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臨賀王入府親議婚(四)
南北亂世之傾國權臣——高澄傳 作者:沅汰原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org/
“殿下直言無妨。【最新章節閱讀】”高歡知道蕭正德有事要說,他心裏也大約猜得出蕭正德要說的事與和親有關,可是大丞相完全想不到他自身已被牽涉其中。
高歡和高澄父子二人都安坐不動,齊齊地把目光放在了蕭正德身上,鎮定冷靜地等待著這位大梁皇子要說的話。
可是蕭正德一下子被震懾住了,若說色厲內荏、欺軟怕硬恐怕沒有人能比得過這位臨賀郡王。此時他驟然覺得嗓子又幹又緊。看了看大丞相高歡,又看了看大將軍高澄,可是這父子二人都是極有城府的人。當然若說沒腦子第一自然也是臨賀郡王,於是蕭正德衝口而出道,“大丞相,大梁皇帝之孫溧陽公主與大魏和親之事,臣已思慮周詳,願意以溧陽公主與大丞相結秦晉之好,將梁、魏兩國永結盟好之意昭示天下。”說完他眼巴巴地看著高歡,其實連自己都被自己衝口而出的這些話嚇了一跳。
高歡卻聽到了好像沒聽到一樣,不動聲色地瞧著他,好像還在等待什麽似的。
高澄聽了這話猛然直起身子,不自覺地蹙眉以探究的目光看著蕭正德。隻是蕭正德的注意力全在高歡身上,顯然顧不上研究高澄是什麽神態。而高澄也很快就恢複了常態,舒展了眉頭,慢慢又跪坐了下去。
“這麽說來,這事殿下便可替梁帝做主?”高澄聲音極柔和地緩緩問道,讓人看不出一絲一毫他心頭的別扭,瞧他神態聽他語氣倒好像是在閑談什麽並不要緊的事似的。
高歡還是一語不發,任憑兒子發問直指要害。
“呃……”蕭正德被高澄這問題問得一時語塞。他忽然想起來,溧陽公主精通詩詞音律,又生得美貌無匹,祖父梁帝甚是寵愛太子蕭綱的這個女兒。自己在皇帝和太子都不知情的情況下就這麽貿然把溧陽公主許嫁給高歡……
蕭正德喉頭一動,眼中閃過一絲不知所措。此時方覺得高歡目中雖無銳利*視,但是那種極鎮定和冷靜的眼神更讓他承受不住。
“殿下這一番好意實在是讓人感動。”高澄已經是完全置身事外的態度,竟然開始恭維蕭正德,“為了兩國結盟,竟然能想出如此妙策。念及殿下公心一片,梁、魏兩國君臣怕都要感念殿下。”
高澄的話提醒了蕭正德,他心頭一亮。的確如此,自己也是為了大梁社稷為了皇帝和太子,若是能用一個溧陽公主換得北境安定,這有什麽不可以?相信皇帝和太子也都是明白人。
“這是利於兩國社稷的大好事,想必父皇和太子沒有不許的。”蕭正德解了心中憂慮,說話就開始有點又趾高氣揚起來,麵上浮起不自覺的笑意。
“不錯,殿下所言極是。和親是好事,隻是難為殿下竟肯如此讓溧陽公主屈就。家君既已有嫡妃,公主便隻能居妾室,殿下真是大度,令吾深為感佩。”高澄笑意盈盈地向蕭正德道。
蕭正德被激得麵色尷尬,但是很快便心頭靈機一動,他不自覺地幹咳了幾聲,略有結巴地迴道,“大將軍真是愛開玩笑,蜀漢先主烈祖昭烈帝之前尚江東吳侯妹妹也是為正妃的,未曾聽聞過令其居於妾室之位。”蕭正德不自覺地看看高歡,想從高歡的表情裏探究他究竟心裏是怎麽想的。“想必大丞相也亦然。”
高歡終於開了口,似笑非笑淡淡道,“臨賀郡王倒是比大將軍更愛玩笑,老夫豈敢有昭烈帝之雄心?”
高歡一句話一語雙關,但不知道他是表明自己未敢有代漢稱帝的雄心,還是未敢有以老夫娶少妻的雄心?隻是他的態度已經讓蕭正德被噎在當場了。
蕭正德幹脆心一橫道,“溧陽公主是大梁皇帝和太子的掌中明珠,想必大丞相也必定不會委屈了公主。不如大丞相重立公主為嫡妃?”蕭正德惴惴不安地看著高歡。他完全忘記了高澄便是他想讓大丞相廢了名分的如今的正妃婁氏所生。
“大梁是詩書禮樂周備之域,如今竟然連這個也不講究了嗎?竟忍心讓公主做繼室?”高澄慢悠悠地反問了一句。
這話倒讓蕭正德不好迴答了。大丞相高歡雖然沒有明確表示反對,但是拒不接納之意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態度。大將軍高澄已經把話說的這麽明白,顯然也是對這事極不讚成的。蕭正德知道高澄說話的份量,既便他再沒腦子,也自詡是大梁的大皇子,一時且做不出來那種把皇室的金枝玉葉硬塞給大魏的事來。
“殿下的一番好意大魏必然領受,不會讓臨賀郡王在梁帝處失了麵子。如今大魏和大梁一北一南能如此通好,多虧了殿下往來奔走。至於和親的事,將來必定為公主擇一佳婿,不使公主受委屈才好。”高澄說起來公事公論,他的話算是一錘定音了。
蕭正德沒聽出來“往來奔走”之意,但高澄說不會讓他在梁帝麵前失了麵子已經是直指他心中要害,他也無話可說了。而為溧陽公主的將來,既然大將軍親認了和親的事,也做出了“擇一佳婿”的承諾,這本身已經讓蕭正德心頭篤定地認為答複滿意了。
他忽而又想,也許這事真的是自己做錯了。公主和大將軍的事其實不管是在梁國,還是在魏國,都已經是明裏不說、暗裏傳遍的事,還不如等到大將軍正式繼任之後讓此事順理成章地做實了更好些。畢竟大丞相年紀漸老,大將軍繼任也是早晚間事了。
腦子裏一時轉過了這麽多念頭,蕭正德已經覺得滿意,欣然告辭而去。
蕭正德算是離開大將軍府了,但是高歡和高澄父子二人卻都沒有一絲輕鬆之色。高歡自然是不會去送客,倒是高澄一改倨傲的性子,仍然笑容可掬地將臨賀郡王蕭正德送了出去。
過不了片刻獨留在這個小院落裏的高歡便聽到了院門口輕微的腳步聲穩穩地由遠及近,接著門口有極輕的說話聲,仆役唯諾之聲連連,倒還略響亮些。接著便看到院門被推開,兒子高澄已經走進來。果然並沒有仆役跟進來服侍。高澄反身關上門向立於廊前簷下的父親高歡走來。
高歡已經極敏銳地d察到了兒子眼底深藏的一絲淡淡的懊惱。雖然他看起來是那麽淡定、鎮靜,但是他畢竟是他的父親。知子莫若父,即便他隱藏得再深,他也可以輕而易舉地看出來。
“大將軍若是真想留下梁國公主,就是把她立為皇後也未嚐不可。”高歡不知是真是假地道。
“兒子不想。”高澄卻斬釘截鐵地迴複了父親。
他的語氣在一瞬間有點像是在賭氣,又有點像是心頭藏著無名火,不知道該從何處發。但也隻說了這一句,高澄便閉了口。高歡倒不急不火等待般地看著兒子。高澄果然很快便神色緩和過來。
他拋開剛才的話題,一邊想一邊漫無目的地在院中樹蔭下踱了幾步道,“入鄴城以來,大丞相侍君格外謹慎守禮,令百官敬服。且施以仁政,減賦稅、輕徭役,與民休息。”高澄一邊說一邊又不急不徐地慢步至父親身前,停下來,看著父親極平靜地道,“如今幽、瀛、滄、青傍海四州以煮鹽所得兒子心裏已經大略算過,可全大人以此周贍軍費之心。此外,諸州也都按大人所命在濱河、津梁處置倉積穀。一旦有所需,便可轉漕供軍旅以防饑饉。大人如此殫精竭慮,又如此‘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想必不是為了在這個時候就急著要‘道千乘之國’了吧?”
“大將軍不必替老夫算計,倒不如說是老夫替大將軍奔走。”高歡淡淡道,看不出是喜是嗔。盡管他這時心裏已經是喜之甚也,甚至是安慰之極。
高澄沒說話,看著父親,似乎一時沒聽明白父親的話,又似乎是心裏在想什麽而表裏不一。半天才道,“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大將軍是恐天子家事?”高歡閑聊般道。
“天子家事既是國事。”高澄撇開這個話題又道,“兒子恐廟堂上不清靜,若是內外勾結便要生大禍患。”
鄴城多雨。
過了盛夏,漸漸入秋,幾乎日日不是大雨就是小雨。雖然秋雨不比春雨珍貴,又是連綿之勢,但是以鄴為都的一半大魏江山至此也算是安定下來了。尤讓人欣慰的是民間一片頌聖之聲,朝堂也是一片安靜祥和之氣。隻是不知這頌聖頌的是何人之德,安靜祥和又是屈於何人之威懾。
這一日天氣驟然變冷,夏日暑氣全消,完全深秋況味。一大早就開始下雨,雨勢先大後小。從如瓢潑般的傾瀉而下到細細密密綿綿匝匝地滲透下來,再到後來便是雨絲疏朗,細如銀針,似有若無了。
淒風冷雨中,有一騎出了鄴城,打馬揚鞭地直奔銅雀台而去。馬上的人顯然並不是精於騎術的驍勇武將出身,但是他略有肥胖的身子還算是能控馭靈活。這人便是黃門侍郎崔季舒。
雖然已經過了盛夏,但是花繁葉茂、濃綠成蔭的夏日景象不減。出了鄴城綠野平疇一眼望不到邊。隻要稍為留意就能看得出處處是綴實累累、枝椏彎折的待收之象。崔季舒當然顧不上留心這些,在他看來等漸行至荒草茂盛、全無人煙的野意橫生之處時才慢慢地降低了速度。眼看著一處又一處殘垣斷壁掠過,心裏完全不明白,為什麽大將軍喜歡來這個地方。
崔季舒熟門熟路地找到了銅雀台下,勒住馬,極利落地跳下來,隨手把手裏的一支皮鞭遞給了守在台下迎上來的仆役。顯然這仆役是極為熟識崔季舒的,並沒有攔阻他。崔季舒便急匆匆地抬階而上。
細雨如絲。
“郎主!”崔季舒微喘著上到銅雀台頂,一眼便看到一個翩翩青年公子正聽到了他的腳步聲迴頭來瞧。
崔季舒忽然發現,郎主大將軍高澄並沒有穿官服,也不像從前著袴褶、辮發飛揚的隨意樣子。雖然頭發束得算不上一絲不苟,但一頂白玉小冠又將他原本性情倨傲、高調的感覺變得亦正亦雅。
高澄穿著並不見奢麗的寬袖白衫,月色兩襠,清新的顏色在秋風中給人心頭添加了一抹暖意。加之其無人能匹的傾國之容色,如今逐漸又變得氣質沉靜、儒雅,更像是個隻知讀書的飽學世家公子。可是崔季舒卻在高澄一迴眸之間立刻便一眼看出,郎主的心情並不像他的衣飾顏色那麽簡單、明快,他眼中有一絲憂慮。
“你是黃門侍郎,怎麽不隨主上一起出城去送梁使?”高澄正色問道,說著他已經走過來。一刹那間已經恢複了那個鎮定、果決的輔政大將軍。
“折柳送別其實用不著主上駕臨,更輪不到叔正,郎主為什麽不去?”崔季舒半開玩笑地道。
“我去做什麽?”高澄還是正色道,“主上自然有他的心思。”
崔季舒向剛才高澄所站立的地方看了一眼。即便銅雀台已經殘損不如當初,但此刻看來仍然是危樓尚高。憑欄而立,借以地勢,能遠遠地望見鄴城,隻是不知道郎主站在這裏是否真的看到了鄴城的城門外梁史離開的情景。
“郎主放心,主上再沒有私下見過公主。”崔季舒忍不住脫口道。
高澄卻淡淡一笑道,“我有什麽不放心。你難道沒看出來,主上的心思早就不在她身上了。”
“叔正隻知道郎主的心思。偏偏羊氏娘子是羊侃的女兒,若是換了別的任何一個人,叔正一定讓郎主如願。”崔季舒是又急又氣的樣子。但是羊侃的經曆實在是太特殊了。他早已經看出來了,郎主身上衣衫,還有頭發,都是被雨浸濕了的,想必是站在這裏淋雨久了。
不想高澄卻絲毫不為他的話所動,好像根本就沒聽到他剛才說的是什麽,隻是輕笑道,“倒是這個蘭京甚是有趣。”他一副饒有意味的樣子道,“這個豎子,那日趁著大丞相與我同臨賀郡王密談,竟自私下在府第裏四下遊走,詳問仆役,大將軍平日讀何書,飲何茶。既是策馬征戰的將軍,想不到他心裏倒閑得很。”
崔季舒一怔,忽然道,“季倫也說,這個蘭京,和梁帝一般心思極富機巧,主上必不會立溧陽公主為皇後,主上也明白,梁國靜以觀變,遇事必不是肯傾心相助的人。”
“季倫?”高澄微鎖了眉頭問道,“季倫這些日子怎麽沒來見我?”
“殿下直言無妨。【最新章節閱讀】”高歡知道蕭正德有事要說,他心裏也大約猜得出蕭正德要說的事與和親有關,可是大丞相完全想不到他自身已被牽涉其中。
高歡和高澄父子二人都安坐不動,齊齊地把目光放在了蕭正德身上,鎮定冷靜地等待著這位大梁皇子要說的話。
可是蕭正德一下子被震懾住了,若說色厲內荏、欺軟怕硬恐怕沒有人能比得過這位臨賀郡王。此時他驟然覺得嗓子又幹又緊。看了看大丞相高歡,又看了看大將軍高澄,可是這父子二人都是極有城府的人。當然若說沒腦子第一自然也是臨賀郡王,於是蕭正德衝口而出道,“大丞相,大梁皇帝之孫溧陽公主與大魏和親之事,臣已思慮周詳,願意以溧陽公主與大丞相結秦晉之好,將梁、魏兩國永結盟好之意昭示天下。”說完他眼巴巴地看著高歡,其實連自己都被自己衝口而出的這些話嚇了一跳。
高歡卻聽到了好像沒聽到一樣,不動聲色地瞧著他,好像還在等待什麽似的。
高澄聽了這話猛然直起身子,不自覺地蹙眉以探究的目光看著蕭正德。隻是蕭正德的注意力全在高歡身上,顯然顧不上研究高澄是什麽神態。而高澄也很快就恢複了常態,舒展了眉頭,慢慢又跪坐了下去。
“這麽說來,這事殿下便可替梁帝做主?”高澄聲音極柔和地緩緩問道,讓人看不出一絲一毫他心頭的別扭,瞧他神態聽他語氣倒好像是在閑談什麽並不要緊的事似的。
高歡還是一語不發,任憑兒子發問直指要害。
“呃……”蕭正德被高澄這問題問得一時語塞。他忽然想起來,溧陽公主精通詩詞音律,又生得美貌無匹,祖父梁帝甚是寵愛太子蕭綱的這個女兒。自己在皇帝和太子都不知情的情況下就這麽貿然把溧陽公主許嫁給高歡……
蕭正德喉頭一動,眼中閃過一絲不知所措。此時方覺得高歡目中雖無銳利*視,但是那種極鎮定和冷靜的眼神更讓他承受不住。
“殿下這一番好意實在是讓人感動。”高澄已經是完全置身事外的態度,竟然開始恭維蕭正德,“為了兩國結盟,竟然能想出如此妙策。念及殿下公心一片,梁、魏兩國君臣怕都要感念殿下。”
高澄的話提醒了蕭正德,他心頭一亮。的確如此,自己也是為了大梁社稷為了皇帝和太子,若是能用一個溧陽公主換得北境安定,這有什麽不可以?相信皇帝和太子也都是明白人。
“這是利於兩國社稷的大好事,想必父皇和太子沒有不許的。”蕭正德解了心中憂慮,說話就開始有點又趾高氣揚起來,麵上浮起不自覺的笑意。
“不錯,殿下所言極是。和親是好事,隻是難為殿下竟肯如此讓溧陽公主屈就。家君既已有嫡妃,公主便隻能居妾室,殿下真是大度,令吾深為感佩。”高澄笑意盈盈地向蕭正德道。
蕭正德被激得麵色尷尬,但是很快便心頭靈機一動,他不自覺地幹咳了幾聲,略有結巴地迴道,“大將軍真是愛開玩笑,蜀漢先主烈祖昭烈帝之前尚江東吳侯妹妹也是為正妃的,未曾聽聞過令其居於妾室之位。”蕭正德不自覺地看看高歡,想從高歡的表情裏探究他究竟心裏是怎麽想的。“想必大丞相也亦然。”
高歡終於開了口,似笑非笑淡淡道,“臨賀郡王倒是比大將軍更愛玩笑,老夫豈敢有昭烈帝之雄心?”
高歡一句話一語雙關,但不知道他是表明自己未敢有代漢稱帝的雄心,還是未敢有以老夫娶少妻的雄心?隻是他的態度已經讓蕭正德被噎在當場了。
蕭正德幹脆心一橫道,“溧陽公主是大梁皇帝和太子的掌中明珠,想必大丞相也必定不會委屈了公主。不如大丞相重立公主為嫡妃?”蕭正德惴惴不安地看著高歡。他完全忘記了高澄便是他想讓大丞相廢了名分的如今的正妃婁氏所生。
“大梁是詩書禮樂周備之域,如今竟然連這個也不講究了嗎?竟忍心讓公主做繼室?”高澄慢悠悠地反問了一句。
這話倒讓蕭正德不好迴答了。大丞相高歡雖然沒有明確表示反對,但是拒不接納之意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態度。大將軍高澄已經把話說的這麽明白,顯然也是對這事極不讚成的。蕭正德知道高澄說話的份量,既便他再沒腦子,也自詡是大梁的大皇子,一時且做不出來那種把皇室的金枝玉葉硬塞給大魏的事來。
“殿下的一番好意大魏必然領受,不會讓臨賀郡王在梁帝處失了麵子。如今大魏和大梁一北一南能如此通好,多虧了殿下往來奔走。至於和親的事,將來必定為公主擇一佳婿,不使公主受委屈才好。”高澄說起來公事公論,他的話算是一錘定音了。
蕭正德沒聽出來“往來奔走”之意,但高澄說不會讓他在梁帝麵前失了麵子已經是直指他心中要害,他也無話可說了。而為溧陽公主的將來,既然大將軍親認了和親的事,也做出了“擇一佳婿”的承諾,這本身已經讓蕭正德心頭篤定地認為答複滿意了。
他忽而又想,也許這事真的是自己做錯了。公主和大將軍的事其實不管是在梁國,還是在魏國,都已經是明裏不說、暗裏傳遍的事,還不如等到大將軍正式繼任之後讓此事順理成章地做實了更好些。畢竟大丞相年紀漸老,大將軍繼任也是早晚間事了。
腦子裏一時轉過了這麽多念頭,蕭正德已經覺得滿意,欣然告辭而去。
蕭正德算是離開大將軍府了,但是高歡和高澄父子二人卻都沒有一絲輕鬆之色。高歡自然是不會去送客,倒是高澄一改倨傲的性子,仍然笑容可掬地將臨賀郡王蕭正德送了出去。
過不了片刻獨留在這個小院落裏的高歡便聽到了院門口輕微的腳步聲穩穩地由遠及近,接著門口有極輕的說話聲,仆役唯諾之聲連連,倒還略響亮些。接著便看到院門被推開,兒子高澄已經走進來。果然並沒有仆役跟進來服侍。高澄反身關上門向立於廊前簷下的父親高歡走來。
高歡已經極敏銳地d察到了兒子眼底深藏的一絲淡淡的懊惱。雖然他看起來是那麽淡定、鎮靜,但是他畢竟是他的父親。知子莫若父,即便他隱藏得再深,他也可以輕而易舉地看出來。
“大將軍若是真想留下梁國公主,就是把她立為皇後也未嚐不可。”高歡不知是真是假地道。
“兒子不想。”高澄卻斬釘截鐵地迴複了父親。
他的語氣在一瞬間有點像是在賭氣,又有點像是心頭藏著無名火,不知道該從何處發。但也隻說了這一句,高澄便閉了口。高歡倒不急不火等待般地看著兒子。高澄果然很快便神色緩和過來。
他拋開剛才的話題,一邊想一邊漫無目的地在院中樹蔭下踱了幾步道,“入鄴城以來,大丞相侍君格外謹慎守禮,令百官敬服。且施以仁政,減賦稅、輕徭役,與民休息。”高澄一邊說一邊又不急不徐地慢步至父親身前,停下來,看著父親極平靜地道,“如今幽、瀛、滄、青傍海四州以煮鹽所得兒子心裏已經大略算過,可全大人以此周贍軍費之心。此外,諸州也都按大人所命在濱河、津梁處置倉積穀。一旦有所需,便可轉漕供軍旅以防饑饉。大人如此殫精竭慮,又如此‘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想必不是為了在這個時候就急著要‘道千乘之國’了吧?”
“大將軍不必替老夫算計,倒不如說是老夫替大將軍奔走。”高歡淡淡道,看不出是喜是嗔。盡管他這時心裏已經是喜之甚也,甚至是安慰之極。
高澄沒說話,看著父親,似乎一時沒聽明白父親的話,又似乎是心裏在想什麽而表裏不一。半天才道,“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大將軍是恐天子家事?”高歡閑聊般道。
“天子家事既是國事。”高澄撇開這個話題又道,“兒子恐廟堂上不清靜,若是內外勾結便要生大禍患。”
鄴城多雨。
過了盛夏,漸漸入秋,幾乎日日不是大雨就是小雨。雖然秋雨不比春雨珍貴,又是連綿之勢,但是以鄴為都的一半大魏江山至此也算是安定下來了。尤讓人欣慰的是民間一片頌聖之聲,朝堂也是一片安靜祥和之氣。隻是不知這頌聖頌的是何人之德,安靜祥和又是屈於何人之威懾。
這一日天氣驟然變冷,夏日暑氣全消,完全深秋況味。一大早就開始下雨,雨勢先大後小。從如瓢潑般的傾瀉而下到細細密密綿綿匝匝地滲透下來,再到後來便是雨絲疏朗,細如銀針,似有若無了。
淒風冷雨中,有一騎出了鄴城,打馬揚鞭地直奔銅雀台而去。馬上的人顯然並不是精於騎術的驍勇武將出身,但是他略有肥胖的身子還算是能控馭靈活。這人便是黃門侍郎崔季舒。
雖然已經過了盛夏,但是花繁葉茂、濃綠成蔭的夏日景象不減。出了鄴城綠野平疇一眼望不到邊。隻要稍為留意就能看得出處處是綴實累累、枝椏彎折的待收之象。崔季舒當然顧不上留心這些,在他看來等漸行至荒草茂盛、全無人煙的野意橫生之處時才慢慢地降低了速度。眼看著一處又一處殘垣斷壁掠過,心裏完全不明白,為什麽大將軍喜歡來這個地方。
崔季舒熟門熟路地找到了銅雀台下,勒住馬,極利落地跳下來,隨手把手裏的一支皮鞭遞給了守在台下迎上來的仆役。顯然這仆役是極為熟識崔季舒的,並沒有攔阻他。崔季舒便急匆匆地抬階而上。
細雨如絲。
“郎主!”崔季舒微喘著上到銅雀台頂,一眼便看到一個翩翩青年公子正聽到了他的腳步聲迴頭來瞧。
崔季舒忽然發現,郎主大將軍高澄並沒有穿官服,也不像從前著袴褶、辮發飛揚的隨意樣子。雖然頭發束得算不上一絲不苟,但一頂白玉小冠又將他原本性情倨傲、高調的感覺變得亦正亦雅。
高澄穿著並不見奢麗的寬袖白衫,月色兩襠,清新的顏色在秋風中給人心頭添加了一抹暖意。加之其無人能匹的傾國之容色,如今逐漸又變得氣質沉靜、儒雅,更像是個隻知讀書的飽學世家公子。可是崔季舒卻在高澄一迴眸之間立刻便一眼看出,郎主的心情並不像他的衣飾顏色那麽簡單、明快,他眼中有一絲憂慮。
“你是黃門侍郎,怎麽不隨主上一起出城去送梁使?”高澄正色問道,說著他已經走過來。一刹那間已經恢複了那個鎮定、果決的輔政大將軍。
“折柳送別其實用不著主上駕臨,更輪不到叔正,郎主為什麽不去?”崔季舒半開玩笑地道。
“我去做什麽?”高澄還是正色道,“主上自然有他的心思。”
崔季舒向剛才高澄所站立的地方看了一眼。即便銅雀台已經殘損不如當初,但此刻看來仍然是危樓尚高。憑欄而立,借以地勢,能遠遠地望見鄴城,隻是不知道郎主站在這裏是否真的看到了鄴城的城門外梁史離開的情景。
“郎主放心,主上再沒有私下見過公主。”崔季舒忍不住脫口道。
高澄卻淡淡一笑道,“我有什麽不放心。你難道沒看出來,主上的心思早就不在她身上了。”
“叔正隻知道郎主的心思。偏偏羊氏娘子是羊侃的女兒,若是換了別的任何一個人,叔正一定讓郎主如願。”崔季舒是又急又氣的樣子。但是羊侃的經曆實在是太特殊了。他早已經看出來了,郎主身上衣衫,還有頭發,都是被雨浸濕了的,想必是站在這裏淋雨久了。
不想高澄卻絲毫不為他的話所動,好像根本就沒聽到他剛才說的是什麽,隻是輕笑道,“倒是這個蘭京甚是有趣。”他一副饒有意味的樣子道,“這個豎子,那日趁著大丞相與我同臨賀郡王密談,竟自私下在府第裏四下遊走,詳問仆役,大將軍平日讀何書,飲何茶。既是策馬征戰的將軍,想不到他心裏倒閑得很。”
崔季舒一怔,忽然道,“季倫也說,這個蘭京,和梁帝一般心思極富機巧,主上必不會立溧陽公主為皇後,主上也明白,梁國靜以觀變,遇事必不是肯傾心相助的人。”
“季倫?”高澄微鎖了眉頭問道,“季倫這些日子怎麽沒來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