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況且有些發汗了,“學生隻是自己瞎畫的,並無師承。”
“嗯,這倒也說的通。王冕的荷花畫法也是無師自通,獨辟蹊徑。”練達寧並未深究。
“獨辟蹊徑?談何容易。繪畫大家精通的不多,咱們就說書法,自二王創體,後世可有無師自通、獨辟蹊徑的?唐四大家歐褚顏柳,哪個不是師法古人,而後才能略加變化,成為一體。宋之蘇黃米蔡,元之趙孟頫,可有一人獨辟蹊徑?”周鼎成又犯了性子,較起真來。
“北魏龍門石窟造像算是獨辟蹊徑的一體吧?”況且脫口而出,隨後就感覺不妙,有種要露餡的感覺。
“龍門石窟造像?”
席上人都有些懵了,顯然沒聽說過,也沒見過。
“龍門石窟我去過,也見過許多林林總總的碑刻,可是那些大多是刀劈斧鑿,稱之為字已經勉強,總不能算書法吧。”練達寧有些疑惑地說。
“是,大人明見,是學生無知妄言。”況且趕緊順勢下坡。
“能否算書法是一迴事,可是那些碑刻委實是毫無師承卻是真。”一直沒開口的陳慕沙開了金口,讚許地看著況且,“想北魏崛起,如同人類莽荒再造,從原始兒進入文明,那些碑刻隻是記事而已,並未想到創造書法上來,然而其中也不乏一些堪稱書法經典的作品,隻是需沙中瀝金而已。本人曾與唐伯虎討論過這個話題,不曾想今天卻從況且這孩子口中得到差不多的答案。”
“小子,你這神童腦子裏還藏著多少秘密,多倒出一些來,我天天在這裏請你吃酒。”周鼎成摸著況且的腦袋,從他眼睛看進去,似乎想看明白他腦子裏裝的都是什麽。
“哪裏,家父早年四處行醫,學生跟隨父親去過一次龍門石窟,有些感覺而已。”況且臉漲紅了說,心裏卻還是發虛,擔心別人以為他是在拾人牙慧。
這個唐伯虎真是個鬼影子,光聽見聲音就是不見人。
北魏各種造像碑刻始終在那裏,可是宋明重科舉,學子首先要寫一手工整好看的小楷才行,所以崇尚二王、唐四大家的墨跡碑刻,形成後世所謂帖學。
北魏碑刻得到重視那是後世的事情,直到清朝晚期由康有為、包世臣這些書法大家倡導,得以盛行,為的就是從日益萎靡的帖學中另辟蹊徑。
況且自然知道這些,可是在座的這些人卻不知道。每個時代都有局限性,許多後世習以為常的事,在當時可謂奇葩。
陳慕沙知道北魏碑刻緣於這一派的鼻祖陳白沙。陳白沙喜歡用掃帚沾墨寫擘窠大字,參入一些北魏筆法,這是有意跟王守仁較勁,因為王守仁的書法純是王羲之嫡傳一脈,極為精致秀美。
“況且,你可能寫出幾個字?”練達寧忽然來了興趣。較繪畫而言,他更喜歡書法,而且也是書法大家。
“這個……大人,學生隻是幼年見過,早忘光了了。”
“況且,小孩子說謊可不好,就衝你說龍門石窟造像是在書法上獨辟蹊徑這句話上,就知道你不但印象深刻,而且苦練過,不然不會有這等獨到見解,神童也不行。”陳慕沙淡淡說道。
況且心中暗罵:老家夥,你多管的什麽閑事啊,靜養你的天元多好。但他也明白,這三人都是成了精的人物,尤其是陳慕沙,看似頭不抬眼不睜,一副和尚麵壁的樣子,偶然一道目光掃過,卻似能穿透人的心。練、周二位當然也不是好糊弄的。
當下,眾人一齊攛掇慫恿,不由得他不寫。
“你別說忘了,想不起來了這些,你哪怕給我們寫出一個字來看也是好的。”周鼎成堅定不移的說。
說話間,早有人抬進一張小桌子,上有文房四寶。況且隻好走到桌前,選了支紫毫筆。北魏碑刻他確是臨摹已久,不是能不能寫出來的問題,而是如何寫出來不會露馬腳的問題。
“嗯,這一選筆就是行家。”陳慕沙讚許道。
寫魏碑用紫毫筆比狼毫筆效果要好,這是況且當初臨摹數月後總結出來的,想不到已在陳慕沙的算度之中。
他心中忽然一驚:這老家夥不會是那個神秘的對手吧?
嗯,不會,按理說,瞬移過來的人應該跟我年紀差不多,這一點可假裝不來。
在十幾雙眼睛的注視下,他隻好下筆寫下魏碑《張猛龍碑》的第一行,然後停筆,向四周作揖道:“學生獻醜了。”
周鼎成看的有些發呆了,正想上前去拿,有人比他更快,伸手已經把紙拿走了。
周鼎成轉頭看是練達寧下的手,急得臉紅脖子粗:“練知府,你敢搶我的東西?”
“我看看就給你,急什麽。何況這怎麽成了你的了?”練達寧悠然一笑,然後注目紙上,手還在空中比劃著。
“你真的還給我,說話算數?”周鼎成望著練達寧低吼到。
“你是見到好字好畫就不要命的瘋子,我敢跟你搶?何況,放著這麽個活人在我治下,我讓他給本府寫多少不行?”
練達寧說罷,真的把那張紙遞給周鼎成。
周鼎成接過紙,忽然大悟似的:“對啊,兄弟,差點被你騙過了,不行,這不算,那幅荷花我要整幅的圖,少一個葉不行,這碑刻你也得給我全部,一個字不能少。”
“你們兩個一個是朝廷中書,一個是堂堂知府,有點出息好不好?搶一個孩子的東西還如此理直氣壯的,他欠你們的?”陳慕沙抬起眼皮,神態有點不屑。
“這……”兩個人都有些臉紅了,覺得是有些太過分了。
“孩子,過來,到我這兒來,他們兩個都欺負你。”陳慕沙伸手招唿況且。
況且剛要過去,卻被周鼎成一把拉住,說道:“我說老夫子,你可是理學宗師級人物,可不能做事虧心,怎麽著,這就開始搶門生了?”
“這話說的,怎麽叫搶?文賓拉他到書院,不就是要加入我書院嗎?凡我書院諸生,都是本夫子的門生,你們說是不是?”陳慕沙目光掃過那些書院學子。
“是。”這些人倒是齊聲唱喏。
“且慢。”練達寧看著況且,問道:“你怎麽還不是秀才?”
“以前家父一直覺得學生文章學識不夠火候,所以一直沒讓學生應試。”況且不敢說謊話。
“難怪。今年秋天的考試本府要親自擔任主考官,到時候你要是不進場,我可讓衙役上門拘拿,等你考過秀才後,自然就是本府的門生了。”
“此乃學生的榮幸。”況且被這陣仗有些嚇著,如此下去何以收場。可別鬧大了,自己的底細被戳穿,可就闖大禍了。
“這……”周鼎成呆住了,這兩人都真有門道將況且收入門下,而且這種師生關係是一輩子不可改變的。
那時候的學生都有兩種老師,一種是教授自己學識的,主要是塾師,因為一般經過秀才考試後,就不必上學了,每年自己學習,如果幸運的話,可以到書院進修,當然,國家有兩京國子監,也招收秀才學習,隻是能進入國子監的少之又少。
進入國子監的學生叫監生,這本身就是一種功名,比秀才高一等,另外還有一些考試,如果通過,也可以成為監生,甚至有錢的還可已向官府繳納一定數目的銀子,買到這種功名。
還有一種就是貢生,貢生的意思跟監生相同,原本是“貢入國子監”的意思,就是各省選拔一定數量的優秀生員進入國家級書院國子監繼續深造,隻不過後來也跟監生一樣,變得名不符實,每年年節慶典,或者國家有什麽喜事,比如邊疆打了勝仗,皇上生了太子,甚至太子大婚等等,就可以在各省舉行一些考試,通過的就叫“貢生”。
學生通過各種考試時,有兩種考官,一種是主考官,他將是所有取得功名考生的老師,也就是座師,還有一種是分管閱卷的考官,因為有時考生太多,一個主考官看不過來這麽多卷子,就邀請一些有名文人或者官員擔任考官,誰看到好的卷子,就標上自己的名字交給主考官,卷子如果通過,這位考官就成了這位學生的老師,這種叫房師。
一般秀才考試一名官員足夠,一般是知縣主考,知府如果願意,也可以擔任主考,還有就是朝廷派遣各省的提學禦史會巡視各地,主持考試。所以學生會成為誰的門生也不一定。
這種師生關係在明清兩代是最重要的關係,僅次於君臣父子,終生不可改變。成為誰的門生就要終身效忠,而老師也會待門生如子,全力為他打通官場道路。
練達寧點明自己要親自主持秋季的秀才考試,而且要求況且必須到場,等於是點明要收它做門生了。
至於陳慕沙則更為簡單,隻要腳一踏入金鄉書院的大門,自然而然就成為他的門生,除非況且不想成為書院學生。
周鼎成鬱悶了,這才明白為何有人熱衷於講學熱衷於辦書院,更明白為何大家都願意做官,真是好處多多。相比之下,他這個中書全無優勢可言。
但是,這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先下手。周鼎成咬了咬牙,站起身來。
“嗯,這倒也說的通。王冕的荷花畫法也是無師自通,獨辟蹊徑。”練達寧並未深究。
“獨辟蹊徑?談何容易。繪畫大家精通的不多,咱們就說書法,自二王創體,後世可有無師自通、獨辟蹊徑的?唐四大家歐褚顏柳,哪個不是師法古人,而後才能略加變化,成為一體。宋之蘇黃米蔡,元之趙孟頫,可有一人獨辟蹊徑?”周鼎成又犯了性子,較起真來。
“北魏龍門石窟造像算是獨辟蹊徑的一體吧?”況且脫口而出,隨後就感覺不妙,有種要露餡的感覺。
“龍門石窟造像?”
席上人都有些懵了,顯然沒聽說過,也沒見過。
“龍門石窟我去過,也見過許多林林總總的碑刻,可是那些大多是刀劈斧鑿,稱之為字已經勉強,總不能算書法吧。”練達寧有些疑惑地說。
“是,大人明見,是學生無知妄言。”況且趕緊順勢下坡。
“能否算書法是一迴事,可是那些碑刻委實是毫無師承卻是真。”一直沒開口的陳慕沙開了金口,讚許地看著況且,“想北魏崛起,如同人類莽荒再造,從原始兒進入文明,那些碑刻隻是記事而已,並未想到創造書法上來,然而其中也不乏一些堪稱書法經典的作品,隻是需沙中瀝金而已。本人曾與唐伯虎討論過這個話題,不曾想今天卻從況且這孩子口中得到差不多的答案。”
“小子,你這神童腦子裏還藏著多少秘密,多倒出一些來,我天天在這裏請你吃酒。”周鼎成摸著況且的腦袋,從他眼睛看進去,似乎想看明白他腦子裏裝的都是什麽。
“哪裏,家父早年四處行醫,學生跟隨父親去過一次龍門石窟,有些感覺而已。”況且臉漲紅了說,心裏卻還是發虛,擔心別人以為他是在拾人牙慧。
這個唐伯虎真是個鬼影子,光聽見聲音就是不見人。
北魏各種造像碑刻始終在那裏,可是宋明重科舉,學子首先要寫一手工整好看的小楷才行,所以崇尚二王、唐四大家的墨跡碑刻,形成後世所謂帖學。
北魏碑刻得到重視那是後世的事情,直到清朝晚期由康有為、包世臣這些書法大家倡導,得以盛行,為的就是從日益萎靡的帖學中另辟蹊徑。
況且自然知道這些,可是在座的這些人卻不知道。每個時代都有局限性,許多後世習以為常的事,在當時可謂奇葩。
陳慕沙知道北魏碑刻緣於這一派的鼻祖陳白沙。陳白沙喜歡用掃帚沾墨寫擘窠大字,參入一些北魏筆法,這是有意跟王守仁較勁,因為王守仁的書法純是王羲之嫡傳一脈,極為精致秀美。
“況且,你可能寫出幾個字?”練達寧忽然來了興趣。較繪畫而言,他更喜歡書法,而且也是書法大家。
“這個……大人,學生隻是幼年見過,早忘光了了。”
“況且,小孩子說謊可不好,就衝你說龍門石窟造像是在書法上獨辟蹊徑這句話上,就知道你不但印象深刻,而且苦練過,不然不會有這等獨到見解,神童也不行。”陳慕沙淡淡說道。
況且心中暗罵:老家夥,你多管的什麽閑事啊,靜養你的天元多好。但他也明白,這三人都是成了精的人物,尤其是陳慕沙,看似頭不抬眼不睜,一副和尚麵壁的樣子,偶然一道目光掃過,卻似能穿透人的心。練、周二位當然也不是好糊弄的。
當下,眾人一齊攛掇慫恿,不由得他不寫。
“你別說忘了,想不起來了這些,你哪怕給我們寫出一個字來看也是好的。”周鼎成堅定不移的說。
說話間,早有人抬進一張小桌子,上有文房四寶。況且隻好走到桌前,選了支紫毫筆。北魏碑刻他確是臨摹已久,不是能不能寫出來的問題,而是如何寫出來不會露馬腳的問題。
“嗯,這一選筆就是行家。”陳慕沙讚許道。
寫魏碑用紫毫筆比狼毫筆效果要好,這是況且當初臨摹數月後總結出來的,想不到已在陳慕沙的算度之中。
他心中忽然一驚:這老家夥不會是那個神秘的對手吧?
嗯,不會,按理說,瞬移過來的人應該跟我年紀差不多,這一點可假裝不來。
在十幾雙眼睛的注視下,他隻好下筆寫下魏碑《張猛龍碑》的第一行,然後停筆,向四周作揖道:“學生獻醜了。”
周鼎成看的有些發呆了,正想上前去拿,有人比他更快,伸手已經把紙拿走了。
周鼎成轉頭看是練達寧下的手,急得臉紅脖子粗:“練知府,你敢搶我的東西?”
“我看看就給你,急什麽。何況這怎麽成了你的了?”練達寧悠然一笑,然後注目紙上,手還在空中比劃著。
“你真的還給我,說話算數?”周鼎成望著練達寧低吼到。
“你是見到好字好畫就不要命的瘋子,我敢跟你搶?何況,放著這麽個活人在我治下,我讓他給本府寫多少不行?”
練達寧說罷,真的把那張紙遞給周鼎成。
周鼎成接過紙,忽然大悟似的:“對啊,兄弟,差點被你騙過了,不行,這不算,那幅荷花我要整幅的圖,少一個葉不行,這碑刻你也得給我全部,一個字不能少。”
“你們兩個一個是朝廷中書,一個是堂堂知府,有點出息好不好?搶一個孩子的東西還如此理直氣壯的,他欠你們的?”陳慕沙抬起眼皮,神態有點不屑。
“這……”兩個人都有些臉紅了,覺得是有些太過分了。
“孩子,過來,到我這兒來,他們兩個都欺負你。”陳慕沙伸手招唿況且。
況且剛要過去,卻被周鼎成一把拉住,說道:“我說老夫子,你可是理學宗師級人物,可不能做事虧心,怎麽著,這就開始搶門生了?”
“這話說的,怎麽叫搶?文賓拉他到書院,不就是要加入我書院嗎?凡我書院諸生,都是本夫子的門生,你們說是不是?”陳慕沙目光掃過那些書院學子。
“是。”這些人倒是齊聲唱喏。
“且慢。”練達寧看著況且,問道:“你怎麽還不是秀才?”
“以前家父一直覺得學生文章學識不夠火候,所以一直沒讓學生應試。”況且不敢說謊話。
“難怪。今年秋天的考試本府要親自擔任主考官,到時候你要是不進場,我可讓衙役上門拘拿,等你考過秀才後,自然就是本府的門生了。”
“此乃學生的榮幸。”況且被這陣仗有些嚇著,如此下去何以收場。可別鬧大了,自己的底細被戳穿,可就闖大禍了。
“這……”周鼎成呆住了,這兩人都真有門道將況且收入門下,而且這種師生關係是一輩子不可改變的。
那時候的學生都有兩種老師,一種是教授自己學識的,主要是塾師,因為一般經過秀才考試後,就不必上學了,每年自己學習,如果幸運的話,可以到書院進修,當然,國家有兩京國子監,也招收秀才學習,隻是能進入國子監的少之又少。
進入國子監的學生叫監生,這本身就是一種功名,比秀才高一等,另外還有一些考試,如果通過,也可以成為監生,甚至有錢的還可已向官府繳納一定數目的銀子,買到這種功名。
還有一種就是貢生,貢生的意思跟監生相同,原本是“貢入國子監”的意思,就是各省選拔一定數量的優秀生員進入國家級書院國子監繼續深造,隻不過後來也跟監生一樣,變得名不符實,每年年節慶典,或者國家有什麽喜事,比如邊疆打了勝仗,皇上生了太子,甚至太子大婚等等,就可以在各省舉行一些考試,通過的就叫“貢生”。
學生通過各種考試時,有兩種考官,一種是主考官,他將是所有取得功名考生的老師,也就是座師,還有一種是分管閱卷的考官,因為有時考生太多,一個主考官看不過來這麽多卷子,就邀請一些有名文人或者官員擔任考官,誰看到好的卷子,就標上自己的名字交給主考官,卷子如果通過,這位考官就成了這位學生的老師,這種叫房師。
一般秀才考試一名官員足夠,一般是知縣主考,知府如果願意,也可以擔任主考,還有就是朝廷派遣各省的提學禦史會巡視各地,主持考試。所以學生會成為誰的門生也不一定。
這種師生關係在明清兩代是最重要的關係,僅次於君臣父子,終生不可改變。成為誰的門生就要終身效忠,而老師也會待門生如子,全力為他打通官場道路。
練達寧點明自己要親自主持秋季的秀才考試,而且要求況且必須到場,等於是點明要收它做門生了。
至於陳慕沙則更為簡單,隻要腳一踏入金鄉書院的大門,自然而然就成為他的門生,除非況且不想成為書院學生。
周鼎成鬱悶了,這才明白為何有人熱衷於講學熱衷於辦書院,更明白為何大家都願意做官,真是好處多多。相比之下,他這個中書全無優勢可言。
但是,這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先下手。周鼎成咬了咬牙,站起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