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此人架勢,況且知道被蕭萬裏言中了。不用說此人一定就是鎮上唯一的大夫呂坤呂郎中了。
“呂大夫,您消消氣,別這樣,不都為了老太爺的病來的嘛。”趙鄉紳一邊用眼神瞥著況且,一邊假意勸說。
況且冷冷一笑道:“那好,這裏有你無我,我走人。”他說完轉身就往外走。真像蕭妮兒所說,不治了,銀子也不要了。
“別,別,仁兄走不得。”趙鄉紳急忙跑著上前攔住況且。
趙鄉紳演這出戲,第一是那位呂郎中不忿,主動要為他出頭,靠,針個灸就要五百兩銀子,攔路搶劫的也沒這雄心壯誌啊!他每年在鎮上行醫,收入不過二百兩銀子左右,一半還是在趙家老太爺身上刮來的。若無老太爺這主顧,他日子也就難過了。
所以一定要跟況且說道說道,別別苗頭,要讓他知難而退,小鎮也可以藏龍臥虎,不是外人隨便能耀武揚威的。
此其一,其二是趙鄉紳想把價格打下來,他的心思跟呂郎中一樣,都覺得況且比攔路賊還狠,比綠林強盜還猛。
隻是現在呂郎中束手無策,況且的口碑又那麽好,不妨讓他試試,銀子嘛,最好能給個幾十兩就行,這他還覺得自己無比慷慨大方呢。
孰料況且也是堅決,二話不說,轉身走人,不陪你們玩了。趙鄉紳頓時慌了手腳,況且走了不要緊,老太爺那裏非要他命不可。這三天老太爺雖沒大的起色,卻有了明顯好轉,說話都清楚些了,顯然況且的方子還是起了效果。
“小先生,你也別賭氣走,那說明你心虛,有本事你把你的醫理說出來,咱們辯駁辯駁,你要是能說服我,別說老太爺這五百兩銀子一文不短你的,我再加給你二百兩。如果你說不出個道理來,就別拿這天價砸人。”
呂郎中當然巴不得況且走人,卻也知道此事不由他,所以要跟況且比試比試,讓他知道人外有人,那樣不管況且能拿多少銀子,至少以後他還是能繼續在趙府老太爺身上刮錢。
“此話當真?”況且聽他又說出二百兩,這是要賭醫道了。用蕭妮兒的話說,誰怕誰啊。
“怎麽不當真,趙二爺可以做中人啊。”呂郎中咬牙切齒道。
況且不管他怎樣猙獰,就算把臉扭曲成鬼,也嚇唬不了他,於是看著趙鄉紳,看他們究竟想怎樣演這出戲。
“兄弟作中人,仁兄若是贏了,這二百兩銀子隻管向兄弟要就是。”趙鄉紳硬著頭皮說道。
若說醫術,況且可能仗著一招鮮吃遍天,若說賭醫道,他不信給人看了一輩子病的呂郎中,會輸給況且這個毛孩子。呂郎中過的橋比況且走的路還多,吃的鹽也比他吃的米多,就憑經驗也能壓死他。
“那好,我就陪你賭一次。老太爺這些年的病都是你經手治療的,脈案和方子都留著吧?”況且問道。
“那是當然,別說老太爺了,任何一個病人的脈案藥方我都留著,就是到官府複查都不怕。”呂郎中胸有成竹地說。
“那就好,咱們就拿你的那些脈案和方子賭醫道。”
他不說也是這樣,要賭醫道隻有這個法子。如果沒有脈案和藥方,拿什麽賭?
呂郎中顯然早有準備,從一個箱子裏拿出厚厚幾疊脈案和藥方。
“等一下,我先給老太爺診脈,把方子開了,然後咱們烹茶細論,一見高下。”
況且進去見了老太爺,先觀望氣色,果然好了一些,跟他預想的幾乎一樣。
他診脈過後,又問問老太爺大小便的情況,然後開了一張新方子,隻是把幾味藥的劑量調整了一下。
“就這方子,你能給我說出個道道來嗎?”呂郎中看過方子,輕蔑一笑。
“要想讓我說出個道道來,得先從你那些方子說起,這些年老太爺的病大半毀在你手上。”況且毫不客氣,抬手就給對方扣上一頂大帽子。
“你……小子,你這是血口噴人,今天你要是說不出個道道來,咱們縣府公堂見。”呂郎中真的急了,這不是明著說他庸醫誤人嗎?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怕說道理,就怕你不講理。”況且絲毫不懼。
上公堂有什麽了不得,他手上還有兩張王牌呢。哪天若是把兩個老師的信函遞上去,就算鳳陽縣、鳳陽府的堂尊也得給幾分麵子。
“好,那咱們就開始坐而論道。”呂郎中鼻子都氣歪了,頦下那縷白花花的山羊胡子更是無風自動。
“先從第一張脈案跟方子開始說道。”況且氣勢十足地說。
當下兩人坐在一張方桌前,都是氣鼓鼓的,你看我我看你,誰都不甘示弱。況且心裏卻是暗笑,跟我賭醫道,你下輩子吧。
他在醫理藥理方麵的造詣,那可是比他書法繪畫文學上的造詣高得多,畢竟家學淵源,起點就是別人一輩子拍馬都追不上的。
那時候沒有醫學院,想學醫隻有師從師傅,師傅收了徒,哪會輕易把自己看家的本事傾囊而授?不可能的事。
徒弟學手藝,必須先當個十年八年夥計,給師傅煮茶倒水,打掃房間,甚至給師傅洗腳倒夜壺。等折騰差不多了,師傅才慢慢擠牙膏似的,一點點教給徒弟,最後一定要保留一些秘方,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是古訓。
中醫界一千多年來的傳統,誰也無法打破。中醫之所以神秘,跟它的傳承方式不誤關係。
這種情況下,醫學自然一代代萎縮,許多珍奇的藥方都失傳了,因為老中醫死死把持著不肯撒手,最後想傳給徒弟時已經來不及了。
另外,各家醫學派係壁壘森嚴,比如張仲景嫡傳的、孫思邈嫡傳的,彼此都絕對不肯互通有無,交換藥方。
雖說醫理藥理相通,可以研學,但各家還是有許多絕招,比如張仲景這派專門治療傷寒,有奇效,卻隻有他門下的幾人精通,其他門派的中醫治療,效果就是天差地別了。
當初藥王孫思邈想得到張仲景治療傷寒的藥方,卻是一無所獲,各派係之故步自封可見一斑。
以況且家族而論,醫學脈理這套針灸醫術,傳女傳媳不傳女。正好況毓對醫學並無興趣,也算省事,否則的話,況鍾按規矩不能打破祖規傳給女兒。
今天的人或許不能理解,更無法接受。可在大明,各行各業的行規家規,甚至比律法還要嚴格,犯了王法還有路子可以打通,有招可用,犯了行規家規就會被逐出這一行,不給任何出路。
況且之所以藐視呂郎中,心裏是由把握的。在他看來,這個鎮上的病人,基本都讓呂郎中耽誤了,許多病症都是多年醫治不當積累而成。到了他的手上,基本上針灸幾次就除根了。
不過,況且心裏也有些愧疚,自己未免太欺負人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他那樣幸運,有個神醫老子。
這也算是一種拚爹嘛!
既然如此,況且決定索性囂張一把,如果在這麽個小鎮上,自己都樹不起名來,以後到了縣城府城的,還怎麽混?!
於是,他對著趙鄉紳手一擺:“茶來!”
趙鄉紳一個趔趄,尼瑪,這是把我當下人使喚了,卻又被況且的氣勢唬住了,轉頭吩咐家人:“快上茶,最好的茶伺候!”
呂郎中鼻子嘴的都往外噴煙,真是五內俱焚。這小子太囂張,還沒有出招,竟然擺起神醫的譜兒來啦!今天要不把他的氣焰打下去,今後自己也別想有好日子過了。
須臾,下人們拿來一壺香茶,給他斟上後,況且細品一口,道聲:“不錯,的確是好茶。”
隨後拿起呂郎中的第一張脈案,看了一眼,笑道:“這是老太爺第一次由你治病,咱們就從這兒說起,我不看方子,而是開出我的方子,然後咱們對比方子再論道。”
“成,依你。”呂郎中更是氣得快要吐血,這都囂張到什麽份上了!要從根上挑他的毛病了。
況且先是按照呂郎中的脈案說起,這病症是什麽病,都涉及到那幾個髒腑、走哪些經絡,還有血氣、筋骨等方麵,給這張脈案做了一次全麵總結。
所謂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況且剛說完,呂郎中心裏就一忽悠,像是從萬丈高樓一腳踩空,心知有些不妙了。
“那你說這毛病該怎麽治?”心裏雖慌,還得強撐著架子。
況且也不迴答,而是拿起桌子上的筆,在紙上開出藥方。然後才把他的藥方跟呂郎中的放在一起。
呂郎中看過他的藥方,心裏安穩些,這都什麽啊,哪裏能治病,不是糊弄病人嗎?病人本來體虛,你還開些清火通絡的方子,這不等於池子裏根本沒多少水,還硬是要開閘放水嗎?
“好吧,你年紀小,我讓你先說,免得別人說我以大欺小。”呂郎中心裏又有了底氣。
“老太爺此時的病症看似體虛血氣不足,實則是虛火旺盛,所以應該用小劑量的清火藥,再加疏通經絡的藥徹底祛除虛火。可是先生的方子呢,卻是認定虛症就應大補,用了太多黨參、地黃、黃芪等物,這些藥是補了一些體虛、血氣不足,但卻也助長了虛火,表麵看效果不錯,卻埋下了後患。按這藥方開的藥吃了,在十天之內病人會感到身上有力氣、臉色也紅潤,可是第十一天病情就會加重。”
“這……”呂郎中一時有些答不出了,這方子還是二十多年前開的,具體情形他也忘記了,但老太爺經常找他開方吃藥卻是沒錯。
“仁兄真是神醫也。”趙鄉紳欽佩地說。
“怎麽說?”呂郎中怎麽也沒想到,趙鄉紳會立馬叛變,迅速站到況且一麵去,他應該跟自己是同盟啊。
“老太爺可不是吃過這藥後,第十一天夜裏就發病了!那天早上天不亮我親自去請的您,您怎麽就忘了。”趙鄉紳憤憤道。
“這你怎麽能記住?都二十年前的事了。”呂郎中不信。
“這副藥花的是我的銀子,我能記不住嗎?”趙鄉紳一時激動,說出實話了。
“呂大夫,您消消氣,別這樣,不都為了老太爺的病來的嘛。”趙鄉紳一邊用眼神瞥著況且,一邊假意勸說。
況且冷冷一笑道:“那好,這裏有你無我,我走人。”他說完轉身就往外走。真像蕭妮兒所說,不治了,銀子也不要了。
“別,別,仁兄走不得。”趙鄉紳急忙跑著上前攔住況且。
趙鄉紳演這出戲,第一是那位呂郎中不忿,主動要為他出頭,靠,針個灸就要五百兩銀子,攔路搶劫的也沒這雄心壯誌啊!他每年在鎮上行醫,收入不過二百兩銀子左右,一半還是在趙家老太爺身上刮來的。若無老太爺這主顧,他日子也就難過了。
所以一定要跟況且說道說道,別別苗頭,要讓他知難而退,小鎮也可以藏龍臥虎,不是外人隨便能耀武揚威的。
此其一,其二是趙鄉紳想把價格打下來,他的心思跟呂郎中一樣,都覺得況且比攔路賊還狠,比綠林強盜還猛。
隻是現在呂郎中束手無策,況且的口碑又那麽好,不妨讓他試試,銀子嘛,最好能給個幾十兩就行,這他還覺得自己無比慷慨大方呢。
孰料況且也是堅決,二話不說,轉身走人,不陪你們玩了。趙鄉紳頓時慌了手腳,況且走了不要緊,老太爺那裏非要他命不可。這三天老太爺雖沒大的起色,卻有了明顯好轉,說話都清楚些了,顯然況且的方子還是起了效果。
“小先生,你也別賭氣走,那說明你心虛,有本事你把你的醫理說出來,咱們辯駁辯駁,你要是能說服我,別說老太爺這五百兩銀子一文不短你的,我再加給你二百兩。如果你說不出個道理來,就別拿這天價砸人。”
呂郎中當然巴不得況且走人,卻也知道此事不由他,所以要跟況且比試比試,讓他知道人外有人,那樣不管況且能拿多少銀子,至少以後他還是能繼續在趙府老太爺身上刮錢。
“此話當真?”況且聽他又說出二百兩,這是要賭醫道了。用蕭妮兒的話說,誰怕誰啊。
“怎麽不當真,趙二爺可以做中人啊。”呂郎中咬牙切齒道。
況且不管他怎樣猙獰,就算把臉扭曲成鬼,也嚇唬不了他,於是看著趙鄉紳,看他們究竟想怎樣演這出戲。
“兄弟作中人,仁兄若是贏了,這二百兩銀子隻管向兄弟要就是。”趙鄉紳硬著頭皮說道。
若說醫術,況且可能仗著一招鮮吃遍天,若說賭醫道,他不信給人看了一輩子病的呂郎中,會輸給況且這個毛孩子。呂郎中過的橋比況且走的路還多,吃的鹽也比他吃的米多,就憑經驗也能壓死他。
“那好,我就陪你賭一次。老太爺這些年的病都是你經手治療的,脈案和方子都留著吧?”況且問道。
“那是當然,別說老太爺了,任何一個病人的脈案藥方我都留著,就是到官府複查都不怕。”呂郎中胸有成竹地說。
“那就好,咱們就拿你的那些脈案和方子賭醫道。”
他不說也是這樣,要賭醫道隻有這個法子。如果沒有脈案和藥方,拿什麽賭?
呂郎中顯然早有準備,從一個箱子裏拿出厚厚幾疊脈案和藥方。
“等一下,我先給老太爺診脈,把方子開了,然後咱們烹茶細論,一見高下。”
況且進去見了老太爺,先觀望氣色,果然好了一些,跟他預想的幾乎一樣。
他診脈過後,又問問老太爺大小便的情況,然後開了一張新方子,隻是把幾味藥的劑量調整了一下。
“就這方子,你能給我說出個道道來嗎?”呂郎中看過方子,輕蔑一笑。
“要想讓我說出個道道來,得先從你那些方子說起,這些年老太爺的病大半毀在你手上。”況且毫不客氣,抬手就給對方扣上一頂大帽子。
“你……小子,你這是血口噴人,今天你要是說不出個道道來,咱們縣府公堂見。”呂郎中真的急了,這不是明著說他庸醫誤人嗎?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怕說道理,就怕你不講理。”況且絲毫不懼。
上公堂有什麽了不得,他手上還有兩張王牌呢。哪天若是把兩個老師的信函遞上去,就算鳳陽縣、鳳陽府的堂尊也得給幾分麵子。
“好,那咱們就開始坐而論道。”呂郎中鼻子都氣歪了,頦下那縷白花花的山羊胡子更是無風自動。
“先從第一張脈案跟方子開始說道。”況且氣勢十足地說。
當下兩人坐在一張方桌前,都是氣鼓鼓的,你看我我看你,誰都不甘示弱。況且心裏卻是暗笑,跟我賭醫道,你下輩子吧。
他在醫理藥理方麵的造詣,那可是比他書法繪畫文學上的造詣高得多,畢竟家學淵源,起點就是別人一輩子拍馬都追不上的。
那時候沒有醫學院,想學醫隻有師從師傅,師傅收了徒,哪會輕易把自己看家的本事傾囊而授?不可能的事。
徒弟學手藝,必須先當個十年八年夥計,給師傅煮茶倒水,打掃房間,甚至給師傅洗腳倒夜壺。等折騰差不多了,師傅才慢慢擠牙膏似的,一點點教給徒弟,最後一定要保留一些秘方,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是古訓。
中醫界一千多年來的傳統,誰也無法打破。中醫之所以神秘,跟它的傳承方式不誤關係。
這種情況下,醫學自然一代代萎縮,許多珍奇的藥方都失傳了,因為老中醫死死把持著不肯撒手,最後想傳給徒弟時已經來不及了。
另外,各家醫學派係壁壘森嚴,比如張仲景嫡傳的、孫思邈嫡傳的,彼此都絕對不肯互通有無,交換藥方。
雖說醫理藥理相通,可以研學,但各家還是有許多絕招,比如張仲景這派專門治療傷寒,有奇效,卻隻有他門下的幾人精通,其他門派的中醫治療,效果就是天差地別了。
當初藥王孫思邈想得到張仲景治療傷寒的藥方,卻是一無所獲,各派係之故步自封可見一斑。
以況且家族而論,醫學脈理這套針灸醫術,傳女傳媳不傳女。正好況毓對醫學並無興趣,也算省事,否則的話,況鍾按規矩不能打破祖規傳給女兒。
今天的人或許不能理解,更無法接受。可在大明,各行各業的行規家規,甚至比律法還要嚴格,犯了王法還有路子可以打通,有招可用,犯了行規家規就會被逐出這一行,不給任何出路。
況且之所以藐視呂郎中,心裏是由把握的。在他看來,這個鎮上的病人,基本都讓呂郎中耽誤了,許多病症都是多年醫治不當積累而成。到了他的手上,基本上針灸幾次就除根了。
不過,況且心裏也有些愧疚,自己未免太欺負人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他那樣幸運,有個神醫老子。
這也算是一種拚爹嘛!
既然如此,況且決定索性囂張一把,如果在這麽個小鎮上,自己都樹不起名來,以後到了縣城府城的,還怎麽混?!
於是,他對著趙鄉紳手一擺:“茶來!”
趙鄉紳一個趔趄,尼瑪,這是把我當下人使喚了,卻又被況且的氣勢唬住了,轉頭吩咐家人:“快上茶,最好的茶伺候!”
呂郎中鼻子嘴的都往外噴煙,真是五內俱焚。這小子太囂張,還沒有出招,竟然擺起神醫的譜兒來啦!今天要不把他的氣焰打下去,今後自己也別想有好日子過了。
須臾,下人們拿來一壺香茶,給他斟上後,況且細品一口,道聲:“不錯,的確是好茶。”
隨後拿起呂郎中的第一張脈案,看了一眼,笑道:“這是老太爺第一次由你治病,咱們就從這兒說起,我不看方子,而是開出我的方子,然後咱們對比方子再論道。”
“成,依你。”呂郎中更是氣得快要吐血,這都囂張到什麽份上了!要從根上挑他的毛病了。
況且先是按照呂郎中的脈案說起,這病症是什麽病,都涉及到那幾個髒腑、走哪些經絡,還有血氣、筋骨等方麵,給這張脈案做了一次全麵總結。
所謂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況且剛說完,呂郎中心裏就一忽悠,像是從萬丈高樓一腳踩空,心知有些不妙了。
“那你說這毛病該怎麽治?”心裏雖慌,還得強撐著架子。
況且也不迴答,而是拿起桌子上的筆,在紙上開出藥方。然後才把他的藥方跟呂郎中的放在一起。
呂郎中看過他的藥方,心裏安穩些,這都什麽啊,哪裏能治病,不是糊弄病人嗎?病人本來體虛,你還開些清火通絡的方子,這不等於池子裏根本沒多少水,還硬是要開閘放水嗎?
“好吧,你年紀小,我讓你先說,免得別人說我以大欺小。”呂郎中心裏又有了底氣。
“老太爺此時的病症看似體虛血氣不足,實則是虛火旺盛,所以應該用小劑量的清火藥,再加疏通經絡的藥徹底祛除虛火。可是先生的方子呢,卻是認定虛症就應大補,用了太多黨參、地黃、黃芪等物,這些藥是補了一些體虛、血氣不足,但卻也助長了虛火,表麵看效果不錯,卻埋下了後患。按這藥方開的藥吃了,在十天之內病人會感到身上有力氣、臉色也紅潤,可是第十一天病情就會加重。”
“這……”呂郎中一時有些答不出了,這方子還是二十多年前開的,具體情形他也忘記了,但老太爺經常找他開方吃藥卻是沒錯。
“仁兄真是神醫也。”趙鄉紳欽佩地說。
“怎麽說?”呂郎中怎麽也沒想到,趙鄉紳會立馬叛變,迅速站到況且一麵去,他應該跟自己是同盟啊。
“老太爺可不是吃過這藥後,第十一天夜裏就發病了!那天早上天不亮我親自去請的您,您怎麽就忘了。”趙鄉紳憤憤道。
“這你怎麽能記住?都二十年前的事了。”呂郎中不信。
“這副藥花的是我的銀子,我能記不住嗎?”趙鄉紳一時激動,說出實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