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定主意後。

    許清宵一直在客棧中休息,也沒有出去。

    也就是偶爾喊來小二,準備一些食物。

    也吩咐了不要傳出自己在客棧的消息。

    客棧外熱情似火的讀書人,不減反增,或許饑餓營銷就是這個意思吧。

    越是看不到,越是追捧。

    是夜。

    許清宵趁著夜色正濃,再一次從窗戶爬了出去。

    他要離開南域府都,迴平安縣。

    府試揭榜還需要等一段時間,自己已經入了品,來迴一趟十天的時間完全夠。

    李廣新的宴會,也是等府試揭榜後設下。

    所以這段時間,完全可以讓自己迴去一趟。

    迴去的目的很簡單。

    複刻吳言交給自己的書。

    這東西不算難,隻需要幾樣東西就好,南豫府有,平安縣也有。

    不過相應的材料如果在南豫府購買,肯定能被查出,謹慎一點不是壞事。

    去平安縣要好一些。

    再者最主要的事情,倒不是這個,而是解秘。

    吳言交給自己的小冊,為何會顯露【平安縣】這三個字。

    還有‘明月山上明月光,緣法自在陰陽中’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明月山在何處?平安縣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座山名。

    緣法自在陰陽中又是什麽意思?

    對於明月山,許清宵沒有任何頭緒。

    但對於第二句話,緣法自在陰陽中,許清宵有些理解。

    要麽是器物,一陰一陽,要麽就是異術,一陰一陽。

    吳言修煉的異術是太陰凝脈術,來平安縣所找的是金烏淬體術。

    一陰一陽,極其符合。

    但有兩個問題出現了。

    第一,吳言怎麽知道平安縣有金烏淬體術。

    第二,小小的平安縣,為什麽會有金烏淬體術。

    這兩個點,許清宵之前沒有想過,如今將事情慢慢展開後,很多疑點都出現了。

    異術是什麽東西?

    王朝仙門統統禁止的東西,隻需要付出代價,便可以獲取不可思議的力量。

    這種東西按理說不可能出現在一個小小的平安縣吧?

    平安縣又何德何能收藏一本異術?

    這兩個點若是解釋不清楚的話,就有些難推理下去了。

    “不管如何,還是先去平安縣吧。”

    夜色正濃。

    許清宵消失在了南豫府內,他有李鑫的手令,離開南豫府不算什麽難事。

    至於程立東會不會跟來。

    許清宵可以篤定他不會跟來。

    已經交代好李鑫看住程立東,李鑫的父親,李廣新如今完全與自己是一條戰線。

    皇上的賞賜是因誰而獲,李廣新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李廣新是希望程立東不要去找許清宵麻煩。

    自己離開南豫府,就算被發現了也不是什麽大事,又沒人限製自己的人身自由。

    可程立東要是消失,那就別怪李廣新找他麻煩了。

    權衡之下,程立東不會跟來的。

    當然如果程立東願意冒著被革職的風險,也不是不可以過來。

    隻是即便程立東跟來了,許清宵也不怕。

    程立東不敢妄動自己。

    朝廷視自己為良才,如果自己出了半點事,李廣新第一個暴跳如雷,程立東拿不出證據證明自己一直待在南豫府,那他必死無疑。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真不是程立東找自己麻煩,他也得死,錯殺就錯殺,對於李廣新來說,死一萬個程立東也抵不了一個自己。

    程立東是一個有野心的人。

    他也絕對不敢亂來。

    許清宵喜歡這種人,最起碼守規矩。

    子時。

    許清宵消失在夜色當中。

    半刻鍾後。

    城門口,一道身影立在城牆上。

    是程立東的身影。

    月光下,程立東看著消失在夜色中的許清宵,陷入了沉思。

    自許清宵走出府院後,他便一直在暗中跟蹤許清宵,雖然看不到一舉一動,但行蹤還是得知。

    可如今許清宵離開南豫府,讓他糾結了足足半刻鍾的時間。

    這半刻鍾內,他想了很多事情。

    繼續跟蹤許清宵,必然會被李廣新革職。

    其實革職倒無所謂,若是有收獲的話,哪怕不當官也行。

    可問題是,許清宵會與自己合作嗎?

    答案是不會。

    自己可以用強硬的手段嗎?

    可以。

    但用了以後,自己的下場也別想好。

    許清宵名氣太大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從地上的螻蟻,一躍變成了一個巨人。

    自己若是敢動許清宵半根毛,隻怕自己立刻成為朝廷重犯,而且是重犯中的重犯,天下文人都不會放過自己。

    到時候即便是得到了東西又能如何?

    終日在追殺中逃亡?

    而且能逃多久?

    可就這樣放任許清宵不管嗎?

    深吸一口氣。

    程立東搖了搖頭,他不可能放任許清宵不管,武帝遺寶,他勢在必得。

    不過要換一種手段了。

    而就在此時。

    大魏宮廷。

    皇宮深處。

    養心殿內。

    一道聲音響起。

    “陛下,絕世文章已送到。”

    悅耳之聲響起。

    一份文章出現在大殿中。

    “呈。”

    大魏女帝的聲音十分平靜。

    很快擺放在地上的文章,無風自動,漂浮在她麵前。

    龍椅上。

    對於這篇絕世文章,大魏女帝並沒有露出十分激動之色,相反平靜無比。

    原因無它,絕世文章無非兩種,立意和國本,若是立意,那就沒什麽好說的了,大魏眼下不需要精神糧食了。

    而若是國本之策,基本上九成九是北伐之事。

    所以她對這篇文章不抱任何希望。

    但看還是要看。

    能被天地認可的文章,舉世難尋,大魏出了奇才,作為皇帝不可能無視。

    符不符合心意是其次。

    有沒有用才是是主要。

    想到這裏,女帝揮了揮手,美目落在文章上,開始細細閱讀了。

    這是絕世文章應有的尊重。

    【大魏安國策】

    【魏,曆先帝北伐數七,民生凋敝,餓殍遍野,竊以為安國之策,在定百姓,複社稷,安天下】

    隻是一眼。

    女帝的目光便徹底收不迴了。

    她認真觀看,每一

    個字都比較細心,沒有一目十行。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

    這位大魏女帝,神色逐漸變化了。

    從一開始的平靜,到後麵的驚訝,再到最後的震撼。

    女帝的目光死死地盯著這篇絕世文章。

    她沒有想到,這篇絕世文章,竟然能如此犀利,將大魏王朝目前的窘境全部寫出來。

    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朝堂之上的事情,有些老狐狸明白,但對於天下讀書人來說,若是沒有涉足其中,根本難知一二。

    譬如說大魏缺錢,但為什麽會缺錢,缺錢的原因在何處?

    有幾個人知道?沒有身在朝堂,根本就無從得知,甚至有部分官員也沒有意識到大魏的危機在何處。

    可這篇文章,卻將大魏眼下所有問題,全部都寫出來了。

    不但寫出來了,而且還是那種一針見血。

    自己想避都避不開的犀利。

    但真正讓她震驚的不是提出問題。

    滿朝文武,誰不會提問題?

    真正讓她震撼的是,解決問題。

    這篇安國策上,有解答之法,而這解答之法,更是清新脫俗。

    大魏錢莊。

    聚百姓錢財,造百姓之福。

    其中論點更是讓這位女帝連連震撼。

    譬如富村修路。

    身為大魏的帝王,她豈能不知道這個道理,隻有經濟貿易才能促進銀兩流通,銀兩流通才能營造稅收。

    而種種交易,都離不開漕運,無論多便宜的東西,經手漕運都會變得昂貴。

    若能修路,漕運費用將可以大大降低,買價依舊便宜賣出,而賣家減少漕運之費,將其中價格減少,薄利多銷,如此一來買賣之人便會繁多起來。

    而對大魏來說,每一筆買賣都是稅收。

    但問題來了,修路修路,誰修?

    讓百姓自己掏錢修路嗎?

    有這個覺悟,大魏早就統一天下了。

    所以隻能讓朝廷撥款修路了。

    隻是修建一條官道,需花費數萬兩白銀。

    然而官道暢通,漕運費減少,百姓的確盈利了。

    可一個大問題來了,等當地收取一萬兩稅收要多長時間?

    而且當

    地縣衙有了銀子以後,不可能還苦巴巴過日子吧?

    各種配套花費,就是大幾千兩銀子,因為這件事情,先帝殺了一批貪官汙吏。

    但這個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

    試點測試可以,想要全國鋪開做不到。

    原因無他。

    沒錢。

    一個縣修一條路就是一萬兩白銀。

    十個縣就是十萬兩白銀。

    哪裏有這麽多錢財銀兩?

    而且這還僅僅隻是修路而已,總不可能把國庫取幹淨,就為了修路吧?

    這顯然是不行的。

    可這篇文章卻提到了兩個點,讓大魏女帝不得不震撼。

    取之於民,用於民,百姓錢財存於大魏錢莊,錢莊將銀兩借給各地各縣,發展貿易。

    先借後還,構造信用評級,到期不還,立案徹查,若當地官員貪贓枉法,就地處決,若百姓投機取巧,嚴懲不貸,三代不得科舉,經商,入伍。

    這兩點堪稱是點睛之筆。

    大魏國庫的確沒錢。

    但建立錢莊,讓百姓乖乖地將銀兩存入其中,然後再用這筆錢去建設大魏。

    當地縣府若是到期不還,立案徹查,貪贓枉法就殺,百姓若是賺到銀兩,卻舍不得繳納稅銀,三代不得科舉經商入伍。

    這懲罰夠狠的啊。

    三代不得科舉經商入伍,可謂是斷絕後路。

    雖有些嚴酷。

    但非常時期,非常之法。

    或許這樣做會引來一些不公,可對於一個王朝來說,犧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換取大部分人的利益,這是值得的。

    “好!”

    一道驚聲響起。

    跪在養心殿中的女子,不由露出驚訝之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魏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月未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月未時並收藏大魏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