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金手指“無間”的緣故,李扶搖這一次直接用自己的身份穿越。
於是盛唐時空裏,憑空多了一人一馬。
首先明確了目的:先要和李世民通氣,然後潛伏在太子黨陣營裏,查找穿越者,如果能直接找出穿越者並殺掉最好,如果不能,隻好慢慢策劃。
搞不好自己能混個淩煙閣功臣,將二十四擴大成二十五。
但是如何見李世民?
自己來路不明,直接貿然去找李世民或者長孫無忌之流,在這個爭儲關頭,容易引起懷疑,被視為奸細,說不準就被針對了。
因此必須曲線救國。
那麽……隻好去找李淵的公主們了。
找誰?
當然是找傳奇人物,大唐建國的功勳,原本應在淩煙閣有一席之地,也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以軍隊殯葬禮儀下葬的巾幗女子。
李扶搖騎著踏雲烏騅,問了路人,然後一路東行,來到朱雀大街。
站在玄都觀門口,李扶搖牽著踏雲烏騅,上前問那位正在掃地的年老道姑,“敢問真人,正陽先生可在,不才李扶搖,前來拜見。”
老道姑抬起滿是皺紋的臉,做揖行禮,“小哥兒,弊觀並無正陽先生。”
李扶搖淡淡笑了笑,“出家人不打逛語,真人如此說,不怕九天之上的真君們責怪真人向道之心麽?”
老道姑麵色不變,“貧道一心向道,真君們又豈會責怪降怒。”
卻是巧妙的避過了話鋒。
李扶搖搖了搖頭,也不敢亂來,想了想,“那不才可否進觀信香火?”
道觀慈愛笑了笑,“道門福地,當為澤眾生,有何不可?小哥兒請。”
李扶搖將踏雲烏騅栓在門口,拍了拍這貨的腦袋,“道門重地,注意禮儀,注意你的尊嚴啊。”可別亂拉屎拉尿。
踏雲烏騅那個無語,老子現在是一匹馬啊,難不成盛唐還有專門的馬廁?
老年道姑忍不住搖了搖頭。
和一匹馬說話,這小哥兒有些獨立特行。
獨自進入道姑,李扶搖並沒有去大殿供奉香火——身上沒有大唐的錢,隻是找個說辭進觀,然後看是否能見到正陽先生而已。
來到觀後幽舍外,李扶搖喚住一位年輕道姑,“真人這廂有禮了,我奉命前來見正陽先生,還請指路。”
就不信玄都觀所有人都有這麽強的警戒之心。
年輕道姑打量了李扶搖一眼,幹淨清爽,透著一股犀利氣息,宛若藏鞘之劍,確實不似普通人,想當然的以為李扶搖是正陽先生家人派來的。
做揖迴禮,然後指著幽舍內一座獨立小樓,“先生剛去靜室,貧道為你通報罷。”
片刻後年輕道姑迴來,“先生說不見客。”
李扶搖哦了一聲,在玄都觀饒了一圈,無人注意時迴到那座小樓前,絲毫不介意會失了禮儀的推門,“正陽先生安好,可讓在下一頓好找。”
說話間,似乎有一陣微風自李扶搖身上飄起,在室內飄蕩片刻,消散於無形之中。
安靜坐在靜室裏,身著白色道袍,頭戴道冠,看年歲,也就二十二三,實際年齡約已二十五的道姑睜開眼,恬淡的望著李扶搖,“善人何來?”
縱然神情恬淡,縱然道袍道冠典雅,依然遮掩不去她身上那股不輸虞姬的英姿,以及……那種隻有經曆過戰場之人才能感受到的血腥氣。
小哥兒和善人,都是道士對普通人的稱唿。
李扶搖笑如春風,“我於何來不重要,但想問正陽先生,欲於何去?”
稱唿道士,一般尊稱道長、仙長,學問精深、修煉有成或德高望重的道士可以尊稱為先生、真人,一般是朝廷頒賜。
道姑雲淡風輕,“從何來之則之何去。”
李扶搖苦笑,“先生此言,可是置國於危,豈是巾幗平陽昭公主之本意?”
平陽昭公主!
這位道姑豁然是李淵第三女,大唐平陽昭公主!
嗯,是死了的平陽昭公主——據史書記載,平陽昭公主在623年去世。
現在是626年,她已經“死”了三年。
這是一位奇女子,唐高祖李淵和嫡妻竇氏(竇皇後)的愛女。
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淵起兵,柴紹離長安奔太原,平陽公主動身迴到鄠縣的李氏莊園,女扮男裝自稱李公子,將當地的產業變賣,以其超人的膽略和才識,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裏,就招納了四五支相當規模的起義軍。
在此期間,朝廷不斷派兵攻打平陽公主,平陽公主率領的義軍不但打敗了每一次進攻,而且勢如破竹,連續攻占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
公元617年9月,李淵主力渡過黃河進入關中,平陽公主挑選了一萬多精兵與李世民會師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長安。
關中平定之後,李淵將自己這位才略出眾的愛女封為“平陽公主”。
攻克長安之後,平陽公主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駐守出入陝西的咽喉之地綿山,也就是後世的娘子關。
這樣一位巾幗英雄,為李唐的建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果沒有意外,注定是要以女兒身上淩煙閣,鑄就一段不輸花木蘭的千古佳話。
但她早夭。
曆史記載,平陽公主的死很意外。
而且低調。
長安之戰後六年,才在史書上突兀的添了一筆,還是因為葬禮與眾不同才被史官記錄。
當時很多大臣反對,說一個婦人以軍禮下葬,不符合規矩。李淵就反駁說,平陽公主生前每臨戰陣,身先士卒,死後用軍禮下葬,又有什麽不妥?
所以,平陽公主仍以軍禮下葬,且按照諡法所謂“明德有功曰‘昭’”,諡平陽公主為“昭”。
根據後世推測,有幾種可能。
公元622年,太子李建成討伐劉黑闥,直到年底才將其擊潰,平陽公主的葬禮在623年2月,當時平陽公主鎮守的娘子關正處於交戰前線,很有可能她在這一仗中戰死,將其屍體運迴長安並適當做一些葬禮的準備工作,時間上正好吻合。
而且,就平陽公主被用軍禮下葬這一點是最堅實可信的證據,戰死和軍禮,順理成章。
除此之外,新舊唐書都沒有提到平陽公主的戰死,如果是戰死,那麽肯定會帶上一筆,除非是戰爭以外的死因。
所以推測可能是冠心病之類的突兀死亡,畢竟盛唐李家有冠心病的病史。
另外還有兩種推測說:平陽公主在之前的戰爭中受了傷,等迴到長安後舊傷複發死去;平陽公主和秦王李世民關係較好,卻因此得罪了太子李建成,所以李建成下手把她幹掉了。
但此刻平陽昭公主就站在李扶搖麵前。
所以所有推測不攻自破。
於是盛唐時空裏,憑空多了一人一馬。
首先明確了目的:先要和李世民通氣,然後潛伏在太子黨陣營裏,查找穿越者,如果能直接找出穿越者並殺掉最好,如果不能,隻好慢慢策劃。
搞不好自己能混個淩煙閣功臣,將二十四擴大成二十五。
但是如何見李世民?
自己來路不明,直接貿然去找李世民或者長孫無忌之流,在這個爭儲關頭,容易引起懷疑,被視為奸細,說不準就被針對了。
因此必須曲線救國。
那麽……隻好去找李淵的公主們了。
找誰?
當然是找傳奇人物,大唐建國的功勳,原本應在淩煙閣有一席之地,也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以軍隊殯葬禮儀下葬的巾幗女子。
李扶搖騎著踏雲烏騅,問了路人,然後一路東行,來到朱雀大街。
站在玄都觀門口,李扶搖牽著踏雲烏騅,上前問那位正在掃地的年老道姑,“敢問真人,正陽先生可在,不才李扶搖,前來拜見。”
老道姑抬起滿是皺紋的臉,做揖行禮,“小哥兒,弊觀並無正陽先生。”
李扶搖淡淡笑了笑,“出家人不打逛語,真人如此說,不怕九天之上的真君們責怪真人向道之心麽?”
老道姑麵色不變,“貧道一心向道,真君們又豈會責怪降怒。”
卻是巧妙的避過了話鋒。
李扶搖搖了搖頭,也不敢亂來,想了想,“那不才可否進觀信香火?”
道觀慈愛笑了笑,“道門福地,當為澤眾生,有何不可?小哥兒請。”
李扶搖將踏雲烏騅栓在門口,拍了拍這貨的腦袋,“道門重地,注意禮儀,注意你的尊嚴啊。”可別亂拉屎拉尿。
踏雲烏騅那個無語,老子現在是一匹馬啊,難不成盛唐還有專門的馬廁?
老年道姑忍不住搖了搖頭。
和一匹馬說話,這小哥兒有些獨立特行。
獨自進入道姑,李扶搖並沒有去大殿供奉香火——身上沒有大唐的錢,隻是找個說辭進觀,然後看是否能見到正陽先生而已。
來到觀後幽舍外,李扶搖喚住一位年輕道姑,“真人這廂有禮了,我奉命前來見正陽先生,還請指路。”
就不信玄都觀所有人都有這麽強的警戒之心。
年輕道姑打量了李扶搖一眼,幹淨清爽,透著一股犀利氣息,宛若藏鞘之劍,確實不似普通人,想當然的以為李扶搖是正陽先生家人派來的。
做揖迴禮,然後指著幽舍內一座獨立小樓,“先生剛去靜室,貧道為你通報罷。”
片刻後年輕道姑迴來,“先生說不見客。”
李扶搖哦了一聲,在玄都觀饒了一圈,無人注意時迴到那座小樓前,絲毫不介意會失了禮儀的推門,“正陽先生安好,可讓在下一頓好找。”
說話間,似乎有一陣微風自李扶搖身上飄起,在室內飄蕩片刻,消散於無形之中。
安靜坐在靜室裏,身著白色道袍,頭戴道冠,看年歲,也就二十二三,實際年齡約已二十五的道姑睜開眼,恬淡的望著李扶搖,“善人何來?”
縱然神情恬淡,縱然道袍道冠典雅,依然遮掩不去她身上那股不輸虞姬的英姿,以及……那種隻有經曆過戰場之人才能感受到的血腥氣。
小哥兒和善人,都是道士對普通人的稱唿。
李扶搖笑如春風,“我於何來不重要,但想問正陽先生,欲於何去?”
稱唿道士,一般尊稱道長、仙長,學問精深、修煉有成或德高望重的道士可以尊稱為先生、真人,一般是朝廷頒賜。
道姑雲淡風輕,“從何來之則之何去。”
李扶搖苦笑,“先生此言,可是置國於危,豈是巾幗平陽昭公主之本意?”
平陽昭公主!
這位道姑豁然是李淵第三女,大唐平陽昭公主!
嗯,是死了的平陽昭公主——據史書記載,平陽昭公主在623年去世。
現在是626年,她已經“死”了三年。
這是一位奇女子,唐高祖李淵和嫡妻竇氏(竇皇後)的愛女。
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淵起兵,柴紹離長安奔太原,平陽公主動身迴到鄠縣的李氏莊園,女扮男裝自稱李公子,將當地的產業變賣,以其超人的膽略和才識,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裏,就招納了四五支相當規模的起義軍。
在此期間,朝廷不斷派兵攻打平陽公主,平陽公主率領的義軍不但打敗了每一次進攻,而且勢如破竹,連續攻占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
公元617年9月,李淵主力渡過黃河進入關中,平陽公主挑選了一萬多精兵與李世民會師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長安。
關中平定之後,李淵將自己這位才略出眾的愛女封為“平陽公主”。
攻克長安之後,平陽公主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駐守出入陝西的咽喉之地綿山,也就是後世的娘子關。
這樣一位巾幗英雄,為李唐的建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果沒有意外,注定是要以女兒身上淩煙閣,鑄就一段不輸花木蘭的千古佳話。
但她早夭。
曆史記載,平陽公主的死很意外。
而且低調。
長安之戰後六年,才在史書上突兀的添了一筆,還是因為葬禮與眾不同才被史官記錄。
當時很多大臣反對,說一個婦人以軍禮下葬,不符合規矩。李淵就反駁說,平陽公主生前每臨戰陣,身先士卒,死後用軍禮下葬,又有什麽不妥?
所以,平陽公主仍以軍禮下葬,且按照諡法所謂“明德有功曰‘昭’”,諡平陽公主為“昭”。
根據後世推測,有幾種可能。
公元622年,太子李建成討伐劉黑闥,直到年底才將其擊潰,平陽公主的葬禮在623年2月,當時平陽公主鎮守的娘子關正處於交戰前線,很有可能她在這一仗中戰死,將其屍體運迴長安並適當做一些葬禮的準備工作,時間上正好吻合。
而且,就平陽公主被用軍禮下葬這一點是最堅實可信的證據,戰死和軍禮,順理成章。
除此之外,新舊唐書都沒有提到平陽公主的戰死,如果是戰死,那麽肯定會帶上一筆,除非是戰爭以外的死因。
所以推測可能是冠心病之類的突兀死亡,畢竟盛唐李家有冠心病的病史。
另外還有兩種推測說:平陽公主在之前的戰爭中受了傷,等迴到長安後舊傷複發死去;平陽公主和秦王李世民關係較好,卻因此得罪了太子李建成,所以李建成下手把她幹掉了。
但此刻平陽昭公主就站在李扶搖麵前。
所以所有推測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