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咱們都是廟灣人,我騙你幹什麽呢。”
旁邊手持折扇,一臉猥瑣的白衣書生盯著小狐狸看了良久,直到方元咳嗽一聲,這才擦幹了口水,信誓旦旦地聲稱自己看到了朱子現世。
“真的,你不知道,當時那個景象,天撒粟雨地湧金蓮,朱聖人的雕像忽然間就活過來了,還和人說話了呢。”
方元扯了扯嘴角。
天粟雨,鬼神泣是倉頡書文的無上異象。天女散花,地湧金蓮是頓悟菩提的大道感應,怎麽也和朱熹扯不上關係。
小狐狸這時也睿智的發現了猥瑣書生言語中的漏洞,並犀利的指了出來。
“你騙人,地上明明沒有米!”
……
方元無奈的別過頭去。
果然不該對這隻狐狸的智商抱有希望。
所謂異象,亦幻亦真。
天地所感,油然而生。
所以有河洛出圖,朱鳥銜穗。
非至聖至德之人,異象對他們來說隻是一場真實的幻像而已,看得見,摸不著。
真的能以幻化真,除非朱熹已經超越了孔孟荀曾,成就無上混元,那時一念生滅,掌中佛國也不是什麽難事。
“怎、怎麽我就騙人了!”
猥瑣書生急了,激動的舉起了手裏的折扇:“這是我從知交好友口裏得知的,怎麽可能會錯!”
……
“這個啊,話說朱聖人的雕像忽然就變成了真人,天上飄來九隻金龍,朱聖人左右前後各走了九步,一手指天一手劃地,嘴裏大喝:“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然後跨入虛空消失不見了。”
方元無聊地靠著朱子的石塑雕像,聽著猥瑣書生的朋友繪聲繪色的描繪朱熹複活的景象。
“冒昧問一句,是哪一座雕像複活了。”
“就是你倚著的這座。當時我就在旁邊,沒錯的。”
猥瑣男和朋友一起點了點頭,神色之中充滿了肯定。
……
“朱子的雕像上麵流出了眼淚,果然是家國不幸,聖人垂淚啊……”
恩,這個忽略掉。
“朱子來到江邊感慨:河不出圖,鳳鳥不至,吾已矣夫。”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捋著山羊胡子,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然後他就投江自殺了?”
方元忍不住調侃了一句。
山羊胡子老頭倒吸了一口涼氣,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方元立馬倒退了幾步。
這個表情太熟悉了,某個活了幾千歲的老頭子要坑人的時候都是這個表情。
“年輕人果然有見識。沒錯,當時朱聖人就念了兩句詩:苟……”
“不對吧,我怎麽記得投江的是介之推啊,後來不是還有那什麽重陽節了嗎?”
旁邊一位顫顫巍巍,衣著華麗的老婆婆臉上露出了懷疑的神色,提出了自己深刻的見解。
頓時山羊胡子老頭氣的吹胡子瞪眼睛,一把扔掉了自己的拐棍:“你懂什麽,介之推是被火燒死的,要不然怎麽叫重陽節呢!”
方元明智的拉著小狐狸從戰場離去,繼續探尋著事情的真相。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孫誌懷書生親切的告訴方元:“朱聖人啊,沒錯,我就是第一個發現他的人,當時我就和他談笑風生,水平不知道比你們高到哪裏去了。朱聖人當時就對我說,這一任的狀元就非我莫屬了,我說這怎麽可以呢?我又沒參加過科舉。朱聖人說了,這個不要緊,他和聖上已經在夢裏深刻探討過了……”
“朱聖人,是誰啊,我隻是來賣糖葫蘆的,你要糖葫蘆嗎?”
“給我一根。”
“好嘞!又甜又香,不香不要錢嘞!”
小販數了數手裏的銅錢,臉上露出了淳樸的笑容:“這位公子,你給多了,這些錢夠買三根糖葫蘆了。”
方元咳嗽一聲,又從小販手裏拿過一根:“你們賺些錢也不容易,就這樣吧。”
小販千恩萬謝的走開了,方元心虛的捂住了胸口。
“看來真的沒人發現我和小狐狸偷了糖葫蘆啊。”
“那為什麽都傳的有鼻子有眼的,嚇死我了都。”
小狐狸輕輕拍了拍胸脯,粉舌努力的舔舐著糖葫蘆上的冰糖,一臉的認真。
“誰知道呢,就像我到現在都不知道那個白衣書生要幹嘛一樣。”
“那你現在都知道了。”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白衣文士不知何時又出現在方元身邊。
不,仿佛方元從未離開過一樣,白衣文士一直站在那裏,隻是方元自投羅網罷了。
方元艱難的扭過頭。
“是你,朱熹……”
稷下學宮與朱熹之間的恩怨情仇源遠流長。
哦,不對,雙方隻有怨仇,從來沒有過恩情。
朱熹當年意氣風發,執掌天地浩然,鼎定倫理道德,三綱五常,幾乎便是人間聖賢。
可惜,荀子出手斷了他的路。
從此浩然歸天地,人間無聖賢。
縱容後來人間王朝翻覆,朱熹也已配享孔廟。
可惜,他與荀子之間依舊是雲泥之別。
哪怕是諸葛孔明,也可以視他若螻蟻。
不過方元嗎……
“哈哈哈,原來是豬聖人當麵啊,學生見過豬聖人,聖人萬安,小狐狸,我們走。”
“慢走不送。”
……
“啊,學生忽然想起來,還有些事情要請教聖人,倒也不急著走。”
一個唿吸之後,方元拉著小狐狸又迴到朱熹麵前。
“孺子可教也。”
朱熹笑嘻嘻的捋著胡須,仿佛鄰家的老者。
方元看著門外那些孤魂野鬼,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我,我剛剛和這些人說些什麽話啊。”
老頭,老太婆,猥瑣書生二人,此時正一遍遍的重複著剛才的動作與話語,身上散發著森然的陰氣。
賣糖葫蘆的小販好似並未察覺到這些人的存在,直接消失在了院門裏。
見過朱熹的人,都死了。
“你有什麽問題,看著荀聖的麵上,我便迴答一二。”
朱子隨意坐在一座石凳之上,瞥了兩人一眼,似乎很是隨意。
“如何離去。”
方元的問題很簡潔,卻也很深刻。
“燧皇鑽木取火,真是高山景行,讓人望而生歎啊。”
朱熹答非所問,感慨了一聲。
人皇經文,朱熹還真是貪心啊。
旁邊手持折扇,一臉猥瑣的白衣書生盯著小狐狸看了良久,直到方元咳嗽一聲,這才擦幹了口水,信誓旦旦地聲稱自己看到了朱子現世。
“真的,你不知道,當時那個景象,天撒粟雨地湧金蓮,朱聖人的雕像忽然間就活過來了,還和人說話了呢。”
方元扯了扯嘴角。
天粟雨,鬼神泣是倉頡書文的無上異象。天女散花,地湧金蓮是頓悟菩提的大道感應,怎麽也和朱熹扯不上關係。
小狐狸這時也睿智的發現了猥瑣書生言語中的漏洞,並犀利的指了出來。
“你騙人,地上明明沒有米!”
……
方元無奈的別過頭去。
果然不該對這隻狐狸的智商抱有希望。
所謂異象,亦幻亦真。
天地所感,油然而生。
所以有河洛出圖,朱鳥銜穗。
非至聖至德之人,異象對他們來說隻是一場真實的幻像而已,看得見,摸不著。
真的能以幻化真,除非朱熹已經超越了孔孟荀曾,成就無上混元,那時一念生滅,掌中佛國也不是什麽難事。
“怎、怎麽我就騙人了!”
猥瑣書生急了,激動的舉起了手裏的折扇:“這是我從知交好友口裏得知的,怎麽可能會錯!”
……
“這個啊,話說朱聖人的雕像忽然就變成了真人,天上飄來九隻金龍,朱聖人左右前後各走了九步,一手指天一手劃地,嘴裏大喝:“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然後跨入虛空消失不見了。”
方元無聊地靠著朱子的石塑雕像,聽著猥瑣書生的朋友繪聲繪色的描繪朱熹複活的景象。
“冒昧問一句,是哪一座雕像複活了。”
“就是你倚著的這座。當時我就在旁邊,沒錯的。”
猥瑣男和朋友一起點了點頭,神色之中充滿了肯定。
……
“朱子的雕像上麵流出了眼淚,果然是家國不幸,聖人垂淚啊……”
恩,這個忽略掉。
“朱子來到江邊感慨:河不出圖,鳳鳥不至,吾已矣夫。”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捋著山羊胡子,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然後他就投江自殺了?”
方元忍不住調侃了一句。
山羊胡子老頭倒吸了一口涼氣,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方元立馬倒退了幾步。
這個表情太熟悉了,某個活了幾千歲的老頭子要坑人的時候都是這個表情。
“年輕人果然有見識。沒錯,當時朱聖人就念了兩句詩:苟……”
“不對吧,我怎麽記得投江的是介之推啊,後來不是還有那什麽重陽節了嗎?”
旁邊一位顫顫巍巍,衣著華麗的老婆婆臉上露出了懷疑的神色,提出了自己深刻的見解。
頓時山羊胡子老頭氣的吹胡子瞪眼睛,一把扔掉了自己的拐棍:“你懂什麽,介之推是被火燒死的,要不然怎麽叫重陽節呢!”
方元明智的拉著小狐狸從戰場離去,繼續探尋著事情的真相。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孫誌懷書生親切的告訴方元:“朱聖人啊,沒錯,我就是第一個發現他的人,當時我就和他談笑風生,水平不知道比你們高到哪裏去了。朱聖人當時就對我說,這一任的狀元就非我莫屬了,我說這怎麽可以呢?我又沒參加過科舉。朱聖人說了,這個不要緊,他和聖上已經在夢裏深刻探討過了……”
“朱聖人,是誰啊,我隻是來賣糖葫蘆的,你要糖葫蘆嗎?”
“給我一根。”
“好嘞!又甜又香,不香不要錢嘞!”
小販數了數手裏的銅錢,臉上露出了淳樸的笑容:“這位公子,你給多了,這些錢夠買三根糖葫蘆了。”
方元咳嗽一聲,又從小販手裏拿過一根:“你們賺些錢也不容易,就這樣吧。”
小販千恩萬謝的走開了,方元心虛的捂住了胸口。
“看來真的沒人發現我和小狐狸偷了糖葫蘆啊。”
“那為什麽都傳的有鼻子有眼的,嚇死我了都。”
小狐狸輕輕拍了拍胸脯,粉舌努力的舔舐著糖葫蘆上的冰糖,一臉的認真。
“誰知道呢,就像我到現在都不知道那個白衣書生要幹嘛一樣。”
“那你現在都知道了。”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白衣文士不知何時又出現在方元身邊。
不,仿佛方元從未離開過一樣,白衣文士一直站在那裏,隻是方元自投羅網罷了。
方元艱難的扭過頭。
“是你,朱熹……”
稷下學宮與朱熹之間的恩怨情仇源遠流長。
哦,不對,雙方隻有怨仇,從來沒有過恩情。
朱熹當年意氣風發,執掌天地浩然,鼎定倫理道德,三綱五常,幾乎便是人間聖賢。
可惜,荀子出手斷了他的路。
從此浩然歸天地,人間無聖賢。
縱容後來人間王朝翻覆,朱熹也已配享孔廟。
可惜,他與荀子之間依舊是雲泥之別。
哪怕是諸葛孔明,也可以視他若螻蟻。
不過方元嗎……
“哈哈哈,原來是豬聖人當麵啊,學生見過豬聖人,聖人萬安,小狐狸,我們走。”
“慢走不送。”
……
“啊,學生忽然想起來,還有些事情要請教聖人,倒也不急著走。”
一個唿吸之後,方元拉著小狐狸又迴到朱熹麵前。
“孺子可教也。”
朱熹笑嘻嘻的捋著胡須,仿佛鄰家的老者。
方元看著門外那些孤魂野鬼,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我,我剛剛和這些人說些什麽話啊。”
老頭,老太婆,猥瑣書生二人,此時正一遍遍的重複著剛才的動作與話語,身上散發著森然的陰氣。
賣糖葫蘆的小販好似並未察覺到這些人的存在,直接消失在了院門裏。
見過朱熹的人,都死了。
“你有什麽問題,看著荀聖的麵上,我便迴答一二。”
朱子隨意坐在一座石凳之上,瞥了兩人一眼,似乎很是隨意。
“如何離去。”
方元的問題很簡潔,卻也很深刻。
“燧皇鑽木取火,真是高山景行,讓人望而生歎啊。”
朱熹答非所問,感慨了一聲。
人皇經文,朱熹還真是貪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