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豐當然不會知道,他的撤離已經在縣令大人的那杆妙筆下,變成一場可歌可泣的江陰保衛戰……
大捷。
縣令大人臨危不懼指揮若定,江陰軍民浴血奮戰,於黃山炮台被攻破海副都統壯烈殉國的危急時刻,以江陰孤城阻擋住了妖人楊豐及數千發匪的進攻,終於等到了蘇鬆鎮總兵周世榮率領的援軍,並與周總兵裏應外合一舉擊潰發匪。楊妖人不得不率領殘部倉皇而逃,然後在官軍追擊下數千發匪落入長江葬身魚腹,隻有那妖人帶著一百多發匪逃迴船上遁往下遊,不過周總兵殺敵心切也被那妖人以妖術所害壯烈殉國,總之……
總之殺敵無數,斬首沒有。
都掉長江淹死了哪有首級可斬。
當然,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經此一役那妖人膽寒,而且其本身也被官軍大炮重傷,所以再也不敢向上遊進犯。
鎮江,揚州,江寧都保住了。
這一點是絕對真的。
話說這可真是大捷!
總之這份捷報傳出,整個長江兩岸一片歡騰,在確定楊妖人的確已經遁往下遊甚至出崇明後,江蘇巡撫署理兩江總督陳鑾在病床上興奮地顫巍巍書寫了給道光的大捷奏折,一時間甚至他的病情都好多了。
而這份八百裏加急的捷報再加上之前葛雲飛在定海的勝利,同樣也讓道光的心情也好多了,甚至衝淡了海齡被堆京觀,陳階平戰死吳淞,發匪盤踞福州等一係列不幸消息,而且就在同時,南線進攻廣州的奕山也再次給他奏捷。雖然明知道奕山的奏捷裏麵水分嚴重,但既然奕山還奏捷,也就意味著發匪沒有攻破清軍防線,話說這時候的道光已經開始會看那些大捷的奏折了,無論這些奏折裏麵有多麽大水分,但是隻要還是捷報,那就意味著事情沒向更壞發展,至少是沒有再丟地盤,然而……
他還是高估了奕山的節操。
“蘇三娘?”
廣州原兩廣總督衙門,現在的廣州軍管會大堂內,楊豐饒有興趣地說。
這個名字的確讓他很感興趣。
“神皇,這蘇三娘和她丈夫蘇三都是天地會的,和一幫放排的船工準備起兵響應咱們,不過被叛逃出賣其夫遇害,她帶著部下攻破高州殺了守將和官員派人來求援。實際上這段時間不僅僅是蘇三娘,嘉應州炭工楊嗣龍也帶著一幫燒炭工起兵,原本想進攻嘉應州,但被韃虜擊敗,這時候在山裏據守等待咱們增援。另外欽州也有一夥放排的船工起兵,為首的叫馮子材,他們也是占了山區,並且派人到廣州來求援,這樣的小股武裝基本上遍布兩廣,但除了蘇三娘占據高州外其他都敵不過那些團練隻能占據山林,然後等著咱們過去救援。”
陳六說道。
“這也是星火燎原呀!”
楊神皇很滿意地說。
話說這都是名人啊,蘇三娘,楊嗣龍,呃,這是原名,倒是馮子材居然投身geming讓他有些意外,不過這也沒什麽奇怪的。
這時候的馮子材還是標準的無產jie級,自幼父母雙亡,十五歲唯一的親人祖母也死了,家無寸田,就靠一雙拳頭和一把力氣給人當保鏢放排做船工為生,這樣的人完全堪稱根正苗紅,他原本曆史上投民團也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而且和蘇三娘這一幫的天地會有仇,但這時候一切影響他選擇的因素都不存在,他投奔geming就完全正常了。
“調羅大綱去高州,他適合幹這種事情,就說我點名他的。”
楊豐說道。
的確,沒人比羅大綱更適合了。
“讓他帶第六,七兩個旅登陸電白向北接應蘇三娘,同時以這兩個旅為基礎單獨設立第四軍,以他為第四軍統製,額外給他十三,十四兩個步兵旅的番號,讓他收編蘇三娘的部下並進行擴軍,如果有興趣連蘇三娘一起收了吧!”
神皇接著說道。
他目前總共已經把番號排到了十二個旅,第二旅在安不納島,第十一和十二兩個旅的番號給了福州的謝平等人,同樣也給了他們第三軍的正式番號,而其他九個旅都在廣東,其中羅大綱那裏是第四旅,陳六這裏是一,三,再就是五到十旅,這九個連同炮兵一,二旅屬第一,二兩軍。他的軍隊旅是基本單位,軍是方麵軍,沒有固定的編製構成,炮兵旅是總參謀部直屬,總參謀長就是陳六,而第一軍就是粵北方麵軍,軍部在清遠,第二軍是廣州留守軍,主要以新會等周圍防禦為主,羅大綱的第四旅也屬於這個軍,海軍係統的艦隊,岸防還有陸戰隊則歸總參謀部直屬,因為規模有限暫時還沒單獨搞海軍參謀部。
這樣分出羅大綱率領兩個旅登陸電白與蘇三娘會師,廣東南部和廣西的進攻作戰就交給這個軍了。
那裏的清軍其實不強。
但是,士紳的團練武裝就比較強了,實際上這時候這一帶的團練基本取代綠營,害怕geming火焰燒過去而清軍又實在指望不上的士紳們,不得不忍著肉疼掏錢大量武裝起一支支團練,甚至還有從安南等地聘請雇傭軍的,據說就連洋人教官都有了。
不得不說在壓力麵前這些士紳們頭腦還是很靈活的。
但他們這樣做的代價是必須加重對佃戶們的壓榨,因為他們必須得額外承擔這些團練的軍費,而每年租子就那些,他們總不能少養幾個小妾吧?最後隻能繼續加租加捐壓榨貧民,所以這一帶四處火起連馮子材這樣原本曆史上大清的最後一把老骨頭,居然也投身geming就很正常了。
這都是被逼的啊!
羅大綱以解放者身份過去,估計會受到老百姓歡迎的。
不過那裏並不是楊豐的主要戰略方向,他的真正戰略是沿海開花,然後中路突破,也就是以海軍不斷襲擾沿海建立一個個根據地,中路出韶關進湖南沿湘江而下進長江順流直搗南京,這是出兩廣北伐的唯一選擇。先海陸並進將整個江南切下,然後再以海路北上直搗北京,同時陸路沿運河北上再一次玩水陸並進兜狀切下中原和河北,剩下四川關中東北就得慢慢來了,廣西這樣的地方一支偏師過去自己打就行了。
不僅僅是廣西,其他包括雲南這些地方也一樣,這些地方也都不值得動用主力。
就這樣接應蘇三娘的任務交給原本曆史上她的老公了,至於能不能把這個寡婦收了也就看羅大綱自己的本事了,等收編蘇三娘以後,第四軍就可以繼續向南進攻一路收集那些起兵的武裝,直到席卷廣西,甚至沿著廣西向雲南進攻。未來這條戰線就完全交給羅大綱,而依靠廣州這個後勤基地再加上沿海港口,還有那一條條內河運輸線,他們需要的軍火可以源源不斷運送到手中,順便再推廣一下農業新技術,尤其是把玉米育種這個問題搞好了,把水果罐頭加工這個產業搞起來,基本上就可以把自己的這片後背穩定住了。
話說楊豐現在也已經必須考慮未來的地盤經濟了,畢竟打土豪分田地的熱情維持不了多久。
這個熱情期過去就得玩經濟了。
廣東作為地盤的核心,當然是要大力發展工業的,依靠粵北的優質鐵礦玩鋼鐵工業,至於缺煤這個問題,隻好暫時先從安南解決了,畢竟廣東那點煤炭都在粵北深山裏,與其跑到梅州采煤還不如去安南海邊裝船呢!
但這隻是這片核心控製區,這裏的經濟可以靠工業解決,但不能指望那些占廣東絕大多數麵積的山區也靠這個,農業種植業才是讓那些分到土地的老百姓盡快實現溫飽的手段,這個地方土豆不行,隻能依靠水稻和玉米。而這兩種作物已經不能靠天降仙種來解決了,必須得靠農業上的新技術,育種,肥料,除蟲,總之這些東西才是主要的。另外還有就是水果之類經濟作物的種植,但橡膠不行,有婆羅洲這片殖民地當然要在那裏種橡膠,尤其是向爪哇馬來亞推廣,這東西可是需要大量耕地,在廣東這種本來就缺少耕地的地方種橡膠也未免太誇張了。
去東南亞種才是正理。
至於這裏的種植業,當然要以山上的各種水果為主,以後製造個水果罐頭榨個果汁之類,尤其是橘子汁之類,可不要小看這個,美國人就是靠水果產業吞噬中美洲的,海上船員們會為這些東西而歡唿的。
至於紡織業……
楊豐自認還真就幹不過英國人。
話說人家那是在用血淚來橫掃一切對手,連同樣心狠手辣的瑞典人都被打敗了,楊豐自認做不到比那些視工人為奴隸的英國紳士更狠,話說這個比爛的時代裏,想跟歐美那些資ben家競爭真得拿出點本事來。
“神皇,鎮南城電報,英國艦隊越過鎮南城。”
一個聲音打斷楊豐的暢想。
“終於來了。”
神皇陛下接過侍從的電報,然後長出一口氣說道。
大捷。
縣令大人臨危不懼指揮若定,江陰軍民浴血奮戰,於黃山炮台被攻破海副都統壯烈殉國的危急時刻,以江陰孤城阻擋住了妖人楊豐及數千發匪的進攻,終於等到了蘇鬆鎮總兵周世榮率領的援軍,並與周總兵裏應外合一舉擊潰發匪。楊妖人不得不率領殘部倉皇而逃,然後在官軍追擊下數千發匪落入長江葬身魚腹,隻有那妖人帶著一百多發匪逃迴船上遁往下遊,不過周總兵殺敵心切也被那妖人以妖術所害壯烈殉國,總之……
總之殺敵無數,斬首沒有。
都掉長江淹死了哪有首級可斬。
當然,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經此一役那妖人膽寒,而且其本身也被官軍大炮重傷,所以再也不敢向上遊進犯。
鎮江,揚州,江寧都保住了。
這一點是絕對真的。
話說這可真是大捷!
總之這份捷報傳出,整個長江兩岸一片歡騰,在確定楊妖人的確已經遁往下遊甚至出崇明後,江蘇巡撫署理兩江總督陳鑾在病床上興奮地顫巍巍書寫了給道光的大捷奏折,一時間甚至他的病情都好多了。
而這份八百裏加急的捷報再加上之前葛雲飛在定海的勝利,同樣也讓道光的心情也好多了,甚至衝淡了海齡被堆京觀,陳階平戰死吳淞,發匪盤踞福州等一係列不幸消息,而且就在同時,南線進攻廣州的奕山也再次給他奏捷。雖然明知道奕山的奏捷裏麵水分嚴重,但既然奕山還奏捷,也就意味著發匪沒有攻破清軍防線,話說這時候的道光已經開始會看那些大捷的奏折了,無論這些奏折裏麵有多麽大水分,但是隻要還是捷報,那就意味著事情沒向更壞發展,至少是沒有再丟地盤,然而……
他還是高估了奕山的節操。
“蘇三娘?”
廣州原兩廣總督衙門,現在的廣州軍管會大堂內,楊豐饒有興趣地說。
這個名字的確讓他很感興趣。
“神皇,這蘇三娘和她丈夫蘇三都是天地會的,和一幫放排的船工準備起兵響應咱們,不過被叛逃出賣其夫遇害,她帶著部下攻破高州殺了守將和官員派人來求援。實際上這段時間不僅僅是蘇三娘,嘉應州炭工楊嗣龍也帶著一幫燒炭工起兵,原本想進攻嘉應州,但被韃虜擊敗,這時候在山裏據守等待咱們增援。另外欽州也有一夥放排的船工起兵,為首的叫馮子材,他們也是占了山區,並且派人到廣州來求援,這樣的小股武裝基本上遍布兩廣,但除了蘇三娘占據高州外其他都敵不過那些團練隻能占據山林,然後等著咱們過去救援。”
陳六說道。
“這也是星火燎原呀!”
楊神皇很滿意地說。
話說這都是名人啊,蘇三娘,楊嗣龍,呃,這是原名,倒是馮子材居然投身geming讓他有些意外,不過這也沒什麽奇怪的。
這時候的馮子材還是標準的無產jie級,自幼父母雙亡,十五歲唯一的親人祖母也死了,家無寸田,就靠一雙拳頭和一把力氣給人當保鏢放排做船工為生,這樣的人完全堪稱根正苗紅,他原本曆史上投民團也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而且和蘇三娘這一幫的天地會有仇,但這時候一切影響他選擇的因素都不存在,他投奔geming就完全正常了。
“調羅大綱去高州,他適合幹這種事情,就說我點名他的。”
楊豐說道。
的確,沒人比羅大綱更適合了。
“讓他帶第六,七兩個旅登陸電白向北接應蘇三娘,同時以這兩個旅為基礎單獨設立第四軍,以他為第四軍統製,額外給他十三,十四兩個步兵旅的番號,讓他收編蘇三娘的部下並進行擴軍,如果有興趣連蘇三娘一起收了吧!”
神皇接著說道。
他目前總共已經把番號排到了十二個旅,第二旅在安不納島,第十一和十二兩個旅的番號給了福州的謝平等人,同樣也給了他們第三軍的正式番號,而其他九個旅都在廣東,其中羅大綱那裏是第四旅,陳六這裏是一,三,再就是五到十旅,這九個連同炮兵一,二旅屬第一,二兩軍。他的軍隊旅是基本單位,軍是方麵軍,沒有固定的編製構成,炮兵旅是總參謀部直屬,總參謀長就是陳六,而第一軍就是粵北方麵軍,軍部在清遠,第二軍是廣州留守軍,主要以新會等周圍防禦為主,羅大綱的第四旅也屬於這個軍,海軍係統的艦隊,岸防還有陸戰隊則歸總參謀部直屬,因為規模有限暫時還沒單獨搞海軍參謀部。
這樣分出羅大綱率領兩個旅登陸電白與蘇三娘會師,廣東南部和廣西的進攻作戰就交給這個軍了。
那裏的清軍其實不強。
但是,士紳的團練武裝就比較強了,實際上這時候這一帶的團練基本取代綠營,害怕geming火焰燒過去而清軍又實在指望不上的士紳們,不得不忍著肉疼掏錢大量武裝起一支支團練,甚至還有從安南等地聘請雇傭軍的,據說就連洋人教官都有了。
不得不說在壓力麵前這些士紳們頭腦還是很靈活的。
但他們這樣做的代價是必須加重對佃戶們的壓榨,因為他們必須得額外承擔這些團練的軍費,而每年租子就那些,他們總不能少養幾個小妾吧?最後隻能繼續加租加捐壓榨貧民,所以這一帶四處火起連馮子材這樣原本曆史上大清的最後一把老骨頭,居然也投身geming就很正常了。
這都是被逼的啊!
羅大綱以解放者身份過去,估計會受到老百姓歡迎的。
不過那裏並不是楊豐的主要戰略方向,他的真正戰略是沿海開花,然後中路突破,也就是以海軍不斷襲擾沿海建立一個個根據地,中路出韶關進湖南沿湘江而下進長江順流直搗南京,這是出兩廣北伐的唯一選擇。先海陸並進將整個江南切下,然後再以海路北上直搗北京,同時陸路沿運河北上再一次玩水陸並進兜狀切下中原和河北,剩下四川關中東北就得慢慢來了,廣西這樣的地方一支偏師過去自己打就行了。
不僅僅是廣西,其他包括雲南這些地方也一樣,這些地方也都不值得動用主力。
就這樣接應蘇三娘的任務交給原本曆史上她的老公了,至於能不能把這個寡婦收了也就看羅大綱自己的本事了,等收編蘇三娘以後,第四軍就可以繼續向南進攻一路收集那些起兵的武裝,直到席卷廣西,甚至沿著廣西向雲南進攻。未來這條戰線就完全交給羅大綱,而依靠廣州這個後勤基地再加上沿海港口,還有那一條條內河運輸線,他們需要的軍火可以源源不斷運送到手中,順便再推廣一下農業新技術,尤其是把玉米育種這個問題搞好了,把水果罐頭加工這個產業搞起來,基本上就可以把自己的這片後背穩定住了。
話說楊豐現在也已經必須考慮未來的地盤經濟了,畢竟打土豪分田地的熱情維持不了多久。
這個熱情期過去就得玩經濟了。
廣東作為地盤的核心,當然是要大力發展工業的,依靠粵北的優質鐵礦玩鋼鐵工業,至於缺煤這個問題,隻好暫時先從安南解決了,畢竟廣東那點煤炭都在粵北深山裏,與其跑到梅州采煤還不如去安南海邊裝船呢!
但這隻是這片核心控製區,這裏的經濟可以靠工業解決,但不能指望那些占廣東絕大多數麵積的山區也靠這個,農業種植業才是讓那些分到土地的老百姓盡快實現溫飽的手段,這個地方土豆不行,隻能依靠水稻和玉米。而這兩種作物已經不能靠天降仙種來解決了,必須得靠農業上的新技術,育種,肥料,除蟲,總之這些東西才是主要的。另外還有就是水果之類經濟作物的種植,但橡膠不行,有婆羅洲這片殖民地當然要在那裏種橡膠,尤其是向爪哇馬來亞推廣,這東西可是需要大量耕地,在廣東這種本來就缺少耕地的地方種橡膠也未免太誇張了。
去東南亞種才是正理。
至於這裏的種植業,當然要以山上的各種水果為主,以後製造個水果罐頭榨個果汁之類,尤其是橘子汁之類,可不要小看這個,美國人就是靠水果產業吞噬中美洲的,海上船員們會為這些東西而歡唿的。
至於紡織業……
楊豐自認還真就幹不過英國人。
話說人家那是在用血淚來橫掃一切對手,連同樣心狠手辣的瑞典人都被打敗了,楊豐自認做不到比那些視工人為奴隸的英國紳士更狠,話說這個比爛的時代裏,想跟歐美那些資ben家競爭真得拿出點本事來。
“神皇,鎮南城電報,英國艦隊越過鎮南城。”
一個聲音打斷楊豐的暢想。
“終於來了。”
神皇陛下接過侍從的電報,然後長出一口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