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太子的處置,到目前為止,都頗得幹武帝的心。辦事有分寸,不僭越,敏於事而慎於言,緊遵人臣之禮。
幹武帝半靠半躺在床上,微閉著眼睛,想著事情接下來如何處理。
首先是宮裏頭,由著陳忠和趙鎮升兩個領著人,開始清洗,但凡有一點兒與梁太後有聯繫的,便就全部關了起來。
無論是逸親王府,還是梁家,暫時都不能大動。而城門久不開,會引起民眾恐慌。
幹武帝讓太子領著人,去將梁家、逸親王府那邊收拾好。
主僕要分開,然後搜查,有許多事情可做。太子答應著,急忙出去,卻與一內侍差點兒迎頭撞上。
那內侍跪到地上請罪:「太子爺恕罪,太子爺恕罪。」
除少數內侍之外,宮裏基本上沒有內侍走動。太子抬頭看,發現是安太妃的,問:「可是驚擾了太妃那邊?」
那內侍搖頭,說:「太妃娘娘讓奴婢過來看看陛下如何了,若是身子可以,太妃娘娘想要求見陛下,說是有重要的事要說。」
說著話,那內侍往門上望了眼,小聲問:「敢問殿下,陛下如何了?」
安太妃比梁太後小上許多,但卻也是這宮裏的老人了。若說當年幹武帝的事,安太妃或許就能知道點兒什麽。既然說重要的事,有沒有可能便就是這件事?
太子喚了一月過來,說:「你進去通報聲,看看父皇見或不見。你就留這兒吧,二月若迴來孤不在的話,就讓他去逸王府或梁王府去尋孤。」
吩咐完,太子急忙忙的走了。
雖然兩府有沈四、許飛帶人看著,太子仍是要親自督辦的。
一月進去通報給幹武帝,幹武帝的想法與太子差不多,急忙將那小內侍撫慰也一番,又問了安太妃是否驚擾到,問答關心的過場話走了一遍,然後幹武帝給出準信,讓安太妃過來。
雖然說安太妃不是太後,但卻也是長輩,按理說應該是幹武帝去看安太妃的。
因此上,自是又說了一堆自貶的話,什麽「本應朕過去給太妃娘娘請安,奈何身子無法挪動,實是罪過,舔顏勞請太妃娘娘貴體」。
幹武帝環視一圈,沒見著皇後,問:「皇後呢?」
無人知道,皇後走時,也沒與任何人說。
幹武帝大怒,但也知道這個時候不能發火,心裏雖然怨怪皇後,但卻又不由得陣陣心虛,心裏也隻是暗想著,她雖對他不義,但他卻不好對她不仁。
想到新安公主,幹武帝大概也就猜著皇後去了哪兒,吩咐跟前的內侍說:
「去東宮將皇後請來,新安公主就先放到東宮裏頭,由著太子妃看著,還能出什麽呢?」
這就是什麽東西是值得的問題。對於幹武帝來說,此時大概是他人生中,最為得意的時候了。雖然說昨天中毒是意外,但卻也於一夜之間,梁家與梁太後倒了。
自己處心積慮養大的太子,沒有藉機奪權,更是讓幹武帝欣慰之餘,心下洋洋自得起來。
他現在心裏眼裏,全是皇權,哪兒還會想著別的?
可皇後卻不一樣了,大女兒嫁了個好丈夫讓她放心,可新安還小,不容得一點點的閃失。在皇後眼裏,什麽皇權天下,哪一個也比不得新安磕一下來得更讓她緊張。
對於魏芳凝,皇後是羨慕加嫉妒。承平伯府雖然看著不像個樣子,但沈太夫人那是不愛管,然後又可著自己的心性來。
大家閨秀的那一套,在沈太夫人身上,從沒有出現過。也不怕別人說她對待庶子女不好,反正別人愛怎麽說怎麽說,沈太夫人的名言便就是:
「我總不能為了讓別人看著高興,自己就成天家不高興。我過我自己的日子,別人愛說就陏說。」
再看東宮裏,隻一夜之間,上下全都控製在了魏芳凝的手裏,想來也是頗有些手段的。
呆在安平殿裏,新安公主折騰了一個晚上,早就已經躺在床上睡著了,皇後嘆說:「早知道你這裏這麽好,本宮一早就來了。」
魏芳凝才要將「母後若能來,實令東宮蓬蓽生輝,媳婦定然親自持廚以待之」的話,說上幾句。
皇後卻難得笑了,說:「行了,將你那些個恭維的話,還是留著給皇上跟前說去吧,他就愛聽,我可不愛聽。」
魏芳凝麵上訕訕的,拿不準皇後這是幾個意思。
人都說婆媳是天生的敵人,雖然說她倆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婆媳,但總也還是長輩。這長輩與晚輩,也沒幾個和諧的。
雖然找她的人還未到,但皇後似是知道一般,嘆著氣說:
「可能是被騙久了,我現在是誰也不敢相信。她還小,又不是完全能聽懂話的時候。這宮裏,還有許多事要做。皇上可不是太子,不會覺得我一夜未睡,就可要休息的。新安,就勞你費心了。」
魏芳凝才說了句:「為母後分憂,本就是兒媳的本分。」就見皇後麵色沉了下來,魏芳凝將之後的那句:「能得母後信任,兒媳定當全力以赴」給咽了迴去。
想了想,魏芳凝沉聲說:「既然母後不樂意聽虛言,那媳婦就有什麽說什麽。新安妹妹留這可以,但她的奶娘、嬤嬤宮女,媳婦一個也不敢留。」
皇後笑了,說:「若你一直像剛剛那樣,我還真是要懷疑太子是不是眼睛出了問題,才會待你如珠似玉的。好了,我也知道你擔心什麽,她們一個也不留下。」
正說著話,已經換了衣服,洗去一身狼狽的綠竹過來,迴話說:
「皇後娘娘,陛下派了人來尋娘娘過去。說是要是皇後娘娘不放心,就將公主留在東宮裏頭。」
皇後瞭然地笑了,擺手說:「你先下去迴話,就說本宮這就迴宮,讓他先行一步。」
綠竹退下了,皇後轉過身來,對魏芳凝笑說:「你好好看著新安,這後宮裏頭,我會幫你清得幹幹淨淨的,將來你入宮後,什麽都不用動。」
</br>
幹武帝半靠半躺在床上,微閉著眼睛,想著事情接下來如何處理。
首先是宮裏頭,由著陳忠和趙鎮升兩個領著人,開始清洗,但凡有一點兒與梁太後有聯繫的,便就全部關了起來。
無論是逸親王府,還是梁家,暫時都不能大動。而城門久不開,會引起民眾恐慌。
幹武帝讓太子領著人,去將梁家、逸親王府那邊收拾好。
主僕要分開,然後搜查,有許多事情可做。太子答應著,急忙出去,卻與一內侍差點兒迎頭撞上。
那內侍跪到地上請罪:「太子爺恕罪,太子爺恕罪。」
除少數內侍之外,宮裏基本上沒有內侍走動。太子抬頭看,發現是安太妃的,問:「可是驚擾了太妃那邊?」
那內侍搖頭,說:「太妃娘娘讓奴婢過來看看陛下如何了,若是身子可以,太妃娘娘想要求見陛下,說是有重要的事要說。」
說著話,那內侍往門上望了眼,小聲問:「敢問殿下,陛下如何了?」
安太妃比梁太後小上許多,但卻也是這宮裏的老人了。若說當年幹武帝的事,安太妃或許就能知道點兒什麽。既然說重要的事,有沒有可能便就是這件事?
太子喚了一月過來,說:「你進去通報聲,看看父皇見或不見。你就留這兒吧,二月若迴來孤不在的話,就讓他去逸王府或梁王府去尋孤。」
吩咐完,太子急忙忙的走了。
雖然兩府有沈四、許飛帶人看著,太子仍是要親自督辦的。
一月進去通報給幹武帝,幹武帝的想法與太子差不多,急忙將那小內侍撫慰也一番,又問了安太妃是否驚擾到,問答關心的過場話走了一遍,然後幹武帝給出準信,讓安太妃過來。
雖然說安太妃不是太後,但卻也是長輩,按理說應該是幹武帝去看安太妃的。
因此上,自是又說了一堆自貶的話,什麽「本應朕過去給太妃娘娘請安,奈何身子無法挪動,實是罪過,舔顏勞請太妃娘娘貴體」。
幹武帝環視一圈,沒見著皇後,問:「皇後呢?」
無人知道,皇後走時,也沒與任何人說。
幹武帝大怒,但也知道這個時候不能發火,心裏雖然怨怪皇後,但卻又不由得陣陣心虛,心裏也隻是暗想著,她雖對他不義,但他卻不好對她不仁。
想到新安公主,幹武帝大概也就猜著皇後去了哪兒,吩咐跟前的內侍說:
「去東宮將皇後請來,新安公主就先放到東宮裏頭,由著太子妃看著,還能出什麽呢?」
這就是什麽東西是值得的問題。對於幹武帝來說,此時大概是他人生中,最為得意的時候了。雖然說昨天中毒是意外,但卻也於一夜之間,梁家與梁太後倒了。
自己處心積慮養大的太子,沒有藉機奪權,更是讓幹武帝欣慰之餘,心下洋洋自得起來。
他現在心裏眼裏,全是皇權,哪兒還會想著別的?
可皇後卻不一樣了,大女兒嫁了個好丈夫讓她放心,可新安還小,不容得一點點的閃失。在皇後眼裏,什麽皇權天下,哪一個也比不得新安磕一下來得更讓她緊張。
對於魏芳凝,皇後是羨慕加嫉妒。承平伯府雖然看著不像個樣子,但沈太夫人那是不愛管,然後又可著自己的心性來。
大家閨秀的那一套,在沈太夫人身上,從沒有出現過。也不怕別人說她對待庶子女不好,反正別人愛怎麽說怎麽說,沈太夫人的名言便就是:
「我總不能為了讓別人看著高興,自己就成天家不高興。我過我自己的日子,別人愛說就陏說。」
再看東宮裏,隻一夜之間,上下全都控製在了魏芳凝的手裏,想來也是頗有些手段的。
呆在安平殿裏,新安公主折騰了一個晚上,早就已經躺在床上睡著了,皇後嘆說:「早知道你這裏這麽好,本宮一早就來了。」
魏芳凝才要將「母後若能來,實令東宮蓬蓽生輝,媳婦定然親自持廚以待之」的話,說上幾句。
皇後卻難得笑了,說:「行了,將你那些個恭維的話,還是留著給皇上跟前說去吧,他就愛聽,我可不愛聽。」
魏芳凝麵上訕訕的,拿不準皇後這是幾個意思。
人都說婆媳是天生的敵人,雖然說她倆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婆媳,但總也還是長輩。這長輩與晚輩,也沒幾個和諧的。
雖然找她的人還未到,但皇後似是知道一般,嘆著氣說:
「可能是被騙久了,我現在是誰也不敢相信。她還小,又不是完全能聽懂話的時候。這宮裏,還有許多事要做。皇上可不是太子,不會覺得我一夜未睡,就可要休息的。新安,就勞你費心了。」
魏芳凝才說了句:「為母後分憂,本就是兒媳的本分。」就見皇後麵色沉了下來,魏芳凝將之後的那句:「能得母後信任,兒媳定當全力以赴」給咽了迴去。
想了想,魏芳凝沉聲說:「既然母後不樂意聽虛言,那媳婦就有什麽說什麽。新安妹妹留這可以,但她的奶娘、嬤嬤宮女,媳婦一個也不敢留。」
皇後笑了,說:「若你一直像剛剛那樣,我還真是要懷疑太子是不是眼睛出了問題,才會待你如珠似玉的。好了,我也知道你擔心什麽,她們一個也不留下。」
正說著話,已經換了衣服,洗去一身狼狽的綠竹過來,迴話說:
「皇後娘娘,陛下派了人來尋娘娘過去。說是要是皇後娘娘不放心,就將公主留在東宮裏頭。」
皇後瞭然地笑了,擺手說:「你先下去迴話,就說本宮這就迴宮,讓他先行一步。」
綠竹退下了,皇後轉過身來,對魏芳凝笑說:「你好好看著新安,這後宮裏頭,我會幫你清得幹幹淨淨的,將來你入宮後,什麽都不用動。」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