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那兩位老人家在世的時候曾經含含糊糊地透露過一些信息給蘇誠誌。
從他們透露的信息可知,蘇誠誌的生父出生高貴,當然這個高貴到底如何,蘇誠誌並不能肯定,畢竟老蘇家在北地雖然算是大戶,卻隻是低賤的商人,也許在他們的眼裏一般的讀書人都比他們高貴,故而蘇誠誌覺得這個高貴應該是有些水份的。
當年蘇誠誌的生父已過不惑之年齡,是北地的正四品知府,能力不錯,正室夫人卻一直沒能為他誕下一男半女,正室夫人更因為身子不好沒能跟著他到北地任上,隻能在他身邊放了通房又給他納了兩房小妾,最終卻隻給她生了兩個閨女。
也就是說,在蘇嬌娘進府前,蘇誠誌的那個爹還沒有一個可繼香火的麟兒。
蘇嬌娘長得圓潤,一看就是個好生養的,這才讓蘇知府將人接進府替蘇富貴平了那場危機。
蘇嬌娘也是不負蘇知府的重望,雖然進府差不多兩年才開懷,卻一生就是個帶把兒的男丁,也在蘇誠誌出生的那一日,蘇知府正好接到了召他迴應的手諭,一府的人都把蘇誠誌當成了福星。
隻可惜還沒滿月,就迎來的兵亂。
還沒來得及本該帶著妻妾兒女迴京升職接受那個相當不錯肥差的蘇知府隻得將愛妾和愛子托給逃難的蘇家,雖然蘇誠誌是活下來了,卻再也沒有了親爹的消息。
雖然蘇誠誌覺得那個蘇家也許隻是個普通的人家,可是他又想,如果他的爹真能京中謀到那樣的肥差,想必那個蘇家在京城也並非泛泛的家族,很有可能是個名門望族。
他的親爹有名有姓還有在北地為官的經曆,若他真的去京城尋親,應該還是能夠尋到的。
可是那麽多年來誰也沒有提過去京城尋親,就算老蘇家的日子過得再艱難也沒人提過。
蘇誠誌不知道這到底是為了什麽,心裏卻明白這其中定然有什麽難言之隱。
當然他對那個蘇家會否接受自己也是沒有信心,那樣的家族會稀罕賣身小妾生的庶子嗎?
就算他真的隻是親爹的唯一兒子,流落在外幾十年,想必也不會有人稀罕。
原本一心想要認祖歸宗的蘇誠誌越想越覺得絕望,低眸正對上正仰頭殷切看著他的蘇澤軒,有些失措地轉開眼睛,卻又對上了蘇雲朵那雙漂亮的大眼睛。
好吧,為了兒女,還是將那個蘇家忘了吧,開宗立族似乎並不是件什麽不好的事!
多少年以後,他就是蘇氏這一枝的老祖宗。
這樣想著蘇誠誌居然覺得還挺美的。
“行,那咱就自己開宗立族!”蘇誠誌閉了閉眼睛,再睜開時已然一片坦然:“不過這事先不要往外說,隻咱們自己知道即可。”
蘇雲朵先是一喜,爾後微微一愣,不過很快就將蘇誠誌的想法想明白了,他的心裏想必還是希望能認祖歸宗的吧。
算了,隻要蘇誠誌開心就好!
因為蘇誠誌不打算公開,開宗立族的事也不能大肆鋪張,於是也隻是就著自家院子裏設的香案,由蘇誠誌帶著兩個大些的兒子淨手焚香,拜天叩地,一番議式下來,算是開了宗立了族。
雖然隻是表麵的開宗立族,蘇誠誌依然十分鄭重其事地在蘇雲朵替他準備的族譜上開了筆,隻不過將第一頁空了下來,隻在第二頁上寫下了蘇誠誌三個大字,然後是蘇寧氏阿玉,再下麵就是他的四個兒女。
經過幾日的思考,蘇誠誌終於趕在新年來臨之即,給小四取了個自認為既響亮又極有寓意的大名“蘇澤睿”,希望他的幼子長大以後做一個明智、通達的人。
當蘇誠誌在嶄新的族譜上寫下蘇澤睿這三個字的時候,有那麽一瞬間似乎真的生出開宗立族的豪情來,將什麽認祖歸宗暫時拋在了腦後。
“你爹真的自己開了宗立了族?不可能吧!”當蘇雲朵端了特意給寧氏做的月子餐,告訴她蘇誠誌已經在新的族譜上寫下了他們一家人的姓名,寧氏自是不太相信的。
“那還能有假!不過咱爹把第一頁空著呢!”說起那空著的一頁,蘇雲朵不由撇了撇嘴。
蘇誠誌空出這一頁的目的是什麽,不用想蘇雲朵也能猜得到,隻是沒法說蘇誠誌罷了。
寧氏一臉的恍然大悟,就說嘛,昨日夜裏還聽他唉聲歎氣地提起那個京城的蘇家,今日怎麽可能就輕而易舉地同意開宗立族,原來他這是一邊想著認祖歸宗一邊又哄著兒女開心呢。
不過這樣也好,既讓蘇誠誌有些想頭,以後真要是無法認祖歸宗,好歹他自己也算是個開山之祖,到時也不至於太過失落。
蘇誠誌這人在寧氏這裏什麽都好,就是心思重了些,不過讀書人沒幾個心思不重的,寧氏覺得那也沒什麽不好的。
心思重說明肯動腦,不都說智慧永遠屬於肯動腦筋的人嘛,他的誠哥就是個有智慧的人!
若是蘇雲朵知道寧氏是這樣想的,那嘴必定會撇得更厲害。
隻可惜她並不知道,此刻她滿心都是寧忠平匆匆給她送來的信。
信是從京城來的,沒有走驛站而是托了威遠鏢局從京城迴來的鏢師直接帶給寧忠平。
生怕誤了蘇雲朵的事,寧忠平特地騎著馬冒著風雪匆匆送過來,因為要趕著迴去吃團圓飯,連口水都沒喝又急急轉身迴去了。
伺候寧氏用過月子餐,又幫著寧氏伺候好小弟弟,蘇雲朵這才轉迴廚房,趁著包餃子前的空隙,她得好好讀讀這封來信。
看了眼牛皮信封上蘇雲朵親啟幾個字,蘇雲朵的嘴角不由勾了勾,她認得這是老大夫的字跡。
拆開蠟封的書信,從裏麵抽出書信,沒想到隨著書信一起出來的還有一張整整五百兩的巨額銀票,是東淩國最有名錢莊寶通號的銀票。
蘇雲朵呆呆地看著手中的銀票,老大夫這是要幹什麽?
片刻之後對著自己的腦門拍了了巴掌,老大夫要幹什麽,看了信不就知道了嘛!
書信的落款時間差不多在一個月前,如此說來從京城到燕山府這一路雪下得不小,即便慣於走南闖北的鏢師們也差不多走了一個月。
從他們透露的信息可知,蘇誠誌的生父出生高貴,當然這個高貴到底如何,蘇誠誌並不能肯定,畢竟老蘇家在北地雖然算是大戶,卻隻是低賤的商人,也許在他們的眼裏一般的讀書人都比他們高貴,故而蘇誠誌覺得這個高貴應該是有些水份的。
當年蘇誠誌的生父已過不惑之年齡,是北地的正四品知府,能力不錯,正室夫人卻一直沒能為他誕下一男半女,正室夫人更因為身子不好沒能跟著他到北地任上,隻能在他身邊放了通房又給他納了兩房小妾,最終卻隻給她生了兩個閨女。
也就是說,在蘇嬌娘進府前,蘇誠誌的那個爹還沒有一個可繼香火的麟兒。
蘇嬌娘長得圓潤,一看就是個好生養的,這才讓蘇知府將人接進府替蘇富貴平了那場危機。
蘇嬌娘也是不負蘇知府的重望,雖然進府差不多兩年才開懷,卻一生就是個帶把兒的男丁,也在蘇誠誌出生的那一日,蘇知府正好接到了召他迴應的手諭,一府的人都把蘇誠誌當成了福星。
隻可惜還沒滿月,就迎來的兵亂。
還沒來得及本該帶著妻妾兒女迴京升職接受那個相當不錯肥差的蘇知府隻得將愛妾和愛子托給逃難的蘇家,雖然蘇誠誌是活下來了,卻再也沒有了親爹的消息。
雖然蘇誠誌覺得那個蘇家也許隻是個普通的人家,可是他又想,如果他的爹真能京中謀到那樣的肥差,想必那個蘇家在京城也並非泛泛的家族,很有可能是個名門望族。
他的親爹有名有姓還有在北地為官的經曆,若他真的去京城尋親,應該還是能夠尋到的。
可是那麽多年來誰也沒有提過去京城尋親,就算老蘇家的日子過得再艱難也沒人提過。
蘇誠誌不知道這到底是為了什麽,心裏卻明白這其中定然有什麽難言之隱。
當然他對那個蘇家會否接受自己也是沒有信心,那樣的家族會稀罕賣身小妾生的庶子嗎?
就算他真的隻是親爹的唯一兒子,流落在外幾十年,想必也不會有人稀罕。
原本一心想要認祖歸宗的蘇誠誌越想越覺得絕望,低眸正對上正仰頭殷切看著他的蘇澤軒,有些失措地轉開眼睛,卻又對上了蘇雲朵那雙漂亮的大眼睛。
好吧,為了兒女,還是將那個蘇家忘了吧,開宗立族似乎並不是件什麽不好的事!
多少年以後,他就是蘇氏這一枝的老祖宗。
這樣想著蘇誠誌居然覺得還挺美的。
“行,那咱就自己開宗立族!”蘇誠誌閉了閉眼睛,再睜開時已然一片坦然:“不過這事先不要往外說,隻咱們自己知道即可。”
蘇雲朵先是一喜,爾後微微一愣,不過很快就將蘇誠誌的想法想明白了,他的心裏想必還是希望能認祖歸宗的吧。
算了,隻要蘇誠誌開心就好!
因為蘇誠誌不打算公開,開宗立族的事也不能大肆鋪張,於是也隻是就著自家院子裏設的香案,由蘇誠誌帶著兩個大些的兒子淨手焚香,拜天叩地,一番議式下來,算是開了宗立了族。
雖然隻是表麵的開宗立族,蘇誠誌依然十分鄭重其事地在蘇雲朵替他準備的族譜上開了筆,隻不過將第一頁空了下來,隻在第二頁上寫下了蘇誠誌三個大字,然後是蘇寧氏阿玉,再下麵就是他的四個兒女。
經過幾日的思考,蘇誠誌終於趕在新年來臨之即,給小四取了個自認為既響亮又極有寓意的大名“蘇澤睿”,希望他的幼子長大以後做一個明智、通達的人。
當蘇誠誌在嶄新的族譜上寫下蘇澤睿這三個字的時候,有那麽一瞬間似乎真的生出開宗立族的豪情來,將什麽認祖歸宗暫時拋在了腦後。
“你爹真的自己開了宗立了族?不可能吧!”當蘇雲朵端了特意給寧氏做的月子餐,告訴她蘇誠誌已經在新的族譜上寫下了他們一家人的姓名,寧氏自是不太相信的。
“那還能有假!不過咱爹把第一頁空著呢!”說起那空著的一頁,蘇雲朵不由撇了撇嘴。
蘇誠誌空出這一頁的目的是什麽,不用想蘇雲朵也能猜得到,隻是沒法說蘇誠誌罷了。
寧氏一臉的恍然大悟,就說嘛,昨日夜裏還聽他唉聲歎氣地提起那個京城的蘇家,今日怎麽可能就輕而易舉地同意開宗立族,原來他這是一邊想著認祖歸宗一邊又哄著兒女開心呢。
不過這樣也好,既讓蘇誠誌有些想頭,以後真要是無法認祖歸宗,好歹他自己也算是個開山之祖,到時也不至於太過失落。
蘇誠誌這人在寧氏這裏什麽都好,就是心思重了些,不過讀書人沒幾個心思不重的,寧氏覺得那也沒什麽不好的。
心思重說明肯動腦,不都說智慧永遠屬於肯動腦筋的人嘛,他的誠哥就是個有智慧的人!
若是蘇雲朵知道寧氏是這樣想的,那嘴必定會撇得更厲害。
隻可惜她並不知道,此刻她滿心都是寧忠平匆匆給她送來的信。
信是從京城來的,沒有走驛站而是托了威遠鏢局從京城迴來的鏢師直接帶給寧忠平。
生怕誤了蘇雲朵的事,寧忠平特地騎著馬冒著風雪匆匆送過來,因為要趕著迴去吃團圓飯,連口水都沒喝又急急轉身迴去了。
伺候寧氏用過月子餐,又幫著寧氏伺候好小弟弟,蘇雲朵這才轉迴廚房,趁著包餃子前的空隙,她得好好讀讀這封來信。
看了眼牛皮信封上蘇雲朵親啟幾個字,蘇雲朵的嘴角不由勾了勾,她認得這是老大夫的字跡。
拆開蠟封的書信,從裏麵抽出書信,沒想到隨著書信一起出來的還有一張整整五百兩的巨額銀票,是東淩國最有名錢莊寶通號的銀票。
蘇雲朵呆呆地看著手中的銀票,老大夫這是要幹什麽?
片刻之後對著自己的腦門拍了了巴掌,老大夫要幹什麽,看了信不就知道了嘛!
書信的落款時間差不多在一個月前,如此說來從京城到燕山府這一路雪下得不小,即便慣於走南闖北的鏢師們也差不多走了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