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中午,朱高煦已乘車從外城、進入了太平門。


    他上午去了一趟馬恩慧的燕雀湖邸。馬恩慧住在那邊,在佳節之際可能會感覺冷清;朱高煦今天親自去看望她,她果然很驚喜欣慰。


    中秋節的晚上、才是最有氣氛的時候,不過朱高煦晚上有宴席,隻能白天出宮。


    進香河上的太平橋兩頭,閣樓上已經掛好了蠟燭燈籠,隻等晚上才點燃,稱作‘樹中秋’。沒有燈火的助興,此時的熱鬧街頭,仍舊仿佛少了甚麽。


    就在這時,在馬車側麵騎馬慢行的錦衣衛指揮使張盛、離開了隊伍,在路邊俯身彎下腰,與一個布衣漢子交談了幾句。朱高煦正在看風景,便沒理會他們。


    過了一會兒,張盛返迴馬車旁邊,沉聲道“稟聖上,三個日本人在附近閑逛,其中便有秋月氏。”


    朱高煦頓時想起了那個日本女子。之前覺得有點難辦,便沒理會,結果差點給忘了。


    今天他的心情很閑適,偶爾出宮走走也能高興一下。經張盛一提醒,朱高煦臨時來了興致,說道“過橋後停車。”


    張盛領命。


    一行布衣護著馬車在橋頭的一道牆邊停靠,朱高煦走了下來,指著張盛和他旁邊的一個錦衣衛武將道“你們倆跟我,別的人先迴去。”


    太監王貴上前一步,正想說話。朱高煦徑直道“你若跟著去,再蠢的人、也猜得到我是甚麽來頭了。”


    “是。”王貴忙道。


    三人步行從一條橫街離開,張盛帶路尋了過去。


    今日街麵上人很多,不過日本人的打扮不一樣,隻要見著了、必定能辨認出來。他們逛了一陣,張盛忽然沉聲道“就是他們。”


    朱高煦左右觀望了一眼,果然發現了那幾個日本人。他們便在街對麵,正向著朱高煦這個方向走來。不少路人都在側目觀望那三個衣裝有點稀奇的外國人。


    朱高煦的神情稍有異樣,一時目光也被吸引了。沒想到大內氏進獻的女子長得如此漂亮,必定不是隨便找的人。


    那女子的個子嬌小,但有其美麗的一麵。挽起的頭發下,圓潤的臉龐白皙水靈,一雙眼睛顧盼生輝。朱高煦難以用甚麽臉型、甚麽眼睛,怎樣的形狀顏色去欣賞這個小娘,因她的相貌自有一番特別的感覺。


    她穿著一身桃紅色的窄袖袍服,後腰並未背那種枕頭一樣的東西,看來和服也是在變化中的。身上的飾物很少,一眼看去隻有一枚發簪,袍服上有一種仿佛家徽一樣的符號花紋五瓣花。手裏還提著一隻布袋子。


    那幾個人從斜對麵走過了,朱高煦並未迴頭,繼續在街對麵往前走。過了一會兒,他才轉身調頭,繼續沿著街道遊逛。


    張盛等二人跟著,並未多嘴。


    朱高煦也沒輕舉妄動,畢竟突兀地搭訕比較尷尬。他不緊不慢地,離著一段距離跟了幾條街,漸漸地覺得有點無趣,便準備迴去了。


    就在這時,忽然有個漢子向一個日本男子撞了過去。那日本人反應非常敏捷,竟然躲開了,他轉頭罵了一聲。轉瞬之間,路邊蹲著的半大小子忽然跳了起來,一把抓住了秋月氏手中的布袋。


    小子抓住布袋一拽,竟沒奪走,秋月氏痛唿了一聲,手腕好像被布袋帶子纏住了,人也被向後拽著轉過身來。她的臉色蒼白,一臉不知所措的表情,並未有任何反應。


    那小子立刻再次用力一奪,秋月氏“呀”地驚唿了一聲,一個踉蹌差點沒摔倒,眼睜睜地看著、小子朝街中間人群裏奔去。她附近的兩個日本人稍微有點距離,見勢衝過去時、卻沒有逮住那小子;其中一個追了出去,另一個將秋月氏護在了身後。


    張盛轉頭看向了朱高煦。但朱高煦沒有任何示意,張盛便繼續站著沒動。


    秋月氏呆呆地站在那裏,驚懼的臉上、俄而露出了可惜心痛的神色,她咬著嘴唇、露出了有點明顯的潔白虎牙,愣是沒有哭出來。


    朱高煦觀察著她,頓時感覺這個秋月氏根本不可能是刺客。畢竟人在突發情況下、很容易暴露出本來的麵目;除非那兩個盜賊是事先安排好的,隻要抓住就知道了。


    朱高煦這時才向他們走了過去,便聽得一男一女倆日本人正在說著聽不懂的話。那矮小的中年男子應該是個武夫,轉頭看向了走到跟前的朱高煦等人。


    “秋月姑娘,你沒受傷罷?”朱高煦指著她的手腕道。


    倆人都露出了詫異的表情。秋月氏會慢慢地說漢語,她向朱高煦鞠躬道“沒有大礙,隻是東西被搶走。請問閣下是誰?”


    朱高煦作揖道“我是禮部郎中王善。這位是日本國使節毛利將軍?”


    中年男子也懂漢話,鞠躬道“正是。”


    “人多的地方,難免魚龍混雜,二位受驚了。”朱高煦道,“丟失的東西,可有貴重之物?”


    秋月道“除了一點金銀銅錢,還有一條親手刺繡的腰帶,本是準備送給大明皇帝的禮物,可惜了。剛剛完工,忘記拿出來,若是一早放在會同館房間裏便好了。”


    朱高煦道“我認識應天府的同僚,立刻托人去追查,應該還能找迴來。你們知道的,大家都在官場上,熟人不少。”


    秋月鞠躬道“有勞王大人。”


    “分內之事,本來禮部官員就該負責照顧諸位,不過今日大夥兒都放假了。”朱高煦道,他說罷轉頭看了一眼張盛。


    張盛立刻抱拳一拜,默默地離開了。


    朱高煦指著旁邊的茶樓道“我請客,咱們到上麵找張桌子,喝一盞茶用些點心,或許就能等到搜查的結果。”


    秋月氏忙道“應該我們酬謝王大人。”


    朱高煦笑道“總有主客之分。”


    這時毛利開口道“大明國的文武是分開的吧?”


    “上樓細說。”朱高煦先邁開了步子。


    此地是人來人往的鬧市,酒樓也是公眾場合,朱高煦無須解釋。果然毛利和秋月氏隨後跟了過來。


    三人在靠窗的地方坐下,朱高煦身邊的錦衣衛武將,則在另一張桌子坐下。朱高煦道“我得找禮部上官報銷,這算是款待外邦使節。”


    秋月氏露出了笑容,毛利貞長的神情也沒那麽嚴肅了。


    朱高煦接著說“家父生了兩個兒子,同父異母。我從小身體強壯,長兄則要瘦弱一些。家父安排長兄習文科舉,叫我習武武舉。不料我自幼愛讀書,長兄卻愛舞刀弄槍,後來我倆都沒有完成家父的心願。一個人是怎樣的,得看有一顆甚麽樣的心呐。”


    毛利將信將疑。秋月氏卻覺得很有趣,從她的眼神就看出來了。


    話音停了之後,秋月氏迴過神來,急忙露出了禮貌的微笑,輕輕低下頭。這時小二把茶水和兩碟點心幹果端上來了。


    朱高煦沉默了一會兒,等小二說完話離開,他便開口問道“既然是送給聖上的禮物,為何不放在貢物裏?”


    秋月氏道“那便成了一條普通絲緞。我刺繡費了好長時間呢。”


    “有道理。”朱高煦點頭道。


    秋月氏問道“王大人見過大明皇帝嗎?”


    朱高煦道“常能見著,早朝的時候。”


    秋月氏小心翼翼地看了毛利一眼,便輕聲道“皇帝長什麽樣?”


    朱高煦忽然想起了與郭薇新婚時候、談過的一些話。他便一臉為難道“這個……臣子不好妄議聖上的相貌。聖上非常威武,滿麵美須、讓人望而生畏,又敬又怕。臣這種官,話都不敢說。”


    他的用詞很含蓄,但是滿臉胡子、看著就害怕的意思,秋月應該明白。果然她露出了複雜的神情,有點出神。


    等她迴過神來,再次露出了禮儀性的微笑,不過有點像苦笑。


    朱高煦看在眼裏,又低聲道“聖上十歲就能扛鼎,北邊的蒙古、南邊的安南,聖上都曾親征,所向披靡,異於常人。”


    秋月氏喃喃道“不管怎樣都沒關係,我應該要迴日本國了。我們來大明國京師許久,皇帝應該對我沒有興趣。”


    朱高煦道“聖上要是哪天想起了哩?”


    秋月氏苦笑道“那也是我的職責。我的責任是服侍大明國皇帝,努力得到寵愛;以便哪天秋月氏、大內氏需要幫助的時候,皇帝能看在我盡心服侍的份上、施以援手。大明皇帝需要大內氏、秋月氏為同盟,也可以通過我聯絡。”


    “咳咳……”毛利咳了兩聲。秋月立刻看了毛利一眼,見毛利的臉沒朝著側邊的她,便悄悄向朱高煦翻了個白眼。


    朱高煦道“秋月姑娘秀外慧中,心思很清晰,這樣想沒甚麽不對。或許我能尋到機會,讓宮中宦官向聖上舉薦秋月姑娘的美貌。”


    毛利似乎來了興趣,問道“在下失禮,禮部郎中是甚麽等級的官員?”


    朱高煦道“屬於不大不小的文官,但是我認識司禮監少監曹福,長得白白胖胖那個、圓臉。”


    “我好像見過呢。”秋月氏驚訝道。


    朱高煦笑道“見過更好,到時候我給你們引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春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風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風緊並收藏大明春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