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去的路上,山路一樣崎嶇,那頂轎子卻是平穩如履平地。四個家人抬著況且,感覺自己就是抬著一尊神,哪裏敢有半點怠慢。
迴到蕭家後,況且馬不停蹄開始給守候著的病人治病,一直忙到晚上,午飯都沒好好吃上幾口。
晚飯是紅燒山雞、菌菇鮮湯,他那天隻是隨便說了一嘴,蕭妮兒就挨家挨戶收購起菌菇來。
菌菇在山裏不稀奇,平時都沒人采,因為這東西根本不頂餓,還不如大塊蘑菇來的爽快。有時候采到了,也是曬幹後留著送人,都知道城裏人喜歡這個,但進城的機會太少了。本地人沒拿這玩意兒當迴事。
“哥,吃吧,你最愛喝的菌菇湯。”
況且也不客套,掄起湯匙就開始喝起來,一臉陶醉的神色,看得蕭家祖孫三人直笑。這東西有那麽好吃嗎?哪裏比得上紅燒麅子肉、油炸山雞腿實惠。
連續幾天上頓下頓的野味,吃得況且大有腦滿腸肥的感覺,正缺這鮮湯潤潤腸子。他一口氣把一盆菌菇湯喝了一半,才停住手,然後看著三人,不解道:“你們怎麽不喝,這可是世上最美味的鮮湯。”
蕭萬裏說了一句:“我們隻有挨餓年頭沒東西吃,才吃這東西。”
況且聽了這話,也差點吐血,這挨餓都能如此奢侈,當初太祖皇上要是生在這裏,恐怕就不會造反了,什麽高舉義旗,驅逐韃虜,還我河山,那都是嘴巴活兒,其實就是餓出來的。
其實,朱元璋對元朝君主一直抱有莫大的敬意,派徐達遠征北京,臨行前,再三告誡:元主曾是我等君父,生養我等父母,爾等對元主不得失了禮數。
聽聽這話,哪裏有饑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的氣勢。所以朱元璋反元,跟民族仇階級恨無關,不過就是一場饑餓造成的革命,跟南宋對金作戰完全是兩迴事。
朱元璋這話是從心裏發出來的,其後,大將軍藍玉遠征漠北,大破元軍,本來是空前絕後的大勝利,可惜藍玉自己搞砸了,他抓住了元妃,不僅失了禮數,還把元妃**後占為己有。
此事激怒了朱元璋,後來對藍玉做了特案處理,不僅滅門,幾乎所有功臣都被牽扯其中,釀成明初三大慘案之一。
“哥,今天比試的怎麽樣?還是根本沒人跟你叫板?”蕭妮兒好不容易才逮到機會問這事,蕭家三人一直替他擔心著呢,隻是見他迴來後沒事人似的,這才放心。
“贏了。”
況且很是興奮,這可是他人生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大勝仗,跟周鼎成鬥書法繪畫,那隻不過是討巧,根本不算贏。今天是真贏,是絕殺,對方毫無還手之力。
他神采飛揚地把今天的事說了一遍,蕭家三口聽得眼睛都直了,蕭妮兒看著他,眼神中更是充滿崇拜與熾熱的愛慕。
“呂郎中平日在鎮子上耀武揚威慣了,誰都不放在眼裏,他也有今天啊。”蕭雷憨厚一笑,連他這厚道的人都覺得出了一口惡氣。
“哥,你太神勇了,以後就這樣,不管是誰,不服就過來單挑,哥就專治各種不服。”蕭妮兒神采飛揚起來。
況且卻是眼中陰雲一閃而過,他又想到了那張無形的攫住自己胸膛的大手,在心裏歎道:也罷,人不可能事事無敵,那樣想,很危險。
蕭萬裏注意到了他眼中一閃而過的陰雲,若有所思。
“哥,你幹嗎給他們免那二百兩銀子,管他誰出呢,既然賭輸了,就該願賭服輸。”蕭妮兒覺得不夠解氣。
“算了,都已經弄出半條人命了,若是再要這二百兩銀子,怕是真要鬧出人命來,那我不成了殺人的劊子手。”
況且悠悠喝下一杯酒,這酒得益於山泉水跟釀製的年頭,真是甘美無比。
“得饒人處且饒人吧,事情不能做絕了。那隻是一時痛快。”蕭萬裏說道。
“對,就像呂郎中給趙家老太爺治病一樣,隻顧讓病人一時痛快,一時舒服,卻留下很大的後患,一次次積累起來,最後幾乎成了不治之症。”況且感慨道。
“這樣看來,醫理跟為人處世的道理,也有共通的地方啊。”蕭萬裏驚訝道。
“當然。醫術不僅是治病救人的術,其實也是道,跟周易的道、老莊的道,佛陀的道都是一樣的,殊途同歸。”
“哥,說人話。”蕭妮兒急忙提醒。
況且苦笑點點頭,他隻要一時忘記,子曰詩雲起來,身邊的人就全懵了,不知他說的哪國語言,蕭妮兒就開始提醒他要說人話。
哈哈,沒招啊。這些聖賢至理,說的人侃侃而談,可對不通文墨的山民而言,簡直不像是人話。
“你哥他學問太高,說的話咱們不懂,不過他說的一定是對的。”蕭萬裏笑著說。
“我知道哥說的都對,每句話每個字都對,那也得讓我聽懂啊。”蕭妮兒撅起嘴來,那神態跟況毓一樣一樣。
“是,是我的錯,我保證以後一定說人話,不說鬼話。”況且承認錯誤。
一想也是,那些聖賢早已作古,他們的話稱作鬼話也未嚐不可。
其實,這都是時代的變遷造成的,當初這些“鬼話”也都是大白話,到了後來就變得深奧無比,甚至晦澀難懂。
“哈哈,這就對了,來,喝酒,滿上。”蕭妮兒最喜歡況且向他服軟認錯了,想到眾人眼中的神醫,私下甘於向自己認錯,像個小孩子似的,她就有空前的滿足感。
況且也感到納悶,他對石榴都從不認錯,而是針鋒相對,非得反擊迴去不可,哪怕他反擊的方式比較巧妙。但對蕭妮兒,他卻總是毫不抵抗,很愉快的繳械投降。
也許真是把她當況毓了,他跟妹妹就是事事謙讓,也隻有她敢沒事揪著自己耳朵在房間裏打轉兒玩,自己還得笑著討饒。
一直沉默寡言的蕭雷忽然問道:“小哥,你能算出趙家老太爺二十年前的症狀跟脈象,這怎麽可能做到呢?你是神仙,會算命?”
大明朝的人還真是信這個,神仙啊,算命啊。
“這個其實也不難,隻是隔行如隔山,解釋起來比較麻煩,我要是仔細解釋的話,妮兒又要說我不說人話了。”況且笑著說。
“那是不是跟算命似的,算出來的?”蕭雷不明白的是這個。
“不是,其實真正做到國醫聖手那種境界,不但能算出這個,而且能推算出一個人從小到大生過的病,和以後要得的病,甚至可以預先知道一個人的死期。”
真的啊,這都行?蕭萬裏驚訝不已。
隻有蕭妮兒一點不驚訝,在她眼裏,況且就是神,而且是最帥的、最有風度、瀟灑無比的神。
在蕭妮兒心目中,隻怕別人想不到,不怕況且哥哥做不到。
“可是怎麽可能呢?”蕭雷跟蕭萬裏一起問出來。
“其中的道理,我也不是完全清楚,我隻知道可以做到,但為什麽就不知道了。”況且老實迴答。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道,不僅是醫道,許多大儒、高僧、道教大德都可以做到預測人的生死時辰,絲毫不差。
但其中原理沒人能解釋清楚,誰想去解釋,誰就會被繞進去。
為什麽?因為道是宇宙觀,包羅萬象,大了去了。最好的辦法是學會領悟,而不是非要找出個什麽說法。
明末大儒黃道周起兵抗清,後來戰死沙場。後人在他曾經學習的一個山洞裏,發現他在一個石桌上預刻著自己的生死時辰,一時視為神人,此事載之於明史,附在黃道周傳後。
“哦,我還以為小哥會算命的呢。”蕭雷笑了笑,不再問了。
吃過飯後,他迴到屋子裏,喝著蕭妮兒端來的茶,腦子裏卻在迴想著白天看過的病人,思索著自己的治療方案跟開出的方子,這是他每天晚上的必修課,唯恐哪裏疏忽了。這樣做也能讓他溫故而知新,從中發現許多被自己忽略或者根本沒注意過的事。
越是給人治病,他越是感到心裏空虛,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人生有涯,學也無涯,僅以醫術而論,就算一個人學習一輩子,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然則那些醫術精湛而近乎道的人,又是如何做到的?
他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弄懂書本上的知識,把家傳醫學記得爛熟,算的上是個成熟的醫生,但離道還有十萬八千裏,起碼說,臨床經驗還需要積累大量的經驗。
有時候,他會像練習書法繪畫突然迸發靈感一樣,捕捉到醫術中縷縷大道的韻味,可惜隻是一閃而過,無法久住心間。
但他心中卻是竊喜,這說明術是可以轉化為道的,他欠缺是磨煉跟修煉,既需要不斷精通書本上的醫術,更需要在臨床中不斷磨煉自己。
他不敢給趙家老太爺馬上針灸,就是因為心中醞釀了一個想法,要用足七十二根金針,使用大周天療法,這種方法他還從沒用過,難度太大。
這幾天都是一邊用藥調節老太爺的身體,培養他的元氣,一邊在心裏一遍遍思索這大周天療法的所有細節。
況且在靜靜等待時機的成熟。
正想著,忽然蕭萬裏走進來,坐在他麵前,沉吟片刻後才說道:“小哥,有件事我請你實話告訴我。你毋嫌我冒昧,也別怪我多事,若不是將妮兒托付給了你,我也不會多嘴。”
況且詫異道:“您何必這樣說,有話盡管講,我保證如實迴答。”
蕭萬裏又沉吟片刻,才鼓足勇氣問道:“小哥,你是不是山中的神藥成精了,跑到下麵來的?”
迴到蕭家後,況且馬不停蹄開始給守候著的病人治病,一直忙到晚上,午飯都沒好好吃上幾口。
晚飯是紅燒山雞、菌菇鮮湯,他那天隻是隨便說了一嘴,蕭妮兒就挨家挨戶收購起菌菇來。
菌菇在山裏不稀奇,平時都沒人采,因為這東西根本不頂餓,還不如大塊蘑菇來的爽快。有時候采到了,也是曬幹後留著送人,都知道城裏人喜歡這個,但進城的機會太少了。本地人沒拿這玩意兒當迴事。
“哥,吃吧,你最愛喝的菌菇湯。”
況且也不客套,掄起湯匙就開始喝起來,一臉陶醉的神色,看得蕭家祖孫三人直笑。這東西有那麽好吃嗎?哪裏比得上紅燒麅子肉、油炸山雞腿實惠。
連續幾天上頓下頓的野味,吃得況且大有腦滿腸肥的感覺,正缺這鮮湯潤潤腸子。他一口氣把一盆菌菇湯喝了一半,才停住手,然後看著三人,不解道:“你們怎麽不喝,這可是世上最美味的鮮湯。”
蕭萬裏說了一句:“我們隻有挨餓年頭沒東西吃,才吃這東西。”
況且聽了這話,也差點吐血,這挨餓都能如此奢侈,當初太祖皇上要是生在這裏,恐怕就不會造反了,什麽高舉義旗,驅逐韃虜,還我河山,那都是嘴巴活兒,其實就是餓出來的。
其實,朱元璋對元朝君主一直抱有莫大的敬意,派徐達遠征北京,臨行前,再三告誡:元主曾是我等君父,生養我等父母,爾等對元主不得失了禮數。
聽聽這話,哪裏有饑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的氣勢。所以朱元璋反元,跟民族仇階級恨無關,不過就是一場饑餓造成的革命,跟南宋對金作戰完全是兩迴事。
朱元璋這話是從心裏發出來的,其後,大將軍藍玉遠征漠北,大破元軍,本來是空前絕後的大勝利,可惜藍玉自己搞砸了,他抓住了元妃,不僅失了禮數,還把元妃**後占為己有。
此事激怒了朱元璋,後來對藍玉做了特案處理,不僅滅門,幾乎所有功臣都被牽扯其中,釀成明初三大慘案之一。
“哥,今天比試的怎麽樣?還是根本沒人跟你叫板?”蕭妮兒好不容易才逮到機會問這事,蕭家三人一直替他擔心著呢,隻是見他迴來後沒事人似的,這才放心。
“贏了。”
況且很是興奮,這可是他人生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大勝仗,跟周鼎成鬥書法繪畫,那隻不過是討巧,根本不算贏。今天是真贏,是絕殺,對方毫無還手之力。
他神采飛揚地把今天的事說了一遍,蕭家三口聽得眼睛都直了,蕭妮兒看著他,眼神中更是充滿崇拜與熾熱的愛慕。
“呂郎中平日在鎮子上耀武揚威慣了,誰都不放在眼裏,他也有今天啊。”蕭雷憨厚一笑,連他這厚道的人都覺得出了一口惡氣。
“哥,你太神勇了,以後就這樣,不管是誰,不服就過來單挑,哥就專治各種不服。”蕭妮兒神采飛揚起來。
況且卻是眼中陰雲一閃而過,他又想到了那張無形的攫住自己胸膛的大手,在心裏歎道:也罷,人不可能事事無敵,那樣想,很危險。
蕭萬裏注意到了他眼中一閃而過的陰雲,若有所思。
“哥,你幹嗎給他們免那二百兩銀子,管他誰出呢,既然賭輸了,就該願賭服輸。”蕭妮兒覺得不夠解氣。
“算了,都已經弄出半條人命了,若是再要這二百兩銀子,怕是真要鬧出人命來,那我不成了殺人的劊子手。”
況且悠悠喝下一杯酒,這酒得益於山泉水跟釀製的年頭,真是甘美無比。
“得饒人處且饒人吧,事情不能做絕了。那隻是一時痛快。”蕭萬裏說道。
“對,就像呂郎中給趙家老太爺治病一樣,隻顧讓病人一時痛快,一時舒服,卻留下很大的後患,一次次積累起來,最後幾乎成了不治之症。”況且感慨道。
“這樣看來,醫理跟為人處世的道理,也有共通的地方啊。”蕭萬裏驚訝道。
“當然。醫術不僅是治病救人的術,其實也是道,跟周易的道、老莊的道,佛陀的道都是一樣的,殊途同歸。”
“哥,說人話。”蕭妮兒急忙提醒。
況且苦笑點點頭,他隻要一時忘記,子曰詩雲起來,身邊的人就全懵了,不知他說的哪國語言,蕭妮兒就開始提醒他要說人話。
哈哈,沒招啊。這些聖賢至理,說的人侃侃而談,可對不通文墨的山民而言,簡直不像是人話。
“你哥他學問太高,說的話咱們不懂,不過他說的一定是對的。”蕭萬裏笑著說。
“我知道哥說的都對,每句話每個字都對,那也得讓我聽懂啊。”蕭妮兒撅起嘴來,那神態跟況毓一樣一樣。
“是,是我的錯,我保證以後一定說人話,不說鬼話。”況且承認錯誤。
一想也是,那些聖賢早已作古,他們的話稱作鬼話也未嚐不可。
其實,這都是時代的變遷造成的,當初這些“鬼話”也都是大白話,到了後來就變得深奧無比,甚至晦澀難懂。
“哈哈,這就對了,來,喝酒,滿上。”蕭妮兒最喜歡況且向他服軟認錯了,想到眾人眼中的神醫,私下甘於向自己認錯,像個小孩子似的,她就有空前的滿足感。
況且也感到納悶,他對石榴都從不認錯,而是針鋒相對,非得反擊迴去不可,哪怕他反擊的方式比較巧妙。但對蕭妮兒,他卻總是毫不抵抗,很愉快的繳械投降。
也許真是把她當況毓了,他跟妹妹就是事事謙讓,也隻有她敢沒事揪著自己耳朵在房間裏打轉兒玩,自己還得笑著討饒。
一直沉默寡言的蕭雷忽然問道:“小哥,你能算出趙家老太爺二十年前的症狀跟脈象,這怎麽可能做到呢?你是神仙,會算命?”
大明朝的人還真是信這個,神仙啊,算命啊。
“這個其實也不難,隻是隔行如隔山,解釋起來比較麻煩,我要是仔細解釋的話,妮兒又要說我不說人話了。”況且笑著說。
“那是不是跟算命似的,算出來的?”蕭雷不明白的是這個。
“不是,其實真正做到國醫聖手那種境界,不但能算出這個,而且能推算出一個人從小到大生過的病,和以後要得的病,甚至可以預先知道一個人的死期。”
真的啊,這都行?蕭萬裏驚訝不已。
隻有蕭妮兒一點不驚訝,在她眼裏,況且就是神,而且是最帥的、最有風度、瀟灑無比的神。
在蕭妮兒心目中,隻怕別人想不到,不怕況且哥哥做不到。
“可是怎麽可能呢?”蕭雷跟蕭萬裏一起問出來。
“其中的道理,我也不是完全清楚,我隻知道可以做到,但為什麽就不知道了。”況且老實迴答。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道,不僅是醫道,許多大儒、高僧、道教大德都可以做到預測人的生死時辰,絲毫不差。
但其中原理沒人能解釋清楚,誰想去解釋,誰就會被繞進去。
為什麽?因為道是宇宙觀,包羅萬象,大了去了。最好的辦法是學會領悟,而不是非要找出個什麽說法。
明末大儒黃道周起兵抗清,後來戰死沙場。後人在他曾經學習的一個山洞裏,發現他在一個石桌上預刻著自己的生死時辰,一時視為神人,此事載之於明史,附在黃道周傳後。
“哦,我還以為小哥會算命的呢。”蕭雷笑了笑,不再問了。
吃過飯後,他迴到屋子裏,喝著蕭妮兒端來的茶,腦子裏卻在迴想著白天看過的病人,思索著自己的治療方案跟開出的方子,這是他每天晚上的必修課,唯恐哪裏疏忽了。這樣做也能讓他溫故而知新,從中發現許多被自己忽略或者根本沒注意過的事。
越是給人治病,他越是感到心裏空虛,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人生有涯,學也無涯,僅以醫術而論,就算一個人學習一輩子,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然則那些醫術精湛而近乎道的人,又是如何做到的?
他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弄懂書本上的知識,把家傳醫學記得爛熟,算的上是個成熟的醫生,但離道還有十萬八千裏,起碼說,臨床經驗還需要積累大量的經驗。
有時候,他會像練習書法繪畫突然迸發靈感一樣,捕捉到醫術中縷縷大道的韻味,可惜隻是一閃而過,無法久住心間。
但他心中卻是竊喜,這說明術是可以轉化為道的,他欠缺是磨煉跟修煉,既需要不斷精通書本上的醫術,更需要在臨床中不斷磨煉自己。
他不敢給趙家老太爺馬上針灸,就是因為心中醞釀了一個想法,要用足七十二根金針,使用大周天療法,這種方法他還從沒用過,難度太大。
這幾天都是一邊用藥調節老太爺的身體,培養他的元氣,一邊在心裏一遍遍思索這大周天療法的所有細節。
況且在靜靜等待時機的成熟。
正想著,忽然蕭萬裏走進來,坐在他麵前,沉吟片刻後才說道:“小哥,有件事我請你實話告訴我。你毋嫌我冒昧,也別怪我多事,若不是將妮兒托付給了你,我也不會多嘴。”
況且詫異道:“您何必這樣說,有話盡管講,我保證如實迴答。”
蕭萬裏又沉吟片刻,才鼓足勇氣問道:“小哥,你是不是山中的神藥成精了,跑到下麵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