁有永恆生命的妖,與擁有豐富靈魂的人。這兩者其實並沒有誰比誰更好。”
楚雙瞳開始解釋起來。
可是在顧清的看法中,人類都是想要長生不老的,無論是曆代的君王還是方士,都在尋求長生不老的方法。例如秦始皇派遣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東渡,尋求長生不老的仙丹。他還自稱始皇帝,希望可以長命百歲,千秋萬代,一統江山。亂征徭役,修建皇陵,終於讓人民怨聲載道,揭竿起義。還有明朝癡迷煉丹,不理朝政的嘉靖皇帝,他已享盡人間榮華富貴,惟求長生不死,羽化成仙。嘉靖帝崇尚道教,建大高玄殿,範金為像,一意修玄,煉丹製藥,祈求長生。他多年不視朝政,終於弄得國力衰弱。
說到秦始皇,顧清突然發現竟然是楚雙瞳的同齡人,不覺有些奇妙。而嘉靖皇帝,居然是他的晚輩,簡直讓他有些覺得想笑。
“擁有豐富靈魂的人類,羨慕擁有永恆生命的妖。而擁有永恆生命的妖,又何嚐不是羨慕擁有豐富靈魂的人?所以他們才總是在彼此糾纏著,傷害著。”
從楚雙瞳的話語中,似乎讀出了他與虞姬之間的相愛相殺。而在古老的神話故事當中,人與妖相愛相殺的故事數不勝數。
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和張國榮飾演的寧采臣,簡直是他心目中揮之不去的記憶。
隻是童年的記憶讓他有些記不清結局了,他隻記得,黑山老妖讓聶小倩來蠱惑寧采臣,想要吸取他的陽氣用於修煉。而聶小倩卻不顧黑山老妖的反對,義無反顧地愛上了寧采臣。顧清不記得他們最終是否走在了一起,但是他始終向往這種美好的愛情。就像現在一樣,即使受到千萬人的誤解與嘲笑,即使傷痕累累,隻要和心愛的女人在一起,一切就都值得。
因為他始終信仰愛情。愛情對他來說,是一種信仰,就像一道光,在他最痛苦的時候拯救了自己。他信仰愛情,就不住在黑暗裏。
顧清愛看書,因為他從小就是一個安靜的孩子,品學兼優,是很多家長口中的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可是他自己清楚,一切的開心都是偽裝,他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別人,成為讓人羨慕的好孩子,卻從沒有真正意義上去做過自己。
楚雙瞳的這種描述,讓他想到了錢鍾書的《圍城》。在圍城中,錢鍾書曾經說過,婚姻就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要衝進來,城裏的人想要衝出去。因為彼此都想看看對方的世界,卻不知道,單身的人羨慕婚姻,就像婚姻中的人同樣羨慕著單身者。這是一個永遠的循環,永遠的圍城。
而剛剛楚雙瞳的描述,則為他揭示了另一座圍城,那是一個關於生命與靈魂的圍城。顧清一直羨慕著永恆的生命,記得小時候讀莊子的《逍遙遊》的時候,就被那個奇妙的世界所吸引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顧清的心中默念著這段耳熟能詳的文章。年幼的他,當時的心中隻有驚恐。當他得之人類的生命不過百年的時候,並未有多少觸動,直到他讀了莊子的這篇文章。
有些菌類活不過一天,有些昆蟲活不過一年。而楚國南方的冥靈,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也就是說,他們的一年相當於我們的兩千歲。而上古的大椿,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他們的一年相當於我們的三萬二千年。這樣的數字讓顧清驚呆了,他突然感到作為一個人類,自身的渺小,是多麽的無助與可笑。
可是後來顧清知道了,刹那即永恆的道理。因為時間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可能就像楚雙瞳所說的吧,妖雖然生命漫長,卻沒有靈魂,他們隻是行屍走肉,渾渾噩噩地活著,就像是吃了人魚肉的怪物。
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說法。誤入天庭的凡人,在天庭待了幾日,迴到凡間卻已過千年。
這種說法在佛教中似乎也得到印證:人間五十年,為四天王天一晝夜;人間一百年,為忉利天一晝夜;人間二百年,為夜摩天一晝夜;人間四百年,為兜率天一晝夜;人間八百年,為化樂天一晝夜;人間一千六百年,為他化自在天一晝夜。
《西遊記》中的如來佛祖也曾經說過,“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在西方靈山上的一日,便是人間千年。
而這樣的地方,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存在的。
水星是太陽係九大行星中最小、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軌道速度最快。水星公轉一周是88天,而水星自轉三周才是一晝夜,此時它正好繞太陽公轉兩周即我們常說的兩年,如果這樣換算,水星上的一天就等於地球上的兩年。
而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個物體的速度越快,時間流逝的速度便越慢。一個物體越接近光速,時間流逝的速度便越慢,超越光速,甚至可能時光倒流。
當人們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旅行的時候,時間便會緩慢流淌。與相對靜止人們產生時間上的差異,這種差異被成為“時間債”。那些人的一天,相當於我們的一年,那些人永遠不死,我們漸漸衰老,在我們眼中,那些人獲得了永生。
時光倒流,多麽誘人的一件事情,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他會願意活在哪一天呢?
顧清望著眼前的楚雙瞳,陷入了沉思,他會想要迴到剛見到虞姬的那一天嗎?
人生若隻如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