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太太身上並無多少的威儀,甚至與這個並不算磅礴的宮殿也是格格不入。
她因為病容而略顯消瘦的臉上,隻帶著一個富家翁一般的慈愛。
所以在她看來,一家的兄弟,一個富裕了必然要拉吧貼補那兩個還是窮人的兄弟們的。
她現在已經活到了六十的高壽,兒子又成為了這天下最尊貴的人物,她就算立馬是閉眼走了,也是值當的。
可是她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她兩個小兒子了。
在杜太後看來,這兩個跟在兄長身後討生活的孩子們,等她去了之後,就太沒有保障了。
所以,這位老太太就在臨死前,打算替她的孩子們多討一些好處。
就像是她的三兒說的,這天下是老趙家的,還是放在趙家的兄弟們的手中保險。
於是乎,趙匡胤帶著對自家娘親的滿滿的擔心,走到了寢殿之中,卻隻看到了這一幕母慈子孝的場景。
而他的母親,將兩個哭天抹淚的兄弟都趕走了,招他單獨囑咐事情的時候,一開口,竟是討要他那兩兄弟的封賞。
“我的兒啊,你娘我看來是不行了。”
看著自家母親歪倒在床邊上顫顫巍巍的朝著他伸出了手,趙匡胤的眼角就是一熱。
他想起了當初家中富有餘財,這麽些年本應該養尊處優的母親,卻是跟著他擔驚受怕。
一股愧疚之感油然而生,而杜太後現在還如同小時候一般,輕輕的撫摸著他的後腦,滿眼中盡是對他的不舍的時候,這位果敢的皇帝,竟是忍不住的掉下了淚來。
看到皇帝如此,杜太後也是滿心的不舍,但是人已經在了這裏,她若是不將自己的身後事給安排妥當了,就算是她死了,也不能安心。
在床上的杜太後,一邊輕拍著傷心落淚的趙匡胤的後背,開始說出了自己的遺願。
“兒啊,你大哥死的早,咱們家中向來你都是頂著大哥的職位照顧著弟弟妹妹們。”
“現如今母親也要去了,隻剩下你們兄弟幾個,我甚是牽掛。”
“若是我在你看在娘親的麵子上,肯定會厚待幾個弟弟,但是我若是走了,這情分也會隨著我走而漸漸的變淡。”
“到時候,咱們這個家就要散了啊。”
“不若這樣,你若是看你兩個弟弟是個好的,也給他們派一些要緊的活計鍛煉鍛煉?”
“省得以後咱們老趙家有個突然地災禍,總不至於斷了傳承啊。”
聽到這話,伏在榻前哭泣的趙匡胤的淚水一下子就收了迴去,他臉上剛才的哀苦像是瞬間被卡主了一般的茫然。
他看著自家的母親張張合合的絮叨著兄弟情,心中卻是有一種莫名的荒誕。
這位年輕的帝王,臉上雖然還掛著悲痛,但是眼神卻已經漸漸的冷了下來。
他用杜太後都聽不出來的柔和的如同勸慰的聲音繼續問道:“那母親認為,該給兩位兄弟什麽榮寵才是呢?”
歪靠在榻邊的杜太後,努力的平複了一下她最後的氣息,燈枯油盡的她竟是拚勁了全身的力氣說出了她最後的要求。
“我看那光義他打小就聰明,這偌大的家業,若是沒有個像樣的,不若在你百年之後,予了他來接吧。”
“他比你小上那麽多歲,那時候他也被你培養出來了。”
說完這話的杜太後,並沒有看到趙匡胤那全是冰冷的眼神,還沉浸在她對小兒子的不舍之情,以及她對這個世界最後的留戀的當中。
而這個寢宮之內卻是莫名的安靜了下來,除了杜太後那粗喘的氣息,竟是沒有人敢發出多餘的一絲聲音。
趙匡胤就這般在燭光之下,看著這個即將逝去的老人,看著她眼中的哀求希冀,想著他最艱難的時光中所得到的屬於母愛的支持。
終究是歎了一口氣。
在杜太後的堅持到都說不出話,隻是用眼神固執的盯著他,企圖聽到他最後的承諾的時候……開了口。
“母親放心,那總是要看看我的弟弟是不是個好的吧,不若這樣,先給他們一些活計曆練一下。”
“若是當真有這般的才能,我也會為咱們大宋國的江山考慮的。”
“而母親走後不必擔心兩位弟弟的身後之事,我這就讓人擬旨,封兩位弟弟為王。”
“隻要我趙氏的江山還在,他們就是那世襲罔替的藩王,沒有人敢輕忽的。”
聽到了這裏,杜太後的心終是踏實了起來,雖然沒有達成她最喜歡的三兒要求,為她的兒子討一個皇太弟的旨意,但是王爺的尊榮,總也是能讓她的兒子衣食無憂的了吧。
了了心事的杜太後,在她胸中堅持著的那一口氣終於是鬆了下來,屬於她生命中的最後的那一點火光,也隨著寢殿內燭火的劈啪聲落下的時候,熄滅殆盡。
趙匡胤摸著杜太後放在他手掌中的漸漸冷卻的雙手,眼神中的猜疑警惕,最終還是化成了鋪天蓋地的哀傷。
這個年過三十的漢子,兵馬交錯的時候沒有哭過,世人嘲辱的時候沒有哭過,卻是在至親之人離開時,淚如雨下。
他將一隻手蓋在了眼眶之上,以阻擋他身後的人看到帝王的哭泣而影響了他的威儀,用發顫的聲音吩咐了下去。
“通知內侍官員以及外朝大臣,新宋朝的太後……崩了。”
“招判禮部事主官進宮,主司太後葬禮一事,一幹事宜全部交由他全權處理。”
“至於在寢殿外等候的那群趙家的親眷們,除了我的兩位兄弟之外,其餘人等……你派人將他們直接引領到禮部後趕來的吏員手下,聽從安排吧。”
“這太後遺體尚未入棺,但是也是需要人誠心哀悼的。”
“既然他們這麽閑,一早就跑到了宮裏,那索性在太後下葬前也別迴去了,就在規定的地方,給太後守棺,陪著太後說說閑話。”
“也讓太後走的安心。”
“喏!”
被召喚來的張德開,臉上露出了一個莫名的冷笑。
這群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就知道占他們家聖人的便宜。
現在杜太後一去,也讓你們嚐嚐平日中總是給聖人添麻煩的後果。
這冰冷寒夜中的守夜的活計,可不是誰都能抗的下來的啊。
匆匆離去的張德開去布置屬於他的安排,而已經被幾個小侍給帶進到了寢殿偏殿的皇帝爺的那二位弟弟,則是掛著哀痛的淚水,等待著站在上首的大哥發話。
在剛剛點上的燭火中,轉過身來的趙匡胤,先是看了看年紀不大,因為喪母而哭的不能自己的小弟弟,複又轉頭看向了那個心思有些多的大弟趙光義。
自小,這個弟弟就能討母親的歡心。
但是在這個時候中的趙匡胤卻是不想和他們多說不愉快的話題,隻是淡淡的將母親與他商量之後所做出來的決定跟這兩個弟弟複述了一遍,就讓他們先跟在太後的遺體的身後,一並去忙活著身外事了。
待到出得殿外,小弟弟趙廷美還沒有從這麽多的信息中反應過來呢。他剛剛失去了母親的悲哀,突然就被莫名的落到了自己頭上的王位的欣喜,給衝淡了幾分。
他的腳步現在也鬆快了起來,隻想好好的將大哥的吩咐給製辦的妥當了,在皇帝哥哥的麵前露個臉,以報答親大哥的提拔之恩。
而想的多一些的趙光義則是朝著趙廷美皮笑肉不笑的推辭了一番,將他年紀最小的弟弟給先哄去了前方即將停棺的殿宇,自己反倒是不疾不徐的,在離開宮殿的通路上慢慢的踱起了方步。
趁著這周圍的人來人往,無暇顧及他的去處的時候,趙光義將兩隻手的袖袍一個卷起,扒開一叢矮樹林,直接消失在了他前行的這條小徑之中。
穿過這一片人跡罕至的通往延壽宮外的偏路,趙光義就抵達到了延福宮內。
這平日中作為前朝皇帝遊玩散心的類似於禦花園一般的宮內,因為前宮發生的這件大事,而抽調走了得用的人手,讓這本就不多人的花園走廊中,此刻竟是一個多餘的人影都沒有。
趙光義也覺得自己的身影在這個時間中顯得過於突兀,他看到了掖庭池旁邊的小亭子之後,就自動的躲到了亭子的立柱之後,帶著幾分緊張的,等待著他今日中事先約好的碰麵人。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長久到趙光義覺得如果自己再不出現就會引起旁人的注意的時候,竟是從花園的另外一頭,緩緩的朝著他所隱藏的亭子這裏,走過來了一個人。
應著寒夜月光的照射,待到趙光義努力的看清楚來人之後,才長出了一口氣,從柱子的背後將身子給探了出來。
帶著點熟稔小聲埋怨道:“李中官怎麽這時候才來,真是等的急死我了。”
這人,竟是李神福。
而這個不疾不徐麵帶微笑的人卻是在亭子外緩緩的抬起臉來,笑眯眯的迴到:“趙大官人莫要慌,李某人辦事,是向來不會延誤的。”
“隻是不知道某家給你出的主意,可曾讓您心想事成了啊?”
她因為病容而略顯消瘦的臉上,隻帶著一個富家翁一般的慈愛。
所以在她看來,一家的兄弟,一個富裕了必然要拉吧貼補那兩個還是窮人的兄弟們的。
她現在已經活到了六十的高壽,兒子又成為了這天下最尊貴的人物,她就算立馬是閉眼走了,也是值當的。
可是她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她兩個小兒子了。
在杜太後看來,這兩個跟在兄長身後討生活的孩子們,等她去了之後,就太沒有保障了。
所以,這位老太太就在臨死前,打算替她的孩子們多討一些好處。
就像是她的三兒說的,這天下是老趙家的,還是放在趙家的兄弟們的手中保險。
於是乎,趙匡胤帶著對自家娘親的滿滿的擔心,走到了寢殿之中,卻隻看到了這一幕母慈子孝的場景。
而他的母親,將兩個哭天抹淚的兄弟都趕走了,招他單獨囑咐事情的時候,一開口,竟是討要他那兩兄弟的封賞。
“我的兒啊,你娘我看來是不行了。”
看著自家母親歪倒在床邊上顫顫巍巍的朝著他伸出了手,趙匡胤的眼角就是一熱。
他想起了當初家中富有餘財,這麽些年本應該養尊處優的母親,卻是跟著他擔驚受怕。
一股愧疚之感油然而生,而杜太後現在還如同小時候一般,輕輕的撫摸著他的後腦,滿眼中盡是對他的不舍的時候,這位果敢的皇帝,竟是忍不住的掉下了淚來。
看到皇帝如此,杜太後也是滿心的不舍,但是人已經在了這裏,她若是不將自己的身後事給安排妥當了,就算是她死了,也不能安心。
在床上的杜太後,一邊輕拍著傷心落淚的趙匡胤的後背,開始說出了自己的遺願。
“兒啊,你大哥死的早,咱們家中向來你都是頂著大哥的職位照顧著弟弟妹妹們。”
“現如今母親也要去了,隻剩下你們兄弟幾個,我甚是牽掛。”
“若是我在你看在娘親的麵子上,肯定會厚待幾個弟弟,但是我若是走了,這情分也會隨著我走而漸漸的變淡。”
“到時候,咱們這個家就要散了啊。”
“不若這樣,你若是看你兩個弟弟是個好的,也給他們派一些要緊的活計鍛煉鍛煉?”
“省得以後咱們老趙家有個突然地災禍,總不至於斷了傳承啊。”
聽到這話,伏在榻前哭泣的趙匡胤的淚水一下子就收了迴去,他臉上剛才的哀苦像是瞬間被卡主了一般的茫然。
他看著自家的母親張張合合的絮叨著兄弟情,心中卻是有一種莫名的荒誕。
這位年輕的帝王,臉上雖然還掛著悲痛,但是眼神卻已經漸漸的冷了下來。
他用杜太後都聽不出來的柔和的如同勸慰的聲音繼續問道:“那母親認為,該給兩位兄弟什麽榮寵才是呢?”
歪靠在榻邊的杜太後,努力的平複了一下她最後的氣息,燈枯油盡的她竟是拚勁了全身的力氣說出了她最後的要求。
“我看那光義他打小就聰明,這偌大的家業,若是沒有個像樣的,不若在你百年之後,予了他來接吧。”
“他比你小上那麽多歲,那時候他也被你培養出來了。”
說完這話的杜太後,並沒有看到趙匡胤那全是冰冷的眼神,還沉浸在她對小兒子的不舍之情,以及她對這個世界最後的留戀的當中。
而這個寢宮之內卻是莫名的安靜了下來,除了杜太後那粗喘的氣息,竟是沒有人敢發出多餘的一絲聲音。
趙匡胤就這般在燭光之下,看著這個即將逝去的老人,看著她眼中的哀求希冀,想著他最艱難的時光中所得到的屬於母愛的支持。
終究是歎了一口氣。
在杜太後的堅持到都說不出話,隻是用眼神固執的盯著他,企圖聽到他最後的承諾的時候……開了口。
“母親放心,那總是要看看我的弟弟是不是個好的吧,不若這樣,先給他們一些活計曆練一下。”
“若是當真有這般的才能,我也會為咱們大宋國的江山考慮的。”
“而母親走後不必擔心兩位弟弟的身後之事,我這就讓人擬旨,封兩位弟弟為王。”
“隻要我趙氏的江山還在,他們就是那世襲罔替的藩王,沒有人敢輕忽的。”
聽到了這裏,杜太後的心終是踏實了起來,雖然沒有達成她最喜歡的三兒要求,為她的兒子討一個皇太弟的旨意,但是王爺的尊榮,總也是能讓她的兒子衣食無憂的了吧。
了了心事的杜太後,在她胸中堅持著的那一口氣終於是鬆了下來,屬於她生命中的最後的那一點火光,也隨著寢殿內燭火的劈啪聲落下的時候,熄滅殆盡。
趙匡胤摸著杜太後放在他手掌中的漸漸冷卻的雙手,眼神中的猜疑警惕,最終還是化成了鋪天蓋地的哀傷。
這個年過三十的漢子,兵馬交錯的時候沒有哭過,世人嘲辱的時候沒有哭過,卻是在至親之人離開時,淚如雨下。
他將一隻手蓋在了眼眶之上,以阻擋他身後的人看到帝王的哭泣而影響了他的威儀,用發顫的聲音吩咐了下去。
“通知內侍官員以及外朝大臣,新宋朝的太後……崩了。”
“招判禮部事主官進宮,主司太後葬禮一事,一幹事宜全部交由他全權處理。”
“至於在寢殿外等候的那群趙家的親眷們,除了我的兩位兄弟之外,其餘人等……你派人將他們直接引領到禮部後趕來的吏員手下,聽從安排吧。”
“這太後遺體尚未入棺,但是也是需要人誠心哀悼的。”
“既然他們這麽閑,一早就跑到了宮裏,那索性在太後下葬前也別迴去了,就在規定的地方,給太後守棺,陪著太後說說閑話。”
“也讓太後走的安心。”
“喏!”
被召喚來的張德開,臉上露出了一個莫名的冷笑。
這群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就知道占他們家聖人的便宜。
現在杜太後一去,也讓你們嚐嚐平日中總是給聖人添麻煩的後果。
這冰冷寒夜中的守夜的活計,可不是誰都能抗的下來的啊。
匆匆離去的張德開去布置屬於他的安排,而已經被幾個小侍給帶進到了寢殿偏殿的皇帝爺的那二位弟弟,則是掛著哀痛的淚水,等待著站在上首的大哥發話。
在剛剛點上的燭火中,轉過身來的趙匡胤,先是看了看年紀不大,因為喪母而哭的不能自己的小弟弟,複又轉頭看向了那個心思有些多的大弟趙光義。
自小,這個弟弟就能討母親的歡心。
但是在這個時候中的趙匡胤卻是不想和他們多說不愉快的話題,隻是淡淡的將母親與他商量之後所做出來的決定跟這兩個弟弟複述了一遍,就讓他們先跟在太後的遺體的身後,一並去忙活著身外事了。
待到出得殿外,小弟弟趙廷美還沒有從這麽多的信息中反應過來呢。他剛剛失去了母親的悲哀,突然就被莫名的落到了自己頭上的王位的欣喜,給衝淡了幾分。
他的腳步現在也鬆快了起來,隻想好好的將大哥的吩咐給製辦的妥當了,在皇帝哥哥的麵前露個臉,以報答親大哥的提拔之恩。
而想的多一些的趙光義則是朝著趙廷美皮笑肉不笑的推辭了一番,將他年紀最小的弟弟給先哄去了前方即將停棺的殿宇,自己反倒是不疾不徐的,在離開宮殿的通路上慢慢的踱起了方步。
趁著這周圍的人來人往,無暇顧及他的去處的時候,趙光義將兩隻手的袖袍一個卷起,扒開一叢矮樹林,直接消失在了他前行的這條小徑之中。
穿過這一片人跡罕至的通往延壽宮外的偏路,趙光義就抵達到了延福宮內。
這平日中作為前朝皇帝遊玩散心的類似於禦花園一般的宮內,因為前宮發生的這件大事,而抽調走了得用的人手,讓這本就不多人的花園走廊中,此刻竟是一個多餘的人影都沒有。
趙光義也覺得自己的身影在這個時間中顯得過於突兀,他看到了掖庭池旁邊的小亭子之後,就自動的躲到了亭子的立柱之後,帶著幾分緊張的,等待著他今日中事先約好的碰麵人。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長久到趙光義覺得如果自己再不出現就會引起旁人的注意的時候,竟是從花園的另外一頭,緩緩的朝著他所隱藏的亭子這裏,走過來了一個人。
應著寒夜月光的照射,待到趙光義努力的看清楚來人之後,才長出了一口氣,從柱子的背後將身子給探了出來。
帶著點熟稔小聲埋怨道:“李中官怎麽這時候才來,真是等的急死我了。”
這人,竟是李神福。
而這個不疾不徐麵帶微笑的人卻是在亭子外緩緩的抬起臉來,笑眯眯的迴到:“趙大官人莫要慌,李某人辦事,是向來不會延誤的。”
“隻是不知道某家給你出的主意,可曾讓您心想事成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