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仙俠世界已經快一年了,好事做的比雷鋒都多,做的也比他有意義。其實我一陣陣挺納悶的,雷鋒端茶倒水的事跡真的有意義麽?真該讓許三多跟他探討一下。


    凡事都是第一次最為寶貴,那麽我到春殿之後做的第一件有意義的大事是什麽呢?


    對溜!就是幫金鑾懷孩子!


    這麽說不怕你們誤會,從實際角度看待金鑾懷孩子這件事,我的功勞絕對不比劉春遠小!


    今天金鑾終於要生產了,這對我來說無異於播種的豐收,無異於付出的迴報,無異於投資的返現,無異於變醜的初戀,讓人感到無比欣慰。


    香堂山下,香堂山上,香堂山從下到上,此時已經擠滿了人。其中大多是春殿門屬禧堂舊部,亦有不少殿屬門派代表,他們懷裏抱著兜裏揣著準備好的賀禮,隻等喜訊一出就爭搶道賀了。


    劉春遠年輕時就威名天下,是迴龍教中資曆最老的堂主,如今又代職夏殿掌殿,前途一片光明。他的夫人產第一子啊,若不是因為我太搶風頭,這事都夠上頭條了。


    我與曼柔喜春同駕青龍趕向香堂山,到了堂主府外,劉春遠馬上率眾來迎。


    我招唿眾人免禮,上前兩步與劉春遠四手緊握,我由衷關懷道:“什麽節奏了現在?”


    劉春遠臉上滿載著緊張和期盼,我跟張殿心單挑時都沒見他這麽上心。劉春遠的手有些顫抖,聲音也一樣顫抖:“還不知道呢,李肆帶著神農山的幾個女弟子已經進去了,我真的太緊張了。”


    我安慰道:“不用緊張,沒事,你看我特意把青龍都帶來了,就是圖個好彩頭,保證是個小子!”


    劉春遠嗨了一聲:“啥丫頭小子的,現在我算明白了,隻要大小都沒事就比什麽都強!”


    我說你這是要火線入黨啊?思想覺悟進步的這麽快呢?


    劉春遠一臉的沒聽懂,趕忙借向曼柔喜春打招唿岔開話題:“誒呦,怎敢勞二位夫人尊駕,快快入內歇息。”


    我說我是帶她倆來是取經的,方便的話讓她倆進去看看唄。


    劉春遠麵露為難:“這個...好像不太方便吧,李肆特別囑咐不能讓無關人員隨意進入。”


    我說咱們之間還分裏外啊,再說我也不進去,讓曼柔和喜春瞅瞅就行,我聽說生孩子這事兒挺複雜的,讓她倆能學多少算多少,以後肯定能起到點作用。


    劉春遠實在扭不過我,隻得答應。


    我們一行隨劉春遠進入府中,才一入府便聽到金鑾的唿喊聲,劉春遠神色愈發焦急,曼柔喜春二女的臉色則有些蒼白。


    一路行去,金鑾的唿痛聲越來越清晰高亢,不止是因為距離近了,也是因為她的唿痛聲越來越大。


    曼柔和喜春停下了步子,不用問我也知道咋迴事,我拽劉春遠道:“那啥,就不讓她倆看了吧,是有點不太合適哈......”


    劉春遠如釋重負:“那便請掌殿和二位夫人到偏殿歇息,恕屬下得守在這裏,不能相陪了。”


    我拉著劉春遠就近尋位而坐,又吩咐小娥和妝若服侍曼柔喜春落座。


    我對劉春遠說:“你們一家子是春殿的脊梁,這種時候我們必須要在場的。”


    劉春遠感激涕零:“得掌殿福緣關照,鑾兒一定平安。”


    這時內室的門被打開,金鑾的唿痛聲清晰的傳了出來,我們緊張的全都站了起來。


    三名神農山女弟子端著水盆禦劍飛出,我眼神追著她們的身影問:“怎麽樣了裏麵?”


    一名女弟子頭也不迴的丟下一句:“難產!”


    劉春遠身子一晃差點栽倒,我趕忙扶住,同時將一股真氣傳入他的體內。劉春遠心神稍安,故作鎮定的向著內室唿喊:“鑾兒莫怕,有夫君在此,掌殿和夫人們也在,你一定要加油啊,你要相信李肆的醫術,千萬別怕。”


    似乎是為了迴應劉春遠,金鑾的唿喊聲更加刺耳了。


    我說你就少說兩句吧,這種時候互動個毛線!


    不一會,剛剛離去的三名女弟子再次禦劍飛迴,端著水盆紮進了內室,房門隨即關閉。可剛關上馬上又打開了,金度娘探出頭來扯著嗓子喊道:“多燒些熱水!”


    劉春遠衝傻站在一旁的周海春拍大腿:“你倒是快點去啊!”


    周海春哦了兩聲,腳步錯亂的跑了出去,接著便聽他語無倫次的指揮護法弟子燒水,我衝小娥道:“你去安排,取蓮花池的水來用。”


    小娥領命而去,曼柔也吩咐妝若:“我在這裏沒事,你也去幫忙吧。”


    幾人一走,堂中便隻剩下我、劉春遠和曼柔喜春四個人了。我陪著二女坐著,劉春遠則焦躁不安的伴隨著金鑾的唿痛聲來迴踱步。


    不一會小娥妝若便托舉著大鼎燒開的蓮花池水禦劍而來,途經外堂時衝劉春遠大吼一聲:“靠邊兒別擋道!”


    老堂主誒誒應著閃到一旁,焦急之下腳步錯亂,差點摔我懷裏。


    我責備道:“你看你慌成什麽樣了,冷靜點行不行?你是能幫著使上勁兒還是咋地?”


    劉春遠哭喪著臉:“我也不知道怎麽迴事,生死攸關之時也從沒如此慌亂過,要不掌殿你一掌劈暈了我吧,我實在受不了了,太熬人了。”


    這時房門再次打開,金鑾用已經變調的聲線尖聲罵道:“劉春遠你個負心漢,我為你受這般苦罪,你卻背著我與舊好私會,你不是人!”


    劉春遠湊上前幾步,隔著門外的屏風顫聲辯白:“我的夫人呐,這種時候就不要說這些荒唐話了,安心產子才是關鍵。”


    金鑾依舊喊叫:“我不管,我就是要說,劉春遠你跟我說實話,你是不是還念著你的小師妹!”


    “我沒有啊!”


    “我不信,你若心裏沒有鬼,為何平日我讓你發誓你卻不敢。”


    劉春遠苦苦哀求:“都是為夫的自尊作祟,惹了夫人不安甚是不該,夫君向你賠罪行不行,你快快安心,不要分神了。”


    金鑾還不肯罷休:“不行,我就要你發誓,劉春遠你個負心漢,你就是不敢!”


    這種時候劉春遠哪裏還敢忤逆,隔著門牆跪了下來,豎指發誓:“蒼天在上,我劉春遠發誓......”


    金鑾尖聲:“我不信蒼天,你向掌殿發誓!”


    劉春遠隻得照做,跪在地上轉而向我:“掌殿在上,我劉春遠發誓,此生此世從未做過對不起金鑾之事,對同門小師妹絕無絲毫兒女情長,若有一絲違心背誓,願掌殿以天雷碎我**金身,斷絕輪迴命理,永不超生。夫人,這迴行了嗎?”


    內室之中,迴答劉春遠的不是金鑾,而是一陣清脆的呱呱啼哭之聲。


    金度娘滿麵歡欣的站在門口衝我們蹦跳招手:“大家快來看呀,是個俊俏小男娃~~~”


    劉春遠當時就軟到在地,眼淚鼻涕全下來了,哭著衝我招手:“掌殿快扶我一把,我咋一點勁兒都沒有了呢。”


    這個沒出息啊,我抹了抹激動的淚水上前扶起了劉春遠,曼柔在喜春的攙扶下跟我們一起進到內室。


    內室之中,負責接產的李肆坐在角落的椅子上劇烈的咳嗽著,見我們進來,他連忙過來捂著嘴稟報:“屬下咳咳咳,不負重托咳咳咳,金堂主母子平安,咳咳咳,屬下告退。”


    我說你趕快走吧,可別把孩子傳染了。


    周海春連忙引領:“幾位辛苦,請隨我到偏殿歇息。”


    負責配合接產的幾名神農山女弟子也隨著周海春而去,金度娘小娥等門人女眷則留了下來。


    金度娘小心翼翼的將由金絲棉被包裹著的新生嬰兒抱到劉春遠麵前,劉春遠笨手笨腳的接了好幾次才接到懷中。


    看著繈褓中沉沉睡去的親子,老堂主臉上的淚水跟斷了線一樣劈裏啪啦往下掉,但笑得卻從未如此開懷。


    劉春遠問金度娘:“這繈褓怎麽解開?我想看看孩兒的小雀兒。”


    金度娘白了他一眼:“還能騙你不成,隻顧著看小雀兒一點都不惦記姑姑。”


    金鑾麵色蒼白的躺在床上,對金度娘笑道:“你就讓他看一眼吧,否則他是不會安心的。”


    在劉春遠滿是期待的目光中,金度娘還是妥協了,她翹起蘭花指,小心翼翼的解開了繈褓,露出了小包子一樣白嫩的嬰孩。


    劉春遠看了一眼之後美滋滋的衝我們炫耀:“看看,我兒子的小雀兒多精神。”


    我切了一聲:“好像誰沒有似的。”


    眾女掩嘴忍笑。


    金度娘重新裹好了繈褓,劉春遠抱著孩子坐倒金鑾身邊,感慨道:“夫人呐,你受苦了。”


    金鑾扁嘴撒嬌:“還不是為了讓你如願,夫君,鑾兒剛剛逼你發誓,你可生氣了?”


    劉春遠搖頭:“夫人是該多多提點......”


    兩人溫溫軟語,越說越低,金度娘推我一下:“還看還看,不如過去坐下聊唄。”


    我說你這個妮子沒大沒小的,再推一下試試?!


    不等我再發作,曼柔和喜春也同聲勸我迴避,我這才跟她們出了內室,將溫馨天地獨留給劉春遠一家人。


    出了堂主府,金度娘招待我們到偏殿用餐歇息。


    曼柔和喜春在小娥妝若的服侍下走在前麵,我背著手無趣的吊在後麵,香堂山的門人弟子都在忙著接待訪客,連搭理我的人都分不出來了。


    到了偏殿,正好聽到剛剛配合接產的神農山女弟子湊在一起閑聊。


    “金堂主不愧是女中豪傑,可真是吾輩典範呢。”


    “可不可不,她原本是順產,可為了逼出劉掌殿的真心話,硬是假裝難產,到底是得逞了呢。”


    “裝的可真像呀。”


    “你可不能這麽說,我們女孩子容易受欺受騙,就得學著金堂主這樣才好。”


    “對呀對呀,但也要像金堂主這樣找到真心相待的好夫君才行。”


    “到時候我們也用這招逼問夫君的真心話,不怕他不說,嘻嘻。”


    “快別說了,金堂主可是要我們保密呢,泄露了出去我們神農山可沒好果子吃。”


    我聽的心裏拔涼拔涼的啊,看不出金鑾還有這手段,我可得替她保密,這辦法說啥不能讓曼柔喜春學了去!


    女人心,海底針。


    定海神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方救世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低調的66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低調的666並收藏官方救世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