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所謂好壞,思想使然

    最近,我參加了一個為期數天的大型研討會。在我發言時,有一位女士一會向我提問,一會又針對我的演講指手畫腳。要知道,我隻有六分鍾的時間,這樣一來,根本不能把準備的東西都展示出來。而且,每次被她打斷後,我都想不起剛才自己講到哪裏了。在接下來的幾天裏,不管誰來發言,這位女士都是這樣,隨意打斷別人。而這些發言者也都跟我一樣,被弄得心煩意亂、精神沮喪。我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這樣描述她了:沒禮貌、自私而令人氣憤。

    研討會結束後,我來到機場,並在機場的外賣店買了些食物,準備在上飛機前把晚餐解決掉。可是那時所有的桌子上都有人,我有點傻眼。一位女士看見我站在那裏,就邀請我到她身旁的一個空位上坐下。我當時沒認出她是誰,但她告訴我,作為她最好朋友的嘉賓,也參加了這次研討會。她用了好長時間來描述她那位好朋友是多麽慷慨、善解人意、關心他人??她給我講了很多那人的感人故事,告訴我她朋友做的工作是多麽無私和博愛。

    啊!你無論如何想象不到,我這位晚餐夥伴所說的最好的朋友,居然就是那個老是打斷我發言、讓我覺得她很沒禮貌、自私又讓人氣憤的女士!聽了她朋友的一番話,我真的對這位女士有了新的認識。我開始重新在腦海裏構建她的形象,漸漸的,我對她的抵觸情緒也不那麽嚴重了。其實,如果當時我(或者別的演講者)能悄悄告訴她自身的感受,並讓她在隨後的問答時間再提問或發表評論,問題可能早就解決了。

    你經常會向自己描述不同的人。明白這一點,就能幫你把很多複雜的、具有一定挑戰性的關係分解開來。

    想想某個你很討厭的人,問問自己:這個人會不會有愛他、欣賞他甚至是珍惜他的朋友和家人呢?如果你是個誠實的人,那答案肯定是“有”;再問問你自己:那這個人的媽媽/爸爸/愛人/姐妹/兄弟會怎麽形容他呢?在你的頭腦裏勾畫一位這個人最大的支持者,再設想一下對方會怎麽跟自己描述你很討厭的這個人。

    哦!這真的很困難。我們的頭腦和思維一點也不願意往那兒去想,迫不及待地要把這個人直接抹去。他們是“壞人”,我們是“好人”,這麽分類方能讓我們感覺舒服一點。但是為了擁有一種“不抱怨的關係”,我們就必須明白,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最終取決於自己心裏給對方的評價。不過你不必非要從描述對方開始,你隻要記得將那些複雜的關係拆解開來,

    並且經常審視自己對關係對象的看法就可以了。

    在《哈姆雷特》一書中,莎士比亞寫道:“世上本無所謂好與壞,思想使然。”你可以想象一下,其實別人怎麽樣,都是你一廂情願的看法。一個人並沒有什麽好壞之分,隻是我們的思想讓他們變成了好人或壞人。

    所以,我意識到菲爾就是菲爾,也無所謂好與壞。我和他朋友所認識的菲爾是同一個人的不同“版本”罷了。

    帶著這種新的認識,我敲開了菲爾辦公室的門。他從打印機上抬起頭,輕蔑地看著我。我先開了口:“菲爾,你像我這麽大時就開始幹電台這一行了,是吧?”

    “這還用問??”他不耐煩地說:“我做這行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

    “哼!他在諷刺我沒經驗!”我在心裏對自己說。但轉念一想,那個“好人”菲爾是不會說這種不友善的話的,我是來見“好人”菲爾的。我深吸了一口氣,問道:“那你剛開始做這行時是什麽樣的呢?”

    --(本章結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抱怨的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威爾·鮑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威爾·鮑溫並收藏不抱怨的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