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魏芳凝仍是吩咐道:
「你去幫我查一查韋太夫人,自嫁給文昌侯之後的事。都做過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最好的人證物證全有。」
輕風也不問原因,答應著出去了。
這就是死士的好處。
隻執行命令。
綠竹則引著吳媽進來。
魏芳凝讓丫頭們都出到外間,然後對吳媽笑了笑,說:
「奶娘坐。」
吳媽坐到了繡墩上,笑說:
「姑娘喊老奴來,可是有什麽事要吩咐?」
魏芳凝沒有迴吳媽的話,卻說:
「奶娘陪我娘嫁到伯府,這一晃也有小二十年了。」
歲月悠長,往前看,十多年,似是要很久很久。
可是迴頭瞅,卻似眨眼間,人就老了。
吳媽不知道魏芳凝為何突然說起這個,但仍是頗為感嘆地說:
「可不是呢,老奴隨著三夫人到伯府上,也是最早出嫁的。卻沒想到,老奴比三夫人還要早生孩子,才給姑娘當了奶娘。」
魏芳凝笑了,然後說:
「奶哥哥也快娶妻了吧?」
吳媽點了點頭,說:
「那小子在府上管著事,幾個丫頭瞧上他,正不知道選哪個好呢。老奴罵他,他也不聽,隻是挑。」
說完,吳媽「嗬嗬」地笑了:
「這不是託了姑娘和三夫人的福?要不然,那小子,能娶上媳婦就不錯了,還敢挑三揀四的?」
若說溫柔鄉是英雄塚。
而男人、子女卻也是女人視若生命的。
魏芳凝勾了勾嘴角,說:
「奶娘的嫂嫂在後角門上,讓人帶話兒,說要見奶娘。」
吳媽似是迴覺,終於知道,魏芳凝因何與她在這兒說這些個話。
想了想,吳媽才有些遲疑地說:
「姑娘請放心,對不起姑娘和三夫人的事,老奴定不會做的。」
魏芳凝笑了,說:
「奶娘多心了,我請奶娘過來,並不是擔心奶娘將我給賣了。」
吳媽明顯愣住了。
剛才那一番話,不是敲打的意思?
魏芳凝解釋說:
「我知道奶娘,還有昭弟的奶娘張媽的賣身契,都在韋太夫人手裏捏著呢。我讓人請奶娘來,是想著咱們想個什麽法子,讓韋太夫人將奶娘的賣身契送上來。」
吳媽想都沒想地搖頭,說:
「姑娘還是小,奶娘說句不該說的話,到底還是天真了。韋太夫人捏著老奴幾個的賣身契,還不是便於轄製?無論怎麽的,也不可能交出來的。」
魏芳凝輕蔑地「哼」了聲,說:
「我就是想問奶娘,文昌侯那邊的娘家人,奶娘是顧還是不顧。」
吳媽不知道魏芳凝做何打算,見問,說道:
「若是可能,當然還是要顧著些。姑娘可能不大了解,韋太夫人可不是個好說話的。」
魏芳凝倒也沒多少意外。
笑了笑,魏芳凝附耳張媽,叮囑她,一會兒見到她嫂子,該如何應對。
張媽聽得有些心驚:
「這……這樣……能行?」
魏芳凝一副胸有成竹地說:
「奶娘就照我說得做,成不成到時候就知道了。反正奶娘又不在文昌侯府,韋太夫人真敢拿了奶娘的賣身契來,將奶娘要迴去?她就不怕我祖母將她給打出去?」
一想到十二殿門口的那十二根大棍子。
魏芳凝就覺得,她好愛它們。
簡直是太愛了。
吳媽出去之後,按著魏芳凝的吩咐,並沒有將她嫂子引到家裏,或承平伯後門上的小屋裏。
一見麵,沒等她嫂子說話,吳媽就先埋怨說:
「現在是什麽時候?嫂子也不為我想一想,就這樣大咧咧地來找我。大姑娘和三夫人可都在氣頭上,正疑心疑鬼,懷疑我們這幾個從文昌侯帶過來的人呢。」
她嫂子娘家姓趙。
吳趙氏心下嘀咕著,她小姑子怎麽與往日不一樣了?
也沒敢說,隻是承著笑說:
「咱們都是下人,太夫人吩咐了,我哪兒敢不來?你也要為你哥哥想一想啊。」
吳媽腳都不停,隻說:
「這兒不是說話的地方,快點兒走吧。你是想害死我還是怎麽的?」
吳趙氏隻得跟著。
吳媽好似真怕被人看見似的,一路將她嫂子往遠處領。
直轉了三條街,才進了一家茶館裏,包了個雅間。
一般包雅間,不是談生意,就是談事情。
店小二也是慣常見的,非常有眼色。
並不因為兩個婦人,便就輕視了。
隻要拿得出錢,就是大爺。
恭恭敬敬地上了茶,退出去時,將門關好了。
吳趙氏奇怪,問:
「既然怕被人看見,怎麽不迴家裏說話?還緊密。」
吳媽說:
「你可真敢說,我家裏就在承平伯府的後街上,那左右住著的,不全是伯府上的人?說句不好聽的,你幾時進去,幾時走的,沒等我迴伯府,三夫人、大姑娘可不就都知道了。你說她們會怎麽想?」
吳趙氏咂嘴說:
「昨兒你可沒見著,你們那個大姑娘可真跟變了個人似的,哎喲喲,可了不得了,竟然還靠上了太子爺。」
提起太子,吳趙氏借著話口問:
「對了,以前怎麽沒聽你說過,你們姑娘竟然認識太子爺?他們幾時認識的,看樣子,關係很近密吧?」
吳趙氏這次來,可是受了韋太夫人的命的。
自是要好好的打探下,魏芳凝和太子的關係。
看吳趙氏說話時說得那樣輕巧,那可是頭來之前,在心裏滾過千迴的。
往日裏,吳媽對於自家的嫂子,該給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隻要不是害魏芳凝,吳趙氏來問,吳媽也多有迴答。
此時,就見吳媽冷冷地笑了,說:
「嫂子可真真是一點兒都沒有為我想過,嫂子就沒想過,今兒嫂子走了,妹妹我還要繼續留在承平伯府上,你妹夫、外甥、外女兒可都在承平伯府上呢。」
吳趙氏覺得,吳媽也像變了個人似的。
現在有求於人,也不好太過強硬了,於是說:
「瞧你這話說的,我看你現在有了自己的家,就忘了娘家了?你也不想想,你能指著誰?再說了,你哥、你的侄、侄女兒呢?不也在太夫人手下?太夫人什麽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
</br>
「你去幫我查一查韋太夫人,自嫁給文昌侯之後的事。都做過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最好的人證物證全有。」
輕風也不問原因,答應著出去了。
這就是死士的好處。
隻執行命令。
綠竹則引著吳媽進來。
魏芳凝讓丫頭們都出到外間,然後對吳媽笑了笑,說:
「奶娘坐。」
吳媽坐到了繡墩上,笑說:
「姑娘喊老奴來,可是有什麽事要吩咐?」
魏芳凝沒有迴吳媽的話,卻說:
「奶娘陪我娘嫁到伯府,這一晃也有小二十年了。」
歲月悠長,往前看,十多年,似是要很久很久。
可是迴頭瞅,卻似眨眼間,人就老了。
吳媽不知道魏芳凝為何突然說起這個,但仍是頗為感嘆地說:
「可不是呢,老奴隨著三夫人到伯府上,也是最早出嫁的。卻沒想到,老奴比三夫人還要早生孩子,才給姑娘當了奶娘。」
魏芳凝笑了,然後說:
「奶哥哥也快娶妻了吧?」
吳媽點了點頭,說:
「那小子在府上管著事,幾個丫頭瞧上他,正不知道選哪個好呢。老奴罵他,他也不聽,隻是挑。」
說完,吳媽「嗬嗬」地笑了:
「這不是託了姑娘和三夫人的福?要不然,那小子,能娶上媳婦就不錯了,還敢挑三揀四的?」
若說溫柔鄉是英雄塚。
而男人、子女卻也是女人視若生命的。
魏芳凝勾了勾嘴角,說:
「奶娘的嫂嫂在後角門上,讓人帶話兒,說要見奶娘。」
吳媽似是迴覺,終於知道,魏芳凝因何與她在這兒說這些個話。
想了想,吳媽才有些遲疑地說:
「姑娘請放心,對不起姑娘和三夫人的事,老奴定不會做的。」
魏芳凝笑了,說:
「奶娘多心了,我請奶娘過來,並不是擔心奶娘將我給賣了。」
吳媽明顯愣住了。
剛才那一番話,不是敲打的意思?
魏芳凝解釋說:
「我知道奶娘,還有昭弟的奶娘張媽的賣身契,都在韋太夫人手裏捏著呢。我讓人請奶娘來,是想著咱們想個什麽法子,讓韋太夫人將奶娘的賣身契送上來。」
吳媽想都沒想地搖頭,說:
「姑娘還是小,奶娘說句不該說的話,到底還是天真了。韋太夫人捏著老奴幾個的賣身契,還不是便於轄製?無論怎麽的,也不可能交出來的。」
魏芳凝輕蔑地「哼」了聲,說:
「我就是想問奶娘,文昌侯那邊的娘家人,奶娘是顧還是不顧。」
吳媽不知道魏芳凝做何打算,見問,說道:
「若是可能,當然還是要顧著些。姑娘可能不大了解,韋太夫人可不是個好說話的。」
魏芳凝倒也沒多少意外。
笑了笑,魏芳凝附耳張媽,叮囑她,一會兒見到她嫂子,該如何應對。
張媽聽得有些心驚:
「這……這樣……能行?」
魏芳凝一副胸有成竹地說:
「奶娘就照我說得做,成不成到時候就知道了。反正奶娘又不在文昌侯府,韋太夫人真敢拿了奶娘的賣身契來,將奶娘要迴去?她就不怕我祖母將她給打出去?」
一想到十二殿門口的那十二根大棍子。
魏芳凝就覺得,她好愛它們。
簡直是太愛了。
吳媽出去之後,按著魏芳凝的吩咐,並沒有將她嫂子引到家裏,或承平伯後門上的小屋裏。
一見麵,沒等她嫂子說話,吳媽就先埋怨說:
「現在是什麽時候?嫂子也不為我想一想,就這樣大咧咧地來找我。大姑娘和三夫人可都在氣頭上,正疑心疑鬼,懷疑我們這幾個從文昌侯帶過來的人呢。」
她嫂子娘家姓趙。
吳趙氏心下嘀咕著,她小姑子怎麽與往日不一樣了?
也沒敢說,隻是承著笑說:
「咱們都是下人,太夫人吩咐了,我哪兒敢不來?你也要為你哥哥想一想啊。」
吳媽腳都不停,隻說:
「這兒不是說話的地方,快點兒走吧。你是想害死我還是怎麽的?」
吳趙氏隻得跟著。
吳媽好似真怕被人看見似的,一路將她嫂子往遠處領。
直轉了三條街,才進了一家茶館裏,包了個雅間。
一般包雅間,不是談生意,就是談事情。
店小二也是慣常見的,非常有眼色。
並不因為兩個婦人,便就輕視了。
隻要拿得出錢,就是大爺。
恭恭敬敬地上了茶,退出去時,將門關好了。
吳趙氏奇怪,問:
「既然怕被人看見,怎麽不迴家裏說話?還緊密。」
吳媽說:
「你可真敢說,我家裏就在承平伯府的後街上,那左右住著的,不全是伯府上的人?說句不好聽的,你幾時進去,幾時走的,沒等我迴伯府,三夫人、大姑娘可不就都知道了。你說她們會怎麽想?」
吳趙氏咂嘴說:
「昨兒你可沒見著,你們那個大姑娘可真跟變了個人似的,哎喲喲,可了不得了,竟然還靠上了太子爺。」
提起太子,吳趙氏借著話口問:
「對了,以前怎麽沒聽你說過,你們姑娘竟然認識太子爺?他們幾時認識的,看樣子,關係很近密吧?」
吳趙氏這次來,可是受了韋太夫人的命的。
自是要好好的打探下,魏芳凝和太子的關係。
看吳趙氏說話時說得那樣輕巧,那可是頭來之前,在心裏滾過千迴的。
往日裏,吳媽對於自家的嫂子,該給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隻要不是害魏芳凝,吳趙氏來問,吳媽也多有迴答。
此時,就見吳媽冷冷地笑了,說:
「嫂子可真真是一點兒都沒有為我想過,嫂子就沒想過,今兒嫂子走了,妹妹我還要繼續留在承平伯府上,你妹夫、外甥、外女兒可都在承平伯府上呢。」
吳趙氏覺得,吳媽也像變了個人似的。
現在有求於人,也不好太過強硬了,於是說:
「瞧你這話說的,我看你現在有了自己的家,就忘了娘家了?你也不想想,你能指著誰?再說了,你哥、你的侄、侄女兒呢?不也在太夫人手下?太夫人什麽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