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麵有點尷尬,張母趕緊轉話題問護士:“剛給我們準備的茶是什麽茶?我怎麽喝的有點鹹味?”
“這是一種特製的加了鹽的熱茶,因為埋沙會大量出汗,喝這種茶補充身體裏流失的水分和鹽份。”
張母隻是找話題岔開剛才她帶來的難堪,這時平靜下來,覺得熱了,臉上不停的冒汗,她拿出毛巾擦汗,聽張父說:“舒服,這種雖然和蒸桑拿一樣讓人出汗,可是能感覺熱到身體裏舒服,不是一般的舒服。”
“埋沙的好處是埋完以後,這個以後不是這幾天,而是埋完一兩年內,會感覺人體沒那麽濕噠噠,我沒去過南方,不知道那個濕噠噠是什麽感覺,隻是聽好多南方來的病人第二次來這麽說。”護士說道。
董江解釋說:“我在南方上的大學,這麽比喻吧,網套都知道吧,我們邊疆就是每年不拿出來曬,也不會濕噠噠,但要是把網套放在有潮氣的地方,網套會啥樣?這個就跟人身體似的,濕氣在身體裏,那個難受呀,夏天我讓我爸媽沒事就出去曬曬,就是一種去濕,當然和埋沙沒法比。”
計母給護士說:“小姑娘,這個風濕不止南方人會有,北方人也會有,特別是女人坐月子受風受寒,看你估計是沒生孩子,所以沒有體會,我當初就是生了孩子月子裏有迴把腳伸出來兩小時,後麵多少年,隻要光腳,就感覺腳踝那裏往裏進風,大夏天我都得穿棉襪,睡覺都不能脫,後來生老二,我就嚴嚴實實的捂了兩個月,才算捂過來,可是年紀大了,我們那冬天屋裏沒暖氣,多少的還是會有風濕,今天埋沙剛進來是有點燙,現在就覺得熱乎乎,不感覺燙,還想多埋會。”
護士看了表,差不多時間到了,說:“一次不能時間太長,可以等上一會再埋,千萬別自作主張,到時更嚴重自己遭罪,還有記得不能見風,有些人不信這個,後來自己後悔,人家是躺著讓人抬進來,走時自己走,不聽話的是走著進來,讓人抬著出去。”
幾個當媽的急忙點頭說:“絕對不亂來。”
張父抹掉身上的濕沙裹著大被單,說:“我這次來,啥也不想,就想著身體健康,還有每天吃什麽,最重要的是想著老婆女兒想吃什麽,今天好像是羊肉湯,哎呀,那麽一大口鐵鍋煮羊肉湯,那個湯才會好吃。”
護士笑了,說:“我們所裏羊肉湯做的最好,埋完沙,喝上一碗濃濃的羊肉湯,別提多舒服了。”
“對對,我也是這麽想的,這樣的生活才愜意嘛。”
護士隻是笑,沒繼續說。
都收拾完了,又曬會太陽,迴去吃午飯,每人喝了碗羊肉湯,確實暖暖的,雖然冒汗,可身體裏很暖很舒服。
可沒兩天,就受不了了,四個當媽的心裏有準備,把這次當重新再做一次月子,男人們哪受過這個罪,埋完沙不停出汗,晚上不能洗澡,門窗都不開,出門捂嚴實,四十度左右的天,出去也是熱呀。
張父想起第一天他說生活愜意那護士笑而不答,現在知道了沒法愜意,就天天盼著啥時走。
張燕嚷嚷著受不了,硬是被張母壓著,計小玲是自己強忍著,特別是看到隔壁那個生了兩個孩子受了風寒的難受樣,心裏更警惕了。身體才是最重要的,當個好母親也得身體好才行,隔壁的大姐哪有心思照顧孩子,她說她每天都在受煎熬,真想一死了之。
周揚董江計小強沒什麽反應,熱也能忍受,特別是計小強,他就在最南邊上大學,說還能堅持。不是爸媽在,他都要穿沙灘褲去打沙灘排球去了。
不埋沙的時候,他們就帶著大太陽傘,找個空地一插,撲上被單,坐著曬太陽,或者躺著。遇到住一起的說說話,問問埋沙感受。
不僅外省的來,也有很多邊疆的來這,有對少數民族老夫妻,一臉的皺紋,看著像百歲老人,一問才八十多歲,陪他們來的是一個中年婦女,是他們的孫女,看來五世同堂都有了吧。
這對老人不會漢話,孫女叫古麗,都是她在一邊翻譯。老人看有人望向他們就微笑,說一句民族話,古麗解釋是說你好。
老人會唱歌曲,婉轉悠揚,老婆婆也會,他們一來,周圍人很安靜,都聽夫妻倆唱古老的木卡姆。
古麗解釋說爺爺奶奶唱的是代代流傳下來的木卡姆,有時她也跟著唱幾句。
“真好聽。”張燕鼓掌。
古麗不好意思的一笑,“我唱不好,我女兒唱的很好,她學的聲樂,就是專門唱歌的學校。”
“古麗阿姨,你家是做什麽的?”
“我家就是種葡萄的,離這一百多公裏,我爺爺奶奶年年來埋沙子,他們年輕時受過罪,身體風濕嚴重,所以就每年來,我們輪著陪爺爺奶奶來,如今條件好了,多孝敬老人,就希望爺爺奶奶長命百歲。”
老婆婆看過來,古麗就給她用她們的語言說了幾句,老婆婆說了一句,古麗又解釋說:“我奶奶說感謝政府。”
聽到這個計小玲想起珈伊娜阿姨,也最愛說感謝政府。
“我爺爺奶奶小時候是給巴依老爺幹活,吃不飽穿不暖還挨打,冬天住的是破氈房,所以那時候落了病,生了九個孩子隻活了五個,想都想不到後來政策越來越好,還每年有醫生下鄉給我們看病。”
張燕問道:“阿姨,你上過學沒有?”
古麗說:“我就上過小學,那會還沒現在條件好,我兄弟姐妹八個,但我的孩子都上學,女兒在w市,兒子在首都民族學校,小的還在初中,都是我和他爸種葡萄供出來的,國家對我們還有照顧,我對孩子們說,你們全是生在了好年代,可要好好學習,不好好學習,就去山上放羊。”
古麗拿出手機,打開相冊,讓張燕她們看兒女照片,她自己一臉的驕傲。
“這是一種特製的加了鹽的熱茶,因為埋沙會大量出汗,喝這種茶補充身體裏流失的水分和鹽份。”
張母隻是找話題岔開剛才她帶來的難堪,這時平靜下來,覺得熱了,臉上不停的冒汗,她拿出毛巾擦汗,聽張父說:“舒服,這種雖然和蒸桑拿一樣讓人出汗,可是能感覺熱到身體裏舒服,不是一般的舒服。”
“埋沙的好處是埋完以後,這個以後不是這幾天,而是埋完一兩年內,會感覺人體沒那麽濕噠噠,我沒去過南方,不知道那個濕噠噠是什麽感覺,隻是聽好多南方來的病人第二次來這麽說。”護士說道。
董江解釋說:“我在南方上的大學,這麽比喻吧,網套都知道吧,我們邊疆就是每年不拿出來曬,也不會濕噠噠,但要是把網套放在有潮氣的地方,網套會啥樣?這個就跟人身體似的,濕氣在身體裏,那個難受呀,夏天我讓我爸媽沒事就出去曬曬,就是一種去濕,當然和埋沙沒法比。”
計母給護士說:“小姑娘,這個風濕不止南方人會有,北方人也會有,特別是女人坐月子受風受寒,看你估計是沒生孩子,所以沒有體會,我當初就是生了孩子月子裏有迴把腳伸出來兩小時,後麵多少年,隻要光腳,就感覺腳踝那裏往裏進風,大夏天我都得穿棉襪,睡覺都不能脫,後來生老二,我就嚴嚴實實的捂了兩個月,才算捂過來,可是年紀大了,我們那冬天屋裏沒暖氣,多少的還是會有風濕,今天埋沙剛進來是有點燙,現在就覺得熱乎乎,不感覺燙,還想多埋會。”
護士看了表,差不多時間到了,說:“一次不能時間太長,可以等上一會再埋,千萬別自作主張,到時更嚴重自己遭罪,還有記得不能見風,有些人不信這個,後來自己後悔,人家是躺著讓人抬進來,走時自己走,不聽話的是走著進來,讓人抬著出去。”
幾個當媽的急忙點頭說:“絕對不亂來。”
張父抹掉身上的濕沙裹著大被單,說:“我這次來,啥也不想,就想著身體健康,還有每天吃什麽,最重要的是想著老婆女兒想吃什麽,今天好像是羊肉湯,哎呀,那麽一大口鐵鍋煮羊肉湯,那個湯才會好吃。”
護士笑了,說:“我們所裏羊肉湯做的最好,埋完沙,喝上一碗濃濃的羊肉湯,別提多舒服了。”
“對對,我也是這麽想的,這樣的生活才愜意嘛。”
護士隻是笑,沒繼續說。
都收拾完了,又曬會太陽,迴去吃午飯,每人喝了碗羊肉湯,確實暖暖的,雖然冒汗,可身體裏很暖很舒服。
可沒兩天,就受不了了,四個當媽的心裏有準備,把這次當重新再做一次月子,男人們哪受過這個罪,埋完沙不停出汗,晚上不能洗澡,門窗都不開,出門捂嚴實,四十度左右的天,出去也是熱呀。
張父想起第一天他說生活愜意那護士笑而不答,現在知道了沒法愜意,就天天盼著啥時走。
張燕嚷嚷著受不了,硬是被張母壓著,計小玲是自己強忍著,特別是看到隔壁那個生了兩個孩子受了風寒的難受樣,心裏更警惕了。身體才是最重要的,當個好母親也得身體好才行,隔壁的大姐哪有心思照顧孩子,她說她每天都在受煎熬,真想一死了之。
周揚董江計小強沒什麽反應,熱也能忍受,特別是計小強,他就在最南邊上大學,說還能堅持。不是爸媽在,他都要穿沙灘褲去打沙灘排球去了。
不埋沙的時候,他們就帶著大太陽傘,找個空地一插,撲上被單,坐著曬太陽,或者躺著。遇到住一起的說說話,問問埋沙感受。
不僅外省的來,也有很多邊疆的來這,有對少數民族老夫妻,一臉的皺紋,看著像百歲老人,一問才八十多歲,陪他們來的是一個中年婦女,是他們的孫女,看來五世同堂都有了吧。
這對老人不會漢話,孫女叫古麗,都是她在一邊翻譯。老人看有人望向他們就微笑,說一句民族話,古麗解釋是說你好。
老人會唱歌曲,婉轉悠揚,老婆婆也會,他們一來,周圍人很安靜,都聽夫妻倆唱古老的木卡姆。
古麗解釋說爺爺奶奶唱的是代代流傳下來的木卡姆,有時她也跟著唱幾句。
“真好聽。”張燕鼓掌。
古麗不好意思的一笑,“我唱不好,我女兒唱的很好,她學的聲樂,就是專門唱歌的學校。”
“古麗阿姨,你家是做什麽的?”
“我家就是種葡萄的,離這一百多公裏,我爺爺奶奶年年來埋沙子,他們年輕時受過罪,身體風濕嚴重,所以就每年來,我們輪著陪爺爺奶奶來,如今條件好了,多孝敬老人,就希望爺爺奶奶長命百歲。”
老婆婆看過來,古麗就給她用她們的語言說了幾句,老婆婆說了一句,古麗又解釋說:“我奶奶說感謝政府。”
聽到這個計小玲想起珈伊娜阿姨,也最愛說感謝政府。
“我爺爺奶奶小時候是給巴依老爺幹活,吃不飽穿不暖還挨打,冬天住的是破氈房,所以那時候落了病,生了九個孩子隻活了五個,想都想不到後來政策越來越好,還每年有醫生下鄉給我們看病。”
張燕問道:“阿姨,你上過學沒有?”
古麗說:“我就上過小學,那會還沒現在條件好,我兄弟姐妹八個,但我的孩子都上學,女兒在w市,兒子在首都民族學校,小的還在初中,都是我和他爸種葡萄供出來的,國家對我們還有照顧,我對孩子們說,你們全是生在了好年代,可要好好學習,不好好學習,就去山上放羊。”
古麗拿出手機,打開相冊,讓張燕她們看兒女照片,她自己一臉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