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誰,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對晉安公主出手。


    不過魏芳凝心下卻在盤算著,趙鎮升對這件事的看法和反應。


    畢竟丟的可是他女兒。


    魏芳凝忍不住問出聲來,太子沒說,隻是笑了笑。


    迴到東宮,魏芳凝仔細打量趙鎮升,竟然從他臉上,看不出什麽表情來。


    魏芳凝直接進屋洗漱。


    太子與趙鎮升則進到了安平殿的書房裏,外麵一月二月的人守著。太子也沒拐彎抹角,直接說:「孤已經派下人去找,隻怕你與清竹的關係是瞞不住了,你想好怎麽向皇上交待了?」


    這真是很難辦的一件事。


    當初趙鎮升沒有向幹武帝說實話,還設了個障眼法,現在清竹失蹤,若是太子不去找的話,那麽劫持清竹的人隻會以為抓錯人,而直接將清竹死。


    可若是他都死了,那清竹沒了價值,也離死不遠了。


    在戰場上,比起那些死掉的,趙鎮升一直覺得,有條命在就不錯了。所以對於傷了男人的命根子,難受是難受,但看得還是挺開的。


    死很容易,堅持活下來,才是最不容易的。


    接受著別人的異樣目光,尤其是來自於一起受俘的舊時友人。就如同漢時的司馬遷的好友任安,不能理解司馬遷受了腐刑,不去死,認為是苟且偷生一樣。


    但他死了,他的女兒呢?


    趙鎮升之所以一直瞞著幹武帝,是因為他知道男人的劣根性。


    控製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就抓著他的短處不放。


    那麽要是知道清竹是他的女兒的話,早在清竹十三歲,可能就會被幹武帝收入宮中,做他的侍妾或給個名份,或幹脆連名份都不給。


    趙鎮升突然跪下。


    似是猜著趙鎮升要說什麽,太子趕在他之前說:「你不用說了,如果近期能順利找著清竹的話,孤決定將她送迴你的故國去。」


    趙鎮升跪下,是想讓太子納清竹為妾。幹武帝老了,若是逃不出入宮的命運,他自然是希望太子能收了自己的女兒。


    上午接到太子送來的信後,趙鎮升想了又想,也知道自己焦躁於事無補,因此上,並沒主動報與幹武帝知道。


    想來劫走清竹的人,定然是梁太後的人,而梁太後不可能將這事透出來。


    太子尋人,也隻是做給梁太後知道,也不會到處與人說,清竹是他的女兒,那麽幹武帝要弄明白,隻怕也要些時日。


    如果太子尋著清竹,並將清竹納入東宮,幹武帝就是再有想法,也不可能與兒子搶人。


    可是令趙鎮升萬沒想到的卻是,太子要送清竹迴故國?


    趙鎮升一臉的詫異與不敢相信,臉上交織著太多的感情,眼淚竟然便就流了下來。


    如果清竹能迴故國,那簡直是再好不過的了。他在這世上唯一的親人,隻要在宮裏一日,或是說在京上一日,對於趙鎮升來說,都讓他坐立難安。


    太子見趙鎮升久久不語,問:「不想?孤記得你說過,故國不是還有親人?你們哪兒民風開放,應該會照顧她吧?」


    其實太子真的很會收買人,不管清竹送不送得出去,就他說出來,也夠讓趙鎮升對他掏心掏肺,萬死不辭的了。


    趙鎮升急忙說:「沒有,若殿下真的肯將她送迴去,那殿下的大恩大德,小人沒齒難忘,定當以死相報。」


    太子倒也沒有客氣,直接說:「孤也是這個意思。當初孤就想錯了,以為送到沈太夫人哪兒,能保她平安。現在想想,直接送迴故國才最為安全。」


    沈四成親之後,沈三就會離開。到時他將清竹託付給沈三,帶迴邊關並送迴去,並非什麽難事。


    這幾年,邊關上雙方休戰,也都有求和的意思。


    大周這邊,朝政不穩,幹武帝也好,就是先帝景元帝,也沒那麽多的精力,在邊關上樹功德。


    而外域上,連年征戰,牛羊損失不記期數,再加上人口銳減,老汗王死後,各兄弟之間內鬥也十分的厲害,也沒有多少力氣用在戰爭上了。


    太子不是個爛好人,做任何事,可都是要收到好處的。


    就比如說他想要借著沈三,將清竹送出去,卻是另有所圖。


    太子眯著眼睛,起身將感激涕零的趙鎮升扶起來,說:「你入國朝未有十年,想來舊時親戚部將,應該都還有能聯繫的。」


    趙鎮升心裏倒也沒多少難受,沒有利用價值的,就是廢人。


    世上沒誰是欠誰,白對誰好的。


    太子這樣,反倒讓趙鎮升安心,若真有誰不提任何要求的對他好,他反倒會日夜不定。


    趙鎮升連忙躬身說:「請殿下吩咐。」


    太子笑了,說:「其實也沒什麽,隻是想著兩國一直交戰,勞民傷財,若是可以,孤想促成兩國正式休戰。」


    趙鎮升垂手不語,一副但聽吩咐的模樣。


    太子重坐迴椅子上,笑說:「學漢時和親,趙總管覺得如何?」


    晉安公主不日下嫁沈四郎,不過趙鎮升也知道,外嫁的不一定非是真公主。像唐時就有外嫁宗室與外戚女的習慣。


    很快的,趙鎮升就明白,太子想要將誰嫁出去了。


    除了許染衣,還能有誰?


    太子冷笑,說:「如果許染衣出事,無上長公主就不會善罷甘休,無上長公主出事,想來太後娘娘就會有很多時候頭疼了。」


    趙鎮升躬身拱手說:「小人的出身雖不至是汗族,但也是世家將領,舊時部將朋友,倒是能想起些個來。有次小人碰見沈大人,打聽時,也曾說起過他們此時在故國,倒也是高位了。」


    太子瞭然的笑了,說:「那就勞趙總管多花些心思,孤定然不會讓趙總管失望。」


    與聰明人打交道就是好,不用費話,大家心照不宣。


    趙鎮升的好處,遠還不止這些。


    太子早早的打發人來給趙鎮升送信,就是要讓他一早的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麽。


    其實這也算是意外之喜。


    說來,太子還得真心的感謝施璋呢,要不是他將清竹劫走,太子又怎麽能想出這個解決辦法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掌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帥少江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帥少江楓並收藏掌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