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傑看到況且受窘,氣不打一處來,囔道:“我說你們怎麽滿腦子邪念?況且有一說一,根本沒有你們那些彎彎腸子,你們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眾人吃驚之餘也都有些慚愧,不過心裏都認為,如果是文傑剛才說了那句話,沒人會誤解什麽,況且可就說不上了。但這話說不出來,畢竟況且隻是個弱冠少年。
文傑向來為人敦厚,很少發火,大家知道他是真心維護況且,也都趕緊收住,沒人再敢火上澆油。但文傑所言,卻是把大家都套進了網裏,雲絲絲更是首當其衝。
“老弟,大家都是說笑的,沒人取笑況兄弟,你別多想。”周文賓趕緊勸慰兄弟。他知道文傑輕易不發火,真的惹急了連父親都讓他三分。
“文傑。”況且也急忙拉他坐下。他擔心因此掃了大家的興頭,至於取笑什麽的,他真不在乎。
他也知道,方才的對話,石榴蓄謀已久,那是故意逗他,一旦他話裏有漏洞,就會抓住不放。
“文賓,你們趕緊做詩吧,桌案筆硯都給備好了。”雲絲絲倒是沒生文傑的氣。
他們兩家世交,她和這兩兄弟從小一起玩到大的,隻是過了十五歲後,在一起的時候就漸漸少了。
說歸說,經文傑這一嚷,沒人再有說笑的興致了。
“好,”周文賓站起,擎著茶杯在手,“諸位,用句俗話說:咱們文人聚會,不可無詩。”
“嗯,是夠俗的。這雅的都成老俗套了。文賓,咱們換點別的好不好。”文征塵也笑了。
“那你說咱們換什麽,做文章?”
大家想想,除了做詩還真沒什麽可做的,做文章,一個題目下來,怎麽也要一兩個時辰才能寫好,像李白、蘇東坡那種倚馬萬言、下筆立就,還文不加點的捷才,可是百年一遇。隻有詩,才能在短時間內做出一首,當然要想做好,也是不易。
“還是做詩吧。”文征塵搖頭無奈地說。
不要說秀才們,就是舉人進士們做筆會,也一樣是做詩,無他。做文章不僅花時間,而且費腦力,再去查什麽典籍之類的,雅興也就跑沒了。
當然,在應試考場中,不允許帶入任何書本,全靠考生的記憶力和演繹能力,加上時間又短,所以應試的文章極少有佳作。
即使蘇東坡那篇《論刑罰厚賞論》被讚譽為傑作,較之他的赤壁賦等文章,還是差了一大截。
當下,文賓出了詩的題目,限定用什麽韻,大家就都來到亭子的另一側,那裏有一張桌案,上麵擺著幾副筆硯。
眾人都站在桌案前,構思詩作,誰若是想好了,就可以在桌案上寫出來,就算完成。
況且沒有參加,因為文傑這裏還鼓著氣呢。雲絲絲和南巧雲加上他哄了半晌,文傑氣猶不泄。
他想到況且第一天到他家來,就受到這些人的嘲弄,心裏覺得對不起況且,實際上況且根本不在意。
石榴在一旁恨恨地對況且說:“都怪你!”
況且老實認罪:“是怪我,是我不好,若我當時承認,的確是想把你拐跑就好了。”
幾個人都轟然大笑,連一直緊繃著臉的文傑也撲哧笑出聲來。惹得大家都轉頭向這裏看,若不是正在苦思詩句,都要跑過來打聽是什麽熱鬧。
石榴指著況且笑嗔道:“你還逗我,指不定一會又出什麽亂子。”
“哪裏會有什麽亂子,咱們同門師姐弟,怎麽鬧都是一家子的事。”
“你……你這越說越不像話,絲絲姐,你來評評這個理。”石榴哭笑不得,心想,我還真對付不了這小子了?
“我不摻和你們的事了。”雲絲絲抿嘴一笑。
“絲絲姐,石榴姐,我剛才那番話可真不是說你們,是說那些起哄的人,最煩那些人的德性了。”文傑小聲說。
“我們知道,這話別再說了,讓人聽見不好。”雲絲絲摸摸文傑的頭,叮囑一句。
此時,已經有人搶先做出了詩,正是一直憋著勁無處使的沈博。
按照規矩,每首詩做成之後,都要給在場所有人傳閱欣賞,先由那邊廂的書生們看完,再由丫環捧著紙卷傳送過來。
沈博是想給在場的美女們樹立一個好印象,誰上了勾,就跟誰套近乎。
況且看後,麵色平淡地遞給石榴,詩做的平淡也還罷了,所用韻腳也有錯處,還急中出錯,寫了一個別字。
石榴接過後推說不懂詩,就遞給文傑,文傑則是賭氣不接,雲絲絲隻好接過來,看了一遍後,也是一言不發遞給丫環拿迴去。
沈博見到這幾人的光景,就知道自己搞砸了,本想以快捷驚人,還不如求穩些,多醞釀一會兒,謅出幾句像樣的句子來。心中不免沮喪,臉上的得意勁兒也一掃而光。
“還是沈兄才思敏捷,我等自愧不如。”既然無人開口讚一句,周文賓作為東道主,隻好勉為其難敷衍兩句。
“慢工出細活,詩也不是以快為美。”文征塵兜頭潑下一盆冷水。
“那我就等著欣賞征塵兄的細活了。”沈博反唇相譏。
文征塵也不理他,隻顧低頭構思。他早已想好了詩句,卻遲遲不肯動筆,隻在心裏反複推敲。
文征塵倒不是想博得哪位美人青睞,而是暗中想和周文賓較較勁。
才學比不過文征明也就罷了,近來竟是被周文賓壓住了,他不服這口氣啊。
兩人交情是夠好,但在文章上,卻是錙銖必較,誰也不肯低頭讓步。文人間,這是很平常的事。不較量,何來進步呢?
周文賓也早醞釀好了,卻要照顧大家的速度,不便先做出來,隻好做苦思冥想狀。
又過了盞茶工夫,陸續有人做出詩來,大家同樣傳閱而過,即便看不出什麽好,也都虛捧幾句。
況且一一看過,斷定這些人平日裏除了應試的墨卷,幾乎不讀其他書籍。
在詩句中引經據典過多,吊書袋子,是一大弊病,然而全然不用典籍,也是病,除非你真到了李白杜甫的境界,出口即為傳世之作。
這些人基本不用典,不是為避免弊端,而是根本不讀經史,也不知該如何用典,用典之趣更是無從說起。
詩有詩的做法,文章有文章的寫法,八股又有八股的特點。
詩會過半,所做詩作幾乎都是固守八股文的起承轉合,首聯起,又稱破題,頸聯為承,即承上啟下的意思,第三聯為轉,要把意思轉到中心重點來,尾聯當然就是合,即結句。
然而詩的起承轉合跟八股迥然有別,這些人根本不是做詩,而是用詩的形式做八股。這其中差距就大了。
看上去平仄沒有問題,用韻也合章法,沒有出韻,然而文字平淡如水,更談不上什麽意境,詩句也索然無味。一個平字即足以概括。
做完詩之後,一群人相互虛應、附和著,無非是說這個人的詩破題破的好,那個人的第三聯轉的有力,某人的尾聯收的滴水不漏,意境深遠,有言盡而意不盡之蘊等等。
況且聽了如在霧裏,他對詩也不擅長,他更喜歡寫文章,不是八股,而是唐宋的風格。不過有時興致上來,也能寫出幾首,隻是隨後都燒掉了,不敢示人。
即便如此,他也看不上這些人做的詩,都什麽啊,雲裏霧裏的,沒一句能讓人記得住。
“見識到他們的水平了吧。都不比我強多少。”文傑明白他心裏想什麽,悄悄說。
況且對此事倒也理解,笑著說道:“其實這種聚會就是湊熱鬧,做詩不過是個名目罷了。總不能說經常在一起聚會喝酒什麽的。”
最後隻剩下周文賓跟文征塵了,兩人幾乎同時來到桌案前,周文賓對文征塵笑笑:“你先請。”
“還是你先吧。”文征塵也笑著相讓。
一個書生大聲道:“這又不是下圍棋,你們倆讓什麽?”
“這倒也是,咱們同時。”周文賓也笑了。
兩人同時執筆在手,早有丫環把宣紙展開壓住。兩人筆走龍蛇,氣勢酣暢,幾乎同時寫出一首七言絕句來。
大家都圍攏過去,分成兩撥觀看,登時讚譽聲四起,聽聲音就知道是發自內心,不像先前,都是互相練嘴皮子功夫。
況且先拿到手的是文征塵的詩,迅速瀏覽了一遍,卻讚道:“好字。”
石榴忍不住笑道:“人家讓你評的是詩,你讚什麽字啊?盡跟別人唱反調。”
文征塵也是一怔,以為況且故意讚他的字,是有意藐視他的詩。
況且歉意笑道:“對不起,小弟犯了老毛病了,看了好字就不管內容了。”
他這一說,文征塵又高興起來,他對周文賓說:“怎麽樣,就算詩比不過你,書法總勝你一籌吧。”
周文賓笑道:“何止一籌,書法一道上,我是望塵莫及。你的詩也比我作的好。”
“後半句就是假的了。”文征塵嗬嗬笑道。
文征塵知道況且出名多半在字畫上,沒想到自己的書法能入他的法眼,心下也是得意非常。
文征塵並不以書法聞名,然而他的字還是讓況且感到眼前一亮,比文征明固然差了內力,但整個蘇州城,有幾個能跟文征明去比?
難道書法真有遺傳的可能?他知道文家世代都工於書法篆刻,繪畫倒是略差一些,不像唐伯虎,畫勝於字,字勝於詩。
按說這種藝術隻有苦練,絕不可能通過遺傳而得,但他確實見過一些人,未經嚴格訓練,也能寫出上乘書法,甚至接近大書家水平。
他不再去苦思遺傳學的問題,而是專心欣賞詩句,雖然整首詩的境界還是有限,但是第三聯做的特別有味道,他當下吟出這一聯,讚不絕口。
周圍人看時也沒覺得有什麽好,聽他朗聲吟誦出,果然覺得韻律悠長,於是附和叫好。
文征塵更為得意,笑道:“其實也就這一聯好,其他都可以去掉了。”
況且心中對此話認可,也許是時間太緊,不然文征塵一定能做得出色些。
“你再來評評我的,如何?”
待丫環把把他的詩遞給況且時,周文賓笑著說到,心下已經暗讚此子果然眼光獨到老辣,看來不僅識的書畫,對詩文也有見地。心中不免充滿期待。
況且看了一遍後,又看了一遍,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周文賓果然才學如他所料,比自己明顯高出一截。
“文賓兄這首乃今天詩會折桂之作,征塵兄那一聯固然有神來之筆,整體而論卻是不如文賓兄的。不知大家以為然否?”
他向四周看看,征詢地問道,免得有人以為他阿諛主人。
“這是當然,看了文賓下筆第一句,我就知道今天輸了。”文征塵誠懇地說,
眾人皆點頭稱是,周文賓在他們這些人中素來就是翹楚,詩作折桂是很正常的事。
“大家相互切磋而已,何來輸贏之說。對了,況且,我們都交卷了,你也評說完了,就等你的壓軸大作了。”周文賓笑道。
“我就不必獻醜了,誠如陳師姐所說,她在行的是理學,我在行的是醫學,如果哪位要和在下比比本草,倒是可以。”況且兩手一攤。
“喂,況兄弟,一味藏拙也不好。聽說以前令尊大人一直把你雪藏,而今大家也都知道你了,就不必如此了。”文征塵第一個不依起來
“況且,做一首吧,別讓大家失望。”周文賓說道。
況且正感到為難,假如他靠記憶中的一些名作佳作來取勝,未免勝之不武,再者說,這種辦法隻能出奇製勝,卻不能成了習慣,還是要自己本身過硬才行。
他正沉吟著,忽然沈博跑過來,拿著一張紙,大聲道:“我又得了一首,大家看看如何?”
文征塵先拿到手中看了,臉色驀然大變,喃喃道:“這……”
“怎麽了?”周文賓急忙問道。
“沈兄一下子成詩中鬼才了,驚出我一頭汗。”文征塵真的抬手擦拭額上的汗水。
周文賓急忙搶過來看,看過後也是一下子僵在那裏。
“這……好,真是好!”他口中喃喃,額上也開始冒汗了。
眾人都不明所以,隻是感覺身上發冷,這兩人的表情就跟白日裏撞見活鬼一般。
於是紛紛傳閱起來,看過後也都嘖嘖稱道,隻是沒有這兩人表情誇張,當然這就是說根本沒發現詩的精妙之處。
“放翁有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隻是忽然生出靈感,就成了這麽一首。”沈博得意極了,搖頭晃腦看著周圍。
雲絲絲跟石榴也都看過後,俱是讚賞不絕。
最後傳到況且手中,況且看了後,也是表情誇張,卻是差點大聲笑了出來。
“怎麽了?”周文賓急忙問到。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句句絕妙,字字珠璣也。”況且說到。
“不敢當,偶然所得而已,也沒細推敲。”沈博更加得意,故作謙虛起來。
“隻是,如果在下沒記錯的話,北宋蘇軾也寫過這首詩,而且比沈兄這首多了幾句。”況且忍笑說道。
“不可能吧?況兄記錯了吧。”沈博心虛,眼睛不敢看對方。
況且笑道:“小弟無他本事,就是記憶力還湊合。
記得蘇軾這首詩的題目是《和子由澠池懷舊》,通篇是這樣,前麵四句恰好跟沈兄大作吻合,後麵還有四句是: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君知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眾人都麵麵相覷,似乎不敢相信。
況且走到書案前,揮筆錄出這首詩,心中暗笑道:你弄個古人的詩來騙人,偏巧是我最喜愛的,隻能怪你自己撞到槍口上了。
他把紙遞給周文賓,笑道:“若有誰不相信小弟的記憶力,可以迴去翻翻蘇軾詩集。”
“可是這……這……怎麽可能哪?我真是偶然間自己想出來的,不是,這幾句詩就像突然出現在腦中一樣。”
沈博頭上已經是大汗淋漓,猶自強撐著,矢口抵賴。
況且笑道:“這也有可能。估計沈兄是詩癡,日夜苦思,忽然間神遊天外,冥冥中與古人相會,得了這四句吧。這事也不稀罕,唐朝時在傳奇裏就屢見不鮮了。”
沈博不知況且是在幫他假圓謊,實則譏諷他做鬼,因為唐朝傳奇的人物以鬼物為多。
他好容易得了一個台階,急忙下來,還豎著拇指讚道:“真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況且也。”
周文賓跟文征塵都明白怎麽迴事了,隻能微笑不語,這裏麵的關竅不能點破,不然對誰都不好。
雲絲絲對石榴小聲說道:“這孩子將來了不得,沈博真是被他賣了,還幫他數錢啊。”
石榴得意道:“我說他一肚子鬼點子、壞心眼,你還不信,這迴相信了吧。”
“我信了,我看你也別跟他鬥了,你鬥不過他的。”雲絲絲笑道。
“誰說的,我鬥不過他?是看他小,讓他三迴合。以後走著瞧。”石榴不服氣的翹起嘴唇。
雲絲絲抿嘴一笑,知道她就這種性格,也不再勸。但她沒有料到的一件事正在悄悄發生:況且在不知不覺間已經闖入她的心扉。此是後話。
“沈兄好福氣,啥時候我們也能與古人神會,得幾首好詩露露臉就好了。”有人在一旁看明白了大半,陰陽怪氣地說。
“這個隻能靠偶然,真要特地得到,不可能。”沈博現在就是煮爛的鴨子,隻剩嘴硬了。
“好吧,閑話少說,還有咱們這次詩會的壓軸大戲,況且,說什麽你也不能例外吧?”周文賓輕輕轉了話題。
況且無奈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他走到桌案前,揮筆把心中早已想好的一首詩寫了出來。
要說這在場的書生中也不乏知識廣博的,緣何沒有一個人認出蘇東坡的這首詩?
這裏麵有個緣故,明朝中期以後,也不確定從何時開始,坊間刮起一陣迴避起東坡詩文的風,從私塾鄉學到太學、國子監都不厭其煩地告誡學生,切切不可讀蘇軾的文章,做詩文最好不要有蘇軾的文風,否則將來有可能被黜。
可歎北宋時,有幾十年的光景,天下都流行一句話: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
意思是說,隻要背熟東坡文章,就可唾手取得富貴,如果不熟悉東坡文章,隻好喝大白菜湯了。
可在明朝嘉靖年以後,蘇軾文集幾乎成了禁品,很少家裏藏有他的文集詩集,所以就連文征塵這等並非專攻八股的人也不知道東坡有此詩。
況且的詩坐好,給大家傳閱後,當然人人都少不了讚上幾句。周文賓跟文征塵看了,覺得雖然不錯,但和周文賓的詩還是有段距離,還都以為他是刻意藏拙,不想出風頭。
“況且此詩厚重中不乏大氣,雖不能算是今天的折桂之作,位立第二當無爭議。”文征塵評說道。
“征塵兄有那一聯警句,第二名不會有別人,我今天隻能居於中流了。”況且誠懇地說。
雲絲絲在旁也是有所懷疑,悄悄問石榴:“他不會是故意讓著文賓吧?”
“這可不好說,他做事什麽可能都有。前幾天,他跟我家老爺子下圍棋,不知用了什麽古怪方法,把老爺子殺得大敗虧輸。弄得老爺子頗為鬱悶,天天在屋子裏打棋譜,聲稱一定要破解他的下法。”
石榴苦笑著說。
“難怪你今天跟他過不去,是替老夫子抱不平來了。”
“不是,各算各的賬,老爺子的事我才懶得多管。”
雲絲絲道:“那我倒要問問,你跟他究竟是怎麽一個賬啊?”
石榴不說話了,其實她也說不出個子午卯酉,無非是況且說了一句女大三抱金磚的話,惹得她大動肝火。這事就沒法對雲絲絲說了。
一個人見他們幾個人相互推諉名次,不耐煩道:
“大家在一起寫詩作文,無非是切磋而已,又不是考場比試,要論什麽輸贏名次,何必較真?我還等著正經節目:喝酒哪!”
此言一出,眾口稱是。
本來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圖個熱鬧,正經事就是一起喝酒,尤其周家藏有許多窖藏多年的美酒,想起來都令人饞涎欲滴。
“你個酒鬼。好,聽你的,下麵就是喝酒時間了。”
周文賓也覺得有道理,大笑著讓仆人重新布置桌椅,好上酒菜佳肴。
“這才是正經事,你說是不是?況且,聽說你酒量高,那天差點把文賓放倒了,今天咱們哥倆好好喝一頓。”那人喜笑顏開,招唿況且說到。
“那是文賓兄讓著我,我酒量著實馬虎,你誤信傳言了。”況且先撇清這點,免得有人灌他。
不多時,桌椅重新擺過,按照喝酒的方式設置,大家還都按照原來的樣子落座,一群小子們先捧著酒壇子進來了。雖然還用泥巴密封著,酒香已然超過了花香……
卻見南巧雲與雲絲絲附耳交談,況且心中再次浮現出淡淡的憂慮。
眾人吃驚之餘也都有些慚愧,不過心裏都認為,如果是文傑剛才說了那句話,沒人會誤解什麽,況且可就說不上了。但這話說不出來,畢竟況且隻是個弱冠少年。
文傑向來為人敦厚,很少發火,大家知道他是真心維護況且,也都趕緊收住,沒人再敢火上澆油。但文傑所言,卻是把大家都套進了網裏,雲絲絲更是首當其衝。
“老弟,大家都是說笑的,沒人取笑況兄弟,你別多想。”周文賓趕緊勸慰兄弟。他知道文傑輕易不發火,真的惹急了連父親都讓他三分。
“文傑。”況且也急忙拉他坐下。他擔心因此掃了大家的興頭,至於取笑什麽的,他真不在乎。
他也知道,方才的對話,石榴蓄謀已久,那是故意逗他,一旦他話裏有漏洞,就會抓住不放。
“文賓,你們趕緊做詩吧,桌案筆硯都給備好了。”雲絲絲倒是沒生文傑的氣。
他們兩家世交,她和這兩兄弟從小一起玩到大的,隻是過了十五歲後,在一起的時候就漸漸少了。
說歸說,經文傑這一嚷,沒人再有說笑的興致了。
“好,”周文賓站起,擎著茶杯在手,“諸位,用句俗話說:咱們文人聚會,不可無詩。”
“嗯,是夠俗的。這雅的都成老俗套了。文賓,咱們換點別的好不好。”文征塵也笑了。
“那你說咱們換什麽,做文章?”
大家想想,除了做詩還真沒什麽可做的,做文章,一個題目下來,怎麽也要一兩個時辰才能寫好,像李白、蘇東坡那種倚馬萬言、下筆立就,還文不加點的捷才,可是百年一遇。隻有詩,才能在短時間內做出一首,當然要想做好,也是不易。
“還是做詩吧。”文征塵搖頭無奈地說。
不要說秀才們,就是舉人進士們做筆會,也一樣是做詩,無他。做文章不僅花時間,而且費腦力,再去查什麽典籍之類的,雅興也就跑沒了。
當然,在應試考場中,不允許帶入任何書本,全靠考生的記憶力和演繹能力,加上時間又短,所以應試的文章極少有佳作。
即使蘇東坡那篇《論刑罰厚賞論》被讚譽為傑作,較之他的赤壁賦等文章,還是差了一大截。
當下,文賓出了詩的題目,限定用什麽韻,大家就都來到亭子的另一側,那裏有一張桌案,上麵擺著幾副筆硯。
眾人都站在桌案前,構思詩作,誰若是想好了,就可以在桌案上寫出來,就算完成。
況且沒有參加,因為文傑這裏還鼓著氣呢。雲絲絲和南巧雲加上他哄了半晌,文傑氣猶不泄。
他想到況且第一天到他家來,就受到這些人的嘲弄,心裏覺得對不起況且,實際上況且根本不在意。
石榴在一旁恨恨地對況且說:“都怪你!”
況且老實認罪:“是怪我,是我不好,若我當時承認,的確是想把你拐跑就好了。”
幾個人都轟然大笑,連一直緊繃著臉的文傑也撲哧笑出聲來。惹得大家都轉頭向這裏看,若不是正在苦思詩句,都要跑過來打聽是什麽熱鬧。
石榴指著況且笑嗔道:“你還逗我,指不定一會又出什麽亂子。”
“哪裏會有什麽亂子,咱們同門師姐弟,怎麽鬧都是一家子的事。”
“你……你這越說越不像話,絲絲姐,你來評評這個理。”石榴哭笑不得,心想,我還真對付不了這小子了?
“我不摻和你們的事了。”雲絲絲抿嘴一笑。
“絲絲姐,石榴姐,我剛才那番話可真不是說你們,是說那些起哄的人,最煩那些人的德性了。”文傑小聲說。
“我們知道,這話別再說了,讓人聽見不好。”雲絲絲摸摸文傑的頭,叮囑一句。
此時,已經有人搶先做出了詩,正是一直憋著勁無處使的沈博。
按照規矩,每首詩做成之後,都要給在場所有人傳閱欣賞,先由那邊廂的書生們看完,再由丫環捧著紙卷傳送過來。
沈博是想給在場的美女們樹立一個好印象,誰上了勾,就跟誰套近乎。
況且看後,麵色平淡地遞給石榴,詩做的平淡也還罷了,所用韻腳也有錯處,還急中出錯,寫了一個別字。
石榴接過後推說不懂詩,就遞給文傑,文傑則是賭氣不接,雲絲絲隻好接過來,看了一遍後,也是一言不發遞給丫環拿迴去。
沈博見到這幾人的光景,就知道自己搞砸了,本想以快捷驚人,還不如求穩些,多醞釀一會兒,謅出幾句像樣的句子來。心中不免沮喪,臉上的得意勁兒也一掃而光。
“還是沈兄才思敏捷,我等自愧不如。”既然無人開口讚一句,周文賓作為東道主,隻好勉為其難敷衍兩句。
“慢工出細活,詩也不是以快為美。”文征塵兜頭潑下一盆冷水。
“那我就等著欣賞征塵兄的細活了。”沈博反唇相譏。
文征塵也不理他,隻顧低頭構思。他早已想好了詩句,卻遲遲不肯動筆,隻在心裏反複推敲。
文征塵倒不是想博得哪位美人青睞,而是暗中想和周文賓較較勁。
才學比不過文征明也就罷了,近來竟是被周文賓壓住了,他不服這口氣啊。
兩人交情是夠好,但在文章上,卻是錙銖必較,誰也不肯低頭讓步。文人間,這是很平常的事。不較量,何來進步呢?
周文賓也早醞釀好了,卻要照顧大家的速度,不便先做出來,隻好做苦思冥想狀。
又過了盞茶工夫,陸續有人做出詩來,大家同樣傳閱而過,即便看不出什麽好,也都虛捧幾句。
況且一一看過,斷定這些人平日裏除了應試的墨卷,幾乎不讀其他書籍。
在詩句中引經據典過多,吊書袋子,是一大弊病,然而全然不用典籍,也是病,除非你真到了李白杜甫的境界,出口即為傳世之作。
這些人基本不用典,不是為避免弊端,而是根本不讀經史,也不知該如何用典,用典之趣更是無從說起。
詩有詩的做法,文章有文章的寫法,八股又有八股的特點。
詩會過半,所做詩作幾乎都是固守八股文的起承轉合,首聯起,又稱破題,頸聯為承,即承上啟下的意思,第三聯為轉,要把意思轉到中心重點來,尾聯當然就是合,即結句。
然而詩的起承轉合跟八股迥然有別,這些人根本不是做詩,而是用詩的形式做八股。這其中差距就大了。
看上去平仄沒有問題,用韻也合章法,沒有出韻,然而文字平淡如水,更談不上什麽意境,詩句也索然無味。一個平字即足以概括。
做完詩之後,一群人相互虛應、附和著,無非是說這個人的詩破題破的好,那個人的第三聯轉的有力,某人的尾聯收的滴水不漏,意境深遠,有言盡而意不盡之蘊等等。
況且聽了如在霧裏,他對詩也不擅長,他更喜歡寫文章,不是八股,而是唐宋的風格。不過有時興致上來,也能寫出幾首,隻是隨後都燒掉了,不敢示人。
即便如此,他也看不上這些人做的詩,都什麽啊,雲裏霧裏的,沒一句能讓人記得住。
“見識到他們的水平了吧。都不比我強多少。”文傑明白他心裏想什麽,悄悄說。
況且對此事倒也理解,笑著說道:“其實這種聚會就是湊熱鬧,做詩不過是個名目罷了。總不能說經常在一起聚會喝酒什麽的。”
最後隻剩下周文賓跟文征塵了,兩人幾乎同時來到桌案前,周文賓對文征塵笑笑:“你先請。”
“還是你先吧。”文征塵也笑著相讓。
一個書生大聲道:“這又不是下圍棋,你們倆讓什麽?”
“這倒也是,咱們同時。”周文賓也笑了。
兩人同時執筆在手,早有丫環把宣紙展開壓住。兩人筆走龍蛇,氣勢酣暢,幾乎同時寫出一首七言絕句來。
大家都圍攏過去,分成兩撥觀看,登時讚譽聲四起,聽聲音就知道是發自內心,不像先前,都是互相練嘴皮子功夫。
況且先拿到手的是文征塵的詩,迅速瀏覽了一遍,卻讚道:“好字。”
石榴忍不住笑道:“人家讓你評的是詩,你讚什麽字啊?盡跟別人唱反調。”
文征塵也是一怔,以為況且故意讚他的字,是有意藐視他的詩。
況且歉意笑道:“對不起,小弟犯了老毛病了,看了好字就不管內容了。”
他這一說,文征塵又高興起來,他對周文賓說:“怎麽樣,就算詩比不過你,書法總勝你一籌吧。”
周文賓笑道:“何止一籌,書法一道上,我是望塵莫及。你的詩也比我作的好。”
“後半句就是假的了。”文征塵嗬嗬笑道。
文征塵知道況且出名多半在字畫上,沒想到自己的書法能入他的法眼,心下也是得意非常。
文征塵並不以書法聞名,然而他的字還是讓況且感到眼前一亮,比文征明固然差了內力,但整個蘇州城,有幾個能跟文征明去比?
難道書法真有遺傳的可能?他知道文家世代都工於書法篆刻,繪畫倒是略差一些,不像唐伯虎,畫勝於字,字勝於詩。
按說這種藝術隻有苦練,絕不可能通過遺傳而得,但他確實見過一些人,未經嚴格訓練,也能寫出上乘書法,甚至接近大書家水平。
他不再去苦思遺傳學的問題,而是專心欣賞詩句,雖然整首詩的境界還是有限,但是第三聯做的特別有味道,他當下吟出這一聯,讚不絕口。
周圍人看時也沒覺得有什麽好,聽他朗聲吟誦出,果然覺得韻律悠長,於是附和叫好。
文征塵更為得意,笑道:“其實也就這一聯好,其他都可以去掉了。”
況且心中對此話認可,也許是時間太緊,不然文征塵一定能做得出色些。
“你再來評評我的,如何?”
待丫環把把他的詩遞給況且時,周文賓笑著說到,心下已經暗讚此子果然眼光獨到老辣,看來不僅識的書畫,對詩文也有見地。心中不免充滿期待。
況且看了一遍後,又看了一遍,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周文賓果然才學如他所料,比自己明顯高出一截。
“文賓兄這首乃今天詩會折桂之作,征塵兄那一聯固然有神來之筆,整體而論卻是不如文賓兄的。不知大家以為然否?”
他向四周看看,征詢地問道,免得有人以為他阿諛主人。
“這是當然,看了文賓下筆第一句,我就知道今天輸了。”文征塵誠懇地說,
眾人皆點頭稱是,周文賓在他們這些人中素來就是翹楚,詩作折桂是很正常的事。
“大家相互切磋而已,何來輸贏之說。對了,況且,我們都交卷了,你也評說完了,就等你的壓軸大作了。”周文賓笑道。
“我就不必獻醜了,誠如陳師姐所說,她在行的是理學,我在行的是醫學,如果哪位要和在下比比本草,倒是可以。”況且兩手一攤。
“喂,況兄弟,一味藏拙也不好。聽說以前令尊大人一直把你雪藏,而今大家也都知道你了,就不必如此了。”文征塵第一個不依起來
“況且,做一首吧,別讓大家失望。”周文賓說道。
況且正感到為難,假如他靠記憶中的一些名作佳作來取勝,未免勝之不武,再者說,這種辦法隻能出奇製勝,卻不能成了習慣,還是要自己本身過硬才行。
他正沉吟著,忽然沈博跑過來,拿著一張紙,大聲道:“我又得了一首,大家看看如何?”
文征塵先拿到手中看了,臉色驀然大變,喃喃道:“這……”
“怎麽了?”周文賓急忙問道。
“沈兄一下子成詩中鬼才了,驚出我一頭汗。”文征塵真的抬手擦拭額上的汗水。
周文賓急忙搶過來看,看過後也是一下子僵在那裏。
“這……好,真是好!”他口中喃喃,額上也開始冒汗了。
眾人都不明所以,隻是感覺身上發冷,這兩人的表情就跟白日裏撞見活鬼一般。
於是紛紛傳閱起來,看過後也都嘖嘖稱道,隻是沒有這兩人表情誇張,當然這就是說根本沒發現詩的精妙之處。
“放翁有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隻是忽然生出靈感,就成了這麽一首。”沈博得意極了,搖頭晃腦看著周圍。
雲絲絲跟石榴也都看過後,俱是讚賞不絕。
最後傳到況且手中,況且看了後,也是表情誇張,卻是差點大聲笑了出來。
“怎麽了?”周文賓急忙問到。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句句絕妙,字字珠璣也。”況且說到。
“不敢當,偶然所得而已,也沒細推敲。”沈博更加得意,故作謙虛起來。
“隻是,如果在下沒記錯的話,北宋蘇軾也寫過這首詩,而且比沈兄這首多了幾句。”況且忍笑說道。
“不可能吧?況兄記錯了吧。”沈博心虛,眼睛不敢看對方。
況且笑道:“小弟無他本事,就是記憶力還湊合。
記得蘇軾這首詩的題目是《和子由澠池懷舊》,通篇是這樣,前麵四句恰好跟沈兄大作吻合,後麵還有四句是: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君知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眾人都麵麵相覷,似乎不敢相信。
況且走到書案前,揮筆錄出這首詩,心中暗笑道:你弄個古人的詩來騙人,偏巧是我最喜愛的,隻能怪你自己撞到槍口上了。
他把紙遞給周文賓,笑道:“若有誰不相信小弟的記憶力,可以迴去翻翻蘇軾詩集。”
“可是這……這……怎麽可能哪?我真是偶然間自己想出來的,不是,這幾句詩就像突然出現在腦中一樣。”
沈博頭上已經是大汗淋漓,猶自強撐著,矢口抵賴。
況且笑道:“這也有可能。估計沈兄是詩癡,日夜苦思,忽然間神遊天外,冥冥中與古人相會,得了這四句吧。這事也不稀罕,唐朝時在傳奇裏就屢見不鮮了。”
沈博不知況且是在幫他假圓謊,實則譏諷他做鬼,因為唐朝傳奇的人物以鬼物為多。
他好容易得了一個台階,急忙下來,還豎著拇指讚道:“真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況且也。”
周文賓跟文征塵都明白怎麽迴事了,隻能微笑不語,這裏麵的關竅不能點破,不然對誰都不好。
雲絲絲對石榴小聲說道:“這孩子將來了不得,沈博真是被他賣了,還幫他數錢啊。”
石榴得意道:“我說他一肚子鬼點子、壞心眼,你還不信,這迴相信了吧。”
“我信了,我看你也別跟他鬥了,你鬥不過他的。”雲絲絲笑道。
“誰說的,我鬥不過他?是看他小,讓他三迴合。以後走著瞧。”石榴不服氣的翹起嘴唇。
雲絲絲抿嘴一笑,知道她就這種性格,也不再勸。但她沒有料到的一件事正在悄悄發生:況且在不知不覺間已經闖入她的心扉。此是後話。
“沈兄好福氣,啥時候我們也能與古人神會,得幾首好詩露露臉就好了。”有人在一旁看明白了大半,陰陽怪氣地說。
“這個隻能靠偶然,真要特地得到,不可能。”沈博現在就是煮爛的鴨子,隻剩嘴硬了。
“好吧,閑話少說,還有咱們這次詩會的壓軸大戲,況且,說什麽你也不能例外吧?”周文賓輕輕轉了話題。
況且無奈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他走到桌案前,揮筆把心中早已想好的一首詩寫了出來。
要說這在場的書生中也不乏知識廣博的,緣何沒有一個人認出蘇東坡的這首詩?
這裏麵有個緣故,明朝中期以後,也不確定從何時開始,坊間刮起一陣迴避起東坡詩文的風,從私塾鄉學到太學、國子監都不厭其煩地告誡學生,切切不可讀蘇軾的文章,做詩文最好不要有蘇軾的文風,否則將來有可能被黜。
可歎北宋時,有幾十年的光景,天下都流行一句話: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
意思是說,隻要背熟東坡文章,就可唾手取得富貴,如果不熟悉東坡文章,隻好喝大白菜湯了。
可在明朝嘉靖年以後,蘇軾文集幾乎成了禁品,很少家裏藏有他的文集詩集,所以就連文征塵這等並非專攻八股的人也不知道東坡有此詩。
況且的詩坐好,給大家傳閱後,當然人人都少不了讚上幾句。周文賓跟文征塵看了,覺得雖然不錯,但和周文賓的詩還是有段距離,還都以為他是刻意藏拙,不想出風頭。
“況且此詩厚重中不乏大氣,雖不能算是今天的折桂之作,位立第二當無爭議。”文征塵評說道。
“征塵兄有那一聯警句,第二名不會有別人,我今天隻能居於中流了。”況且誠懇地說。
雲絲絲在旁也是有所懷疑,悄悄問石榴:“他不會是故意讓著文賓吧?”
“這可不好說,他做事什麽可能都有。前幾天,他跟我家老爺子下圍棋,不知用了什麽古怪方法,把老爺子殺得大敗虧輸。弄得老爺子頗為鬱悶,天天在屋子裏打棋譜,聲稱一定要破解他的下法。”
石榴苦笑著說。
“難怪你今天跟他過不去,是替老夫子抱不平來了。”
“不是,各算各的賬,老爺子的事我才懶得多管。”
雲絲絲道:“那我倒要問問,你跟他究竟是怎麽一個賬啊?”
石榴不說話了,其實她也說不出個子午卯酉,無非是況且說了一句女大三抱金磚的話,惹得她大動肝火。這事就沒法對雲絲絲說了。
一個人見他們幾個人相互推諉名次,不耐煩道:
“大家在一起寫詩作文,無非是切磋而已,又不是考場比試,要論什麽輸贏名次,何必較真?我還等著正經節目:喝酒哪!”
此言一出,眾口稱是。
本來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圖個熱鬧,正經事就是一起喝酒,尤其周家藏有許多窖藏多年的美酒,想起來都令人饞涎欲滴。
“你個酒鬼。好,聽你的,下麵就是喝酒時間了。”
周文賓也覺得有道理,大笑著讓仆人重新布置桌椅,好上酒菜佳肴。
“這才是正經事,你說是不是?況且,聽說你酒量高,那天差點把文賓放倒了,今天咱們哥倆好好喝一頓。”那人喜笑顏開,招唿況且說到。
“那是文賓兄讓著我,我酒量著實馬虎,你誤信傳言了。”況且先撇清這點,免得有人灌他。
不多時,桌椅重新擺過,按照喝酒的方式設置,大家還都按照原來的樣子落座,一群小子們先捧著酒壇子進來了。雖然還用泥巴密封著,酒香已然超過了花香……
卻見南巧雲與雲絲絲附耳交談,況且心中再次浮現出淡淡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