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的家夥。”
“少年”顯得有些憤憤不平。
“對於這一點,我倒是很想要認同你。確實是一個莫名其妙的家夥。”
女學生一邊將連接著筆記本和合成器的線材拔除,一邊讚同地說了一句。
“少年”看了看她。雖然之前就多少感覺到一些不和拍,不過她們兩個究竟是什麽樣的關係?
這名女學生聳聳肩,看起來就像是不想要做出任何解釋的樣子。
“我不知道你們在講些什麽,老實說我也沒有什麽興趣。不過至少有一件事我可以確信,那就是如果你們認為她會告訴你所有的真相,那大概就和指望天上掉下餡餅差不多。”
說完這句話,女學生就徑直走了出去。
“可惡,為什麽這個地方的每個人都那麽惹人厭!”
“少年”氣憤地剁了剁腳。她注意到年長者始終一言不發。
“導師,請您明白地指點我,您是否發現了什麽?對於我那愚昧而膚淺的智慧,您應該了解得非常清楚。雖然我不認為她有所隱瞞,但我擔心哪怕順著她的實話思考下去,也會被自己帶入歧途。”
聽她如此說,年長者緩緩地點了點頭。
“我很高興你了解了敘述的技巧與詭計,這對我們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本來我打算花上至少十年的時間讓你了解這一點,沒想到她竟然僅僅隻用了如此短的時間就做到了這點。不論對她有什麽樣的看法和懷疑,至少這一點我要感謝她。”
很顯然,年長者這番話發自內心。然後,他長歎了一口氣。
“我隻是在聽了她的那番話之後,有些懷疑當年合作的真實目的。就像她說的,什麽才是生命?”
麵對同樣的一個問題,“少年”茫然地捂著頭。
“沒錯,根本沒有人能夠迴答什麽才是生命。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如果細胞是生命,那麽。像病毒這樣隻是蛋白質包裹的一團信息的東西算不算生命?多細胞的產生本身就是吞噬過程中的偶然,缺使得生命不在隻是單細胞的個體。群體意識的產生或許也有著同樣的意義,就像單細胞生命在偶然中創造了多細胞共生的模式,開啟了生物多樣性的曆史。也許意識的產生本身,有著同樣的意義,它就意味著生命的最終形式。我並不意外合作本身,我現在真正在意的是學園都市究竟在追求什麽?在我看來,這更像是哲學家熱衷的話題,而不是科學家喜愛的課題。除非說,學園都市的真正目的不僅僅局限在了解萬物,而在那無限與虛無之上,那更高的頂點……”
“少年”默然無言地看著現場正在撿拾那些從“樹”上掉落的碎片的身影。不知道她究竟做了什麽,在場處理善後的人員完全無視了她的存在,就像她根本就不在那裏。
“少年”猜不透她想要做什麽,但卻總是覺得這一切自始自終都是被安排好的,都隻是在按照早已經設定好的計劃按部就班地發展。
就在片刻之前她已然做出決定,絕不再去思考這背後的意義。因為她已經發現不論是那個少女,還是學園都市本身,都不是她這雙眼睛能夠看透的存在。他們的想法根本就不是她拿相對愚鈍的頭腦能夠理解的,反而了解得越多就越是覺得神秘莫測。
忽然思索著的年長者猛地一愣,他三步並作兩步地跑下樓梯。
“少年”從未見過他如此,卻又不方便發問,隻能跟著他跑下去。
那是在這棟樓房成夾角的小道,一個存在感強到令人懷疑為什麽之前會沒有發現的背影站在那裏。
是一位看起來已經上了年紀的老者。
除了出現在這裏有些奇怪以外,老者一副標準的旅行者的打扮。拄者登山杖,身著懷舊風的旅者衣裝,符合這個季節卻不該出現在夜晚的男式遮陽帽像是某種另一個次元的造物。身邊好像視還嫌不夠顯眼似的,放著一個頗大的旅行皮箱。
雖然隻是一個背影,雖然看不見老旅行家的臉,卻讓人相信他一直在等待著這一刻。
年長者的全身都無法遏製住自己的激動似地顫抖。
雖然這是早在高聳的軌道電梯之下,便多少已然料到或許會發生的事。
老旅行家慢慢地舉起手來,背對著他們緩慢地晃了晃。
年長者有無數的話,卻被全數堵在了嗓子裏。縱有千言萬語,都已在老旅行家這無形的話語中被道盡。
他所能做的,僅僅隻是深深地彎下腰去。
“少年”也行了一個最為恭謙的學生禮,她此時已然猜到老旅行家的真實身份。
當他們再次抬起頭來時,老旅行家早已不見了蹤影,隻有那隻老舊的旅行皮箱留了下了。
“你們是……你們為什麽會在這裏?”
身後有人責問到。
轉過身去,一個叼著煙的高大紅發神父頗為礙眼地杵在那裏。
“禮數,年輕人,注意禮數。”年長者以不知何時出現在手中的僅有一指寬卻長逾三米的金色權杖杵地,敲擊聲竟然壓過了所有的聲音,“你們的女王沒有教導你們必要的禮數嗎?需要我在英王室紋章下為你補上這一課嗎?”(注:據傳,英國宗教爭鬥期間現在的英國王室得到過來自illuminati的巨大協助。而現在英王室紋章的基本框架據說也是illuminati設計的。不過另一方麵,按照這種說法打壓天主教,迫害英國天主教信徒也有illuminati的影子。最富有戲劇意味的陰謀論說法和牛頓爵士有關,我們知道牛頓曾經在英國宗教迫害中砍過幾個人的腦袋,在這種說法中,牛頓的這一行為是illuminati指使的。當然,這是陰謀論者的說法,聽聽就算了。小說裏用用是增加戲劇性,千萬別和現實混為一談。)
“嘖!”
年輕的神父一臉的不爽,他機械般地欠身補行了個禮,隻是任何人都能看出他毫無誠意。
“很好。”
“恕我失禮,不知閣下此行的目的是什麽?”
紅發神父更改措辭問道。雖然聽起來禮貌了許多,不過看他的表情,無論如何也不會有人相信那真是禮貌的表現。
“我知道你們在學園都市辦事,我們也是一樣。不用緊張,我們各自行事,我不認為會妨礙到你們。”年長者招了招手,碩大的皮箱好像被一根看不見的細線拉著向他這邊移動。
“閣下莫非以為這樣可以說服人?”
“年輕人,我不覺得我們有必要向你解釋。不過既然身為盟友,我就破例一次。我們此行的目的,就和你們二十年前某些人的作為相同。隻不過,我們可不像你們那麽愚蠢。坦率地說,作為曾經聯手對抗正教會的同僚,我們一直都以你們為恥。至少在我看來,你們墮落的程度委實不亞於正教會。”
年長者語中帶著尖銳到足以傷人的刺。
二十年前,清教中的部分人和學園都市的合作一事,至今在清教內部都是一個被刻意無視的事實。這番話讓神父啞口無言,他轉移話題指了指被封閉起來的現場:
“這就是你們合作的成果?”
“隻是一個副作用而已。”
神父動了動嘴唇,似乎想要再問些什麽。隻是想到年長者應該不會再說什麽,最終沒有說出來。
不過讓他意外的是,年長者竟然繼續了這個話題。
“知道嗎?年輕人。很有意思。在這個國家,有‘神無月’和‘神在月’的說法。更有意思的是,兩者是指同一個月。‘神在’即為‘神不在’。”
“無處在又無處不在嗎?”
“是嗎?就像我們所知,任何流傳至今的典籍都有‘原典’的概念,聖典自然也不例外。”年長者詭異地笑了笑,“年輕人,你是英國神父,應該知道聖典的原典是什麽吧?它的大部分,如今都在保存在你們大英圖書館。”
神父點了點頭。
“《西奈山抄本》,一切聖典都是由它衍生而來,它是一切聖典的原本,人類最早的聖典。大英圖書館能夠擁有其中的大部分,你們居功至偉。”
“不錯,年輕人。我很高興你們英國沒有忘記這件事。不過年輕人,你是否看過這本人類最初的聖典?”
這話問得神父一愣。
《西奈山抄本》是國之重寶,自然不可能任由他人借閱。但年長者的這句話,似乎意味著這其中另有蹊蹺。
“年輕人,《馬可福音》的第一句是什麽?”
這個問題自然難不住神父。
“‘耶穌基督,上帝之子,福音之始。’”
“錯了。”老者搖了搖頭,“現今流傳的版本確實如此。但在《西奈山抄本》中,這一句是‘耶穌基督,福音之始’。‘上帝之子’是被後人加上去的,改動的痕跡就在《西奈山抄本》上,在《馬可福音》開頭的兩行之間。”
神父吸了口煙。
對於年長者這段話,他沒有做出更多反應,隻是看了看年長者身邊的那位“少年”。
他確實和通常的神父有些不同,還不至於為此暴跳如雷。
他並不懷疑年長者的話,正如年長者所說,《西奈山抄本》的大部分被英國保存,謊言毫無意義。
但如此一來,問題就大了。
神子理論是用以解釋“聖人”的,可假如神子的概念本身就是後人虛構的……那聖人又是什麽?
“聖典是由人的願望創造的,而不是神的言語,神子也是如此。”年長者伸手搭在旅行皮箱上,“假如有從人的願望中誕生的生命,那想必會擁有神子的特征。在我們看來,那就是‘聖人’。我們認為,在人類群體的願望中誕生之物,便擁有聖人的特征。”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以此推論下來,神又是什麽?
神父無法接話。就算是他也覺得這個論點太離經叛道。
年長者打開旅行皮箱,不可思議的是,從皮箱中掉出來的居然是人。
皮箱內居然藏了十多個昏迷不醒的人。
這件嚴重違反了常識的事,此時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神父深深地吸了一口煙。
神在,
神不在。
“新世界秩序……”
神父默念了一句對方的理念。
他此時才第一次了解,這些和英國合作了數百年的人究竟是什麽樣的存在。
===================================================
不好意思,沒來得及趕迴來,導致更新慢了。
“少年”顯得有些憤憤不平。
“對於這一點,我倒是很想要認同你。確實是一個莫名其妙的家夥。”
女學生一邊將連接著筆記本和合成器的線材拔除,一邊讚同地說了一句。
“少年”看了看她。雖然之前就多少感覺到一些不和拍,不過她們兩個究竟是什麽樣的關係?
這名女學生聳聳肩,看起來就像是不想要做出任何解釋的樣子。
“我不知道你們在講些什麽,老實說我也沒有什麽興趣。不過至少有一件事我可以確信,那就是如果你們認為她會告訴你所有的真相,那大概就和指望天上掉下餡餅差不多。”
說完這句話,女學生就徑直走了出去。
“可惡,為什麽這個地方的每個人都那麽惹人厭!”
“少年”氣憤地剁了剁腳。她注意到年長者始終一言不發。
“導師,請您明白地指點我,您是否發現了什麽?對於我那愚昧而膚淺的智慧,您應該了解得非常清楚。雖然我不認為她有所隱瞞,但我擔心哪怕順著她的實話思考下去,也會被自己帶入歧途。”
聽她如此說,年長者緩緩地點了點頭。
“我很高興你了解了敘述的技巧與詭計,這對我們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本來我打算花上至少十年的時間讓你了解這一點,沒想到她竟然僅僅隻用了如此短的時間就做到了這點。不論對她有什麽樣的看法和懷疑,至少這一點我要感謝她。”
很顯然,年長者這番話發自內心。然後,他長歎了一口氣。
“我隻是在聽了她的那番話之後,有些懷疑當年合作的真實目的。就像她說的,什麽才是生命?”
麵對同樣的一個問題,“少年”茫然地捂著頭。
“沒錯,根本沒有人能夠迴答什麽才是生命。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如果細胞是生命,那麽。像病毒這樣隻是蛋白質包裹的一團信息的東西算不算生命?多細胞的產生本身就是吞噬過程中的偶然,缺使得生命不在隻是單細胞的個體。群體意識的產生或許也有著同樣的意義,就像單細胞生命在偶然中創造了多細胞共生的模式,開啟了生物多樣性的曆史。也許意識的產生本身,有著同樣的意義,它就意味著生命的最終形式。我並不意外合作本身,我現在真正在意的是學園都市究竟在追求什麽?在我看來,這更像是哲學家熱衷的話題,而不是科學家喜愛的課題。除非說,學園都市的真正目的不僅僅局限在了解萬物,而在那無限與虛無之上,那更高的頂點……”
“少年”默然無言地看著現場正在撿拾那些從“樹”上掉落的碎片的身影。不知道她究竟做了什麽,在場處理善後的人員完全無視了她的存在,就像她根本就不在那裏。
“少年”猜不透她想要做什麽,但卻總是覺得這一切自始自終都是被安排好的,都隻是在按照早已經設定好的計劃按部就班地發展。
就在片刻之前她已然做出決定,絕不再去思考這背後的意義。因為她已經發現不論是那個少女,還是學園都市本身,都不是她這雙眼睛能夠看透的存在。他們的想法根本就不是她拿相對愚鈍的頭腦能夠理解的,反而了解得越多就越是覺得神秘莫測。
忽然思索著的年長者猛地一愣,他三步並作兩步地跑下樓梯。
“少年”從未見過他如此,卻又不方便發問,隻能跟著他跑下去。
那是在這棟樓房成夾角的小道,一個存在感強到令人懷疑為什麽之前會沒有發現的背影站在那裏。
是一位看起來已經上了年紀的老者。
除了出現在這裏有些奇怪以外,老者一副標準的旅行者的打扮。拄者登山杖,身著懷舊風的旅者衣裝,符合這個季節卻不該出現在夜晚的男式遮陽帽像是某種另一個次元的造物。身邊好像視還嫌不夠顯眼似的,放著一個頗大的旅行皮箱。
雖然隻是一個背影,雖然看不見老旅行家的臉,卻讓人相信他一直在等待著這一刻。
年長者的全身都無法遏製住自己的激動似地顫抖。
雖然這是早在高聳的軌道電梯之下,便多少已然料到或許會發生的事。
老旅行家慢慢地舉起手來,背對著他們緩慢地晃了晃。
年長者有無數的話,卻被全數堵在了嗓子裏。縱有千言萬語,都已在老旅行家這無形的話語中被道盡。
他所能做的,僅僅隻是深深地彎下腰去。
“少年”也行了一個最為恭謙的學生禮,她此時已然猜到老旅行家的真實身份。
當他們再次抬起頭來時,老旅行家早已不見了蹤影,隻有那隻老舊的旅行皮箱留了下了。
“你們是……你們為什麽會在這裏?”
身後有人責問到。
轉過身去,一個叼著煙的高大紅發神父頗為礙眼地杵在那裏。
“禮數,年輕人,注意禮數。”年長者以不知何時出現在手中的僅有一指寬卻長逾三米的金色權杖杵地,敲擊聲竟然壓過了所有的聲音,“你們的女王沒有教導你們必要的禮數嗎?需要我在英王室紋章下為你補上這一課嗎?”(注:據傳,英國宗教爭鬥期間現在的英國王室得到過來自illuminati的巨大協助。而現在英王室紋章的基本框架據說也是illuminati設計的。不過另一方麵,按照這種說法打壓天主教,迫害英國天主教信徒也有illuminati的影子。最富有戲劇意味的陰謀論說法和牛頓爵士有關,我們知道牛頓曾經在英國宗教迫害中砍過幾個人的腦袋,在這種說法中,牛頓的這一行為是illuminati指使的。當然,這是陰謀論者的說法,聽聽就算了。小說裏用用是增加戲劇性,千萬別和現實混為一談。)
“嘖!”
年輕的神父一臉的不爽,他機械般地欠身補行了個禮,隻是任何人都能看出他毫無誠意。
“很好。”
“恕我失禮,不知閣下此行的目的是什麽?”
紅發神父更改措辭問道。雖然聽起來禮貌了許多,不過看他的表情,無論如何也不會有人相信那真是禮貌的表現。
“我知道你們在學園都市辦事,我們也是一樣。不用緊張,我們各自行事,我不認為會妨礙到你們。”年長者招了招手,碩大的皮箱好像被一根看不見的細線拉著向他這邊移動。
“閣下莫非以為這樣可以說服人?”
“年輕人,我不覺得我們有必要向你解釋。不過既然身為盟友,我就破例一次。我們此行的目的,就和你們二十年前某些人的作為相同。隻不過,我們可不像你們那麽愚蠢。坦率地說,作為曾經聯手對抗正教會的同僚,我們一直都以你們為恥。至少在我看來,你們墮落的程度委實不亞於正教會。”
年長者語中帶著尖銳到足以傷人的刺。
二十年前,清教中的部分人和學園都市的合作一事,至今在清教內部都是一個被刻意無視的事實。這番話讓神父啞口無言,他轉移話題指了指被封閉起來的現場:
“這就是你們合作的成果?”
“隻是一個副作用而已。”
神父動了動嘴唇,似乎想要再問些什麽。隻是想到年長者應該不會再說什麽,最終沒有說出來。
不過讓他意外的是,年長者竟然繼續了這個話題。
“知道嗎?年輕人。很有意思。在這個國家,有‘神無月’和‘神在月’的說法。更有意思的是,兩者是指同一個月。‘神在’即為‘神不在’。”
“無處在又無處不在嗎?”
“是嗎?就像我們所知,任何流傳至今的典籍都有‘原典’的概念,聖典自然也不例外。”年長者詭異地笑了笑,“年輕人,你是英國神父,應該知道聖典的原典是什麽吧?它的大部分,如今都在保存在你們大英圖書館。”
神父點了點頭。
“《西奈山抄本》,一切聖典都是由它衍生而來,它是一切聖典的原本,人類最早的聖典。大英圖書館能夠擁有其中的大部分,你們居功至偉。”
“不錯,年輕人。我很高興你們英國沒有忘記這件事。不過年輕人,你是否看過這本人類最初的聖典?”
這話問得神父一愣。
《西奈山抄本》是國之重寶,自然不可能任由他人借閱。但年長者的這句話,似乎意味著這其中另有蹊蹺。
“年輕人,《馬可福音》的第一句是什麽?”
這個問題自然難不住神父。
“‘耶穌基督,上帝之子,福音之始。’”
“錯了。”老者搖了搖頭,“現今流傳的版本確實如此。但在《西奈山抄本》中,這一句是‘耶穌基督,福音之始’。‘上帝之子’是被後人加上去的,改動的痕跡就在《西奈山抄本》上,在《馬可福音》開頭的兩行之間。”
神父吸了口煙。
對於年長者這段話,他沒有做出更多反應,隻是看了看年長者身邊的那位“少年”。
他確實和通常的神父有些不同,還不至於為此暴跳如雷。
他並不懷疑年長者的話,正如年長者所說,《西奈山抄本》的大部分被英國保存,謊言毫無意義。
但如此一來,問題就大了。
神子理論是用以解釋“聖人”的,可假如神子的概念本身就是後人虛構的……那聖人又是什麽?
“聖典是由人的願望創造的,而不是神的言語,神子也是如此。”年長者伸手搭在旅行皮箱上,“假如有從人的願望中誕生的生命,那想必會擁有神子的特征。在我們看來,那就是‘聖人’。我們認為,在人類群體的願望中誕生之物,便擁有聖人的特征。”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以此推論下來,神又是什麽?
神父無法接話。就算是他也覺得這個論點太離經叛道。
年長者打開旅行皮箱,不可思議的是,從皮箱中掉出來的居然是人。
皮箱內居然藏了十多個昏迷不醒的人。
這件嚴重違反了常識的事,此時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神父深深地吸了一口煙。
神在,
神不在。
“新世界秩序……”
神父默念了一句對方的理念。
他此時才第一次了解,這些和英國合作了數百年的人究竟是什麽樣的存在。
===================================================
不好意思,沒來得及趕迴來,導致更新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