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內容開始--方步瞻帶著眾人馬造訪況家,本想把況且帶迴去問話,隻要人到了他們手上,還不是想做什麽就做什麽。都察院的刑法雖然沒有詔獄那樣嚇人,也不是一個柔弱書生所能承受的,最後一切都得如實招供。
但方才小王爺的一番話等於堵住了他們的嘴,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說什麽是好。
方步瞻的幕僚們臉色神色都很精彩,意思是,這出戲該誰唱了呢?
方步瞻本來昨晚就想要傳訊況且,美其名曰問話,被魏國公跟練達寧攔住了,說是況且人神智不清,他們也都沒有深問,這時候估計也問不出有價值的案情,還是等他好些之後再說。
況且昨天在衙門已經做了筆錄,魂魄不寧的言辭除了他自己,恐怕也隻有蕭妮兒才會覺得正常,由此可見況且受的驚嚇不輕。
方步瞻看過筆錄後,將信將疑,但跟鳳陽的事聯係起來,卻認為況且有可能說的是真話。一大早他就要帶人過來,被練達寧以各種瑣事纏住,最後才得以成行。
練達寧纏住他是為了給陳慕沙、小王爺留有充足的時間,讓他們能從容布置,目的是決不給讓方步瞻有問話的機會。
按照規製,都禦史在地方享有最高執法權,相當於欽差大臣,有權要求當事人去衙門正式迴答問題。
今天這個狀況,況且一旦進入衙門,就如同被捏在方步瞻的手上的螞蚱,連魏國公、練達寧、陳慕沙也不好強行幹涉。
方步瞻沒想到小王爺先出手了,而且公然站在況且一邊為他背書。陳慕沙為況且做主那是理所當然,弟子有事就是老師有事,這是老師跟弟子間的不成文規矩。但小王爺率先出手還是讓他始料未及。
在大廳分賓主落座後,陳慕沙拱手道:“不知大人此來所為何事?”
方步瞻拱手還禮道:“本院是為生員況且此次被綁架一案而來,想當麵詢問一下綁架案中的具體情況。歹徒在蘇州城裏公然綁架生員,置朝廷王法與體麵何在,本院雖無地方職責,但為了國家法製朝廷體統,一定要把此案查個水落石出。不達此目的決不迴京。”
這話說的可是擲地有聲、氣壯山河,至於他心裏怎麽想的隻有自己知道了。
練達寧恭維道:“大人如此盡心國事,真乃我輩楷模。”
一個幕僚接過話頭讚道:“那是當然,大人在朝中也是公認的清正廉明,當今要數青天大老爺,大人當仁不讓是第一號,那個海瑞算什麽,沽名釣譽而已。”
陳慕沙和練達寧都是一怔,哪裏冒出來這麽個狂人,居然敢公開誹謗海瑞,還了得。
小王爺冷笑道:“本公子不才,可是自從識字起,就知道海瑞海剛峰剛正不阿、正義凜然,乃頂天立地之偉人也,你竟敢說海剛峰沽名釣譽,閣下還知道羞恥二字是怎麽寫的嗎?”
古代文人間“不知羞恥為何物”已經是最露骨也最惡毒的辱罵了,這句話原本出自北宋大儒、蘇軾的老師歐陽修之口,他是罵一個誹謗範仲淹的諫官,這個諫官就因為歐陽修這一句不知羞恥為何物,整整後半生都活在屈辱中,一句話毀了一個人。
被罵的那人知道小王爺這話的分量,因此被激怒了,可是看到小王爺身上穿的四爪蟒龍袍,頭上戴的束發金冠,想要蹦起來身子卻不停使喚,一張胖乎乎的圓臉變成了紫茄子,血液似乎要從毛孔中噴射而出。
所謂打狗看主人,因為狗固然卑賤,出來代表的也是主人的臉麵,打狗也是打主人的臉。宮廷裏那些宦官出來後沒人敢惹,就是這個理兒。
方步瞻也是心中怒火上湧,好容易壓下去,揮手對那人道:“你先出去吧。”
那人恨恨地看了小王爺一眼,灰溜溜地出去了。大廳裏氣氛有些尷尬,大家一時都不知說什麽是好。
那人恨恨的眼色,在小王爺看來就像一隻蒼蠅飛過一樣,無關痛癢。就憑這個眼色,這人這輩子隻能當幕僚了,仕途的大門已經對他關閉。
中山王府是那麽好得罪的嗎?想什麽呢!
那人並不是有心得罪小王爺,他吹捧方步瞻也不為過,可是拿海瑞當踏腳石,這就太不懂事了。
海瑞這個人有點奇特,當官的對他既佩服又頭痛,包括皇上也是一樣。
可是海瑞在民間地位很高,公正廉明,是難得的青天大老爺。官員們為何佩服卻不喜歡海瑞?因為按照海瑞的那套標準,全國的文官們都得跳江的跳江,上吊的上吊,剩下最堅強的也得絕食自盡,根本沒法活下去。
朝廷官員研究了半天,都認為海瑞有自虐傾向,就算你不貪汙,官家賬目裏也有公耗、分例銀子可得,幹嘛把自己弄得那麽慘,幹嘛買一斤豬肉也要弄得天下皆知呢。
當年胡宗憲總督江南數省兵馬,兼管地方一切事務,圍剿海盜,大軍所至之處,必然攤派各種徭役,修路啊,征調人力抬轎拉車什麽的,卻繞過海瑞的縣不敢進入。海瑞就是這種人,你不是征調人夫拉車嘛,他自己來了,給你拉車,誰敢坐啊,胡宗憲也不敢坐嘛。你說要修道,好吧,他也來,親自動手修,決不允許你騷擾地方百姓。
有一天胡宗憲在轅門升座,對下麵的大小官員、武將和幕僚們嚴肅地說有一件大事要宣布,大家都以為出現了什麽重大軍情,說不定是海盜攻下那座城池。沒想到是海瑞有話要說,隻見他豎起一根食指,說道,海知縣向在座的通報,因老母過生日,我今天買了一斤豬肉。
海瑞這樣的官員,當然百分百符合老百姓心目中的青天大老爺的形象,卻是上司們的眼中釘。隻是海瑞負天下公議,誰也招惹不起,隻能敬而遠之,望而生畏。
官員們背後非議海瑞的也有不少人,但隻限於好友之間,不會傳出去,公開場合,沒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方步瞻這名幕僚也是沒把在場的人看在眼裏,關鍵是想抓住機會趕緊拍大人的馬屁,結果就悲劇了。
陳慕沙趁機拱火:“老夫今天也是長見識了,大人幕府中也是什麽人都有啊。”
方步瞻兩頭憋火,還發作不得,隻得訕訕道:“就是,還是老夫子是明白人啊。我迴去就會處罰他,太不懂事理了。”
果然,這名幕僚迴去後就被方步瞻辭退,隻得迴家鄉以教書為生,幾年後抑鬱離世,此乃後話。
講什麽話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什麽場合講什麽話。不分場合亂說話,有時真的會斷送了前程,甚至要命。
與此相反的恰恰是建文帝的事。
文臣們在奏章中盡管非議建文帝而無事,可是私下裏誰對建文帝出言不遜,就會遭到排擠,若是在蘇杭地區說建文帝的壞話,基本就別想出門了,出門就得挨打,腦袋丟了都不知道誰幹的。
最後大家都達成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絕口不提建文帝的事,至於明成祖和建文帝的是非,還是留給後世裁斷吧。
南家公開挑戰這個規矩,結局就是現在這樣人不人鬼不鬼,死不掉更活不好,淒慘無比。
方步瞻清醒一下腦子,然後問道:“生員況且現在情況如何,聽說他受驚嚇不輕?本院也想探視一番,安慰安慰。”
陳慕沙故作沉痛狀道:“可不是,大人明鑒,他迴來後隻會說胡話,後來就是高燒不退,到現在還是半昏半醒的。”
“哦,怎麽會這樣?”方步瞻當然不信。
練達寧道:“他隻是一個溫柔書生,過了年關這才一十六歲,哪兒經過這種事,七殺可是煞星啊,能在他們手上逃脫出來,身上什麽都不缺,已經是不幸中之萬幸了。”
這一點方步瞻等人倒是相信,不交贖金還能安然迴來的也就況且一人,至於況且說的那份證詞裏,七殺怎樣跪地求饒、痛哭流涕雲雲,連他也認為那是編造出來的。
他早年也巡撫過江南地麵,對江南事務知道不少,對七殺的兇名自然不陌生。
小王爺笑道:“大人何不親眼看看,百聞不如一見嘛。”
方步瞻聽出小王爺話中有譏諷之意,卻打蛇隨棍上,說道:“也是,我也該探望一下受害者。”
話已至此,無法再行阻攔。陳慕沙帶著眾人來到內宅,方步瞻的幕僚們被攔在內宅的大門外,隻有陳慕沙、練達寧、小王爺陪同進去。
這也是有人請,才可以入內。大明法律明確規定,官員絕對不允許進入治下民眾家裏的內宅。家裏的內宅為女眷生活的場所,男女有別,這可是天條。
一進入內宅,方步瞻就感覺到一種森嚴氣象,他四下望望,沒看到人,卻能感覺到有人潛藏在周圍,那一定就是王府的護衛了。他隻是沒想到那些護衛都是美麗健壯的少婦,連況且見了都有些動心,一雙色眼都忍不住盯上幾眼。
來到況且的臥室,屋裏站滿了丫環婆子,見到這四人進來,那些小丫環們低著頭、紅著臉退了出去,隻有年老的婆子留下繼續伺候,她們的年齡已經跨越了男女授受不親的界限了。
況且躺在床上,身上蓋著厚被,隻露出一個腦袋,臉已經燒成不正常的血紅色,似乎還有一縷縷的熱氣散發出來。
但方才小王爺的一番話等於堵住了他們的嘴,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說什麽是好。
方步瞻的幕僚們臉色神色都很精彩,意思是,這出戲該誰唱了呢?
方步瞻本來昨晚就想要傳訊況且,美其名曰問話,被魏國公跟練達寧攔住了,說是況且人神智不清,他們也都沒有深問,這時候估計也問不出有價值的案情,還是等他好些之後再說。
況且昨天在衙門已經做了筆錄,魂魄不寧的言辭除了他自己,恐怕也隻有蕭妮兒才會覺得正常,由此可見況且受的驚嚇不輕。
方步瞻看過筆錄後,將信將疑,但跟鳳陽的事聯係起來,卻認為況且有可能說的是真話。一大早他就要帶人過來,被練達寧以各種瑣事纏住,最後才得以成行。
練達寧纏住他是為了給陳慕沙、小王爺留有充足的時間,讓他們能從容布置,目的是決不給讓方步瞻有問話的機會。
按照規製,都禦史在地方享有最高執法權,相當於欽差大臣,有權要求當事人去衙門正式迴答問題。
今天這個狀況,況且一旦進入衙門,就如同被捏在方步瞻的手上的螞蚱,連魏國公、練達寧、陳慕沙也不好強行幹涉。
方步瞻沒想到小王爺先出手了,而且公然站在況且一邊為他背書。陳慕沙為況且做主那是理所當然,弟子有事就是老師有事,這是老師跟弟子間的不成文規矩。但小王爺率先出手還是讓他始料未及。
在大廳分賓主落座後,陳慕沙拱手道:“不知大人此來所為何事?”
方步瞻拱手還禮道:“本院是為生員況且此次被綁架一案而來,想當麵詢問一下綁架案中的具體情況。歹徒在蘇州城裏公然綁架生員,置朝廷王法與體麵何在,本院雖無地方職責,但為了國家法製朝廷體統,一定要把此案查個水落石出。不達此目的決不迴京。”
這話說的可是擲地有聲、氣壯山河,至於他心裏怎麽想的隻有自己知道了。
練達寧恭維道:“大人如此盡心國事,真乃我輩楷模。”
一個幕僚接過話頭讚道:“那是當然,大人在朝中也是公認的清正廉明,當今要數青天大老爺,大人當仁不讓是第一號,那個海瑞算什麽,沽名釣譽而已。”
陳慕沙和練達寧都是一怔,哪裏冒出來這麽個狂人,居然敢公開誹謗海瑞,還了得。
小王爺冷笑道:“本公子不才,可是自從識字起,就知道海瑞海剛峰剛正不阿、正義凜然,乃頂天立地之偉人也,你竟敢說海剛峰沽名釣譽,閣下還知道羞恥二字是怎麽寫的嗎?”
古代文人間“不知羞恥為何物”已經是最露骨也最惡毒的辱罵了,這句話原本出自北宋大儒、蘇軾的老師歐陽修之口,他是罵一個誹謗範仲淹的諫官,這個諫官就因為歐陽修這一句不知羞恥為何物,整整後半生都活在屈辱中,一句話毀了一個人。
被罵的那人知道小王爺這話的分量,因此被激怒了,可是看到小王爺身上穿的四爪蟒龍袍,頭上戴的束發金冠,想要蹦起來身子卻不停使喚,一張胖乎乎的圓臉變成了紫茄子,血液似乎要從毛孔中噴射而出。
所謂打狗看主人,因為狗固然卑賤,出來代表的也是主人的臉麵,打狗也是打主人的臉。宮廷裏那些宦官出來後沒人敢惹,就是這個理兒。
方步瞻也是心中怒火上湧,好容易壓下去,揮手對那人道:“你先出去吧。”
那人恨恨地看了小王爺一眼,灰溜溜地出去了。大廳裏氣氛有些尷尬,大家一時都不知說什麽是好。
那人恨恨的眼色,在小王爺看來就像一隻蒼蠅飛過一樣,無關痛癢。就憑這個眼色,這人這輩子隻能當幕僚了,仕途的大門已經對他關閉。
中山王府是那麽好得罪的嗎?想什麽呢!
那人並不是有心得罪小王爺,他吹捧方步瞻也不為過,可是拿海瑞當踏腳石,這就太不懂事了。
海瑞這個人有點奇特,當官的對他既佩服又頭痛,包括皇上也是一樣。
可是海瑞在民間地位很高,公正廉明,是難得的青天大老爺。官員們為何佩服卻不喜歡海瑞?因為按照海瑞的那套標準,全國的文官們都得跳江的跳江,上吊的上吊,剩下最堅強的也得絕食自盡,根本沒法活下去。
朝廷官員研究了半天,都認為海瑞有自虐傾向,就算你不貪汙,官家賬目裏也有公耗、分例銀子可得,幹嘛把自己弄得那麽慘,幹嘛買一斤豬肉也要弄得天下皆知呢。
當年胡宗憲總督江南數省兵馬,兼管地方一切事務,圍剿海盜,大軍所至之處,必然攤派各種徭役,修路啊,征調人力抬轎拉車什麽的,卻繞過海瑞的縣不敢進入。海瑞就是這種人,你不是征調人夫拉車嘛,他自己來了,給你拉車,誰敢坐啊,胡宗憲也不敢坐嘛。你說要修道,好吧,他也來,親自動手修,決不允許你騷擾地方百姓。
有一天胡宗憲在轅門升座,對下麵的大小官員、武將和幕僚們嚴肅地說有一件大事要宣布,大家都以為出現了什麽重大軍情,說不定是海盜攻下那座城池。沒想到是海瑞有話要說,隻見他豎起一根食指,說道,海知縣向在座的通報,因老母過生日,我今天買了一斤豬肉。
海瑞這樣的官員,當然百分百符合老百姓心目中的青天大老爺的形象,卻是上司們的眼中釘。隻是海瑞負天下公議,誰也招惹不起,隻能敬而遠之,望而生畏。
官員們背後非議海瑞的也有不少人,但隻限於好友之間,不會傳出去,公開場合,沒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方步瞻這名幕僚也是沒把在場的人看在眼裏,關鍵是想抓住機會趕緊拍大人的馬屁,結果就悲劇了。
陳慕沙趁機拱火:“老夫今天也是長見識了,大人幕府中也是什麽人都有啊。”
方步瞻兩頭憋火,還發作不得,隻得訕訕道:“就是,還是老夫子是明白人啊。我迴去就會處罰他,太不懂事理了。”
果然,這名幕僚迴去後就被方步瞻辭退,隻得迴家鄉以教書為生,幾年後抑鬱離世,此乃後話。
講什麽話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什麽場合講什麽話。不分場合亂說話,有時真的會斷送了前程,甚至要命。
與此相反的恰恰是建文帝的事。
文臣們在奏章中盡管非議建文帝而無事,可是私下裏誰對建文帝出言不遜,就會遭到排擠,若是在蘇杭地區說建文帝的壞話,基本就別想出門了,出門就得挨打,腦袋丟了都不知道誰幹的。
最後大家都達成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絕口不提建文帝的事,至於明成祖和建文帝的是非,還是留給後世裁斷吧。
南家公開挑戰這個規矩,結局就是現在這樣人不人鬼不鬼,死不掉更活不好,淒慘無比。
方步瞻清醒一下腦子,然後問道:“生員況且現在情況如何,聽說他受驚嚇不輕?本院也想探視一番,安慰安慰。”
陳慕沙故作沉痛狀道:“可不是,大人明鑒,他迴來後隻會說胡話,後來就是高燒不退,到現在還是半昏半醒的。”
“哦,怎麽會這樣?”方步瞻當然不信。
練達寧道:“他隻是一個溫柔書生,過了年關這才一十六歲,哪兒經過這種事,七殺可是煞星啊,能在他們手上逃脫出來,身上什麽都不缺,已經是不幸中之萬幸了。”
這一點方步瞻等人倒是相信,不交贖金還能安然迴來的也就況且一人,至於況且說的那份證詞裏,七殺怎樣跪地求饒、痛哭流涕雲雲,連他也認為那是編造出來的。
他早年也巡撫過江南地麵,對江南事務知道不少,對七殺的兇名自然不陌生。
小王爺笑道:“大人何不親眼看看,百聞不如一見嘛。”
方步瞻聽出小王爺話中有譏諷之意,卻打蛇隨棍上,說道:“也是,我也該探望一下受害者。”
話已至此,無法再行阻攔。陳慕沙帶著眾人來到內宅,方步瞻的幕僚們被攔在內宅的大門外,隻有陳慕沙、練達寧、小王爺陪同進去。
這也是有人請,才可以入內。大明法律明確規定,官員絕對不允許進入治下民眾家裏的內宅。家裏的內宅為女眷生活的場所,男女有別,這可是天條。
一進入內宅,方步瞻就感覺到一種森嚴氣象,他四下望望,沒看到人,卻能感覺到有人潛藏在周圍,那一定就是王府的護衛了。他隻是沒想到那些護衛都是美麗健壯的少婦,連況且見了都有些動心,一雙色眼都忍不住盯上幾眼。
來到況且的臥室,屋裏站滿了丫環婆子,見到這四人進來,那些小丫環們低著頭、紅著臉退了出去,隻有年老的婆子留下繼續伺候,她們的年齡已經跨越了男女授受不親的界限了。
況且躺在床上,身上蓋著厚被,隻露出一個腦袋,臉已經燒成不正常的血紅色,似乎還有一縷縷的熱氣散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