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造反不過是幾十年前的事,現在二十歲左右的人雖然沒經曆過,卻也聽得太多了。當時不僅江西全省震動,整個江南半壁都處於風雨飄搖中。
南京全城戒嚴,連廣東廣西也都全境戒嚴,整齊兵馬隨時準備聽候聖旨調遣。但這也不過裝裝樣子,如果南京被寧王攻下,整個江南真就不為朝廷所有了。
當時江西全省的各城市基本已經明裏暗裏投降寧王了,所以巡撫贛西的王陽明一夜間就發現自己已經處於寧王腹心之中,四麵被圍,八方皆敵。
他真是使出渾身解數,臨時抽調一些府縣的老兵弱卒,又向坐鎮廣東的總督求救,向南京報警,同時向朝廷發出十萬火急的兵書。
或許連他自己也沒料到,自己居然用兵如神,就憑著手中一些老弱兵卒,外帶四處故布疑陣,就弄得籌謀多年的寧王失去分寸,竟沒能及時攻打南京,豎起旗號。反而被王陽明趁勢攻破南昌,成了階下囚。
此事平叛的太過順利,連朝廷接到捷報都不敢相信,以為王陽明在虛報軍功,誇大了軍情。此時,武宗還在北京的校武場檢閱官軍,準備誓師出征哪。
寧王造反對江南是場難以忘懷的噩夢,接踵而至的官軍的騷擾卻是半個江南不堪承受之重,現在很多地方還有官軍當年破壞的遺跡。
所以大家聽說隻因況且失蹤,就導致半個江南幾乎重演當年寧王造反的騷動,自然都既是半信半疑,又是心中疑懼,這真的隻是一位才子嗎?雖說江南重人文、重才子,也絕不至於如此吧。
“許兄,你雖不在文人圈子立足,但聽說也是練達寧練大人的門生,我可是知道那位況且也是練大人的學生,你們也算是同門了,真的不知道那位況且的消息?”許中洛又問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雖是同門,可是練大人的門生弟子多去了,我又算得什麽。”況且心中已然有了警覺,這許中洛哪裏是跟自己套近乎,分明是認為自己就是那位失蹤的況且,這眼光倒也是夠毒的。
這也難怪,他和“況且”同為一個老師,年歲相仿,才情相若,一般人都會做此想,鳳陽地麵上的人隻是不知道“況且”的事,才不會做此聯想。
“可惜了,若是找到那位況且可是有巨額賞銀的。”許中洛雙拳一握,向圍著他看的人苦笑道。
“巨額賞銀?是多少?”這些人紛紛問道。
“那可多了去了,光是英國公府就出了賞格一萬兩。練大人捐俸銀兩千兩、陳征君陳慕沙大人賞格五千兩,江南皇商周家出賞格一萬兩,其他還有好多,林林總總加起來怕也有五六萬兩了。”
“這麽多?”
“可惜了,若是在我鳳陽地麵上就好了,我們也不用讀書作文了,都出去找這位況且兄去,隻要找到了,以後不用愁沒銀子用了。”
“就是,咱們怎麽沒這福氣。”一人跌足長歎。
“中洛,你這番出來也是為了這些賞銀吧,可是怎麽尋到我鳳陽地麵了?不會是被賞銀迷的找不到北了,找錯了方向吧。”左東旭明顯感覺到了許中洛對鳳陽隱隱抱有的“興趣”,心中心裏有些不舒服。
他倒是不認為這位許明就是況且,而是認為許中洛有些喪心病狂了。
“就是,中洛兄應該往江西以南的地方去找才對。”
“也許中洛兄是故意背道而行之,想爆個大冷門,吃份獨食。”另一人狂笑道。
“諸位有所不知,據可靠消息,那位況且很有可能到了你們鳳陽地麵上。”許中洛故意看著況且說著,眼中貪婪之意已經毫不掩飾。
況且隻是笑著看這一幕,他對許中洛原本觀感很好,人很風趣,氣質談吐都不俗,本來可以做個好朋友,看來這朋友是做不成了。
至於對手,許中洛還不配,他的敵人若都是這樣的人,他也不必憂心忡忡、寢食不安了。
他對練達寧為自己捐資出賞格尋找自己頗為感動,至於陳慕沙就差一點了,畢竟他跟陳慕沙不是一般的師生關係,可是周家居然出賞格一萬兩倒是讓他大出意外,估計是周文斌兄弟慫恿他父親所為。
可是英國公府為何插進一杠子,這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而且讓他沒來由後背發冷。難道是出自自己那位小王爺師兄的委托?
“中洛兄,你不會是想錢想瘋了,想把許明兄當況且交上去,來個殺良冒功吧。”一個學子也看明白了。
逼良為娼是黑社會的行徑,殺良冒功也是官軍的發財經。
“可惜了,在下姓許名明,中洛兄想要在在下身上發一筆大財的夢該醒醒了。”
“那可未必啊,說不定許明兄就是況且哪。”許中洛咬住不放。
“這才是胡說哪,況且隻是失蹤,又不是江洋大盜,也不是扯旗造反的草寇,受朝廷通緝,許明兄若是況且,何必否認?”左東旭嗤笑道。
“諸位有所不知,據說這況且身上藏著一個絕大秘密,所以這些人才會出重金尋訪他的下落,不然這些人閑的發瘋了,紛紛出巨額賞格找他的下落?”許中洛又出語驚人。
“絕大秘密,那是什麽?”這些人已經淡下去的興趣又濃烈起來。
“正是,我也很想知道,請中洛兄賜教。”況且淡然自若地問道。
“這個當然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但這一點絕不會錯。不然,大家請設想,若是我們之中的人有一個在外遊學失蹤了,除了自己的家人,還會有人出巨額賞格尋找嗎?更不用說驚動英國公府這樣大的來頭了。”
許中洛成功地把大家的熱情全部調動起來,現在這些人都巴不得自己就是況且才好,也不用別人找,自己出去把賞銀全領了。
他們此時在溫經閣中,這是左家為自己家族的學子們溫習經書、以文會友特地建造的一個樓閣。
一麵靠牆打造了整麵牆的書架,上麵擺滿了經史子集,這也是為了有些寒宗子弟買不起貴重的書籍,可以來此瀏覽。
那時候造紙印刷技術落後,書籍還是昂貴的物質,不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的。一般人手中也就是幾本四書五經,作為必須的教材,其他一些《史記》、《漢書》及諸子百家就隻有向別人借閱,然後親手抄錄下來。
也別小瞧這些手抄本,據說當年《紅樓夢》抄一次的價格就是紋銀五十兩。蒲鬆齡也是靠別人抄《聊齋誌異》發了筆小財。
況且看著上麵一排排經史子集,都是裝在貴重的金絲楠木書匣裏,據說金絲楠木有防蟲蛀的功效,用來藏書自然最好不過。金絲楠木為皇家所重視、所獨攬,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當時對金絲楠木的限製依然嚴厲,但是這些巨商總還是有辦法買到一些,不敢用來建造房屋,打造一些小器物還是可以的。當然若是嚴格追究起來,依然是不小的罪過。
至於書架則是花梨木打造的,價值也是不菲,屋裏的桌椅就是一般的鬆木了,倒也是幾十年的舊物,在在彰顯著一個大家族的氣勢。
況且眼睛觀賞著這些,對許中洛的話已經全然不在意了。
許中洛明顯就是來試探自己,而且很有可能是出自別人的授意,他屢屢提到英國公府,難道他跟英國公府有什麽淵源不成?
況且手中把玩著一個水晶筆杆的毛筆,一邊想著這些。想著想著又沒興趣了,他倒是對這個水晶筆杆感興趣了。
這顯然就是造來玩賞的,根本不適合使用,雖說在炎炎夏日,用一個水晶筆杆的毛筆些東西是不錯的創意,但這東西太沉了,而且還滑,很難握住筆杆。但用來觀賞把玩著實不錯,手感非常好。
“許明兄,幹脆你犧牲自己一次,就承認自己是況且吧,讓我們這些貧苦學子發筆小財。”許中洛忽然看著況且說到。
“可以啊,財若是這麽好發,我都想發上一筆,中洛兄若是領到商銀,別忘了分我一份。”況且微笑道。
“那是當然,別說許明兄,就是在座的諸位,也是人人都有一份。”
“好啊,那許明兄就成我們之美一次吧。”另一人哈哈笑道,他以為這是開玩笑。
“中洛兄,別鬧了,這玩笑真的不好笑。”左東旭正色道。
“我沒開玩笑,依我看來,許明兄不是別人,正是失蹤的況且。”
許中洛一語擲地有聲,震得腳下的地板鏗鏘作響。
南京全城戒嚴,連廣東廣西也都全境戒嚴,整齊兵馬隨時準備聽候聖旨調遣。但這也不過裝裝樣子,如果南京被寧王攻下,整個江南真就不為朝廷所有了。
當時江西全省的各城市基本已經明裏暗裏投降寧王了,所以巡撫贛西的王陽明一夜間就發現自己已經處於寧王腹心之中,四麵被圍,八方皆敵。
他真是使出渾身解數,臨時抽調一些府縣的老兵弱卒,又向坐鎮廣東的總督求救,向南京報警,同時向朝廷發出十萬火急的兵書。
或許連他自己也沒料到,自己居然用兵如神,就憑著手中一些老弱兵卒,外帶四處故布疑陣,就弄得籌謀多年的寧王失去分寸,竟沒能及時攻打南京,豎起旗號。反而被王陽明趁勢攻破南昌,成了階下囚。
此事平叛的太過順利,連朝廷接到捷報都不敢相信,以為王陽明在虛報軍功,誇大了軍情。此時,武宗還在北京的校武場檢閱官軍,準備誓師出征哪。
寧王造反對江南是場難以忘懷的噩夢,接踵而至的官軍的騷擾卻是半個江南不堪承受之重,現在很多地方還有官軍當年破壞的遺跡。
所以大家聽說隻因況且失蹤,就導致半個江南幾乎重演當年寧王造反的騷動,自然都既是半信半疑,又是心中疑懼,這真的隻是一位才子嗎?雖說江南重人文、重才子,也絕不至於如此吧。
“許兄,你雖不在文人圈子立足,但聽說也是練達寧練大人的門生,我可是知道那位況且也是練大人的學生,你們也算是同門了,真的不知道那位況且的消息?”許中洛又問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雖是同門,可是練大人的門生弟子多去了,我又算得什麽。”況且心中已然有了警覺,這許中洛哪裏是跟自己套近乎,分明是認為自己就是那位失蹤的況且,這眼光倒也是夠毒的。
這也難怪,他和“況且”同為一個老師,年歲相仿,才情相若,一般人都會做此想,鳳陽地麵上的人隻是不知道“況且”的事,才不會做此聯想。
“可惜了,若是找到那位況且可是有巨額賞銀的。”許中洛雙拳一握,向圍著他看的人苦笑道。
“巨額賞銀?是多少?”這些人紛紛問道。
“那可多了去了,光是英國公府就出了賞格一萬兩。練大人捐俸銀兩千兩、陳征君陳慕沙大人賞格五千兩,江南皇商周家出賞格一萬兩,其他還有好多,林林總總加起來怕也有五六萬兩了。”
“這麽多?”
“可惜了,若是在我鳳陽地麵上就好了,我們也不用讀書作文了,都出去找這位況且兄去,隻要找到了,以後不用愁沒銀子用了。”
“就是,咱們怎麽沒這福氣。”一人跌足長歎。
“中洛,你這番出來也是為了這些賞銀吧,可是怎麽尋到我鳳陽地麵了?不會是被賞銀迷的找不到北了,找錯了方向吧。”左東旭明顯感覺到了許中洛對鳳陽隱隱抱有的“興趣”,心中心裏有些不舒服。
他倒是不認為這位許明就是況且,而是認為許中洛有些喪心病狂了。
“就是,中洛兄應該往江西以南的地方去找才對。”
“也許中洛兄是故意背道而行之,想爆個大冷門,吃份獨食。”另一人狂笑道。
“諸位有所不知,據可靠消息,那位況且很有可能到了你們鳳陽地麵上。”許中洛故意看著況且說著,眼中貪婪之意已經毫不掩飾。
況且隻是笑著看這一幕,他對許中洛原本觀感很好,人很風趣,氣質談吐都不俗,本來可以做個好朋友,看來這朋友是做不成了。
至於對手,許中洛還不配,他的敵人若都是這樣的人,他也不必憂心忡忡、寢食不安了。
他對練達寧為自己捐資出賞格尋找自己頗為感動,至於陳慕沙就差一點了,畢竟他跟陳慕沙不是一般的師生關係,可是周家居然出賞格一萬兩倒是讓他大出意外,估計是周文斌兄弟慫恿他父親所為。
可是英國公府為何插進一杠子,這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而且讓他沒來由後背發冷。難道是出自自己那位小王爺師兄的委托?
“中洛兄,你不會是想錢想瘋了,想把許明兄當況且交上去,來個殺良冒功吧。”一個學子也看明白了。
逼良為娼是黑社會的行徑,殺良冒功也是官軍的發財經。
“可惜了,在下姓許名明,中洛兄想要在在下身上發一筆大財的夢該醒醒了。”
“那可未必啊,說不定許明兄就是況且哪。”許中洛咬住不放。
“這才是胡說哪,況且隻是失蹤,又不是江洋大盜,也不是扯旗造反的草寇,受朝廷通緝,許明兄若是況且,何必否認?”左東旭嗤笑道。
“諸位有所不知,據說這況且身上藏著一個絕大秘密,所以這些人才會出重金尋訪他的下落,不然這些人閑的發瘋了,紛紛出巨額賞格找他的下落?”許中洛又出語驚人。
“絕大秘密,那是什麽?”這些人已經淡下去的興趣又濃烈起來。
“正是,我也很想知道,請中洛兄賜教。”況且淡然自若地問道。
“這個當然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但這一點絕不會錯。不然,大家請設想,若是我們之中的人有一個在外遊學失蹤了,除了自己的家人,還會有人出巨額賞格尋找嗎?更不用說驚動英國公府這樣大的來頭了。”
許中洛成功地把大家的熱情全部調動起來,現在這些人都巴不得自己就是況且才好,也不用別人找,自己出去把賞銀全領了。
他們此時在溫經閣中,這是左家為自己家族的學子們溫習經書、以文會友特地建造的一個樓閣。
一麵靠牆打造了整麵牆的書架,上麵擺滿了經史子集,這也是為了有些寒宗子弟買不起貴重的書籍,可以來此瀏覽。
那時候造紙印刷技術落後,書籍還是昂貴的物質,不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的。一般人手中也就是幾本四書五經,作為必須的教材,其他一些《史記》、《漢書》及諸子百家就隻有向別人借閱,然後親手抄錄下來。
也別小瞧這些手抄本,據說當年《紅樓夢》抄一次的價格就是紋銀五十兩。蒲鬆齡也是靠別人抄《聊齋誌異》發了筆小財。
況且看著上麵一排排經史子集,都是裝在貴重的金絲楠木書匣裏,據說金絲楠木有防蟲蛀的功效,用來藏書自然最好不過。金絲楠木為皇家所重視、所獨攬,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當時對金絲楠木的限製依然嚴厲,但是這些巨商總還是有辦法買到一些,不敢用來建造房屋,打造一些小器物還是可以的。當然若是嚴格追究起來,依然是不小的罪過。
至於書架則是花梨木打造的,價值也是不菲,屋裏的桌椅就是一般的鬆木了,倒也是幾十年的舊物,在在彰顯著一個大家族的氣勢。
況且眼睛觀賞著這些,對許中洛的話已經全然不在意了。
許中洛明顯就是來試探自己,而且很有可能是出自別人的授意,他屢屢提到英國公府,難道他跟英國公府有什麽淵源不成?
況且手中把玩著一個水晶筆杆的毛筆,一邊想著這些。想著想著又沒興趣了,他倒是對這個水晶筆杆感興趣了。
這顯然就是造來玩賞的,根本不適合使用,雖說在炎炎夏日,用一個水晶筆杆的毛筆些東西是不錯的創意,但這東西太沉了,而且還滑,很難握住筆杆。但用來觀賞把玩著實不錯,手感非常好。
“許明兄,幹脆你犧牲自己一次,就承認自己是況且吧,讓我們這些貧苦學子發筆小財。”許中洛忽然看著況且說到。
“可以啊,財若是這麽好發,我都想發上一筆,中洛兄若是領到商銀,別忘了分我一份。”況且微笑道。
“那是當然,別說許明兄,就是在座的諸位,也是人人都有一份。”
“好啊,那許明兄就成我們之美一次吧。”另一人哈哈笑道,他以為這是開玩笑。
“中洛兄,別鬧了,這玩笑真的不好笑。”左東旭正色道。
“我沒開玩笑,依我看來,許明兄不是別人,正是失蹤的況且。”
許中洛一語擲地有聲,震得腳下的地板鏗鏘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