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還未結束,笙歌就先行一步離開了,她一向是不喜歡這種應酬,不過顧以澂卻是應付自如。有他在,她正好可以偷懶一下。
下了席之後,笙歌獨自一人在院子裏走著,打算去雅居待一會,等到宴席散了後,再去找顧以澂迴顧家。
心中打定了主意,她便前往雅居,誰知,半路上,卻無意間在走廊處發現了外祖母和父親,兩個人麵對麵,似乎在說話。
怪不得方才不見外祖母和父親,原來是在這裏。隻是這兩人撇開眾人是有什麽話要說嗎?瞧著外祖母板著臉,臉色微沉,笙歌深深的吸了口氣,下意識邁步走近了一些。
“……看樣子你這些年過得倒是不錯,誰能想到當初貧窮落魄的一介窮書生,有朝一日也有發達的時候。可惜了我那早死的女兒,在世的時候跟著你沒享過什麽福,如今人入了土,生前的位置沒能保住,她福薄也就罷了。可伶了我那個外孫女,你又如何照顧的,隻怕她私下裏沒少受那對母女的欺壓。”是外祖母的聲音,聽上去有些生氣。
想不到平日裏肅嚴的父親,麵對外祖母這一聲聲的質問,卻頭低著,沉默不言,絲毫沒有要反駁的意思。靜靜地聽著外祖母的訓話。
“也不知道瑾秋究竟看上了你哪一點,不聽我的勸,死活非要嫁給你。可你呢?你又是如何跟我們保證的,我好好的一個女兒嫁到你們木家,沒過幾年就撒手離去,讓我們白發人送黑發人。當初你口口聲聲說隻愛她一人,而你又是怎麽做的,在她剛死去沒多久,你就轉身迫不及待的娶了別的女人進門,你到底是有多心急?如果早日是今日的局麵,說什麽我也不會同意將瑾秋嫁給你,至少現在她還好好的在我身邊,也就不會年紀輕輕的就離開人世。笙歌從小性格開朗,自瑾秋走後,這孩子性子就變得沉悶寡言,如果不是你平時對她沒有盡到一個父親應有的關心,她又怎麽會變成今日這個樣子?”
聽到這裏,笙歌咬著唇,手不由得緊握了起來。她這般少語的性子的確跟母親的離開有關,但也不能全怪父親身上。外祖母之所以會認為都是父親一個人的錯,歸根究底,還是母親的離開對她打擊太大。
怪不得每次去見外祖母的時候,外祖母看自己的眼神總免不了心疼。
良久,父親才低聲說道:“母親說的是,對於瑾秋的離開,我確實有推卸不了的過錯,跟著我沒享過福不說,還積勞成疾,落下了一身的病根。是我沒能照顧好她,才讓她的身子一天比一天的虛弱,以至於後來連大夫最後也束手無策,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她在自己麵前閉上了最後一眼……”
外祖母忽然心中酸痛,聲音近乎哽咽的責怪起來:“還以為你會將過錯撇得幹淨,你倒是有自知之明,記得這般清楚,難為我卻連瑾秋的最後一麵都未曾見到,這都是你的錯……”
說話間,外祖母的身子一軟,父親見狀,忙伸手過去扶住她。誰知,外祖母卻一手扶住走廊的柱子,支撐著身子,無情的帥開父親的手,壓根不領他的情。
父親無奈的收迴了手,目光看了看外祖母,然後又低眸沉道:“我喜歡瑾秋是真,想和白首一輩子也不假,奈何天不遂人願。至於陳雪婧,是家母的意思,她一生無不是為了木家,作為家中唯一的長子,納妾雖非我願,但實則不忍傷了她老人家的心,讓她失望。這才逼不得已娶了陳氏。”
外祖母卻冷哼道:“逼不得已?你說得倒是有理,難道也逼著你將那陳氏一步步扶持為正室嗎?當初納的妾室,怎麽轉眼就成了你的正妻,你將瑾秋置於何處了,她才是你明媒正娶的妻子,你怎麽能讓一個妾室取代她的位置?木清禮,你要清楚,當初你落魄的時候,陪在你身邊的人是我那知書達理、溫文賢淑的女兒,可並非別人。”
外祖母這是為自己的女兒鳴不平,想想也是,母親一出生便是蘇家的大小姐,被外祖母捧在手心上疼著、護著,哪能容得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如今陳氏取代了母親的位置,成了木家的主母,外祖母自然是不能忍受的。
未免誤會更深,父親忙向外祖母解釋說:“母親,陳氏這些年不僅為了木家添了一雙兒女,也盡心盡力幫著操持木家內院大小事務,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些,我不能當做視而不見,否則就算府裏的人不說,旁人也會說閑話的。總歸木家是要給她一個說法的。”
外祖母聽後,心中頓時氣氛,她陰沉著臉,麵色不悅地質問父:“你要給她一個說法?那我的瑾秋呢?她要不是為了幫你打理木家,操勞過度才落下的病疾,又怎麽會……”說到這裏,外祖母微閉了閉眼,心裏一陣難過,她平複了情緒,繼續說,“她在我身邊長大,從小下人伺候著,何時受過半點苦,自從嫁給你之後,許多她不擅長的事情,硬是逼著自己學了下來。她那雙彈琴的芊芊玉手,為了幫你操持家務,也漸漸地變得粗糙起來……我問你,你怎麽不給她一個說法?你現在發達了,吳州太守,哼,多麽了不起的頭銜,你能有今時今日,你忘了都是誰在背後無條件的支持你的,是我那個傻女兒,為了你這個負心漢,放著好好的千金小姐不做,非要跟著你吃苦,她為你做了這麽多,你可曾記念一點?如今人不在了,你就喜新厭舊,難道你的良心是被狗吃了嗎?”
外祖母的罵聲一聲比一聲高,在一旁的笙歌聽得都覺得受不了,何況是一向重麵子的父親。但是她卻清楚的瞧見父親居然一聲不吭,任由著外祖母指責。一時之間,她貌似看到了不一樣的父親,一個在她印象中一直威嚴的父親,沒想到竟也有服軟的時候。
這一刻,她才深刻明白,自己的父親對母親的情意是有多重,如果不是深愛著母親,又怎麽會站在這裏挨訓。
下了席之後,笙歌獨自一人在院子裏走著,打算去雅居待一會,等到宴席散了後,再去找顧以澂迴顧家。
心中打定了主意,她便前往雅居,誰知,半路上,卻無意間在走廊處發現了外祖母和父親,兩個人麵對麵,似乎在說話。
怪不得方才不見外祖母和父親,原來是在這裏。隻是這兩人撇開眾人是有什麽話要說嗎?瞧著外祖母板著臉,臉色微沉,笙歌深深的吸了口氣,下意識邁步走近了一些。
“……看樣子你這些年過得倒是不錯,誰能想到當初貧窮落魄的一介窮書生,有朝一日也有發達的時候。可惜了我那早死的女兒,在世的時候跟著你沒享過什麽福,如今人入了土,生前的位置沒能保住,她福薄也就罷了。可伶了我那個外孫女,你又如何照顧的,隻怕她私下裏沒少受那對母女的欺壓。”是外祖母的聲音,聽上去有些生氣。
想不到平日裏肅嚴的父親,麵對外祖母這一聲聲的質問,卻頭低著,沉默不言,絲毫沒有要反駁的意思。靜靜地聽著外祖母的訓話。
“也不知道瑾秋究竟看上了你哪一點,不聽我的勸,死活非要嫁給你。可你呢?你又是如何跟我們保證的,我好好的一個女兒嫁到你們木家,沒過幾年就撒手離去,讓我們白發人送黑發人。當初你口口聲聲說隻愛她一人,而你又是怎麽做的,在她剛死去沒多久,你就轉身迫不及待的娶了別的女人進門,你到底是有多心急?如果早日是今日的局麵,說什麽我也不會同意將瑾秋嫁給你,至少現在她還好好的在我身邊,也就不會年紀輕輕的就離開人世。笙歌從小性格開朗,自瑾秋走後,這孩子性子就變得沉悶寡言,如果不是你平時對她沒有盡到一個父親應有的關心,她又怎麽會變成今日這個樣子?”
聽到這裏,笙歌咬著唇,手不由得緊握了起來。她這般少語的性子的確跟母親的離開有關,但也不能全怪父親身上。外祖母之所以會認為都是父親一個人的錯,歸根究底,還是母親的離開對她打擊太大。
怪不得每次去見外祖母的時候,外祖母看自己的眼神總免不了心疼。
良久,父親才低聲說道:“母親說的是,對於瑾秋的離開,我確實有推卸不了的過錯,跟著我沒享過福不說,還積勞成疾,落下了一身的病根。是我沒能照顧好她,才讓她的身子一天比一天的虛弱,以至於後來連大夫最後也束手無策,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她在自己麵前閉上了最後一眼……”
外祖母忽然心中酸痛,聲音近乎哽咽的責怪起來:“還以為你會將過錯撇得幹淨,你倒是有自知之明,記得這般清楚,難為我卻連瑾秋的最後一麵都未曾見到,這都是你的錯……”
說話間,外祖母的身子一軟,父親見狀,忙伸手過去扶住她。誰知,外祖母卻一手扶住走廊的柱子,支撐著身子,無情的帥開父親的手,壓根不領他的情。
父親無奈的收迴了手,目光看了看外祖母,然後又低眸沉道:“我喜歡瑾秋是真,想和白首一輩子也不假,奈何天不遂人願。至於陳雪婧,是家母的意思,她一生無不是為了木家,作為家中唯一的長子,納妾雖非我願,但實則不忍傷了她老人家的心,讓她失望。這才逼不得已娶了陳氏。”
外祖母卻冷哼道:“逼不得已?你說得倒是有理,難道也逼著你將那陳氏一步步扶持為正室嗎?當初納的妾室,怎麽轉眼就成了你的正妻,你將瑾秋置於何處了,她才是你明媒正娶的妻子,你怎麽能讓一個妾室取代她的位置?木清禮,你要清楚,當初你落魄的時候,陪在你身邊的人是我那知書達理、溫文賢淑的女兒,可並非別人。”
外祖母這是為自己的女兒鳴不平,想想也是,母親一出生便是蘇家的大小姐,被外祖母捧在手心上疼著、護著,哪能容得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如今陳氏取代了母親的位置,成了木家的主母,外祖母自然是不能忍受的。
未免誤會更深,父親忙向外祖母解釋說:“母親,陳氏這些年不僅為了木家添了一雙兒女,也盡心盡力幫著操持木家內院大小事務,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些,我不能當做視而不見,否則就算府裏的人不說,旁人也會說閑話的。總歸木家是要給她一個說法的。”
外祖母聽後,心中頓時氣氛,她陰沉著臉,麵色不悅地質問父:“你要給她一個說法?那我的瑾秋呢?她要不是為了幫你打理木家,操勞過度才落下的病疾,又怎麽會……”說到這裏,外祖母微閉了閉眼,心裏一陣難過,她平複了情緒,繼續說,“她在我身邊長大,從小下人伺候著,何時受過半點苦,自從嫁給你之後,許多她不擅長的事情,硬是逼著自己學了下來。她那雙彈琴的芊芊玉手,為了幫你操持家務,也漸漸地變得粗糙起來……我問你,你怎麽不給她一個說法?你現在發達了,吳州太守,哼,多麽了不起的頭銜,你能有今時今日,你忘了都是誰在背後無條件的支持你的,是我那個傻女兒,為了你這個負心漢,放著好好的千金小姐不做,非要跟著你吃苦,她為你做了這麽多,你可曾記念一點?如今人不在了,你就喜新厭舊,難道你的良心是被狗吃了嗎?”
外祖母的罵聲一聲比一聲高,在一旁的笙歌聽得都覺得受不了,何況是一向重麵子的父親。但是她卻清楚的瞧見父親居然一聲不吭,任由著外祖母指責。一時之間,她貌似看到了不一樣的父親,一個在她印象中一直威嚴的父親,沒想到竟也有服軟的時候。
這一刻,她才深刻明白,自己的父親對母親的情意是有多重,如果不是深愛著母親,又怎麽會站在這裏挨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