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家在桃園小區,周父周母就住在那個小區。
進去後黃母熱情迎進來,“快進來,小玲是第一次來吧,都不要客氣,小月,坐。”
又是倒茶又是切瓜,黃靜洗了手一起幫忙。
“阿月姐,這是我媽媽,我媽可喜歡孩子了,你要是放心,把愛疆交給我媽帶,肯絕對帶的胖胖的。”
阿月抱著愛疆叫了聲:“阿姨好。”
“好好,小月坐,先吃瓜,我們邊疆的瓜甜,來了要多吃。小月別聽她的,小靜那話一聽就是啥也不懂的小年輕說的,你以為帶孩子跟你抱布娃娃一樣?等你生了,估計都不舍得讓媽抱,小月,愛疆還沒周歲哪,哪離得開親媽,小月,愛疆吃母乳還是奶粉?”
“吃母乳,我想等八個月就給她斷奶。”
黃母沒有詫異阿月的說話和麵容,自然的聊天,讓阿月沒那麽緊張,她盡量吐字清楚,本來普通話就不標準,再加上發音含糊,她生怕別人聽不清。
“小愛疆,讓奶奶抱抱好吧,給你吃蘋果。”
黃母拿了個蘋果讓黃靜切兩半,用個湯勺刮蘋果汁喂愛疆,愛疆把臉扭過去,又悄悄扭頭看。
阿月接過蘋果,說:“阿姨,他認生,我來喂。”
“多見見人就好了。”
阿月笑了下,她因為自身原因,很少抱孩子出去和人聊天,所以愛疆就呆在家裏時間多。
黃母站起來從陽台拿出兩個童車,一個是推車,一個是學步車,款式有點老,但保存很好。
“小月,剛小靜給我電話我就從地下室找出來了,你別嫌棄,舊是舊了點,但很結實,我擦幹淨了,拿迴去直接可以用。”
阿月感激的說道:“謝謝阿姨。”
她不善言談,可看的出表情真摯,黃靜打岔說:“阿月姐,我看電影,你們那說謝謝是什麽?和普通話一點不一樣,什麽唔乖塞,還有睡覺說風高,我跟著學,小李要笑死,說我別丟人,他會幾句,是在大學裏和同學學的。”
阿月解釋說:“我家鄉話和白話又不同,我們那裏一個省就有好幾種方言。”
黃母說:“是,我們住平房的時候有個鄰居,是客家人,夫妻倆個都是,我要叫阿姨,六零年來疆,有文化做財務,他們夫妻說話一句聽不懂,家裏親戚在馬來西亞,八十年代電視機多稀罕,黑白的都少,他們迴老家見迴國的親戚,人家送個黑白電視,拿迴來鄰居個個都去看稀奇。”
“我每次聽我媽說那個年代的事,都沒法想象,現在手機都能看電影,我媽說那會演個電影一天六場,演六七天,場場爆滿,電影票一毛錢,沒法想。”
黃母笑道:“要是讓你們迴到那個年代,就不會挑三揀四,想挑都沒東西讓你挑,庫爾哈就三個商店,是商店不是商場,你沒看過年買糖拿口袋去買,我上初中了穿的都是做的布鞋,做的棉衣棉褲,剛從內地流行過來的涼鞋,塑料的,一塊多錢,就這還有好多家不舍得給孩子買,一個班裏就幾個穿涼鞋的,那個得意,說起來你們沒法想象吧。別說現在,就是小靜小時候商品都是玲琅滿目,這才是日子越過越好,可想想我們小時候,一分錢都能買個零嘴,一年買不了幾迴。”
“媽,把以前的照片拿出來給她們看看。”
“你去拿,我都收到門後櫃裏。”黃母又對計小玲她們說道:“我是疆二代,在這裏生在這裏長大,對了,我初中高中就是周老師那個學校上的,有張高中畢業照,在學校照的,讓你看看變化多大。”
黃靜拿來一摞相冊,黃母找出一張照片,是畢業合影,指著照片裏的人後麵的教學樓。
“這個樓你熟悉吧,當麵的第一個樓,四層,我上初二就在新樓裏上課了,有暖氣,初中還是平房上課,冬天了三個同學一組做值日,每天早上去教室生火,自己帶柴火,教室裏是生爐子,九點就要去,那會天還沒亮,路燈也沒有,家長也放心,從來不送,我每次值日走在路上,嚇死了,一路就我一個,風吹的樹響,不敢迴頭,拚命跑。”
計小玲看那棟教學樓,現在的就是外牆不一樣,其他都是一樣的,樓梯在外麵,照片上的人,拿現在的眼光看,個個老土,男生一大半是黃軍裝。
黃靜指著裏麵的一個女生說:“這是我媽,土吧,那表情跟誰欠了她幾百元錢似的,我問我媽,黃軍裝是校服嗎?怎麽男生都穿。”
黃母解釋說:“你現在看老土,可那會誰要能弄到黃軍裝可美了,是時髦,我還算時髦的哪,你看有幾個女生穿裙子?我可是穿著短袖連衣裙,照片還是彩色的,臉色多好,十七八歲的好年華。”
“我媽那會高中上兩年,十七就畢業了。”
黃母又翻出一張照片,“小玲,你看這是以前的雪蓮廣場位置,幾個破平房,看看現在多繁華,還有這張,就是桃園小區,想不到吧,才二十幾年,變化真大。”
計小玲拿著相冊翻看,有黑白有彩色,這一本都是黃母年輕時的,其他最多的是黃靜的,有一家三口的,黃靜長的像她媽,她們誰也沒提黃靜父親。
這時愛疆哼唧了,阿月歉意說去下衛生間,黃靜起身開了衛生間門,又拿了個塑料盆,“這是新的,沒人用,接點熱水給愛疆洗小屁屁,阿月姐,你先忙,我去拿個新毛巾。”
黃母站起來拿了個菜籃說:“我去買菜,不遠,就在門口,讓黃靜陪你們聊天。”
計小玲要跟著一起去,黃母推她進屋,說在家陪小月好了。
黃靜拿了毛巾,又搬了個小板凳在衛生間幫著阿月,“今天當我是實習,以後知道怎麽帶孩子。”
“到時生了自然就會了,還用得著實習呀,我在內地單位,每天女同事都是孩子長孩子短,缺什麽補什麽。”
黃靜笑道:“小玲姐,戴姐微信你看了吧,每天刷屏她家兒子,我都屏蔽她了,有一天我正吃飯,邊吃飯邊看朋友圈,戴姐發個她兒子粑粑照片,我一下吐了,以後吃飯絕對不看朋友圈,太倒胃口了。”
計小玲也笑,她也屏蔽了戴永紅,無法看那些寶寶吃了喝了吐了拉了的照片。
進去後黃母熱情迎進來,“快進來,小玲是第一次來吧,都不要客氣,小月,坐。”
又是倒茶又是切瓜,黃靜洗了手一起幫忙。
“阿月姐,這是我媽媽,我媽可喜歡孩子了,你要是放心,把愛疆交給我媽帶,肯絕對帶的胖胖的。”
阿月抱著愛疆叫了聲:“阿姨好。”
“好好,小月坐,先吃瓜,我們邊疆的瓜甜,來了要多吃。小月別聽她的,小靜那話一聽就是啥也不懂的小年輕說的,你以為帶孩子跟你抱布娃娃一樣?等你生了,估計都不舍得讓媽抱,小月,愛疆還沒周歲哪,哪離得開親媽,小月,愛疆吃母乳還是奶粉?”
“吃母乳,我想等八個月就給她斷奶。”
黃母沒有詫異阿月的說話和麵容,自然的聊天,讓阿月沒那麽緊張,她盡量吐字清楚,本來普通話就不標準,再加上發音含糊,她生怕別人聽不清。
“小愛疆,讓奶奶抱抱好吧,給你吃蘋果。”
黃母拿了個蘋果讓黃靜切兩半,用個湯勺刮蘋果汁喂愛疆,愛疆把臉扭過去,又悄悄扭頭看。
阿月接過蘋果,說:“阿姨,他認生,我來喂。”
“多見見人就好了。”
阿月笑了下,她因為自身原因,很少抱孩子出去和人聊天,所以愛疆就呆在家裏時間多。
黃母站起來從陽台拿出兩個童車,一個是推車,一個是學步車,款式有點老,但保存很好。
“小月,剛小靜給我電話我就從地下室找出來了,你別嫌棄,舊是舊了點,但很結實,我擦幹淨了,拿迴去直接可以用。”
阿月感激的說道:“謝謝阿姨。”
她不善言談,可看的出表情真摯,黃靜打岔說:“阿月姐,我看電影,你們那說謝謝是什麽?和普通話一點不一樣,什麽唔乖塞,還有睡覺說風高,我跟著學,小李要笑死,說我別丟人,他會幾句,是在大學裏和同學學的。”
阿月解釋說:“我家鄉話和白話又不同,我們那裏一個省就有好幾種方言。”
黃母說:“是,我們住平房的時候有個鄰居,是客家人,夫妻倆個都是,我要叫阿姨,六零年來疆,有文化做財務,他們夫妻說話一句聽不懂,家裏親戚在馬來西亞,八十年代電視機多稀罕,黑白的都少,他們迴老家見迴國的親戚,人家送個黑白電視,拿迴來鄰居個個都去看稀奇。”
“我每次聽我媽說那個年代的事,都沒法想象,現在手機都能看電影,我媽說那會演個電影一天六場,演六七天,場場爆滿,電影票一毛錢,沒法想。”
黃母笑道:“要是讓你們迴到那個年代,就不會挑三揀四,想挑都沒東西讓你挑,庫爾哈就三個商店,是商店不是商場,你沒看過年買糖拿口袋去買,我上初中了穿的都是做的布鞋,做的棉衣棉褲,剛從內地流行過來的涼鞋,塑料的,一塊多錢,就這還有好多家不舍得給孩子買,一個班裏就幾個穿涼鞋的,那個得意,說起來你們沒法想象吧。別說現在,就是小靜小時候商品都是玲琅滿目,這才是日子越過越好,可想想我們小時候,一分錢都能買個零嘴,一年買不了幾迴。”
“媽,把以前的照片拿出來給她們看看。”
“你去拿,我都收到門後櫃裏。”黃母又對計小玲她們說道:“我是疆二代,在這裏生在這裏長大,對了,我初中高中就是周老師那個學校上的,有張高中畢業照,在學校照的,讓你看看變化多大。”
黃靜拿來一摞相冊,黃母找出一張照片,是畢業合影,指著照片裏的人後麵的教學樓。
“這個樓你熟悉吧,當麵的第一個樓,四層,我上初二就在新樓裏上課了,有暖氣,初中還是平房上課,冬天了三個同學一組做值日,每天早上去教室生火,自己帶柴火,教室裏是生爐子,九點就要去,那會天還沒亮,路燈也沒有,家長也放心,從來不送,我每次值日走在路上,嚇死了,一路就我一個,風吹的樹響,不敢迴頭,拚命跑。”
計小玲看那棟教學樓,現在的就是外牆不一樣,其他都是一樣的,樓梯在外麵,照片上的人,拿現在的眼光看,個個老土,男生一大半是黃軍裝。
黃靜指著裏麵的一個女生說:“這是我媽,土吧,那表情跟誰欠了她幾百元錢似的,我問我媽,黃軍裝是校服嗎?怎麽男生都穿。”
黃母解釋說:“你現在看老土,可那會誰要能弄到黃軍裝可美了,是時髦,我還算時髦的哪,你看有幾個女生穿裙子?我可是穿著短袖連衣裙,照片還是彩色的,臉色多好,十七八歲的好年華。”
“我媽那會高中上兩年,十七就畢業了。”
黃母又翻出一張照片,“小玲,你看這是以前的雪蓮廣場位置,幾個破平房,看看現在多繁華,還有這張,就是桃園小區,想不到吧,才二十幾年,變化真大。”
計小玲拿著相冊翻看,有黑白有彩色,這一本都是黃母年輕時的,其他最多的是黃靜的,有一家三口的,黃靜長的像她媽,她們誰也沒提黃靜父親。
這時愛疆哼唧了,阿月歉意說去下衛生間,黃靜起身開了衛生間門,又拿了個塑料盆,“這是新的,沒人用,接點熱水給愛疆洗小屁屁,阿月姐,你先忙,我去拿個新毛巾。”
黃母站起來拿了個菜籃說:“我去買菜,不遠,就在門口,讓黃靜陪你們聊天。”
計小玲要跟著一起去,黃母推她進屋,說在家陪小月好了。
黃靜拿了毛巾,又搬了個小板凳在衛生間幫著阿月,“今天當我是實習,以後知道怎麽帶孩子。”
“到時生了自然就會了,還用得著實習呀,我在內地單位,每天女同事都是孩子長孩子短,缺什麽補什麽。”
黃靜笑道:“小玲姐,戴姐微信你看了吧,每天刷屏她家兒子,我都屏蔽她了,有一天我正吃飯,邊吃飯邊看朋友圈,戴姐發個她兒子粑粑照片,我一下吐了,以後吃飯絕對不看朋友圈,太倒胃口了。”
計小玲也笑,她也屏蔽了戴永紅,無法看那些寶寶吃了喝了吐了拉了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