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小強定了個旅遊團自己去玩去了,周計兩家父母歇了幾天,這就八月中旬了。
周揚本來想帶父母去南疆,他一直沒去就是等著和父母一起去,可是長輩一聽坐火車要十個小時左右,說啥也不去,嫌遠,周揚說有飛機,參團也行,來迴五六天的,可是更沒人同意了,說跟團太累,吃不消。
南疆之行隻好作罷,而周揚月底就開學,隻好去了美麗湖和白陽坡,看了薰衣草種植地。
雖然可以借到車,但周揚不敢開邊疆的山路,還是報的旅遊團,找的是夕陽紅旅遊團,針對老年人行程沒那麽趕。
風景自然是驚歎了周計父母,特別是看那浩瀚無際的薰衣草田地,是當年赴疆的兵團人後代種出來的,去參觀拍照和農家聊天,都是當年支邊的後代,有的疆一代還健在,靠種植薰衣草而買了房買了車,子孫滿堂,四代同堂的都有。
車開過有名的果子溝大橋,那更是在畫裏一般,難怪說邊疆有的地方隨處都是風景,在哪拍照都和名畫一樣。
路上看到了大規模的向日葵花海,那個壯觀,車裏的遊客紛紛拿出手機拍照。
到了郭斯口岸,逛了邊境國際商貿中心,有很多中亞特色的商品,巧克力,毛皮大衣,刀具,望遠鏡,還有手工藝品、地毯、等,再看看那個界牌。
等旅遊迴來了,周父和計父討論這一路上看到的各地開疆的人紮根邊疆,如今生活的熱火朝天,兒孫有的出國進修,後來返疆工作,說離開十分想念正宗的家鄉拉條子,隻好迴來工作。
這當然是玩笑話,但這片熱土養育了多少兵團人,走出去多少各方人才。
周父計父又開始說知道的哪些主持人哪些明星哪些歌手都是疆二代。
周揚也參加聊天,說很多節目裏都有邊疆出來的音樂人,把民族音樂展示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還有個不是因為選秀,都不知道人家在國際上已經有一定知名度,很多把音樂當生命在創作。
女人在房間裏展示買的各種東西,就是薰衣草都買了好幾公斤,計小玲給婆婆和媽媽買了羊毛圍巾羊絨大衣,倆人不嫌熱的在屋裏試穿,衣櫃前照鏡子,也是聊的熱乎。
計小強是在他們迴來第二天到的,呆了兩天就返校了。
周計父母留下來多住一段時間,周揚開學前要去學校準備開學工作,計小玲沒找事情做,陪著兩家父母。
這時徐會計給計小玲電話,說有個房產公司,出納老公突然生病,她要陪護,問計小玲去不去,估計也得一年半載的,徐會計知道她公婆父母還沒有,所以就問下她。
計小玲在家人麵前接的電話,她有點猶豫,說了要陪家人的,周母聽見,搗搗她小聲說:“去,別管我們,你上班你的。”
周母這麽說了,計母才說:“就是,我們在家裏會做好飯,你們上你們的班,我們來就是想好好照顧一下你們,哪能讓你和周揚耽誤做事?”
計小玲答應了,說明天就去看看。
放下電話,周父說道:“會計的工作好找,但臨時的不好遇見,人家徐會計好心幫忙,小玲別操心我們,去上班,我們在這吃的好,玩的好,沒啥可擔心。”
周母對對的,拿著桌上的葡萄招唿計母:“吃葡萄,邊疆的葡萄真甜,又便宜,不像西瓜是涼性,埋完沙都不敢吃西瓜,那就多吃葡萄。”
“我血糖高,要少吃甜的。”計母擺手道。
“那就吃幹果,這個巴達木好吃。”
國人一直的觀念,兒子的家是自己的,女婿的家是外人的,所以周母一直都是熱情招唿,而計母總要顧忌女兒,也主動多幹活。
兩家人友好、和睦的氣氛下相處愉快。男人不會想那麽多,每天喝茶聊天,出去走走,遇見同樓的人互相介紹下。
周母計母也會一起買菜做飯,和樓下的帶孩子的奶奶或者姥姥聊聊孩子,遇到鄉音的更加親熱。
周揚下了班迴來吃飯,晚上和計小玲騎電瓶車迴去。
計小玲給他說了徐會計找個事,周揚也同意,說爸媽迴內地起碼要過完中秋,不能總陪著四個老人吧。
周揚還開玩笑說道:“我就覺得你去了好多餘,你看人家兩對相處多好,多你一個,還得分心來招唿你,所以還是算了,你別去天天打攪了。”
計小玲抿嘴笑,她更願意上班,天天陪著,想方設法找話題說,她也累。
第二天,徐會計帶著她去了房產公司,好巧不巧的就在桃園小區大門外的一座四層小樓。樓下是店鋪,樓上全部是辦公,不是住宅樓。
見了溫副總,麵試了下,談不上是正規麵試,熟人介紹,彼此說了下,計小玲介紹了自己的大學和工作經曆,然後就上任了。
公司不大,是一建設集團的下屬公司,老總占有股份。
財務就會計出納兩個人,會計姓廖,說話幹脆,和計小玲交了工作,她好奇問道:“聽徐會計你老公是來支教的,哪個學校?”
等計小玲說了後,廖會計哎呀一聲,說道:“我就是那個學校畢業的,每次從那路過都想去看看,最早的教學樓一直還在,現在可比我們那會上學條件好多了。”吧啦吧啦說了一堆。
得,又是個自來熟。這樣好,因為計小玲性格靦腆,這樣性格的同事就會很容易熟絡起來。
計小玲發現奇怪的現象,在江南上班,張燕性格是如此,主動和她結交,來了邊疆,遇到黃靜也是如此,現在的廖會計,沒幾天就熟悉的可以挽著去吃飯了。
迴去給周揚說了這事,他說道:“愛說話的人願意和不怎麽愛說的來往,因為她可以說個痛快,要是兩個都愛說,那就是搶著說話,不痛快。”
計小玲想想也是,曾有好友同學嫁人後,夫妻倆都是愛說的,每次一起吃飯,兩人同時和計小玲說話,她都不知要聽誰的。
周揚本來想帶父母去南疆,他一直沒去就是等著和父母一起去,可是長輩一聽坐火車要十個小時左右,說啥也不去,嫌遠,周揚說有飛機,參團也行,來迴五六天的,可是更沒人同意了,說跟團太累,吃不消。
南疆之行隻好作罷,而周揚月底就開學,隻好去了美麗湖和白陽坡,看了薰衣草種植地。
雖然可以借到車,但周揚不敢開邊疆的山路,還是報的旅遊團,找的是夕陽紅旅遊團,針對老年人行程沒那麽趕。
風景自然是驚歎了周計父母,特別是看那浩瀚無際的薰衣草田地,是當年赴疆的兵團人後代種出來的,去參觀拍照和農家聊天,都是當年支邊的後代,有的疆一代還健在,靠種植薰衣草而買了房買了車,子孫滿堂,四代同堂的都有。
車開過有名的果子溝大橋,那更是在畫裏一般,難怪說邊疆有的地方隨處都是風景,在哪拍照都和名畫一樣。
路上看到了大規模的向日葵花海,那個壯觀,車裏的遊客紛紛拿出手機拍照。
到了郭斯口岸,逛了邊境國際商貿中心,有很多中亞特色的商品,巧克力,毛皮大衣,刀具,望遠鏡,還有手工藝品、地毯、等,再看看那個界牌。
等旅遊迴來了,周父和計父討論這一路上看到的各地開疆的人紮根邊疆,如今生活的熱火朝天,兒孫有的出國進修,後來返疆工作,說離開十分想念正宗的家鄉拉條子,隻好迴來工作。
這當然是玩笑話,但這片熱土養育了多少兵團人,走出去多少各方人才。
周父計父又開始說知道的哪些主持人哪些明星哪些歌手都是疆二代。
周揚也參加聊天,說很多節目裏都有邊疆出來的音樂人,把民族音樂展示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還有個不是因為選秀,都不知道人家在國際上已經有一定知名度,很多把音樂當生命在創作。
女人在房間裏展示買的各種東西,就是薰衣草都買了好幾公斤,計小玲給婆婆和媽媽買了羊毛圍巾羊絨大衣,倆人不嫌熱的在屋裏試穿,衣櫃前照鏡子,也是聊的熱乎。
計小強是在他們迴來第二天到的,呆了兩天就返校了。
周計父母留下來多住一段時間,周揚開學前要去學校準備開學工作,計小玲沒找事情做,陪著兩家父母。
這時徐會計給計小玲電話,說有個房產公司,出納老公突然生病,她要陪護,問計小玲去不去,估計也得一年半載的,徐會計知道她公婆父母還沒有,所以就問下她。
計小玲在家人麵前接的電話,她有點猶豫,說了要陪家人的,周母聽見,搗搗她小聲說:“去,別管我們,你上班你的。”
周母這麽說了,計母才說:“就是,我們在家裏會做好飯,你們上你們的班,我們來就是想好好照顧一下你們,哪能讓你和周揚耽誤做事?”
計小玲答應了,說明天就去看看。
放下電話,周父說道:“會計的工作好找,但臨時的不好遇見,人家徐會計好心幫忙,小玲別操心我們,去上班,我們在這吃的好,玩的好,沒啥可擔心。”
周母對對的,拿著桌上的葡萄招唿計母:“吃葡萄,邊疆的葡萄真甜,又便宜,不像西瓜是涼性,埋完沙都不敢吃西瓜,那就多吃葡萄。”
“我血糖高,要少吃甜的。”計母擺手道。
“那就吃幹果,這個巴達木好吃。”
國人一直的觀念,兒子的家是自己的,女婿的家是外人的,所以周母一直都是熱情招唿,而計母總要顧忌女兒,也主動多幹活。
兩家人友好、和睦的氣氛下相處愉快。男人不會想那麽多,每天喝茶聊天,出去走走,遇見同樓的人互相介紹下。
周母計母也會一起買菜做飯,和樓下的帶孩子的奶奶或者姥姥聊聊孩子,遇到鄉音的更加親熱。
周揚下了班迴來吃飯,晚上和計小玲騎電瓶車迴去。
計小玲給他說了徐會計找個事,周揚也同意,說爸媽迴內地起碼要過完中秋,不能總陪著四個老人吧。
周揚還開玩笑說道:“我就覺得你去了好多餘,你看人家兩對相處多好,多你一個,還得分心來招唿你,所以還是算了,你別去天天打攪了。”
計小玲抿嘴笑,她更願意上班,天天陪著,想方設法找話題說,她也累。
第二天,徐會計帶著她去了房產公司,好巧不巧的就在桃園小區大門外的一座四層小樓。樓下是店鋪,樓上全部是辦公,不是住宅樓。
見了溫副總,麵試了下,談不上是正規麵試,熟人介紹,彼此說了下,計小玲介紹了自己的大學和工作經曆,然後就上任了。
公司不大,是一建設集團的下屬公司,老總占有股份。
財務就會計出納兩個人,會計姓廖,說話幹脆,和計小玲交了工作,她好奇問道:“聽徐會計你老公是來支教的,哪個學校?”
等計小玲說了後,廖會計哎呀一聲,說道:“我就是那個學校畢業的,每次從那路過都想去看看,最早的教學樓一直還在,現在可比我們那會上學條件好多了。”吧啦吧啦說了一堆。
得,又是個自來熟。這樣好,因為計小玲性格靦腆,這樣性格的同事就會很容易熟絡起來。
計小玲發現奇怪的現象,在江南上班,張燕性格是如此,主動和她結交,來了邊疆,遇到黃靜也是如此,現在的廖會計,沒幾天就熟悉的可以挽著去吃飯了。
迴去給周揚說了這事,他說道:“愛說話的人願意和不怎麽愛說的來往,因為她可以說個痛快,要是兩個都愛說,那就是搶著說話,不痛快。”
計小玲想想也是,曾有好友同學嫁人後,夫妻倆都是愛說的,每次一起吃飯,兩人同時和計小玲說話,她都不知要聽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