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好好的,對敵人來說,就已經是傷害了。
所以太子什麽也不用做,頂著他那張紅潤的俊臉,梁太後就已經恨得牙癢癢的。
每天都會來一迴的吵鬧,一點兒新意都沒有。投入的,大概也隻有梁太後。幹武帝是敷衍,因為根本就不可能答應,而太子則盡心地做一個麵對祖母、父皇吵架,痛心疾首,幫不上忙的太子。
幹武帝不肯答應梁太後,勸說:「母後,這事朕已經說過多少迴了,染衣當著眾人的麵,吵著說要嫁太子,若兒臣賜婚給璋哥兒,像什麽話?皇家威嚴何在?兄弟情誼又何在?」
其實梁太後想要直接下懿旨,隻不過幹武帝防著梁太後這一招,直接發話,若是梁太後跳過幹武帝,他就將施璋送到逸親王哪兒去。
梁太後心疼孫子,所以才會這樣跟著幹武帝磨。
聽了幹武帝的話,梁太後簡直氣到渾身亂抖,吼著說:「哀家知道你不想讓染衣嫁給璋哥兒,不過是防著駙馬與逸親王走近罷了。好,皇上不答應是吧?」
聽著像是想出什麽辦法來,整治幹武帝了。
而幹武帝的痛處是什麽?
太子就差沒將耳朵立起來,一麵高度警覺在聽梁太後往下說,一麵快速地轉動自己的頭腦,即使不幫著幹武帝想對策。也總是要有備無患的好。
在平準閣裏,梁太後是坐在龍案後的人,而幹武帝則陪坐在下麵,太子則隻能站著。
拿起龍案上,剛上來的熱菜,梁太後抿了口,放下茶碗,瞅著龍案上的奏摺,梁太後冷笑,然後好好的茶碗便就倒了。
幹武帝幾乎是自然反應,做了個撲救的動作。但很快迴神,重又坐好。
太子則動也沒動,立在哪兒,像一根沒有生命的柱子。
梁太後鄙夷地說:「皇上比不得先帝,就現在看來,連太子也比不得。」
幹武帝的臉色,可想而知。
一直裝傻地太子,看著龍案上四流的茶水,這時候不緊不慢地笑說:「皇祖母沒有看出來,這是因為父皇一片孝心,擔心皇祖母會被燙著?」
這時候,太監上來,連忙收拾龍案,搶救上麵的奏摺。
梁太後瞪向太子,說:「倒是牙尖嘴利,這樣說來,你倒是個沒有孝心的。」
太子躬身給梁太後行禮,說:「皇孫不敢,不過是遠近親疏罷了。父皇見熱茶倒了,一心怕皇祖母受傷,看也不看,而孫兒不過是眼睛快了些,看出茶水半點兒沒有碰到皇祖母。」
說完,太子轉移話題,問:「皇姑去了母後那裏,這幾天由於避嫌,孫兒也沒去看望表妹,也不知道染衣表妹可好?」
梁太後本來就是沒事找事,經太子一提醒,才想起正事來,也管不得太子是不是別有用心,說:
「如果皇上不想讓染衣嫁給璋哥兒也行,但不許和親,若有外族來求娶,就讓晉安去好了。沈四郎哀家看著也不錯,不錯改由染衣嫁。正好近在眼前了。」
太子差點兒沒笑出聲來。她還真當沈家是泥捏的?你想將許染衣嫁過去,就不怕沈建賓帶著兒子跑迴邊關造反?
以著許染衣的風評,這個絕對有可能。
幹武帝的臉是越來越黑,他萬萬想不到,梁太後憋了這麽多天,居然想出這個辦法來。終是忍不住吼道:
「母後別忘了沈太夫人還活著呢。依著兒臣對沈太夫人的了解,若是朕真的下了這道聖旨,或是母後下懿旨的話,沈太夫人絕對會將那旨給撕碎送迴宮裏的。」
梁太後笑得別有深意,說:「不是還有太子妃呢?她這表嫂幫一下表小姑,也是應該的吧?」
果然誰都不是傻子,不能直接將太子拉進來,將魏芳凝拉進來,也一樣能讓太子頭疼。
而且梁太後的這個提議,卻也覺得可行。
隻要將許梁衣的真實身份告訴給沈建賓,兩個都是女兒,嫁誰其實沒有差別。更何況還能將太子拉進來。幹武帝可是一早就看不慣太子,沒事人一樣的。
以著許染衣的行為作風,沈家不會容易答應。讓魏芳凝去勸動沈太夫人,不要管沈家的事。
成了的話,挑撥了沈太夫人與沈家的關係,不成的話,就是挑撥不了太子妃與沈太夫人的關係,多少也能讓沈太夫人寒些心吧?
嫁出去的女兒,向著夫家。這是全天下父母,覺得養女兒吃虧的原因。
所以說,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吵了這麽些天的娘倆個,瞬間都不用交換言語,便就已經快要站到一條戰線上去了。
由於太子站在了幹武帝身後,所以幹武帝看不到太子的反應,但太子也看不到幹武帝的反應。
倒是梁太後說完,眯著昏花的眼睛,認真地看著這對貌合神離的父子,像是怕錯過什麽。
太子卻搶在了幹武帝之前,慢悠悠地說:
「皇祖母大概忘了一件事,沈五可是與表妹生日相差無幾,要依著孫兒看,與其將表妹嫁給沈四,不若嫁給沈五吧。孫兒迴去,會讓太子妃迴家勸沈太夫人的。庚帖什麽的,孫兒一會兒就出宮找沈爹要去。」
說到沈五庚帖的時候,太子故意咬了下重音,然後吃吃笑了兩聲。
梁太後沒明白什麽意思,幹武帝被笑得有些心裏發毛。
果然是不做虧心事,就不怕鬼叫門。而做了虧心事的幹武帝,頗覺得有一種秘密被人窺視了的感覺。
梁太後之所以想要讓許染家嫁沈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想要快點兒結束這件事。
因為沈四與晉安公主的婚事,就在近前了。
嫁沈五的話,按著俗情,就要間隔一年。時間長,許染衣的性子,梁太後還是知道的。怕會再出什麽意外。
梁太後麵上有所鬆動,卻又有些不甘心。
太子微笑,再接再厲地又說:「再說若是換了晉安,孫兒覺得母後不會高興的。畢竟晉安可是母後的心尖,又是父皇的嫡長女。說起來還真是奇怪,皇姑的生日與父皇相近,染衣表妹的生日居然與沈五相近,還真是巧啊。」
</br>
所以太子什麽也不用做,頂著他那張紅潤的俊臉,梁太後就已經恨得牙癢癢的。
每天都會來一迴的吵鬧,一點兒新意都沒有。投入的,大概也隻有梁太後。幹武帝是敷衍,因為根本就不可能答應,而太子則盡心地做一個麵對祖母、父皇吵架,痛心疾首,幫不上忙的太子。
幹武帝不肯答應梁太後,勸說:「母後,這事朕已經說過多少迴了,染衣當著眾人的麵,吵著說要嫁太子,若兒臣賜婚給璋哥兒,像什麽話?皇家威嚴何在?兄弟情誼又何在?」
其實梁太後想要直接下懿旨,隻不過幹武帝防著梁太後這一招,直接發話,若是梁太後跳過幹武帝,他就將施璋送到逸親王哪兒去。
梁太後心疼孫子,所以才會這樣跟著幹武帝磨。
聽了幹武帝的話,梁太後簡直氣到渾身亂抖,吼著說:「哀家知道你不想讓染衣嫁給璋哥兒,不過是防著駙馬與逸親王走近罷了。好,皇上不答應是吧?」
聽著像是想出什麽辦法來,整治幹武帝了。
而幹武帝的痛處是什麽?
太子就差沒將耳朵立起來,一麵高度警覺在聽梁太後往下說,一麵快速地轉動自己的頭腦,即使不幫著幹武帝想對策。也總是要有備無患的好。
在平準閣裏,梁太後是坐在龍案後的人,而幹武帝則陪坐在下麵,太子則隻能站著。
拿起龍案上,剛上來的熱菜,梁太後抿了口,放下茶碗,瞅著龍案上的奏摺,梁太後冷笑,然後好好的茶碗便就倒了。
幹武帝幾乎是自然反應,做了個撲救的動作。但很快迴神,重又坐好。
太子則動也沒動,立在哪兒,像一根沒有生命的柱子。
梁太後鄙夷地說:「皇上比不得先帝,就現在看來,連太子也比不得。」
幹武帝的臉色,可想而知。
一直裝傻地太子,看著龍案上四流的茶水,這時候不緊不慢地笑說:「皇祖母沒有看出來,這是因為父皇一片孝心,擔心皇祖母會被燙著?」
這時候,太監上來,連忙收拾龍案,搶救上麵的奏摺。
梁太後瞪向太子,說:「倒是牙尖嘴利,這樣說來,你倒是個沒有孝心的。」
太子躬身給梁太後行禮,說:「皇孫不敢,不過是遠近親疏罷了。父皇見熱茶倒了,一心怕皇祖母受傷,看也不看,而孫兒不過是眼睛快了些,看出茶水半點兒沒有碰到皇祖母。」
說完,太子轉移話題,問:「皇姑去了母後那裏,這幾天由於避嫌,孫兒也沒去看望表妹,也不知道染衣表妹可好?」
梁太後本來就是沒事找事,經太子一提醒,才想起正事來,也管不得太子是不是別有用心,說:
「如果皇上不想讓染衣嫁給璋哥兒也行,但不許和親,若有外族來求娶,就讓晉安去好了。沈四郎哀家看著也不錯,不錯改由染衣嫁。正好近在眼前了。」
太子差點兒沒笑出聲來。她還真當沈家是泥捏的?你想將許染衣嫁過去,就不怕沈建賓帶著兒子跑迴邊關造反?
以著許染衣的風評,這個絕對有可能。
幹武帝的臉是越來越黑,他萬萬想不到,梁太後憋了這麽多天,居然想出這個辦法來。終是忍不住吼道:
「母後別忘了沈太夫人還活著呢。依著兒臣對沈太夫人的了解,若是朕真的下了這道聖旨,或是母後下懿旨的話,沈太夫人絕對會將那旨給撕碎送迴宮裏的。」
梁太後笑得別有深意,說:「不是還有太子妃呢?她這表嫂幫一下表小姑,也是應該的吧?」
果然誰都不是傻子,不能直接將太子拉進來,將魏芳凝拉進來,也一樣能讓太子頭疼。
而且梁太後的這個提議,卻也覺得可行。
隻要將許梁衣的真實身份告訴給沈建賓,兩個都是女兒,嫁誰其實沒有差別。更何況還能將太子拉進來。幹武帝可是一早就看不慣太子,沒事人一樣的。
以著許染衣的行為作風,沈家不會容易答應。讓魏芳凝去勸動沈太夫人,不要管沈家的事。
成了的話,挑撥了沈太夫人與沈家的關係,不成的話,就是挑撥不了太子妃與沈太夫人的關係,多少也能讓沈太夫人寒些心吧?
嫁出去的女兒,向著夫家。這是全天下父母,覺得養女兒吃虧的原因。
所以說,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吵了這麽些天的娘倆個,瞬間都不用交換言語,便就已經快要站到一條戰線上去了。
由於太子站在了幹武帝身後,所以幹武帝看不到太子的反應,但太子也看不到幹武帝的反應。
倒是梁太後說完,眯著昏花的眼睛,認真地看著這對貌合神離的父子,像是怕錯過什麽。
太子卻搶在了幹武帝之前,慢悠悠地說:
「皇祖母大概忘了一件事,沈五可是與表妹生日相差無幾,要依著孫兒看,與其將表妹嫁給沈四,不若嫁給沈五吧。孫兒迴去,會讓太子妃迴家勸沈太夫人的。庚帖什麽的,孫兒一會兒就出宮找沈爹要去。」
說到沈五庚帖的時候,太子故意咬了下重音,然後吃吃笑了兩聲。
梁太後沒明白什麽意思,幹武帝被笑得有些心裏發毛。
果然是不做虧心事,就不怕鬼叫門。而做了虧心事的幹武帝,頗覺得有一種秘密被人窺視了的感覺。
梁太後之所以想要讓許染家嫁沈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想要快點兒結束這件事。
因為沈四與晉安公主的婚事,就在近前了。
嫁沈五的話,按著俗情,就要間隔一年。時間長,許染衣的性子,梁太後還是知道的。怕會再出什麽意外。
梁太後麵上有所鬆動,卻又有些不甘心。
太子微笑,再接再厲地又說:「再說若是換了晉安,孫兒覺得母後不會高興的。畢竟晉安可是母後的心尖,又是父皇的嫡長女。說起來還真是奇怪,皇姑的生日與父皇相近,染衣表妹的生日居然與沈五相近,還真是巧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