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離上班時間還有段時間,廖會計拉著計小玲去附近幹果店買點零食,和潘副總他們分開走。
廖會計買了一斤鷹嘴豆分開兩份,給了計小玲一份,說放辦公室,早上吃一小把,又頂餓,而且女人吃了最好,天然的雌激素補充。
計小玲謝了,說:“我以為你每天吃的是黃豆,還想有什麽說法的,想問問的。”
“這個可比黃豆營養價值高,不過好東西也得堅持吃,我這人就是啥都堅持不了,有段時間天天餐桌要有木耳,都說多吃木耳清血脂,可是總忘記提前泡,吃段時間嫌麻煩,就不吃了,想起泡一下。可鷹嘴豆好,買熟的,每天去辦公室,拉開抽屜就看到,吃一小把,時間長了就習慣了。”
這一來一迴得差不多上班時間到了。兩人走迴單位。
晚上迴家的時候,計小玲給周揚說起潘副總的事,周揚說:“好多年前是有這麽一個政策,照顧一些最早的支邊的子女迴內地,也隻是兩三個城市的吧,有一部分迴去了,也有很多像潘總那樣的,迴去不習慣又迴來的,這事也聽他們聊天說起過。”
計小玲是覺得有點可惜,很難得的機會。
“這怎麽說呢,要看個人,就好比現在,一線二線三線城市,比下麵一些小縣城好很多,比偏遠地區更好,就像我班裏的學生,有的就希望將來能夠到大城市去看一看。可有的也跟父母出去旅遊過,說走來走去還是覺得邊疆好,所以說還是看個人。”
計小玲裝著無意,其實心裏想試探的問了一下:“那麽你覺得哪裏好,內地還是邊疆?”
“哪裏都好,我這人到哪裏都能適應,就像吃飯,我是江南人,來這牛羊肉也能吃,去四川,麻辣的我也一樣吃,還吃的不亦樂乎,不聽我說話還以為我是四川人,比本地人都能比辣。”周揚最後一句誇張的說道。
他也知道,計小玲問的意思,所以用吃的把把話岔開。學校找他談過了,希望他以後能夠留下,周揚也沒拒絕,也沒答複,說會考慮考慮。
他和範老師兩個人也聊過這個問題,範老師表示遺憾他自己,因為他的家裏情況,隻能迴家鄉。他本人很想帶著媳婦兒子出來,但是阿月的情況出來不如留在家裏。
八月中旬的時候,範老師堂嬸帶著阿月和孩子迴家鄉了,把個範老師惆悵半天,他很希望老婆孩子留下來,哪怕過了中秋再走也好。可是他堂嬸,一定要帶著他們母子迴去,再就是,阿月在這語言實在是不通。
周揚是知道計小玲是不會同意他留下來,父母那裏他也沒提,因為他自己還沒有考慮清楚。
這會兒計小玲試探的問,周揚隻好把話岔開。
這樣模淩兩可的話,計小玲是不滿意的,她想等哪天跟周揚父母說一下,提個醒。
第二天中午去吃飯的時候,周揚的父親說接到了在南疆他堂姑的電話,也就是去年來庫爾哈請了周揚夫妻吃飯的丁明生的母親,周揚要叫姑奶奶,知道他們來將,邀請他們去南疆做客。
周揚聽父親話裏的意思是挺想去,這會九月初月中旬,這個月份外出還行,周揚就鼓勵父母去一趟。本來,八月份的時候打算去南疆,就想拐到親戚家一趟的。
他同時又邀請嶽父母跟著一起去,計母拒絕了,說坐火車暈車,路太遠不想動彈,就留在這。
周揚要給父母訂機票,周父不讓,說坐火車可以看南北疆一路風景,出來就是到處看看,又不趕時間,天上飛來飛去的不安全。
周揚隻有作罷,其實知道父母是想省錢,除非是提前訂到打折機票,價格和火車票差不多,不然父母是找各種理由做火車。
這才是樸實的長輩,而周揚以前認得的一個人,同樣農村出來的,那他父母就跟身上圖了金似的,那個挑剔,出門必須飛機,幾步路要打車,以為他兒子真是山溝裏飛出的金疙瘩了,兒子結婚後,硬是覺得兒媳配不上他兒子,攪和散了。
周揚很慶幸自己沒這方麵困擾,嶽家也不是眼睛長在頭頂上的那種長輩,當初和計小玲相親前,他也專門問了女方家庭情況,他不想娶一個用自己小家來補貼娘家弟弟一輩子的媳婦。
幸好嶽家人和他父母一樣淳樸,有個小舅子,周揚和他也很合得來,計小強懂事又自強,不會是個啃父母啃姐姐的吸血蟲。
越是這樣的家人和親戚,周揚更不能做事隻考慮自己,妻子為他做的退讓已經夠多,他要替妻子考慮,也得替父母考慮。
所以這就是他考慮工作之外,先要考慮的問題。當初來支教,父母是讚同的,但他怕妻子不願意,報了名後才說,這是他頭一次這麽做,也知道不應該,幸好和計小玲說通了,之後也相安無事。
但是否留下來,可不是小事,他必須在家人的同意和支持下才能決定。
想到這,周圍突然靈醒,自己是願意留下來?要不為何一直考慮的是家裏人反對,如果他自己不想這個事,還考慮家人的感受幹嘛。
周揚迷糊了,他要好好考慮,撇開家裏人,就他自己,是否真的願意留下來,這可不是支教幾年將來還能迴去,如果決定留下來可就是一輩子,將來的孩子也得在這出生和長大。
而自己是否做好了各方麵的準備?
廖會計買了一斤鷹嘴豆分開兩份,給了計小玲一份,說放辦公室,早上吃一小把,又頂餓,而且女人吃了最好,天然的雌激素補充。
計小玲謝了,說:“我以為你每天吃的是黃豆,還想有什麽說法的,想問問的。”
“這個可比黃豆營養價值高,不過好東西也得堅持吃,我這人就是啥都堅持不了,有段時間天天餐桌要有木耳,都說多吃木耳清血脂,可是總忘記提前泡,吃段時間嫌麻煩,就不吃了,想起泡一下。可鷹嘴豆好,買熟的,每天去辦公室,拉開抽屜就看到,吃一小把,時間長了就習慣了。”
這一來一迴得差不多上班時間到了。兩人走迴單位。
晚上迴家的時候,計小玲給周揚說起潘副總的事,周揚說:“好多年前是有這麽一個政策,照顧一些最早的支邊的子女迴內地,也隻是兩三個城市的吧,有一部分迴去了,也有很多像潘總那樣的,迴去不習慣又迴來的,這事也聽他們聊天說起過。”
計小玲是覺得有點可惜,很難得的機會。
“這怎麽說呢,要看個人,就好比現在,一線二線三線城市,比下麵一些小縣城好很多,比偏遠地區更好,就像我班裏的學生,有的就希望將來能夠到大城市去看一看。可有的也跟父母出去旅遊過,說走來走去還是覺得邊疆好,所以說還是看個人。”
計小玲裝著無意,其實心裏想試探的問了一下:“那麽你覺得哪裏好,內地還是邊疆?”
“哪裏都好,我這人到哪裏都能適應,就像吃飯,我是江南人,來這牛羊肉也能吃,去四川,麻辣的我也一樣吃,還吃的不亦樂乎,不聽我說話還以為我是四川人,比本地人都能比辣。”周揚最後一句誇張的說道。
他也知道,計小玲問的意思,所以用吃的把把話岔開。學校找他談過了,希望他以後能夠留下,周揚也沒拒絕,也沒答複,說會考慮考慮。
他和範老師兩個人也聊過這個問題,範老師表示遺憾他自己,因為他的家裏情況,隻能迴家鄉。他本人很想帶著媳婦兒子出來,但是阿月的情況出來不如留在家裏。
八月中旬的時候,範老師堂嬸帶著阿月和孩子迴家鄉了,把個範老師惆悵半天,他很希望老婆孩子留下來,哪怕過了中秋再走也好。可是他堂嬸,一定要帶著他們母子迴去,再就是,阿月在這語言實在是不通。
周揚是知道計小玲是不會同意他留下來,父母那裏他也沒提,因為他自己還沒有考慮清楚。
這會兒計小玲試探的問,周揚隻好把話岔開。
這樣模淩兩可的話,計小玲是不滿意的,她想等哪天跟周揚父母說一下,提個醒。
第二天中午去吃飯的時候,周揚的父親說接到了在南疆他堂姑的電話,也就是去年來庫爾哈請了周揚夫妻吃飯的丁明生的母親,周揚要叫姑奶奶,知道他們來將,邀請他們去南疆做客。
周揚聽父親話裏的意思是挺想去,這會九月初月中旬,這個月份外出還行,周揚就鼓勵父母去一趟。本來,八月份的時候打算去南疆,就想拐到親戚家一趟的。
他同時又邀請嶽父母跟著一起去,計母拒絕了,說坐火車暈車,路太遠不想動彈,就留在這。
周揚要給父母訂機票,周父不讓,說坐火車可以看南北疆一路風景,出來就是到處看看,又不趕時間,天上飛來飛去的不安全。
周揚隻有作罷,其實知道父母是想省錢,除非是提前訂到打折機票,價格和火車票差不多,不然父母是找各種理由做火車。
這才是樸實的長輩,而周揚以前認得的一個人,同樣農村出來的,那他父母就跟身上圖了金似的,那個挑剔,出門必須飛機,幾步路要打車,以為他兒子真是山溝裏飛出的金疙瘩了,兒子結婚後,硬是覺得兒媳配不上他兒子,攪和散了。
周揚很慶幸自己沒這方麵困擾,嶽家也不是眼睛長在頭頂上的那種長輩,當初和計小玲相親前,他也專門問了女方家庭情況,他不想娶一個用自己小家來補貼娘家弟弟一輩子的媳婦。
幸好嶽家人和他父母一樣淳樸,有個小舅子,周揚和他也很合得來,計小強懂事又自強,不會是個啃父母啃姐姐的吸血蟲。
越是這樣的家人和親戚,周揚更不能做事隻考慮自己,妻子為他做的退讓已經夠多,他要替妻子考慮,也得替父母考慮。
所以這就是他考慮工作之外,先要考慮的問題。當初來支教,父母是讚同的,但他怕妻子不願意,報了名後才說,這是他頭一次這麽做,也知道不應該,幸好和計小玲說通了,之後也相安無事。
但是否留下來,可不是小事,他必須在家人的同意和支持下才能決定。
想到這,周圍突然靈醒,自己是願意留下來?要不為何一直考慮的是家裏人反對,如果他自己不想這個事,還考慮家人的感受幹嘛。
周揚迷糊了,他要好好考慮,撇開家裏人,就他自己,是否真的願意留下來,這可不是支教幾年將來還能迴去,如果決定留下來可就是一輩子,將來的孩子也得在這出生和長大。
而自己是否做好了各方麵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