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輕輕給自己準備的東西,樂峻也沒說什麽,他心裏還有點不高興,挺想妹妹跟他一起走的,但是妹妹現在跟他都不像小時候那麽親了。
吃過早飯,起身離開之前,樂峻還是暗暗嘆口氣,拉住輕輕在懷裏抱了抱、拍了拍:「在這兒待煩了,就給二哥寫信。等你生日時,我可能正好迴京,到時再來這裏逗留一日,陪你過了生日再走。」
樂輕悠聽著,忍不住紅了眼眶,好一會兒才點頭道:「我知道了,二哥路上小心。」
樂峻見妹妹紅了眼眶,揉了揉她的腦袋,笑道:「好了,我走了」,轉而對方宴道:「好好照顧輕輕。」
方宴點頭。
樂輕悠和方宴同樣是把樂峻送出了城門外,但這次他們走的是西城門,看著那些早已在城外準備好的儀仗遠去,樂輕悠心裏很是不舒服。
當初大哥走時,她也沒這樣捨不得,難受,難道在她心裏,對自家哥哥和大哥,還有親疏分別嗎?
樂輕悠仔細想了想,不是的,大哥已經有了家,迴京亦是迴家,自然不用她掛心。而二哥,卻還是孤單單的,當初來時帶著的春卷,也給她留了下來。
迴到縣衙後,樂輕悠又給京城去了兩封信,一封給大哥,一封給小舅舅,都是向他們打聽二哥的親事的。
不過樂輕悠隻是監測一下二哥親事的進展,並不會參與什麽意見,她覺得隻要未來的二嫂是二哥喜歡的就行。
兩封信才送出去,第二天就有差役送到縣衙兩封來信,一封是已經到了京城的大哥來的,一封是初八就帶著人迴湖州繼而向泉州去的劉管事來的。
大哥的信是五日前到了京城時寫的,就是跟他們說一聲,他已到了京城,並收拾東西準備去湖州。
劉管事正月初八就帶著幾個下人迴了湖州,離開時樂巍已經交代好了在海外的主要事宜,樂輕悠跟三個哥哥設計的小道莊園圖也在那時候交給他帶走了,同時讓他隨車帶走的,還有好近千斤的水泥。
因此,劉管事才會在到了泉州時,出海前給主子們來一封信,信中把此次出海的主要隨行人員,所帶事物都做了詳細的交代,並且說了大致迴來的日期。
劉管事這封信裏麵,還帶著夜與的一封信,信很短,隻說出海尋母去了,以後有機會會再迴來,請小姐勿念。
樂輕悠這才知道,夜與當初說要出海,是要去找他的母親,如果當時他便說了這個理由,自己也不會又留他這幾年。
畢竟那時劉管事已帶著家人出過一次海,自家並不用擔心夜與的安全。
方宴也拿過那封信看了,很輕易就猜透樂輕悠的心思:「既然當時夜與沒說,便是他心中也不知道如何去麵對那個遠在海外的母親。你不必自責。」
「也沒有自責」,樂輕悠搖搖頭,「隻是覺得夜與挺不容易的,當初想去找母親,那他心裏也是很想有家人陪伴的吧。」
一開始夜與和夜平到她家,她並不知道他們兩個之前都是過的什麽生活,隻從外祖母口中知道雲舅母對他們很苛刻。
是直到她跟哥哥們去了京城,時常去玫瑰鋪子走動,又跟雲家的下人有了接觸,這才斷斷續續知道。
夜與是在一個農戶家長大的,那家農戶似乎是他的叔叔家,在那一家,他是靠著偷吃豬食才沒餓死,等他長到六七歲,那家叔叔嬸嬸就嫌他吃得多不能幹活,轉而想把他買到宮裏做小太監得一筆快錢。
夜與偷聽到他們說話,這才半夜偷偷跑了出來,後來淪落到襄州城,和夜平等一群小乞丐在街上乞討為生,為了得到有錢人早已吃膩的一塊饅頭,他們常常被打得鼻青臉腫。
所以說對當時被人牙子掠賣到雲家的夜平、夜與,雲大夫人的確算是他們的恩人。
隻是後來被雲大夫人當做狗一樣訓練對雲三小姐的忠誠度,比之曾經真的在街上像狗一樣乞討一份食物時卻更難過。
不過但凡沒骨氣一些,雲大夫人無論怎麽訓練,都是會老老實實挨訓的,但夜與也不知道哪來的傲氣,就是寧願去街上要飯,也不願意被雲大夫人打斷脊樑再由雲三小姐重新捏合一個。
所以他要求更髒累的活兒,卻沒想到會被雲老夫人直接帶到湖州。
到湖州之後的日子,他才感覺自己一點點地像是重新迴到了人世間,此時離開去海外,不僅樂輕悠不舍,夜與更不舍。
樂輕悠接到這封信的時候,夜與已經身在茫茫的江麵上了,不過他知道,自己此去不會永遠都不迴來了,看過母親,親自向她問清楚,當初為什麽會把他遺留在中土,他還會再迴來的。
因為對他來說,樂家已經成了他的家,他的心之所安處。
……
正月初二,龍抬頭,這一日,朝廷皇榜遍布全國,就連偏遠的西南、西北都沒被落下。
「自今日起,大周改元豐慶,且為了不影響全國百姓的生活,先皇四七已過,民家嫁娶、宴饗自由」,在皇榜最前麵看榜的一個書生邊看邊向身後一圈問皇榜上都寫的什麽的眾人說著,這時有人問能不能喝酒吃肉逛窯子,書生迴頭看了一眼,搖頭道:「青樓、戲班等聲樂場所還是要暫時關閉的,違者最輕也得去鹽場服半年的苦役。」
這邊正說著,同時看榜的另外兩個書生已經看到另一頁,高興地喊道:「豐慶帝開恩科了,為了照顧遠地的學子,今年的會試時間定在四月中旬,最重要的是,這科要取中五百人呢。比之以往足足多了兩百人!」
多兩百人是什麽概念,也就是說差不多參考的人能多一半兒的考中機率。
不過他們高興的同時,更加遺憾,因為他們現在連秀才都不是。
皇榜前,這一城的百姓來了又去,直到天幕泛著深藍,還有三兩人結伴來看榜。
因是皇榜,方宴派了兩個差役過來守護,以免眾人擠著看榜時有所損毀,此時這兩個差役便點上燈籠,等著其他人過來換班。
皇榜必須張貼三日以上才能撤去,這三日,都有人日夜輪班地看著的。
燈籠剛點起來,就有一人過來。
陳宇舉著還沒來得及掛起來的燈籠朝來人看了看,笑道:「是李貢生啊。」
李貢生點了點頭,背著手,湊到皇榜跟前,看到那上麵寫的恩科內容,眼前一陣陣發黑,差點沒站住。
陳宇朝同伴錢乙看了一眼,兩人忙上前扶住了,錢乙說道:「表姑老爺,您這沒事吧。」
錢乙是李貢生老婆不出二服的侄子,兩家算是比較近的親戚了。
李貢生覺得麵上有些掛不住,擺擺手,什麽話也沒說,轉身就走。
陳宇看著那李貢生走遠了,才低聲道:「這怎麽迴事啊?朝廷讓民間自由嫁娶了,這李貢生怎麽看著一點兒都不高興。」
要知道當初李家和張家的事,鬧得整個縣城都知道,終於張少爺那原配和離走了,大家都等著吃張李兩家的喜酒呢,沒想到張家老爺、夫人沒同意他們兒子和李家姑娘立即成親,說是到過年前再辦,更沒想到的事,眼看著過年了,先帝駕崩了。
住在李家隔壁的鄰居,可是都聽到過年前那段時間他們家的吵鬧的。
如今朝廷提前除了國喪,李貢生還是如喪考妣的模樣,也難怪陳宇會奇怪。
錢乙知道一點兒,這個表姑夫恐怕是在可惜,如此好的恩科機會,他卻因為現在還未中舉而錯過了。
不過在錢乙看來,連舉人都中不了,這屆恩科便是再加取五百人,恐怕表姑夫也中不了,有什麽好可惜的。
雖然心裏這麽想,但好歹李貢生是自家人,即使他跟陳宇是關係最好的同事,他不能說出來跟同事一起嘲笑自家人。
錢氏就沒什麽嘲笑不嘲笑的顧慮了,她一向看不上這個讀書半輩子卻什麽都沒讀來的丈夫,聽他唉聲嘆氣的迴家,本就因為未來好兒婿被趕出家門而不快的錢氏立即炸了。
「你嘆什麽氣,好好的家,都被你嘆氣嘆得黴運連連」,錢氏拍打著手裏的抹布,說話時帶著一股恨恨的語氣。
李貢生捂著頭在桌邊坐下,兀自嘆著道「可惜」。
「可惜什麽可惜?別在我跟前找不痛快。」錢氏說著推了他一把。
李貢生突然站起來,看著錢氏,神色略帶瘋狂地道:「你知道朝廷這次恩科會取中多少名進士嗎?五百名,是大周立朝以來之最。憑我的學識,若是能參加此次會試,有八分把握會中。」
錢氏一開始被他嚇了一跳,聽他說完,不由呸了他一臉,「這麽多年連個舉人都沒考中,還中進士,還沒你做春秋大夢來的快。」
李貢生連連搖頭,「愚婦,蠢婦」,起身就去了書房,不過半個時辰,李貢生又一陣風地跑迴正房,向正在卸頭上銀釵的錢氏問道:「咱家還有多少銀錢。」
「你想幹什麽?」一聽丈夫有要錢的意思,錢氏立即轉迴身,警惕地打量李貢生。
李貢生打起十分的耐心,拉了個凳子在錢氏旁邊坐下,說道:「現如今,捐一個監生名額也不過三百兩銀子,恩科這麽好的機會,我實在不想錯過。咱們家能不能改換門庭,就看這一遭了。夫人,你想不想做那誥命?你瞧瞧那方大人,就是咱們這小縣的縣令,他那未婚妻半個誥命品級都沒有,但這一縣裏哪家的夫人不得在她一個小姑娘跟前矮半截?」
錢氏被說得有些生動,而且她心底裏,是不大能瞧得上縣令那個未婚妻的,小毛丫頭一個,雖然滿身的氣派,可那氣派,還不是被身上的金珠釵環堆出來的?
如果她家這老頭子也能考中了進士當個一縣之長,她和女兒把金珠釵環往身上一戴,誰還不得捧著自家。
到時候,隻怕也沒人敢輕易地張口就說:李家那姑娘她自家誇得跟天仙兒一樣,在樂小姐跟前一站,就跟個狗尾巴花兒似的。
李貢生見老婆子雖是不語,卻明明白白地心動了,便又往他中了進士能給他們兩個兒子和女兒帶來的好處上說。
「好」,錢氏猛地拍板,「老爺,就照你說得辦。等你考中了進士,我看張家那老兩口還看不起咱們慧娘,要不是他們要拖拖拖,慧娘何至於落到這麽個尷尬的境地。」
李貢生高興地連忙握住錢氏的手,十分真誠道:「夫人,等我高中了,一定給你請個誥命迴來。」
錢氏聽得心花怒放,兩夫妻暢想了一下高中後的熱鬧場麵,李貢生道:「夫人,現在當緊的是,趕緊拿銀子去府城捐個監生,還得趕緊收拾行李,晚了就趕不及今科會試了。」
錢氏一聽,轉身就去掏錢,去年慧娘偷偷跟張洎好上,被她發現了,一次次的,著實從張洎那兒要了不少金銀。
她歸攏一番,大抵有五百多兩,可是丈夫去考會試,又是捐監銀又是路費,隻怕這些都被花得幹幹淨淨。
錢氏心裏一陣不舍,想了又想,對李貢生道:「這事兒,得給張洎說說,他想娶咱家慧娘,以後你就是老嶽父,等你高中了,他也跟著受益,你考試的花費,他得出一半。」
李貢生覺得這是在謀劃張洎的銀子,有些羞於啟齒,「這不好吧。」
錢氏瞪他一眼,惡狠狠道:「他占了咱們慧娘多少便宜,這個時候讓他出些銀子,怎麽了?」
錢氏是不相信張家那對夫妻真捨得不要這唯一的兒子的,因此不怕從張洎手裏掏不出錢來。
</br>
吃過早飯,起身離開之前,樂峻還是暗暗嘆口氣,拉住輕輕在懷裏抱了抱、拍了拍:「在這兒待煩了,就給二哥寫信。等你生日時,我可能正好迴京,到時再來這裏逗留一日,陪你過了生日再走。」
樂輕悠聽著,忍不住紅了眼眶,好一會兒才點頭道:「我知道了,二哥路上小心。」
樂峻見妹妹紅了眼眶,揉了揉她的腦袋,笑道:「好了,我走了」,轉而對方宴道:「好好照顧輕輕。」
方宴點頭。
樂輕悠和方宴同樣是把樂峻送出了城門外,但這次他們走的是西城門,看著那些早已在城外準備好的儀仗遠去,樂輕悠心裏很是不舒服。
當初大哥走時,她也沒這樣捨不得,難受,難道在她心裏,對自家哥哥和大哥,還有親疏分別嗎?
樂輕悠仔細想了想,不是的,大哥已經有了家,迴京亦是迴家,自然不用她掛心。而二哥,卻還是孤單單的,當初來時帶著的春卷,也給她留了下來。
迴到縣衙後,樂輕悠又給京城去了兩封信,一封給大哥,一封給小舅舅,都是向他們打聽二哥的親事的。
不過樂輕悠隻是監測一下二哥親事的進展,並不會參與什麽意見,她覺得隻要未來的二嫂是二哥喜歡的就行。
兩封信才送出去,第二天就有差役送到縣衙兩封來信,一封是已經到了京城的大哥來的,一封是初八就帶著人迴湖州繼而向泉州去的劉管事來的。
大哥的信是五日前到了京城時寫的,就是跟他們說一聲,他已到了京城,並收拾東西準備去湖州。
劉管事正月初八就帶著幾個下人迴了湖州,離開時樂巍已經交代好了在海外的主要事宜,樂輕悠跟三個哥哥設計的小道莊園圖也在那時候交給他帶走了,同時讓他隨車帶走的,還有好近千斤的水泥。
因此,劉管事才會在到了泉州時,出海前給主子們來一封信,信中把此次出海的主要隨行人員,所帶事物都做了詳細的交代,並且說了大致迴來的日期。
劉管事這封信裏麵,還帶著夜與的一封信,信很短,隻說出海尋母去了,以後有機會會再迴來,請小姐勿念。
樂輕悠這才知道,夜與當初說要出海,是要去找他的母親,如果當時他便說了這個理由,自己也不會又留他這幾年。
畢竟那時劉管事已帶著家人出過一次海,自家並不用擔心夜與的安全。
方宴也拿過那封信看了,很輕易就猜透樂輕悠的心思:「既然當時夜與沒說,便是他心中也不知道如何去麵對那個遠在海外的母親。你不必自責。」
「也沒有自責」,樂輕悠搖搖頭,「隻是覺得夜與挺不容易的,當初想去找母親,那他心裏也是很想有家人陪伴的吧。」
一開始夜與和夜平到她家,她並不知道他們兩個之前都是過的什麽生活,隻從外祖母口中知道雲舅母對他們很苛刻。
是直到她跟哥哥們去了京城,時常去玫瑰鋪子走動,又跟雲家的下人有了接觸,這才斷斷續續知道。
夜與是在一個農戶家長大的,那家農戶似乎是他的叔叔家,在那一家,他是靠著偷吃豬食才沒餓死,等他長到六七歲,那家叔叔嬸嬸就嫌他吃得多不能幹活,轉而想把他買到宮裏做小太監得一筆快錢。
夜與偷聽到他們說話,這才半夜偷偷跑了出來,後來淪落到襄州城,和夜平等一群小乞丐在街上乞討為生,為了得到有錢人早已吃膩的一塊饅頭,他們常常被打得鼻青臉腫。
所以說對當時被人牙子掠賣到雲家的夜平、夜與,雲大夫人的確算是他們的恩人。
隻是後來被雲大夫人當做狗一樣訓練對雲三小姐的忠誠度,比之曾經真的在街上像狗一樣乞討一份食物時卻更難過。
不過但凡沒骨氣一些,雲大夫人無論怎麽訓練,都是會老老實實挨訓的,但夜與也不知道哪來的傲氣,就是寧願去街上要飯,也不願意被雲大夫人打斷脊樑再由雲三小姐重新捏合一個。
所以他要求更髒累的活兒,卻沒想到會被雲老夫人直接帶到湖州。
到湖州之後的日子,他才感覺自己一點點地像是重新迴到了人世間,此時離開去海外,不僅樂輕悠不舍,夜與更不舍。
樂輕悠接到這封信的時候,夜與已經身在茫茫的江麵上了,不過他知道,自己此去不會永遠都不迴來了,看過母親,親自向她問清楚,當初為什麽會把他遺留在中土,他還會再迴來的。
因為對他來說,樂家已經成了他的家,他的心之所安處。
……
正月初二,龍抬頭,這一日,朝廷皇榜遍布全國,就連偏遠的西南、西北都沒被落下。
「自今日起,大周改元豐慶,且為了不影響全國百姓的生活,先皇四七已過,民家嫁娶、宴饗自由」,在皇榜最前麵看榜的一個書生邊看邊向身後一圈問皇榜上都寫的什麽的眾人說著,這時有人問能不能喝酒吃肉逛窯子,書生迴頭看了一眼,搖頭道:「青樓、戲班等聲樂場所還是要暫時關閉的,違者最輕也得去鹽場服半年的苦役。」
這邊正說著,同時看榜的另外兩個書生已經看到另一頁,高興地喊道:「豐慶帝開恩科了,為了照顧遠地的學子,今年的會試時間定在四月中旬,最重要的是,這科要取中五百人呢。比之以往足足多了兩百人!」
多兩百人是什麽概念,也就是說差不多參考的人能多一半兒的考中機率。
不過他們高興的同時,更加遺憾,因為他們現在連秀才都不是。
皇榜前,這一城的百姓來了又去,直到天幕泛著深藍,還有三兩人結伴來看榜。
因是皇榜,方宴派了兩個差役過來守護,以免眾人擠著看榜時有所損毀,此時這兩個差役便點上燈籠,等著其他人過來換班。
皇榜必須張貼三日以上才能撤去,這三日,都有人日夜輪班地看著的。
燈籠剛點起來,就有一人過來。
陳宇舉著還沒來得及掛起來的燈籠朝來人看了看,笑道:「是李貢生啊。」
李貢生點了點頭,背著手,湊到皇榜跟前,看到那上麵寫的恩科內容,眼前一陣陣發黑,差點沒站住。
陳宇朝同伴錢乙看了一眼,兩人忙上前扶住了,錢乙說道:「表姑老爺,您這沒事吧。」
錢乙是李貢生老婆不出二服的侄子,兩家算是比較近的親戚了。
李貢生覺得麵上有些掛不住,擺擺手,什麽話也沒說,轉身就走。
陳宇看著那李貢生走遠了,才低聲道:「這怎麽迴事啊?朝廷讓民間自由嫁娶了,這李貢生怎麽看著一點兒都不高興。」
要知道當初李家和張家的事,鬧得整個縣城都知道,終於張少爺那原配和離走了,大家都等著吃張李兩家的喜酒呢,沒想到張家老爺、夫人沒同意他們兒子和李家姑娘立即成親,說是到過年前再辦,更沒想到的事,眼看著過年了,先帝駕崩了。
住在李家隔壁的鄰居,可是都聽到過年前那段時間他們家的吵鬧的。
如今朝廷提前除了國喪,李貢生還是如喪考妣的模樣,也難怪陳宇會奇怪。
錢乙知道一點兒,這個表姑夫恐怕是在可惜,如此好的恩科機會,他卻因為現在還未中舉而錯過了。
不過在錢乙看來,連舉人都中不了,這屆恩科便是再加取五百人,恐怕表姑夫也中不了,有什麽好可惜的。
雖然心裏這麽想,但好歹李貢生是自家人,即使他跟陳宇是關係最好的同事,他不能說出來跟同事一起嘲笑自家人。
錢氏就沒什麽嘲笑不嘲笑的顧慮了,她一向看不上這個讀書半輩子卻什麽都沒讀來的丈夫,聽他唉聲嘆氣的迴家,本就因為未來好兒婿被趕出家門而不快的錢氏立即炸了。
「你嘆什麽氣,好好的家,都被你嘆氣嘆得黴運連連」,錢氏拍打著手裏的抹布,說話時帶著一股恨恨的語氣。
李貢生捂著頭在桌邊坐下,兀自嘆著道「可惜」。
「可惜什麽可惜?別在我跟前找不痛快。」錢氏說著推了他一把。
李貢生突然站起來,看著錢氏,神色略帶瘋狂地道:「你知道朝廷這次恩科會取中多少名進士嗎?五百名,是大周立朝以來之最。憑我的學識,若是能參加此次會試,有八分把握會中。」
錢氏一開始被他嚇了一跳,聽他說完,不由呸了他一臉,「這麽多年連個舉人都沒考中,還中進士,還沒你做春秋大夢來的快。」
李貢生連連搖頭,「愚婦,蠢婦」,起身就去了書房,不過半個時辰,李貢生又一陣風地跑迴正房,向正在卸頭上銀釵的錢氏問道:「咱家還有多少銀錢。」
「你想幹什麽?」一聽丈夫有要錢的意思,錢氏立即轉迴身,警惕地打量李貢生。
李貢生打起十分的耐心,拉了個凳子在錢氏旁邊坐下,說道:「現如今,捐一個監生名額也不過三百兩銀子,恩科這麽好的機會,我實在不想錯過。咱們家能不能改換門庭,就看這一遭了。夫人,你想不想做那誥命?你瞧瞧那方大人,就是咱們這小縣的縣令,他那未婚妻半個誥命品級都沒有,但這一縣裏哪家的夫人不得在她一個小姑娘跟前矮半截?」
錢氏被說得有些生動,而且她心底裏,是不大能瞧得上縣令那個未婚妻的,小毛丫頭一個,雖然滿身的氣派,可那氣派,還不是被身上的金珠釵環堆出來的?
如果她家這老頭子也能考中了進士當個一縣之長,她和女兒把金珠釵環往身上一戴,誰還不得捧著自家。
到時候,隻怕也沒人敢輕易地張口就說:李家那姑娘她自家誇得跟天仙兒一樣,在樂小姐跟前一站,就跟個狗尾巴花兒似的。
李貢生見老婆子雖是不語,卻明明白白地心動了,便又往他中了進士能給他們兩個兒子和女兒帶來的好處上說。
「好」,錢氏猛地拍板,「老爺,就照你說得辦。等你考中了進士,我看張家那老兩口還看不起咱們慧娘,要不是他們要拖拖拖,慧娘何至於落到這麽個尷尬的境地。」
李貢生高興地連忙握住錢氏的手,十分真誠道:「夫人,等我高中了,一定給你請個誥命迴來。」
錢氏聽得心花怒放,兩夫妻暢想了一下高中後的熱鬧場麵,李貢生道:「夫人,現在當緊的是,趕緊拿銀子去府城捐個監生,還得趕緊收拾行李,晚了就趕不及今科會試了。」
錢氏一聽,轉身就去掏錢,去年慧娘偷偷跟張洎好上,被她發現了,一次次的,著實從張洎那兒要了不少金銀。
她歸攏一番,大抵有五百多兩,可是丈夫去考會試,又是捐監銀又是路費,隻怕這些都被花得幹幹淨淨。
錢氏心裏一陣不舍,想了又想,對李貢生道:「這事兒,得給張洎說說,他想娶咱家慧娘,以後你就是老嶽父,等你高中了,他也跟著受益,你考試的花費,他得出一半。」
李貢生覺得這是在謀劃張洎的銀子,有些羞於啟齒,「這不好吧。」
錢氏瞪他一眼,惡狠狠道:「他占了咱們慧娘多少便宜,這個時候讓他出些銀子,怎麽了?」
錢氏是不相信張家那對夫妻真捨得不要這唯一的兒子的,因此不怕從張洎手裏掏不出錢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