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法師不僅是禪淨雙修,而且還是儒釋道三家合一的實際踐行者。儒釋道三家合一並不是新鮮事物,蘇東坡早已成功實行了。正因為儒釋道三家合一,才造就了一代奇才蘇東坡,其無上的境界,創造自有文字以來從未抵達的深度和廣度。
憨山德清在藝術上的功力當然還比不上蘇東坡,但在明朝卻是一位罕見的高僧,不僅禪學精深,而且在儒家和道家學術上也達到了大宗師的水準。
禪宗最興盛的時期乃是五代十國和宋代,元朝已降,禪宗逐漸衰微,德清中年後入主禪宗祖庭曹溪派,銳意振刷,起衰振廢,使得曹溪一派得以中興,後人尊崇德清,認為他是一位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高僧,更是一代祖師。
如果從帝王的諡號上說,有太祖、世祖的諡號,憨山德清就是曹溪派的世祖,相當於劉秀重建漢室的地位。
當然這都是說的憨山德清一生的成就,此時的德清不過剛剛嶄露頭角,卻已經顯露出超凡的才華,他在禪學方麵所取得的成就,跟況且在針灸學上的創新頗為相似,同樣振聾發聵,令人耳目一新。
前些日子,德清來到鳳陽,在龍興寺掛單,龍興寺一般人都知道,原來就是朱元璋出家時的皇覺寺,後來修建皇城時,大力重修了龍興寺。
士大夫當中信佛的人很多,崇拜高僧的士女更是數不勝數。自打德清來到鳳陽,龍興寺的香火翻了好幾番,一點不比追逐況且的盛況差。大家對德清是欣賞,是敬重,而不像況且,人人都想吃其肉喝其血。
“這位公子好麵生,以前見過小僧嗎?”德清看看況且,不解地問道,知道他別號憨山的人不多,在鳳陽還是第一個遇見。
況且強抑心中的激動,笑道:“見是沒見過,倒是看過不少你的著作。”
德清更是納悶,自己沒寫過什麽啊,他可能記錯了,是另一個法號德清的和尚。畢竟人有重名,這法號重名的真不少,各寺廟給弟子賜予法號時,根本沒法規避。到最後,哪個名氣大,這個法號實際就歸了誰。
皇室為怕子孫後代重名,有一套獨特的辦法,就是先把中間的字設計出來,用一句古詩古文的排下去,然後等到有子孫降生時,就由皇上親自給賜名。
一般家族也是如此,翻開一部部家譜,基本就能明白這個規律。隻是一般家族起名不一定要族長起,自己的家長就能起,然後在家譜中寫上就是。
皇室就不行了,必須皇上親自賜名,遇到事情多或者比較懶的皇上,事情就出來了,有的皇室成員都長到二十多歲了,還沒有名字,為啥,皇上忙,還沒空賜名呢,平時也沒什麽麻煩的,反正用弟兄行中的序數來代替也行,比如朱十三公子,朱八皇子的,有名一般人也不敢叫。
可是,到了婚姻嫁娶的時候麻煩就來了,結婚必須得有名,總不能是無名氏結婚吧?沒有名字怎麽辦,隻好等,有的等了七八年,從十八等到二十八了還沒等來一個名字,隻好繼續等,等……。
明皇室給子孫起名的這規矩,不是坑爹,純粹是坑子孫。
“小和尚,你這麽小的年紀走千山踏萬水的,不怕被虎狼吃了啊。”不知是哪家的女眷也開起了德清的玩笑。
“女施主說笑了,小僧心中有佛,焉能怕什麽虎狼妖魔。遇到虎狼則度之,遇到妖魔則除之。”
“小和尚何處見得如來?”況且如參禪一般喝道。
“小僧沒見過佛祖啊。”
“沒見過佛祖,心中焉能有佛?”況且再喝道。
“是啊,靈台本無物,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無物的靈台何得有佛?”左羚見況且來了興致,也幫腔道。
德清還真給這兩人弄暈了,說道:“佛非物,更不是塵埃,靈台即是佛,佛即是靈台。”
“答得好。”況且擊掌稱歎。
“那我再問你,禪的真諦是什麽?何謂更上一層?”左羚搜腸刮肚,把看過的傳燈錄搬了出來。
德清當然知道傳燈錄,若是連《五燈會元》《景德傳燈錄》都不能背得滾瓜爛熟,哪裏還能稱得上是佛家的神童,問題是這些公案本來就無解,根本不是文字層麵能解答的,而是需要心裏悟通,你悟了就得到了,得到了什麽,什麽也沒得到,但就是得道了。佛家的東西玄奧無比,能把精於文字的高手繞得暈頭轉向的,最後連自己是誰都不敢確定了。
“這位公子,你認為禪之真諦是什麽?”德清轉向況且問道。
“愚以為人人自心光明圓滿,各各現成,不欠毫發,眾生因為無始劫來的愛恨種子造成的深厚妄想,障蔽了這個妙明之心,得不到真實受用,一心隻在妄想世界裏做活計,流浪生死。隻要一念頓歇妄念,就能徹見自心,清淨本然了無一物,這就叫悟。所謂修,所謂悟,都是修此心,悟此心,不是離開自心而別有可修可悟者。”
況且說完後,心裏一陣狂笑,這都是憨山德清後來悟出來的,況且隻是在他的著作裏看到,背下來而已。德清此時當然不知道,況且所說的是他將來悟道後所萃取出來的精華,他現在還隻是在朦朧不斷的悟中。
況且心道:這就叫穿別人的鞋子,讓別人無鞋可穿。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哈哈。
一時間,他甚至產生一種惡趣味,想要把憨山德清一生的著作先都默寫下來,結集出版,最後讓這位高僧無書可寫。
當然這隻是一時的念頭而已,他不可能這樣做,不管怎樣說,他對憨山德清還是敬若神明,崇拜有加。
德清聽了,卻曠若發蒙,稽首道:“公子一定是哪位高僧轉世,生具宿慧,小僧聽君一席語,受益匪淺,謹受教。”
“知道厲害了吧,遇上對頭了吧,小和尚,迴去再念三年經吧。”左羚也借此得意了一把。
瞬間,眾人再次對況且刮目相看,這人怎麽連佛學都懂啊,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懂,那他究竟不會什麽啊。說道德清,在叢林中可是有辯才無二稱譽的,行腳天下,無人敢跟他捉對辯論,今日卻讓況且給教訓了一通。
其實況且對佛學連皮毛都不懂,他就是能背不少經典,真要拆開來辯論,他連左羚都不如,更不要說德清了。他上來這一通議論本來就是剽竊自德清,德清自然深契本心,哪裏還會跟他辯論,隻當況且是一位悟道的高僧轉世,這種轉世的說法,無論在世俗還是宗教界都很有市場。
況且的另一個本事就是超人的記憶力,要他把一本書從頭背到尾,他保證一個字都不會錯,這一點真就是沒人能比了。
“小師傅今日光降敝舍,乃我左家之幸,請進屋入席。”左文祥上前邀請。
大家又陪他到了另一個暖閣,重開一桌素席,不然大酒大肉的,先就把這位未來的高僧給汙染了,那可是天大的罪過。
到了此時大家才想到一個問題,這德清為何而來?又是誰邀請來的?
可是沒人敢問,他不說,也沒法問。
總不能上前問:“小和尚,你有啥事啊?沒事啊,那你迴去吧。有人邀請你嗎?沒有啊,那也請離開吧。”
不能這樣辦,這樣一位人物不管怎麽來的,對左家甚至是對所有人都是莫大的榮幸,但大家的疑問卻也因此得不到解答。
鳳陽知府和左文祥陪德清說了會話,就招唿別的客人去了,這間暖閣裏聚集了一批青少年文人。有左家年輕文人及他們的文友,還有鳳陽知府的一些門生弟,可謂濟濟一堂。左羚和蕭妮兒自然不甘人後,也跟著湊熱鬧,她倆主要還是跟著況且屁股後麵轉。
左東閣的幾個年輕侍妾也過來了,她們平日裏被拘束甚嚴,今日可算是解放了,還不好好玩耍一通。
這幾個侍妾全都顯得很興奮,小臉紅撲撲的,一下子見到如此多的年輕俊才,城裏有名的文人士子,對她們來講,機會太難得了。
這些女孩子都是普通人家出身,小小年紀進了左府,她們也有自己的桃色夢想,意淫著這群文人士子裏出現個李靖,能帶她們上演一出紅拂夜奔。當然這隻是遐想,如果真有人帶她們私奔,她們肯定嚇壞了,離開左家這個安樂窩,去外麵吃苦,她們可不願意。
幾個侍妾的目光一會看著如謫仙般的德清,一會看著況且,見況且此時跟左羚站在一起,都露出會意的笑容。
況且和左羚的事,隻有幾房當家人知道些影子,連左東閣的侍妾都不是很清楚。今日要不是被侯爵夫人揭開了,恐怕大家還是蒙在鼓裏。
看況且的樣子兩人已經情定終生了,她們隻是納悶為何還不敲定婚約,不過轉念間又想,況且畢竟是在客中,沒法敲定婚約,隻能等他迴到家,讓父母派人來求婚。
她們看一會兒況且和左羚,又躲到邊上嘀咕一陣,捂著嘴吃吃地笑。左羚其實已經猜到她們在議論什麽,她不僅沒覺得難受,反而卻感到了幸福。
你們看吧,這就是我左小姐愛上的人物,果然不一般吧。
憨山德清在藝術上的功力當然還比不上蘇東坡,但在明朝卻是一位罕見的高僧,不僅禪學精深,而且在儒家和道家學術上也達到了大宗師的水準。
禪宗最興盛的時期乃是五代十國和宋代,元朝已降,禪宗逐漸衰微,德清中年後入主禪宗祖庭曹溪派,銳意振刷,起衰振廢,使得曹溪一派得以中興,後人尊崇德清,認為他是一位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高僧,更是一代祖師。
如果從帝王的諡號上說,有太祖、世祖的諡號,憨山德清就是曹溪派的世祖,相當於劉秀重建漢室的地位。
當然這都是說的憨山德清一生的成就,此時的德清不過剛剛嶄露頭角,卻已經顯露出超凡的才華,他在禪學方麵所取得的成就,跟況且在針灸學上的創新頗為相似,同樣振聾發聵,令人耳目一新。
前些日子,德清來到鳳陽,在龍興寺掛單,龍興寺一般人都知道,原來就是朱元璋出家時的皇覺寺,後來修建皇城時,大力重修了龍興寺。
士大夫當中信佛的人很多,崇拜高僧的士女更是數不勝數。自打德清來到鳳陽,龍興寺的香火翻了好幾番,一點不比追逐況且的盛況差。大家對德清是欣賞,是敬重,而不像況且,人人都想吃其肉喝其血。
“這位公子好麵生,以前見過小僧嗎?”德清看看況且,不解地問道,知道他別號憨山的人不多,在鳳陽還是第一個遇見。
況且強抑心中的激動,笑道:“見是沒見過,倒是看過不少你的著作。”
德清更是納悶,自己沒寫過什麽啊,他可能記錯了,是另一個法號德清的和尚。畢竟人有重名,這法號重名的真不少,各寺廟給弟子賜予法號時,根本沒法規避。到最後,哪個名氣大,這個法號實際就歸了誰。
皇室為怕子孫後代重名,有一套獨特的辦法,就是先把中間的字設計出來,用一句古詩古文的排下去,然後等到有子孫降生時,就由皇上親自給賜名。
一般家族也是如此,翻開一部部家譜,基本就能明白這個規律。隻是一般家族起名不一定要族長起,自己的家長就能起,然後在家譜中寫上就是。
皇室就不行了,必須皇上親自賜名,遇到事情多或者比較懶的皇上,事情就出來了,有的皇室成員都長到二十多歲了,還沒有名字,為啥,皇上忙,還沒空賜名呢,平時也沒什麽麻煩的,反正用弟兄行中的序數來代替也行,比如朱十三公子,朱八皇子的,有名一般人也不敢叫。
可是,到了婚姻嫁娶的時候麻煩就來了,結婚必須得有名,總不能是無名氏結婚吧?沒有名字怎麽辦,隻好等,有的等了七八年,從十八等到二十八了還沒等來一個名字,隻好繼續等,等……。
明皇室給子孫起名的這規矩,不是坑爹,純粹是坑子孫。
“小和尚,你這麽小的年紀走千山踏萬水的,不怕被虎狼吃了啊。”不知是哪家的女眷也開起了德清的玩笑。
“女施主說笑了,小僧心中有佛,焉能怕什麽虎狼妖魔。遇到虎狼則度之,遇到妖魔則除之。”
“小和尚何處見得如來?”況且如參禪一般喝道。
“小僧沒見過佛祖啊。”
“沒見過佛祖,心中焉能有佛?”況且再喝道。
“是啊,靈台本無物,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無物的靈台何得有佛?”左羚見況且來了興致,也幫腔道。
德清還真給這兩人弄暈了,說道:“佛非物,更不是塵埃,靈台即是佛,佛即是靈台。”
“答得好。”況且擊掌稱歎。
“那我再問你,禪的真諦是什麽?何謂更上一層?”左羚搜腸刮肚,把看過的傳燈錄搬了出來。
德清當然知道傳燈錄,若是連《五燈會元》《景德傳燈錄》都不能背得滾瓜爛熟,哪裏還能稱得上是佛家的神童,問題是這些公案本來就無解,根本不是文字層麵能解答的,而是需要心裏悟通,你悟了就得到了,得到了什麽,什麽也沒得到,但就是得道了。佛家的東西玄奧無比,能把精於文字的高手繞得暈頭轉向的,最後連自己是誰都不敢確定了。
“這位公子,你認為禪之真諦是什麽?”德清轉向況且問道。
“愚以為人人自心光明圓滿,各各現成,不欠毫發,眾生因為無始劫來的愛恨種子造成的深厚妄想,障蔽了這個妙明之心,得不到真實受用,一心隻在妄想世界裏做活計,流浪生死。隻要一念頓歇妄念,就能徹見自心,清淨本然了無一物,這就叫悟。所謂修,所謂悟,都是修此心,悟此心,不是離開自心而別有可修可悟者。”
況且說完後,心裏一陣狂笑,這都是憨山德清後來悟出來的,況且隻是在他的著作裏看到,背下來而已。德清此時當然不知道,況且所說的是他將來悟道後所萃取出來的精華,他現在還隻是在朦朧不斷的悟中。
況且心道:這就叫穿別人的鞋子,讓別人無鞋可穿。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哈哈。
一時間,他甚至產生一種惡趣味,想要把憨山德清一生的著作先都默寫下來,結集出版,最後讓這位高僧無書可寫。
當然這隻是一時的念頭而已,他不可能這樣做,不管怎樣說,他對憨山德清還是敬若神明,崇拜有加。
德清聽了,卻曠若發蒙,稽首道:“公子一定是哪位高僧轉世,生具宿慧,小僧聽君一席語,受益匪淺,謹受教。”
“知道厲害了吧,遇上對頭了吧,小和尚,迴去再念三年經吧。”左羚也借此得意了一把。
瞬間,眾人再次對況且刮目相看,這人怎麽連佛學都懂啊,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懂,那他究竟不會什麽啊。說道德清,在叢林中可是有辯才無二稱譽的,行腳天下,無人敢跟他捉對辯論,今日卻讓況且給教訓了一通。
其實況且對佛學連皮毛都不懂,他就是能背不少經典,真要拆開來辯論,他連左羚都不如,更不要說德清了。他上來這一通議論本來就是剽竊自德清,德清自然深契本心,哪裏還會跟他辯論,隻當況且是一位悟道的高僧轉世,這種轉世的說法,無論在世俗還是宗教界都很有市場。
況且的另一個本事就是超人的記憶力,要他把一本書從頭背到尾,他保證一個字都不會錯,這一點真就是沒人能比了。
“小師傅今日光降敝舍,乃我左家之幸,請進屋入席。”左文祥上前邀請。
大家又陪他到了另一個暖閣,重開一桌素席,不然大酒大肉的,先就把這位未來的高僧給汙染了,那可是天大的罪過。
到了此時大家才想到一個問題,這德清為何而來?又是誰邀請來的?
可是沒人敢問,他不說,也沒法問。
總不能上前問:“小和尚,你有啥事啊?沒事啊,那你迴去吧。有人邀請你嗎?沒有啊,那也請離開吧。”
不能這樣辦,這樣一位人物不管怎麽來的,對左家甚至是對所有人都是莫大的榮幸,但大家的疑問卻也因此得不到解答。
鳳陽知府和左文祥陪德清說了會話,就招唿別的客人去了,這間暖閣裏聚集了一批青少年文人。有左家年輕文人及他們的文友,還有鳳陽知府的一些門生弟,可謂濟濟一堂。左羚和蕭妮兒自然不甘人後,也跟著湊熱鬧,她倆主要還是跟著況且屁股後麵轉。
左東閣的幾個年輕侍妾也過來了,她們平日裏被拘束甚嚴,今日可算是解放了,還不好好玩耍一通。
這幾個侍妾全都顯得很興奮,小臉紅撲撲的,一下子見到如此多的年輕俊才,城裏有名的文人士子,對她們來講,機會太難得了。
這些女孩子都是普通人家出身,小小年紀進了左府,她們也有自己的桃色夢想,意淫著這群文人士子裏出現個李靖,能帶她們上演一出紅拂夜奔。當然這隻是遐想,如果真有人帶她們私奔,她們肯定嚇壞了,離開左家這個安樂窩,去外麵吃苦,她們可不願意。
幾個侍妾的目光一會看著如謫仙般的德清,一會看著況且,見況且此時跟左羚站在一起,都露出會意的笑容。
況且和左羚的事,隻有幾房當家人知道些影子,連左東閣的侍妾都不是很清楚。今日要不是被侯爵夫人揭開了,恐怕大家還是蒙在鼓裏。
看況且的樣子兩人已經情定終生了,她們隻是納悶為何還不敲定婚約,不過轉念間又想,況且畢竟是在客中,沒法敲定婚約,隻能等他迴到家,讓父母派人來求婚。
她們看一會兒況且和左羚,又躲到邊上嘀咕一陣,捂著嘴吃吃地笑。左羚其實已經猜到她們在議論什麽,她不僅沒覺得難受,反而卻感到了幸福。
你們看吧,這就是我左小姐愛上的人物,果然不一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