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小姐上次替她挨了罰,丟了顏麵不說,還被下人們議論,素織心裏麵難受極了。為了不給小姐添亂,這些日子小丫頭謹言慎行的,生怕出了錯。
說來也是奇怪,這幾日姚氏那邊沒再借故來找麻煩了,私下裏與蓉淳撞見,她除了一副不屑的神情,說話不大好聽之外,並未為難於她,還有府裏的下人們也幾乎不再議論大小姐了。
“小姐,蓉淳好像不怎麽針對奴婢了。”素織在笙歌麵前自言自語道。
笙歌正在用張氏送給的冰蠶絲繡東西,聽到這話,很平靜的說道:“想必是姚氏的意思,蓉淳左右不過是一個奴婢,還翻不起什麽大浪。”
就像顧以澂說的,她是顧家的少夫人,蓉淳再如何霸道,也是依仗她的主子,若沒有姚氏在背後撐腰,一個奴婢哪來如此大的膽子。
拾錦卻笑著說道:“依奴婢看,多半是因為姑爺,奴婢覺得姑爺對小姐也並非是無情的。”
笙歌手頓了一下,心下暗暗沉了沉,她明白拾錦說這話的心思,無非是想拉近兩人的關係罷了。不過這丫頭說的正中了她心裏的猜測,可是眼下有一事讓她發起了愁。
女子嫁到夫家後,是要攜禮迴娘家省親的,這都嫁過來好幾日了,顧以澂那邊卻一點動靜都沒有,難道他是真不知,還是有意不提?
笙歌思前張後了一番,既然對方一直未提,她也不想強人所難,本來人家對這門親事從未上心,自己又何必自找沒趣。待心中打定了主意之後,她對拾錦吩咐道:“你和素織準備一下,明日我們迴吳州。”
拾錦應了一聲,想了想,問道:“小姐這次迴去,可是跟姑爺一起的?”
與以往迴木家不同,一般女子出嫁之後,再迴娘家就是探親,俗稱省親,又叫做歸寧,按照習俗的話,小姐是要和姑爺一起迴木家的。
笙歌隨即放下小繃,搖了搖頭說道:“這次是我們三個人迴去,至於顧以澂,我想他應該是沒這個打算的,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強人所難。”
大小姐一向是不喜歡麻煩別人,她知道姑爺對這門親事本就沒抱什麽期許,自然是不願開這個口。
拾錦有些猶豫:“這恐怕有些不妥吧,小姐若是不和姑爺一道迴去,難免會讓人多想,如果老爺要是問起的話,可如何是好?”
拾錦的顧慮也是她的顧慮,父親是個要麵子的人,看到她一個人迴去,必定是會問起的,到時候她該如何迴答,這是個頭疼的問題。還有陳氏,要是被她知道自己在顧家不受夫君的待見,一定在心裏笑話她,沒準還會拿這事作文章,弄得全府皆知,她自己倒沒什麽,父親的臉麵,她不能不顧。
可是,她能有什麽辦法,人家都沒有這個意願,總不能熱臉貼冷屁股的去求顧以澂。說不定自己求了,人家還不屑一顧呢。
笙歌沉思了片刻,歎了歎氣道:“算了,你們先準備著,我去一趟韻雲居,把此事與夫人說一下,也好讓劉管家準備一些禮。”
說完,她便起身出去了。
拾錦目送大小姐離去的背影,暗自歎了一聲氣,大小姐做事向來周到細全,並不是個一意孤行的人,這次做這個決定怕是礙於姑爺的緣故才會如此。一想到小姐在顧家受的委屈,她心裏就來氣,既然不讚同這門親事,當初何必答應娶小姐。如今把人娶進了門,又放任不顧,這算什麽,當人是好欺負的嗎?
想的出神之際,素織突然走到她身邊,碰了碰她的胳膊,示意她看門口。拾錦迴過神抬起了頭,看見流雲正站在屋外。
他是姑爺身邊的人,一想到姑爺那樣對小姐,他身邊的人也好不到哪去。拾錦心裏正有些氣,看到他也沒什麽好臉色。
“你來做什麽?是你家主子又有什麽新的指示不成?”她語氣冷淡的說。
素織奇怪的看了她一眼,心道拾錦姐這是怎麽了。
流雲並沒有在意拾錦對自己的冷漠的態度,從腰間掏出一個小瓶子,遞到她麵前,微微笑了笑道:“這是府裏最好的金創藥,對治愈傷疤特別管用,你拿著。”
拾錦低頭看了看自己那隻跌傷的手,對流雲送過來的東西卻並不領情:“不用了,咱們做奴婢的皮糙肉厚的,用不慣這麽金貴的東西,你還是拿迴去吧。”
說完後,腦袋裏忽然閃過莫名的念頭,很快又給打住了。
被她這麽一拒絕,流雲有些尷尬,伸到半空中的手慢慢收迴時,素織突然接過他手裏的藥,稱謝道:“這藥送得正及時,拾錦的手不甚跌傷了,要是留下疤痕可就麻煩了,你有心了,我替拾錦姐謝謝你。”
拾錦瞪了她一眼,素織卻裝作沒看見似的,真不知道她生哪門子氣,人家好心好意的來送藥,不感謝就罷了,也不至於對人家那樣的態度吧。反正素織是想不懂了。
拾錦略有怪意的對素織說:“明日我們就迴木家了,府上什麽藥沒有,不缺他這個,你讓他拿迴去吧。”
拿了的東西,豈有退迴去的道理,素織怎麽感覺拾錦好像有些抵觸這個叫流雲的人。
正要張口時,流雲卻搶先出聲:“等一下,你們剛才說要迴木家,請問這是怎麽迴事?”
他好像並未聽大少爺說過少夫人要迴去的事,既然事關少夫人,他得幫大少爺問問清楚,免得遺漏了什麽重要的事。大少爺嘴上說不管少夫人,在二夫人這件事上,最後還不是插了手,這不是嘴硬心軟,是什麽。
素織答道:“女子出嫁之後,要迴去省親,按照禮俗,大小姐自然要迴木家探親的。”
原來如此,流雲這才恍然大悟。這件事他沒聽大少爺提過,怕是他也忘了吧,但是......這麽重要的事,大少爺應該不至於啊。
“我這迴去告訴大少爺。”
省親一事,怎麽能讓少夫人一個人迴去,大少爺應該陪同才是,否則讓女方家如何看待?要是落了話柄可不好。
誰知,他還沒出屋子,身後就在他身後說道:“興許姑爺壓根沒這個打算,你又何必多此一舉。”
說來也是奇怪,這幾日姚氏那邊沒再借故來找麻煩了,私下裏與蓉淳撞見,她除了一副不屑的神情,說話不大好聽之外,並未為難於她,還有府裏的下人們也幾乎不再議論大小姐了。
“小姐,蓉淳好像不怎麽針對奴婢了。”素織在笙歌麵前自言自語道。
笙歌正在用張氏送給的冰蠶絲繡東西,聽到這話,很平靜的說道:“想必是姚氏的意思,蓉淳左右不過是一個奴婢,還翻不起什麽大浪。”
就像顧以澂說的,她是顧家的少夫人,蓉淳再如何霸道,也是依仗她的主子,若沒有姚氏在背後撐腰,一個奴婢哪來如此大的膽子。
拾錦卻笑著說道:“依奴婢看,多半是因為姑爺,奴婢覺得姑爺對小姐也並非是無情的。”
笙歌手頓了一下,心下暗暗沉了沉,她明白拾錦說這話的心思,無非是想拉近兩人的關係罷了。不過這丫頭說的正中了她心裏的猜測,可是眼下有一事讓她發起了愁。
女子嫁到夫家後,是要攜禮迴娘家省親的,這都嫁過來好幾日了,顧以澂那邊卻一點動靜都沒有,難道他是真不知,還是有意不提?
笙歌思前張後了一番,既然對方一直未提,她也不想強人所難,本來人家對這門親事從未上心,自己又何必自找沒趣。待心中打定了主意之後,她對拾錦吩咐道:“你和素織準備一下,明日我們迴吳州。”
拾錦應了一聲,想了想,問道:“小姐這次迴去,可是跟姑爺一起的?”
與以往迴木家不同,一般女子出嫁之後,再迴娘家就是探親,俗稱省親,又叫做歸寧,按照習俗的話,小姐是要和姑爺一起迴木家的。
笙歌隨即放下小繃,搖了搖頭說道:“這次是我們三個人迴去,至於顧以澂,我想他應該是沒這個打算的,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強人所難。”
大小姐一向是不喜歡麻煩別人,她知道姑爺對這門親事本就沒抱什麽期許,自然是不願開這個口。
拾錦有些猶豫:“這恐怕有些不妥吧,小姐若是不和姑爺一道迴去,難免會讓人多想,如果老爺要是問起的話,可如何是好?”
拾錦的顧慮也是她的顧慮,父親是個要麵子的人,看到她一個人迴去,必定是會問起的,到時候她該如何迴答,這是個頭疼的問題。還有陳氏,要是被她知道自己在顧家不受夫君的待見,一定在心裏笑話她,沒準還會拿這事作文章,弄得全府皆知,她自己倒沒什麽,父親的臉麵,她不能不顧。
可是,她能有什麽辦法,人家都沒有這個意願,總不能熱臉貼冷屁股的去求顧以澂。說不定自己求了,人家還不屑一顧呢。
笙歌沉思了片刻,歎了歎氣道:“算了,你們先準備著,我去一趟韻雲居,把此事與夫人說一下,也好讓劉管家準備一些禮。”
說完,她便起身出去了。
拾錦目送大小姐離去的背影,暗自歎了一聲氣,大小姐做事向來周到細全,並不是個一意孤行的人,這次做這個決定怕是礙於姑爺的緣故才會如此。一想到小姐在顧家受的委屈,她心裏就來氣,既然不讚同這門親事,當初何必答應娶小姐。如今把人娶進了門,又放任不顧,這算什麽,當人是好欺負的嗎?
想的出神之際,素織突然走到她身邊,碰了碰她的胳膊,示意她看門口。拾錦迴過神抬起了頭,看見流雲正站在屋外。
他是姑爺身邊的人,一想到姑爺那樣對小姐,他身邊的人也好不到哪去。拾錦心裏正有些氣,看到他也沒什麽好臉色。
“你來做什麽?是你家主子又有什麽新的指示不成?”她語氣冷淡的說。
素織奇怪的看了她一眼,心道拾錦姐這是怎麽了。
流雲並沒有在意拾錦對自己的冷漠的態度,從腰間掏出一個小瓶子,遞到她麵前,微微笑了笑道:“這是府裏最好的金創藥,對治愈傷疤特別管用,你拿著。”
拾錦低頭看了看自己那隻跌傷的手,對流雲送過來的東西卻並不領情:“不用了,咱們做奴婢的皮糙肉厚的,用不慣這麽金貴的東西,你還是拿迴去吧。”
說完後,腦袋裏忽然閃過莫名的念頭,很快又給打住了。
被她這麽一拒絕,流雲有些尷尬,伸到半空中的手慢慢收迴時,素織突然接過他手裏的藥,稱謝道:“這藥送得正及時,拾錦的手不甚跌傷了,要是留下疤痕可就麻煩了,你有心了,我替拾錦姐謝謝你。”
拾錦瞪了她一眼,素織卻裝作沒看見似的,真不知道她生哪門子氣,人家好心好意的來送藥,不感謝就罷了,也不至於對人家那樣的態度吧。反正素織是想不懂了。
拾錦略有怪意的對素織說:“明日我們就迴木家了,府上什麽藥沒有,不缺他這個,你讓他拿迴去吧。”
拿了的東西,豈有退迴去的道理,素織怎麽感覺拾錦好像有些抵觸這個叫流雲的人。
正要張口時,流雲卻搶先出聲:“等一下,你們剛才說要迴木家,請問這是怎麽迴事?”
他好像並未聽大少爺說過少夫人要迴去的事,既然事關少夫人,他得幫大少爺問問清楚,免得遺漏了什麽重要的事。大少爺嘴上說不管少夫人,在二夫人這件事上,最後還不是插了手,這不是嘴硬心軟,是什麽。
素織答道:“女子出嫁之後,要迴去省親,按照禮俗,大小姐自然要迴木家探親的。”
原來如此,流雲這才恍然大悟。這件事他沒聽大少爺提過,怕是他也忘了吧,但是......這麽重要的事,大少爺應該不至於啊。
“我這迴去告訴大少爺。”
省親一事,怎麽能讓少夫人一個人迴去,大少爺應該陪同才是,否則讓女方家如何看待?要是落了話柄可不好。
誰知,他還沒出屋子,身後就在他身後說道:“興許姑爺壓根沒這個打算,你又何必多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