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芳凝心下一陣的解氣,這種人,就該這麽對待。
二月去準備起行的事。
太子牽著魏芳凝的手,不緊不慢地往外麵走。從善堂出來,要往承平伯府上去。
想到這個,魏芳凝就一陣的不好意思。她嫁進宮裏,除了迴門之外,迴去都是有事情。果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無事不迴娘家。
而這迴迴去,也是因為清竹的關係。
坐到車裏,魏芳凝捂臉,說:「我爹娘不會說什麽,祖母肯定要笑話我。」
太子將魏芳凝摟在懷裏安慰說:「我一早上讓人將在書院的昭弟接迴承平伯府,祖母見了孫子,定然就不會一直盯你這個已經嫁出去的孫女兒了。」
魏芳凝一聽,高興得迴摟太子,將太子一頓猛誇,聽得太子開懷大笑。
承平伯府一早上,便就有太監去報信,讓眾人準備接駕,太子、太子妃會過來。至於什麽時候,那就不定了。自然也沒人敢問。
魏遠安一家搬出去之後,企圖迴來過幾次,但承平伯沒敢讓進來。背著沈太夫人,倒是偷偷的貼補了幾次,承平伯也沒有多餘的錢財,之後尋個藉口,將魏遠安著實地罵了一頓,不準再登門了。
老二魏遠宏自魏芳凝出嫁之後,由於魏雲靜的關係,承平伯思來想去的,雖然魏芳凝沒說什麽,但到底還是害怕。再說人都是以己度人,承平伯自己是小人,然後就怕魏芳凝記恨。
與沈太夫人商量,沈太夫人隻是冷笑,說:「那是伯爺的兒子,何必與我說?愛怎麽處理怎麽處理,與我無關,我隻要保證我的兒子、媳婦還有孫女兒、孫子都好好的就行。」
承平伯涎著臉問:「芳凝會怎麽看?」
沈太夫人冷冷地打量承平伯,嘴角噙著嘲諷地笑,半晌才說:
「芳凝迴門的時候,伯爺不是挺厲害的?要是實在擔心,怎麽不去東宮裏,自己問一問太子妃娘娘。不過芳凝看著一團和氣,寧起來也不是個聽勸的,就不知道會不會借著身子不舒服,將你這個祖父當成要飯的打發了,可就行了老臉了。」
承平伯臉上表白交錯著,卻也不得不說,沈太夫人說得對。
魏芳凝未嫁的時候,就敢從他手裏詐銀子,若真是不給他這個祖父臉麵,他還真不敢鬧。畢竟將魏芳凝鬧得沒臉了,他這祖父可就更沒啥好處可占了。
過了一輩子,沈太夫人對於承平伯其人,不可謂不了解。話簡直一針見血,說到點子上了。
承平伯在沈太夫人這兒鬧了個沒趣,迴到蓬萊側境,心下卻是越來越沒底。最終將魏遠宏一門子,分出了承平伯府。
也算是變相地,向魏芳凝表了忠心。
而此時這不年不節的,突然聽得太子、太子妃會來承平伯府上。這對於承平伯來說,那不是孫女兒、孫女婿迴來,眼前閃現的,是白花花的銀子。
承平伯也萬分的慶幸,大房、二房都不在,希望不要再出什麽事才好。
經過了迴門事件,承平伯決定要好好地表現一番,以扭轉他在太子、太子妃心中的地位。
所以一大早上的,難得的將承平伯府上的人,不論大小,姨娘、姨奶奶的,有頭有臉的仆眾,全數拘到了南大廳上,承平伯親自訓話。
說來說去的,就是今天再不能出什麽差錯了。
敢甩承平伯麵子的沈太夫人沒去,整個南廳上的人,自然是唯唯諾諾,沒一個敢唱反調的。
不管效果如何,反倒是調話的時候,看著底下黑壓壓的人頭,承平伯心下一陣地飄飄然。
而自大房、二房分出承平伯府之後,三夫人褚瑜的日子變得十分的愜意起來。
她現在在承平伯府上,是最長的媳婦,又是嫡出,自然是名正言順地打理承平伯,可比之前,上麵頂著兩位嫂嫂,要氣壯得多了。
再加上她有個當太子妃的女兒,往日裏有些不服氣的四夫人、五夫人在褚瑜的麵前,也都是笑臉相迎,專揀好聽的說。府中分東西什麽的,有個到不到的,也不似往日裏挑剔。
若是褚瑜一時有個對或不對的,不等褚瑜說,她們就先說沒關係,這麽大的家,誰掌著都會出差錯。
這可真是今非昔比了。
當然,這些都比不過兒子被送到書院,每迴家來,都是帶著先生的讚賞。
再有太子沒與魏芳凝說,知道魏家三爺、三夫人喜歡金石收藏,時不時的,就會打發了一月、二月送些個名人字畫給魏遠誌。
夫妻兩個看著難得一見的珍品,除了感嘆之外,不用去打聽,也能知道魏芳凝的新婚生活,應該差不了。
畢竟一個男人對已經娶到手的妻子娘家,如此的上心,對妻子還能差了?
所以,這兩夫妻看的可不單單是字畫,還有太子對他們女兒的一片愛心了。對於父母來說,這可比任何珍品,都更能讓他們開心。
所以聽聞說魏芳凝會跟著太子迴娘家,褚瑜和著魏遠誌都開心得合不攏嘴。
從南廳迴來之後,褚瑜竟都忘了安排接駕事宜。
褚瑜最著急的則是她要穿哪件衣服,好以最好的狀態來見迴家的女兒。
衣櫃裏的衣服全被緗綺、羅綺幾個拿了出來,一件一件地往褚瑜身上比量,可是褚瑜還是不滿意。
緗綺指著床上放著的幾件嶄新的衣服,笑說:「夫人,這幾件都是入冬新做的,當初夫人和著三爺一起挑的,很滿意,還說要是有機會進宮,會穿著去。怎麽這會兒都不行了?」
羅綺勸說:「這幾件都挺好看的。要不夫人試下這件水紅色的,夫人皮膚白,穿這件又顯膚色好,又襯得夫人年紀輕,而且麵料也好,是太子殿下送來的供錦。上次奴婢跟著夫人出去,可是聽說,這供錦除了兩位親王家裏,就咱們家有呢。」
繡綺也在邊上遊說:「要說起來,太子對咱們夫人、三爺可真是沒得說了。奴婢也聽外麵人說,太子對姑娘也是萬分的體貼呢。」
</br>
二月去準備起行的事。
太子牽著魏芳凝的手,不緊不慢地往外麵走。從善堂出來,要往承平伯府上去。
想到這個,魏芳凝就一陣的不好意思。她嫁進宮裏,除了迴門之外,迴去都是有事情。果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無事不迴娘家。
而這迴迴去,也是因為清竹的關係。
坐到車裏,魏芳凝捂臉,說:「我爹娘不會說什麽,祖母肯定要笑話我。」
太子將魏芳凝摟在懷裏安慰說:「我一早上讓人將在書院的昭弟接迴承平伯府,祖母見了孫子,定然就不會一直盯你這個已經嫁出去的孫女兒了。」
魏芳凝一聽,高興得迴摟太子,將太子一頓猛誇,聽得太子開懷大笑。
承平伯府一早上,便就有太監去報信,讓眾人準備接駕,太子、太子妃會過來。至於什麽時候,那就不定了。自然也沒人敢問。
魏遠安一家搬出去之後,企圖迴來過幾次,但承平伯沒敢讓進來。背著沈太夫人,倒是偷偷的貼補了幾次,承平伯也沒有多餘的錢財,之後尋個藉口,將魏遠安著實地罵了一頓,不準再登門了。
老二魏遠宏自魏芳凝出嫁之後,由於魏雲靜的關係,承平伯思來想去的,雖然魏芳凝沒說什麽,但到底還是害怕。再說人都是以己度人,承平伯自己是小人,然後就怕魏芳凝記恨。
與沈太夫人商量,沈太夫人隻是冷笑,說:「那是伯爺的兒子,何必與我說?愛怎麽處理怎麽處理,與我無關,我隻要保證我的兒子、媳婦還有孫女兒、孫子都好好的就行。」
承平伯涎著臉問:「芳凝會怎麽看?」
沈太夫人冷冷地打量承平伯,嘴角噙著嘲諷地笑,半晌才說:
「芳凝迴門的時候,伯爺不是挺厲害的?要是實在擔心,怎麽不去東宮裏,自己問一問太子妃娘娘。不過芳凝看著一團和氣,寧起來也不是個聽勸的,就不知道會不會借著身子不舒服,將你這個祖父當成要飯的打發了,可就行了老臉了。」
承平伯臉上表白交錯著,卻也不得不說,沈太夫人說得對。
魏芳凝未嫁的時候,就敢從他手裏詐銀子,若真是不給他這個祖父臉麵,他還真不敢鬧。畢竟將魏芳凝鬧得沒臉了,他這祖父可就更沒啥好處可占了。
過了一輩子,沈太夫人對於承平伯其人,不可謂不了解。話簡直一針見血,說到點子上了。
承平伯在沈太夫人這兒鬧了個沒趣,迴到蓬萊側境,心下卻是越來越沒底。最終將魏遠宏一門子,分出了承平伯府。
也算是變相地,向魏芳凝表了忠心。
而此時這不年不節的,突然聽得太子、太子妃會來承平伯府上。這對於承平伯來說,那不是孫女兒、孫女婿迴來,眼前閃現的,是白花花的銀子。
承平伯也萬分的慶幸,大房、二房都不在,希望不要再出什麽事才好。
經過了迴門事件,承平伯決定要好好地表現一番,以扭轉他在太子、太子妃心中的地位。
所以一大早上的,難得的將承平伯府上的人,不論大小,姨娘、姨奶奶的,有頭有臉的仆眾,全數拘到了南大廳上,承平伯親自訓話。
說來說去的,就是今天再不能出什麽差錯了。
敢甩承平伯麵子的沈太夫人沒去,整個南廳上的人,自然是唯唯諾諾,沒一個敢唱反調的。
不管效果如何,反倒是調話的時候,看著底下黑壓壓的人頭,承平伯心下一陣地飄飄然。
而自大房、二房分出承平伯府之後,三夫人褚瑜的日子變得十分的愜意起來。
她現在在承平伯府上,是最長的媳婦,又是嫡出,自然是名正言順地打理承平伯,可比之前,上麵頂著兩位嫂嫂,要氣壯得多了。
再加上她有個當太子妃的女兒,往日裏有些不服氣的四夫人、五夫人在褚瑜的麵前,也都是笑臉相迎,專揀好聽的說。府中分東西什麽的,有個到不到的,也不似往日裏挑剔。
若是褚瑜一時有個對或不對的,不等褚瑜說,她們就先說沒關係,這麽大的家,誰掌著都會出差錯。
這可真是今非昔比了。
當然,這些都比不過兒子被送到書院,每迴家來,都是帶著先生的讚賞。
再有太子沒與魏芳凝說,知道魏家三爺、三夫人喜歡金石收藏,時不時的,就會打發了一月、二月送些個名人字畫給魏遠誌。
夫妻兩個看著難得一見的珍品,除了感嘆之外,不用去打聽,也能知道魏芳凝的新婚生活,應該差不了。
畢竟一個男人對已經娶到手的妻子娘家,如此的上心,對妻子還能差了?
所以,這兩夫妻看的可不單單是字畫,還有太子對他們女兒的一片愛心了。對於父母來說,這可比任何珍品,都更能讓他們開心。
所以聽聞說魏芳凝會跟著太子迴娘家,褚瑜和著魏遠誌都開心得合不攏嘴。
從南廳迴來之後,褚瑜竟都忘了安排接駕事宜。
褚瑜最著急的則是她要穿哪件衣服,好以最好的狀態來見迴家的女兒。
衣櫃裏的衣服全被緗綺、羅綺幾個拿了出來,一件一件地往褚瑜身上比量,可是褚瑜還是不滿意。
緗綺指著床上放著的幾件嶄新的衣服,笑說:「夫人,這幾件都是入冬新做的,當初夫人和著三爺一起挑的,很滿意,還說要是有機會進宮,會穿著去。怎麽這會兒都不行了?」
羅綺勸說:「這幾件都挺好看的。要不夫人試下這件水紅色的,夫人皮膚白,穿這件又顯膚色好,又襯得夫人年紀輕,而且麵料也好,是太子殿下送來的供錦。上次奴婢跟著夫人出去,可是聽說,這供錦除了兩位親王家裏,就咱們家有呢。」
繡綺也在邊上遊說:「要說起來,太子對咱們夫人、三爺可真是沒得說了。奴婢也聽外麵人說,太子對姑娘也是萬分的體貼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