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雷音寺。


    後山洞內。


    許清宵盤腿而坐,望著眼前枯敗的老僧。


    “與平丘府有何幹係?”


    對於平丘府,許清宵還有印象,懷平郡王就是因為平丘府而死的。


    當初,平丘府大旱數年,朝廷撥款三千萬兩白銀,而懷平郡王扣下賑災銀,導致三百萬百姓死於非命。


    也正是因為如此,自己不得不殺懷平郡王,請來聖意。


    但就是因為這件事情,自己惹來了一樁又一樁麻煩。


    卻沒想到,兜兜轉轉,又迴到了這個點。


    “世尊。”


    “貧僧有幾件事情反問世尊。”


    老僧開口,沒有直接迴答。


    “大師請說。”


    許清宵洗耳恭聽。


    “其一,平丘府發生旱災,對於大魏來說,並非是什麽稀罕之事,求雨符雖難得,但大魏也不完全缺乏,可三十六張求雨符,滴水未落,世尊可有疑惑?”


    老僧開口,這般說道。


    此話一說,許清宵有些恍然大悟了。


    的確,當初自己調查平丘府案子時,忽略了這個細節。


    求雨符這種東西,理論上來說,用了就會有雨落下,下雨這種事情又不是什麽大事。


    可三十六張求雨符沒有落下一滴雨水。。


    這明顯就有問題。


    隻是,當初自己還是太局限於常規思想了,總覺得是懷平郡王貪汙三千萬兩白銀。


    現在想想,實在是有些愚蠢。


    “其二,堂堂懷平郡王,世尊覺得,他們在乎三千萬兩白銀嗎?”


    這是老僧第二個問題。


    也是許清宵剛才想到的事情。


    的確。


    堂堂懷平郡王,再窮也不會做這種事情。


    三千萬兩白銀固然不少。


    可實際上呢?


    當初那幫番商,每年給這些王爺提供多少銀子?


    三千萬兩多是多,但絕對不值得一位郡王犯險,尤其是葬送三百萬百姓,這事一但暴露出來,不死也得死。


    原來,是另有隱情啊。


    “其三,三百萬人死了,那些怨魂去了何處?”


    老僧說出第三點。


    以上三點,都可以證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平丘府之事,絕對沒有想象中那麽簡單。


    隻不過,許清宵沒有打斷對方的言語,而是耐心聽著。


    “有人在血祭,用上古最惡毒的方式,血祭大魏三百萬無辜百姓,達到一個目的。”


    他緩緩出聲,道出真相。


    “有問題。”


    “他們這樣做,不怕大魏報複?三百萬人,莫說大魏,天下正道修士也不會放過他們。”


    許清宵立刻出聲,他倒不是不相信,而是覺得有些誇張。


    涉及到了血祭,天下正道人士不可能不動容的,到時候三大王朝,再加上仙門,佛門,一同集結,沒有人會有這樣的膽子,敢挑戰天下英傑。


    然而,對方搖了搖頭,出聲道。


    “許施主還是想錯了。”


    “這三百萬無辜百姓,並非是他們第一次出手。”


    小雷音寺的老祖開口,給予了迴答。


    不是第一次出手?


    刹那間,許清宵明白了。


    “北伐之戰,是第一次。”


    “所以平丘府,隻是到了關鍵時刻,欠缺百萬怨魂,故此寧可背負巨大的壓力,也要設下這個局?”


    許清宵想到了,故此出聲,這般說道。


    “恩。”


    “北伐之戰,已經收集了大量怨魂,但還是欠缺一些,所以才會出現平丘府之亂。”


    老僧點了點頭。


    “可為什麽過了這麽多年,沒有什麽災厄?”


    許清宵不解問道。


    “還不夠。”


    “他們想要複蘇傳說中的三大兇神,這些還是不夠。”


    “世尊難道沒有察覺到嗎?有人一直在暗中,挑起戰亂。”


    “大魏附屬國,蠻國,以及現在的初元王朝與突邪王朝,這些事情,都有他們的影子。”


    他出聲,一句話點醒了許清宵。


    靖城恥,北伐,附屬國之戰,蠻國,初元王朝,突邪王朝。


    許清宵很難將這些事情全部串聯在一起,可現在聽完之後,這些看似不怎麽相關的事情,的的確確可以聯係在一起。


    靖城恥,在所有人眼中,都認為是蠻國自信膨脹,企圖入侵大魏,可反過來說,大魏有一品武者,蠻國是知道的,所以這場戰爭絕對不可能入侵大魏,最多隻能讓大魏吃個大虧。


    而這樣做的話,等大魏緩過神來,蠻國也要受損。


    北伐,天下人認為這是大魏的反擊,甚至許清宵也認為是反擊,可問題是,大魏七次北伐,打的太兇了,說明這就是一個局,一開始大魏可能當真是要反擊。


    可後麵大魏的反擊,就變得有些與眾不同了,武帝應該是知道了什麽,絕對不是表麵這麽簡單。


    附屬國之戰,當初許清宵沒能細想,現在想想,附屬國是被挑撥的,可問題是,附屬國敢跟大魏亮劍,這也有些不同尋常,即便是初元王朝和突邪王朝許諾了再多的好處,隻怕他們也不會答應。


    再者還是蠻國,他們養精蓄銳了數十年,這麽急匆匆來大魏,不能說受到了這幫人的蠱惑,但初元王朝和突邪王朝沒少忽悠蠻國。


    一瞬間,許清宵有些咂舌了。


    這個組織當真有些可怕啊。


    把天下勢力耍的團團轉,硬生生把他們騙成這個樣子。


    “這些人是誰?”


    “是否與大魏仙屍有關?”


    許清宵問道,同時又扯出了大魏仙屍。


    “與大魏仙屍無關。”


    “貧僧與武帝還有幾位施主商談過,這個勢力人數不多,但每一個都是地位極高之人。”


    “大魏王朝有一個,儒道中有兩個,佛門之中有一個,仙門之中也有一個,一共五人。”


    他迴答道。


    “仙門與佛門中也有?”


    許清宵皺緊眉頭,這是他沒想到的地方。


    “恩,不過仙門和佛門的強者,已經死了,佛門之人,已經圓寂,這一點貧僧確信,隻不過仙門的那個,就不太好說。”


    正心神僧給予迴答。


    “仙門?”


    “叫什麽?”


    許清宵問道。


    “疑似雲遊真人,甲子成仙,不過不是七大仙門任何一個,來曆有些不明,他也是參與者之一,隻是後來沒有他的消息。”


    正心神僧道出此人的名字。


    “那其他幾人呢?大魏是誰?”


    許清宵繼續問道。


    “不清楚,一開始貧僧猜想是懷寧親王,可後來覺得不是,他很有可能也是一枚棋子罷了。”


    “這個人藏的太深了。”


    正心迴答道。


    “不是懷寧親王。”


    許清宵直接迴答道。


    “恩,不是懷寧親王,但也差不多了。”


    正心神僧出聲。


    “那儒道的呢?”


    “是否,是兩位聖人?”


    許清宵問道。


    然而,正心神僧搖了搖頭道。


    “仙門,佛門,大魏,貧僧都能猜到一二,但唯獨儒道的人,貧僧猜不到。”


    “可能是聖人,但也有可能不是聖人。”


    正心神僧緩緩出聲,他沒有直接認定是聖人,可也拿不出證據說不是聖人。


    “大師,有些事情你可能不知道。”


    許清宵開口,他將自己得到的消息,全部告訴對方。


    倒不是信任對方,而是讓對方進行分析。


    小半個時辰後。


    許清宵將這些來龍去脈全部說了一遍。


    後者頓時沉默。


    他沉思了許久。


    過了一會,繼續出聲。


    “如若是這般的話,那應當是兩位聖人了。”


    “但,貧僧不太相信。”


    正心神僧的迴答,出乎許清宵意料。


    “為何?”


    許清宵有些好奇。


    鐵證如山的情況下,怎還會有些懷疑。


    “世尊,當世沒有人能夠活這麽久,尤其是聖人,他們承載天命,天地不會允許他們活這麽長時間的。”


    “即便他們當真活這麽長時間,也不會這樣做,聖人是不一樣的,每一位聖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不會受別人的阻礙。”


    “世尊,貧僧問你一句,如果讓天下一半的人葬身,可讓你成聖,你願意否?”


    正心神僧道出自己為何否決的原因。


    此話一說,許清宵的確沉默了。


    讓天下一半的人葬身,換取自己的聖位。


    許清宵可能做不出來。


    這不是聖母心,而是三觀問題,這是人性的根本,沒有人是窮兇極惡的魔頭,人有惡念,是因為善念不得證。


    並非是生來的惡。


    尤其是,許清宵讀了幾年書,也明白了諸多道理。


    他做不出這樣的選擇。


    看見許清宵猶豫沉默。


    正心神僧雙手合十道。


    “世尊,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想來也無需貧僧多說。”


    “但貧僧也不敢保證,是不是對的,畢竟人到了晚年,或許會生出一些惡念來,畢竟誰都想要長生。”


    “隻不過,也有人會在生死之中,大徹大悟,無非是少之可憐,可聖人古今往來也就那幾尊。”


    “其實說到底,長生的意義又有和意義?身邊的朋友,一個個老去,大世凋零,千百年後,早已經是物是人非,這有意義嗎?”


    正心神僧參透生死,他數十年前,中了詛咒,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靠著一口氣,撐到了現在,就是為了等待許清宵的到來。


    而這數十年來,他也明白了諸多事情,對生死有著格外的見解。


    許清宵也在認真思索。


    因為仔細想想。


    能成聖人者,哪一個不是人中龍鳳。


    聖人不是境界實力的強大。


    而是思想與靈魂的強大,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許讓他們長生,他們會不擇手段。


    但對聖人來說,還真不一定。


    隻是,到底是不是,自己無法確定,正心神僧也無法確定。


    隻能暫時放一放,先不去糾結這件事情。


    “多謝大師賜法。”


    很快,許清宵恭敬出聲,而後繼續問道。


    “先帝讓我來此,說是有事交代,敢問大師,是何事?”


    許清宵有些感慨,同時問起來主要事情。


    在武帝墓中,武帝說過他留下一些信息在小雷音寺中,自己前來,就是為了這件事情。


    “武帝留有一番話,施主請聽。”


    “武帝料想,後世定有人會尋中洲仙藏,但仙藏當中,又充滿著諸多詭異不詳,若求自保,帶上仙屍。”


    正心神僧如此說道。


    “帶上仙屍?”


    許清宵皺眉,他沒想到武帝留下的話是這個。


    “恩,帶上仙屍前往中洲仙藏。”


    “不過,貧僧想應該不需要了。”


    正心神僧點了點頭,同時又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為何?”


    許清宵繼續問道。


    “武帝讓世尊帶上仙屍,或許是因為仙屍可以壓製住中洲仙藏的神秘力量,隻是當年武帝尋找貧僧時,體內有與你一般的氣息。”


    “甚至說,世尊體內的氣息,比武帝還要強,更加可怕。”


    正心神僧望著許清宵,提到了這個關鍵信息。


    “是這個嗎?”


    許清宵凝聚三魔印。


    “恩,就是此物,武帝當年從中洲仙藏歸來,體內就有這種氣息,不過沒有這麽強,仙屍可以壓製這種氣息。”


    “所以武帝才會叮囑世尊帶上仙屍,隻不過世尊既然有這樣的印記,而且還能壓製,想來中洲仙藏不會對世尊造成什麽影響。”


    他緩緩開口。


    認真說道。


    “明白了。”


    “大師,我最後還有一個問題,他們什麽時候會動手?”


    許清宵提出最後一個問題。


    這幫人從北伐就開始算計,大量血祭,到了現在,應該也快了,隻是自己不知道具體時間罷了。


    “不出意外,中洲大戰,便是他們計謀得逞之時。”


    “所以,這一切還是要看世尊,倘若不戰,可以壓製動亂,初元王朝與突邪王朝,雖然對大魏虎視眈眈,可也不想發生這種事情。”


    “可如若大魏王朝越來越強,兩大王朝隻怕也會殊死一搏。”


    “到時候,又是一場大亂。”


    正心神僧簡單分析道。


    換句話來說,這世道亂不亂,由許清宵說了算。


    如今,大魏神武大炮的出現,讓兩大王朝實實在在感到壓力,如果大魏願意和談,讓出神武大炮,他們可以選擇和平發展。


    可如若大魏不願意的話,兩大王朝不蠢,不會坐以待斃。


    早死晚死都是死,不如放手一搏,即便是自己不好,也不會讓大魏越來越強。


    站在國家角度上來看,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話題迴到這裏。


    眼下,許清宵知道,這又到了一個絕境。


    是一個死局。


    進,則天下大亂,會有更強大的敵人。


    退,一切不過是為別人做嫁衣,雖然大魏也能得到優勢,可未來誰都不好說,指不定那天又打起來了。


    想要解決這個麻煩,還是得看中洲仙藏有沒有極品靈金。


    若是有,而且數量不少的話,那就不需要擔心這些東西了。


    可如若沒有的話,就麻煩了。


    想到這裏,許清宵不由起身,他朝著正心神僧一拜。


    “多謝大師。”


    “晚輩沒有什麽迴報,就幫大師續命十年。”


    說到這裏。


    三魔印凝聚在掌中,下一刻後者體內的魔氣,全部湧入許清宵體內。


    刹那間,正心神僧有些驚訝。


    “世尊,無需如此,老衲並不想續命,莫要害了世尊。”


    正心神僧開口,他枯坐十年,早已經看透生死,已經不在乎生死了。


    “對我來說,隻是舉手之勞罷了。”


    “而且,天下可能要大亂,大師若是死了,不知又有多少蒼生會死在這場動亂之中。”


    “晚輩是在拯救天下蒼生。”


    許清宵開口,一番話讓正心神僧沉默。


    “阿彌陀佛。”


    “貧僧替天下蒼生,多謝世尊。”


    正心神僧沒有拒絕了,而是釋放出自己的魔氣。


    一刻鍾後。


    他體內的魔氣全部消失,被許清宵煉化幹淨,同時許清宵打入一道武帝之氣,為對方重塑肉身。


    “大師,晚輩先行告退了,大乘佛法需要前輩多多幫忙,此法若能傳下,可增幾分勝算。”


    許清宵留下這句話,隨後便直接離去。


    來的很快,走的也很快。


    “敬遵法旨。”


    正心神僧雙手合十,而後緩緩修複肉身。


    下一刻。


    小雷音寺外。


    許清宵的目光,不由落在了天竺寺。


    他有些沉默。


    似乎在思考,要不要去一趟天竺寺。


    可最終,他沒有前往天竺寺,而是消失在西洲茫茫山脈中。


    山川之中。


    許清宵取出中洲仙藏的地圖。


    隨著武帝之力灌入地圖內,刹那間巨大的地圖上,閃爍一個光點。


    仔細觀看。


    是中州與東洲交界之處。


    這裏便是中洲仙藏的地方。


    刹那間。


    許清宵一步橫跨萬裏,朝著中洲仙藏趕去。


    不過臨走之前,許清宵寫下一封天書,告知女帝,自己沒迴大魏之前,無論如何,不要與兩大王朝翻臉。


    可以忍讓,決不可翻臉,一切等自己迴來再說。


    既然知道這幫人的目的,許清宵也不可能讓他們如此得逞。


    如若自己當真運氣不好,死在了中洲仙藏內,大不了就讓出神武大炮,隻要不是讓出一品,其他二品讓了出去,換來更多好處。


    可保大魏安穩發展數百年。


    如今,大魏已經橫掃所有敵人,好好經營,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即便是暗中的人,想要鬧事,三大王朝也不會答應,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也不蠢。


    一個時辰後。


    一處荒山。


    這裏赤地無垠,褐色的大地,仿佛沾染無數鮮血一般。


    取出地圖。


    當下,整張地圖化作一塊令牌,沒入了山川之中。


    而中洲龍鼎浮現。


    四麵八方匯聚靈氣。


    最終,一扇琉璃門出現。


    越過這扇門,便可得知中洲仙藏的秘密了。


    沒有任何遲疑。


    許清宵一步跨越,沒入了仙門之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魏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月未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月未時並收藏大魏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