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了一半,引得笙歌聽了忍不住問道:“是嗎?不知劉管事平日裏都是什麽樣子的?”
吳媽媽見自己無意間說的話讓顧家的少夫人感興趣起來,暗自思量了一番,才迴說道:“別看劉管事不苟言笑的樣子,平日裏倒也沒見得有多難說話似的,今日也不知是怎麽一迴事。”
吳媽媽說著,卻沒注意到笙歌臉上的異樣,她不動聲色的說道:“是嗎?那就奇怪了,偏偏對我這般不為所動,這不禁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與劉管事之間生了什麽誤會來。”
吳媽媽一聽,心裏一時間慌了起來,方才她隻是隨口一說,也沒多想,卻不想少夫人聽得有些不快,想想也是,堂堂少夫人親自領著丫頭過來,哪知劉管事卻是那樣一個態度。
這當中的原委,吳媽媽自然是清楚的。
她若有所思的說道:“少夫人可別將今日白天的事情放在心上,雖說劉管事做得卻是有些不近人情,但做奴婢的往往是身不由己,有時候一些事情並不是想怎麽樣就能怎麽樣的。”
笙歌聽著這話好似是花話裏有話,她突然眼眸一亮,目光定定的看著麵前的吳媽媽,或許她應該知道點什麽,否則不會那樣說。
笙歌抬手示意她坐下說話:“方才我就隨便說一說,也不是要針對誰,你隻當我是發發牢騷便是。”
吳媽媽眸中一頓,心想看來今天白天的事情,少夫人這邊應該是有疑惑的。她是府裏的老人了,這些事情怎能看不透,少夫人明麵上說不在意,可是這件事放在誰身上,誰還能淡定的一笑而過。她當時都替劉管事捏了一把汗,生怕她的言行會惹怒了這位剛嫁到顧家不久的少夫人。好在她不是那種愛計較之人,並未刻意為難劉管事,吳媽媽也就鬆了一口氣。想不到今日過來替兩位姑娘量尺寸時,無意間又說到這事上,也怪她方才沒注意,才漏嘴說到了這件事上。
她心下正擔憂少夫人何時會再開口時,下一刻,笙歌便問起了有關劉媽媽的事。
笙歌問道:“吳媽媽在府裏也有不少年頭了吧,平日裏與劉管事關係可好?”
看上去是隨口一問,實則不然。吳媽媽哪能不清楚這位少夫人問的意圖。刻意饒了一大圈,無非就是想從旁打聽劉管事的事情。
也罷,與其到最後說出來,不如早點說出來,也省的費那麽多的口舌。
吳媽媽歎息了一聲,不緊不慢的說道:“少夫人想問什麽,便直說無妨,隻要是奴婢知道的。”
和聰明人說話,唯一的好處就是不同拐那麽多的彎子。
笙歌方才還在思量如何從吳媽媽的口中打聽她想要知道的事情,她總覺得吳媽媽應該是知道點什麽的,如此的話,倒也正合她的意。打聽這種事情,她向來是不大擅長的,不知為何,她總覺得不弄明白的話,心裏總不大踏實,可能她本身就是個活得明白的人。以前她就是活得太糊塗,什麽事情也總是默默的放在心裏麵,全憑自己主觀意願去猜測,便也理所當然的當成了心中所認定的那樣。
既然心有疑問,又有知情人在,把事情弄明白一點的話,心裏反而是安心的。
笙歌理了理思緒,抬眸看著吳媽媽,問道:“吳媽媽是個明白人,這裏沒有外人在,還望你能如實告知。”
吳媽媽笑了笑,說:“奴婢是活了半輩子的人,有些事自然看得通透,少夫人既然有心想問,奴婢定會把自己所知道的告訴於你,不敢欺瞞半分。”
笙歌點了點頭,倒是個明事理的人,她說道:“今日白天的事情,你都全看到了,方才你也說了劉管事並非是不通情達理的人,為何偏偏對我如此?”
吳媽媽並不詫異於笙歌問的問題,像是早就料到會有這麽一問似的,她說:“少夫人恐怕還不知道劉管事能進到顧家,全拖了二夫人從中幫忙。奴婢與劉管事雖是同一年進的府,不過劉管事比奴婢先半年入的府。那個時候,年輕的小丫頭遇到一塊,單純的幾乎沒什麽心機,大多時候會在一起說著一些悄悄話,當時奴婢和劉管事的關係比較不錯,她經常把二夫人對她的知遇之恩掛在嘴邊。”說到這裏,吳媽媽看了看笙歌,“很難想象今日話不多言的劉管事,當初竟也是個喜歡和姐妹說體己話的人吧。”
笙歌嘴角微動,終是沒有做聲,繼續聽吳媽媽說下去。
“聽她說多了,奴婢自然也就記住了。”忽然,吳媽媽說到關鍵的地方瞬時停了下來。
笙歌目光一閃,當即問道:“怎麽說不下去了?”
吳媽媽沒有吭聲,似有什麽難言之語。
笙歌冷靜的想了想,貌似明白了點7什麽,說:“在我這裏沒什麽說不得的,如果事關於我,你盡管說便是。”
聽到少夫人都這般說了,吳媽媽也就不再顧慮其他,於是繼續說道:“奴婢聽聞二夫人為了她侄女的事情,私下來裏沒少為難於少夫人,劉管事能有今天,多虧了當日二夫人的出手幫忙,如果劉管事如果一口答應下來少夫人的事,無疑是將二夫人的恩情拋之腦後,等同於不顧及二夫人的感受。奴婢和劉管事怎麽說在一起共事了多年,她的為人,奴婢多少還是了解的,自然不是徇私之人,想必她當時也是十分矛盾的。”
“白天的事情,少夫人心裏應該不大舒服,奴婢懇請您念在劉管事忠心的份上,不與她計較。”
笙歌聽了吳媽媽的一番說辭,這才明白劉管事為何會拒絕了她了,原來是跟二夫人有關。
她本來心裏確實不大舒服,方才聽了吳媽媽的話後,倒也釋然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自己的為難之處。劉管事如此,她自己又何嚐不是呢。當初嫁到顧家,自然不是為了出於喜歡顧以澂才答應這門親事,多半是為何逃避,遠離那個讓她傷心之地,故才選了這樣一條路,不過現在看來,幸虧她這麽做了,否則可能就與顧以澂錯失了。
吳媽媽見自己無意間說的話讓顧家的少夫人感興趣起來,暗自思量了一番,才迴說道:“別看劉管事不苟言笑的樣子,平日裏倒也沒見得有多難說話似的,今日也不知是怎麽一迴事。”
吳媽媽說著,卻沒注意到笙歌臉上的異樣,她不動聲色的說道:“是嗎?那就奇怪了,偏偏對我這般不為所動,這不禁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與劉管事之間生了什麽誤會來。”
吳媽媽一聽,心裏一時間慌了起來,方才她隻是隨口一說,也沒多想,卻不想少夫人聽得有些不快,想想也是,堂堂少夫人親自領著丫頭過來,哪知劉管事卻是那樣一個態度。
這當中的原委,吳媽媽自然是清楚的。
她若有所思的說道:“少夫人可別將今日白天的事情放在心上,雖說劉管事做得卻是有些不近人情,但做奴婢的往往是身不由己,有時候一些事情並不是想怎麽樣就能怎麽樣的。”
笙歌聽著這話好似是花話裏有話,她突然眼眸一亮,目光定定的看著麵前的吳媽媽,或許她應該知道點什麽,否則不會那樣說。
笙歌抬手示意她坐下說話:“方才我就隨便說一說,也不是要針對誰,你隻當我是發發牢騷便是。”
吳媽媽眸中一頓,心想看來今天白天的事情,少夫人這邊應該是有疑惑的。她是府裏的老人了,這些事情怎能看不透,少夫人明麵上說不在意,可是這件事放在誰身上,誰還能淡定的一笑而過。她當時都替劉管事捏了一把汗,生怕她的言行會惹怒了這位剛嫁到顧家不久的少夫人。好在她不是那種愛計較之人,並未刻意為難劉管事,吳媽媽也就鬆了一口氣。想不到今日過來替兩位姑娘量尺寸時,無意間又說到這事上,也怪她方才沒注意,才漏嘴說到了這件事上。
她心下正擔憂少夫人何時會再開口時,下一刻,笙歌便問起了有關劉媽媽的事。
笙歌問道:“吳媽媽在府裏也有不少年頭了吧,平日裏與劉管事關係可好?”
看上去是隨口一問,實則不然。吳媽媽哪能不清楚這位少夫人問的意圖。刻意饒了一大圈,無非就是想從旁打聽劉管事的事情。
也罷,與其到最後說出來,不如早點說出來,也省的費那麽多的口舌。
吳媽媽歎息了一聲,不緊不慢的說道:“少夫人想問什麽,便直說無妨,隻要是奴婢知道的。”
和聰明人說話,唯一的好處就是不同拐那麽多的彎子。
笙歌方才還在思量如何從吳媽媽的口中打聽她想要知道的事情,她總覺得吳媽媽應該是知道點什麽的,如此的話,倒也正合她的意。打聽這種事情,她向來是不大擅長的,不知為何,她總覺得不弄明白的話,心裏總不大踏實,可能她本身就是個活得明白的人。以前她就是活得太糊塗,什麽事情也總是默默的放在心裏麵,全憑自己主觀意願去猜測,便也理所當然的當成了心中所認定的那樣。
既然心有疑問,又有知情人在,把事情弄明白一點的話,心裏反而是安心的。
笙歌理了理思緒,抬眸看著吳媽媽,問道:“吳媽媽是個明白人,這裏沒有外人在,還望你能如實告知。”
吳媽媽笑了笑,說:“奴婢是活了半輩子的人,有些事自然看得通透,少夫人既然有心想問,奴婢定會把自己所知道的告訴於你,不敢欺瞞半分。”
笙歌點了點頭,倒是個明事理的人,她說道:“今日白天的事情,你都全看到了,方才你也說了劉管事並非是不通情達理的人,為何偏偏對我如此?”
吳媽媽並不詫異於笙歌問的問題,像是早就料到會有這麽一問似的,她說:“少夫人恐怕還不知道劉管事能進到顧家,全拖了二夫人從中幫忙。奴婢與劉管事雖是同一年進的府,不過劉管事比奴婢先半年入的府。那個時候,年輕的小丫頭遇到一塊,單純的幾乎沒什麽心機,大多時候會在一起說著一些悄悄話,當時奴婢和劉管事的關係比較不錯,她經常把二夫人對她的知遇之恩掛在嘴邊。”說到這裏,吳媽媽看了看笙歌,“很難想象今日話不多言的劉管事,當初竟也是個喜歡和姐妹說體己話的人吧。”
笙歌嘴角微動,終是沒有做聲,繼續聽吳媽媽說下去。
“聽她說多了,奴婢自然也就記住了。”忽然,吳媽媽說到關鍵的地方瞬時停了下來。
笙歌目光一閃,當即問道:“怎麽說不下去了?”
吳媽媽沒有吭聲,似有什麽難言之語。
笙歌冷靜的想了想,貌似明白了點7什麽,說:“在我這裏沒什麽說不得的,如果事關於我,你盡管說便是。”
聽到少夫人都這般說了,吳媽媽也就不再顧慮其他,於是繼續說道:“奴婢聽聞二夫人為了她侄女的事情,私下來裏沒少為難於少夫人,劉管事能有今天,多虧了當日二夫人的出手幫忙,如果劉管事如果一口答應下來少夫人的事,無疑是將二夫人的恩情拋之腦後,等同於不顧及二夫人的感受。奴婢和劉管事怎麽說在一起共事了多年,她的為人,奴婢多少還是了解的,自然不是徇私之人,想必她當時也是十分矛盾的。”
“白天的事情,少夫人心裏應該不大舒服,奴婢懇請您念在劉管事忠心的份上,不與她計較。”
笙歌聽了吳媽媽的一番說辭,這才明白劉管事為何會拒絕了她了,原來是跟二夫人有關。
她本來心裏確實不大舒服,方才聽了吳媽媽的話後,倒也釋然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自己的為難之處。劉管事如此,她自己又何嚐不是呢。當初嫁到顧家,自然不是為了出於喜歡顧以澂才答應這門親事,多半是為何逃避,遠離那個讓她傷心之地,故才選了這樣一條路,不過現在看來,幸虧她這麽做了,否則可能就與顧以澂錯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