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麵是“林冬連”,哪怕這個藏書室裏沒有其他人,本身也帶著禁製,君九韶還是沒有將寧朔寫的大綱給“林冬連”看。
以現在的身份而言,他幫忙就已經是極限了。畢竟他本來也沒打算出去交際。
何況,寧朔寫的大綱,經曆過夢域的人估計一看就懂。
沒有經曆過的人,估計會看得雲裏霧裏。
“其實五色試煉也是個好題材。”君九韶選擇聊天,“不過我沒有參與那一部分,所以寧朔那邊自己在寫。”
水馨想了想。
寧朔在夢域是個血修。
而君九韶很倒黴的隻是個普通人而已。後來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被抓了。最後還是被她“買下來”的。
所以……為什麽君九韶能寫這一部分的故事啊?
但寧朔肯定不會亂來。
也許君九韶經曆的事情比她知道的多,又或者君九韶的視角不一樣,看到的東西比寧朔多——寧朔在夢域的身份,對他來說也同樣是個約束。
於是水馨不再問這方麵的事。
想了想道,“我聽說過一點夢域的事情,就是本來是普通人的意識,在夢域之中卻獲得了特殊能力。”
君九韶看著她,不知道她什麽意思。
“雖然我不知道原本的戲劇是什麽樣的,但是可以想見,‘戲子’都是一群普通人。就是吳真人讓人演的那個,修士主要也是在背景和音樂方麵發力。當然了,那更多是一場展示。告訴大家,修士能在新戲劇上有所收獲。”
頓了頓。
水馨見君九韶認真傾聽,繼續說了下去,“那時候整個曲城都有些人心浮動,我也知道了一些戲劇方麵的情況。限於戲子的身份和戲台的展現能力,或者還有別的問題。絕大部分的戲劇都演繹的是普通人的故事。及時是涉及到官員和劍修,也會淡化施法、鬥法、戰鬥的情節,因為根本無法展現。”
“修士的參與,能讓那些本來必須要避開的情節和畫麵得以呈現。而新型留影石和晶幕的作用,則是讓修士們不需要反複費力,就能將演繹出來的畫麵,得以反複、長久的出現。”
“這至少意味著戲劇在劇情和表演方式上都可能出現很大的變革,原本的‘戲班’,還未必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他們已經適應了原本的套路。”
君九韶覺得自己聽出“林冬連”想說什麽了。
但是……
“修士做背景可以,但是自己出來做戲子的可能性不高。”君九韶道,“之前吳真人的那出戲,也隻有女主角是玲瓏心,還是個正在紅塵煉心的玲瓏心。這不隻是因為,戲子接近賤籍的緣故。”
水馨迷茫的看過去。
“玲瓏心比較自我,不容易受到其他人感情的影響。加上本來就在煉心,那是一個主動給自己施加壓力的好辦法。但天目不一樣。首先劇本會有正反兩派,其次,不管正反兩派或者別的什麽人,角色若是引起了注意,容易引發爭執,以及……比較強烈的單一的情感,那容易對天目造成影響。”
和用意境渲染背景相比。
肯定是做戲子更容易得到七情之力。
這種事水馨看得出來,曲城那些儒生難道看不出來?
難道萬花門那邊看不出來?
萬花門不那麽做,先天天目依然往北方送。總是有原因的。有萬花門的實驗在前,儒修們很快就弄明白了原因。
收集正麵的七情之力來修煉,做“幕後”的效率沒那麽高,但勝在安全。
做戲子是有風險的,哪怕對玲瓏心也一樣。
當然了,道修、玄修、兵魂反而比較適合這個職業。
但是,且不說儒門根本就不會去捧道修玄修兵魂做知名戲子——這種事對道修們又沒什麽好處,他們也不見得肯做啊!
“……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我本來想說的是另外選擇普通人來演戲劇。不需要局限於戲班子。比較有想象力的,或者,本身接近戲劇人物的。”
君九韶目瞪口呆。
這才明白過來,水馨之前的重點,其實是“普通人的意識成了血修,很多也‘演得不錯’。”
這是一種思維上的局限。
在他們的印象中,戲劇就是戲班子演的。因為明國已經和平多年,明都這樣的地方更是繁華多年。不管是話本還是戲劇,都已經頗為成熟。地位雖然不高,但也不是賤籍,過得不差。不少有名氣的,遠比普通民眾要過得好。
戲劇是戲班子的事,大家都有這種共識。
事實上,若非是吳孟恆帶來“修士可以從中獲益”的情報,根本沒人想過修士可以參與到其中去。
盡管華國已經用各種研究,製造了相當多的低品質煉器產品並且將之普及,做到了惠及大眾,但那都是在民生方麵。沒有誰想過,要去用修為來豐富民眾的娛樂活動。
哪怕是話本——這種東西,一般來說,稍有成就的儒修都不會去寫。他們頂多會寫一種寓言小故事一類的文章。
也就是那些有各種各樣掙錢需求的儒生們,會寫這樣的東西。
幾乎都是這樣。
也就導致了,絕大部分的話本,在作者名字上,都是一些“筆名”。
總之,慣性的思考一時間還無法掙脫。
君九韶此時被提醒,很快就已經聯想到了其他方麵。他已經跟著看過了隨著任仲的折子一起遞上來的,作為“附件”的“直播留影”。
那是一種很奇妙的距離感。
和當初看山海殿直播時的感覺又有不同。
那種真實感不僅僅來自於“知道是直播”的認知。因為傀儡鳥主人的操控而變幻的視角,也和觀看戲劇的感覺完全不同。
再想想,隨著晶幕的出現,而呈現在晶幕上的那些“新戲劇”,之所以給人違和感,能總結出來的毛病就包括——動作略顯浮誇,不如直播真實;視角長久不變,因為戲班子的演員們習慣了對著一個方向的觀眾表演,換視角會顯得奇怪。
當然了,因為戲班子的數量到底不是很多,票價並不便宜。
很多民眾在時間和金錢的雙重壓力之下,戲劇看得並不多,哪怕是君九韶這樣的人覺得有些違和的晶幕戲劇,他們也看得很高興。
君九韶這樣的人,才會覺得違和。
——雖然如果不和直播去對比,違和感並不嚴重。
但“能夠改進”的想法確實是之前就有的。
甚至謝昭自己都這麽覺得,禮部現在負責的細節問題,主要就是這個。隻是他們的思路都是讓戲班子多排幾出戲,在實踐中調整。君九韶則本來是想直接撿現成的。
“此外,據我所知,雖然直播和新型晶幕的提倡者莫蘭,也和施真人他們一樣被邀請上京。但她隻是一個‘附帶的’,不會被重視。但我覺得吧,既然她能提出之前的那些點子,關於這些東西,保不定肚子裏還有貨呢?也可以去諮詢一下她啊!”
水馨和莫蘭的往來不多。
心中已經基本認定對方曾經是“天眷種子”。隻是她為人謹慎,奉行低調自保、有事高個子頂的策略,天眷的種子沒有發芽。
但她肯定是有特殊之處的。
而且,記得在姚家大院看到的時候,莫蘭的態度已經主動了許多。遠距離直播的點子,還有字幕什麽的,同樣是莫蘭提出來的。
水馨並不介意多一個天眷,如果她能重新養出自己的天眷的話。就是不能,用自己的特殊之處造福浮月界,她也肯定能得到迴報。
不過,莫蘭自己似乎並不知道那些。
且性格是天生的。以她原本的謹慎,在曲城也隻是接觸一些二代和玄修罷了。被帶到大儒麵前的話,水馨覺得對方很有可能會繼續藏拙。
要是不藏拙,當然也不要緊。
水馨相信君九韶能很快得到消息。
&
知道寧朔和君九韶準備改編定海城的事情,水馨對他們的計劃也多上了一點心。她其實也能想到寧朔的最終目的是什麽。
但那未必能成功,且必然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所以他事先才沒有和她說。
水馨也就沒有在迴到客棧以後,特意的去問寧朔。
第二天,會合了特地留出時間的林誠思,拿著帖子去張宅。林誠思肯定也知道這是張煜的相親宴,覺得自己這麽一個年輕未婚男子跟著妹妹去相親宴什麽的,實在是畫風清奇。
不過,林誠思對姚清源也是有理解的。
加上知道水馨不可能真是為了去做姚清源的備選,於是,心中抱著“就算是發生了什麽至少也能第一時間幫忙善後”的心思,和水馨坐上了同一輛馬車。
——嗯,他已經有點習慣了。
打心底不認為,水馨參加的“相親宴”能平穩收場。
不過,作為唯一的一個“男家長”,不得不說,進入張氏宅邸的時候,林誠思還是有點臉紅。
心中有了覺悟,但修煉還不夠到家。
而且,他肯定還是不能和那些帶著女兒來參加宴會的貴夫人們一起的,很快就被收到消息的姚清源請走了。
“……所以你們還真來了?”看到林誠思的姚清源很無語。
老實說他都不知道張煜居然會請“林冬連”,知道的時候,請帖都已經遞出去了。
畢竟這個宴會,從一開始,張煜就不是為了女兒的請求才同意的。
林誠思點點頭,無辜迴望。
姚清源沉默片刻問,“這宅子裏剩下的植物還能保住麽?很多都是最近移栽過來的。”
林誠思無言以對。
水馨這時候也察覺到了不對。
現在依然主持著張氏內宅事務的楊夫人一早就將她請到了身邊,一副熱情好客的模樣,卻完全不向其他來客介紹她的身份。看著她的目光,總是十分尷尬,卻又帶著幾分祈求,似乎祈求她不要鬧事。
水馨很無語。
來做客的不少少女,論道境並不比“林冬連”弱。
論殺傷力,鑒於她們的身世,也肯定不比“林冬連”差。
為什麽就覺得她有可能鬧事?
但從一個個來客的身份上,水馨也能理解楊夫人的緊張。
周氏、謝氏、君氏、葉氏、南氏,以及文山書院院長,大儒陶方的陶氏……明都的超級世家裏,除了劉氏,剩下的,都有嫡係夫人帶著嫡係少女到來。
沒來的劉氏還是其中最水的那個超級世家。
陶氏的人則是第一次看到,因為這個家族本來並不在明都。
盡管陶方是文山書院院長,但陶氏家族本來長居在東南沿海,這次因為大儒陶方因為南海書院的事情被召迴,眼看祭日是不會迴家了,陶氏就讓人過來陪大儒過年節。當然也確實是有為家中嫡女相看的意思。
總之,看這個架勢,若非明都附近,長期鎮守邊疆的那兩位大儒都和張知秋似的根本沒有生子形成家族,保不定張氏的這個宴會,還能來更多的“超級世家”。
可姚清源再有價值,再是夫婿的上佳人選,他的身份都類似於“張氏嫡係”,還是輩分超高的那種。
哪怕是對明國的婚嫁狀況了解並不很多的水馨都清清楚楚的知道,姚清源議親的真正範圍,絕對不會是其他超級世家的嫡係少女。
這麽一來,張氏的這場宴會,張煜同意召開這場宴會的真正用意,就連她都耐人尋味了。
水馨沒有立刻找事的意思,她也想要看看明都真正的頂尖貴婦層級——招待嘉年大長公主那場宴會,貴婦的層級也隻能說是中層——就乖乖的坐在一邊做隱形人。
她確定,至少那些超級世家的嫡係少女們,也都很清楚自己隻是來做幌子的,臉上並沒有什麽害羞激動期待之類的神色。
——姚清源再是優秀,也隻是出現在傳聞中而已,見都沒見過的人,也不至於花癡。
唯有那位陶氏家族出身的少女,她似乎並不很明白情況。見水馨坐在楊氏身邊,掃過來的幾次眼神都頗含敵意,真的有看情敵的感覺。
倒是叫水馨有點方。
明都超級世家和大世家的家族她都抽空了解了一些,但陶氏……真沒想到能在這種場合看到啊!
她的敵意是怎麽來的?
以現在的身份而言,他幫忙就已經是極限了。畢竟他本來也沒打算出去交際。
何況,寧朔寫的大綱,經曆過夢域的人估計一看就懂。
沒有經曆過的人,估計會看得雲裏霧裏。
“其實五色試煉也是個好題材。”君九韶選擇聊天,“不過我沒有參與那一部分,所以寧朔那邊自己在寫。”
水馨想了想。
寧朔在夢域是個血修。
而君九韶很倒黴的隻是個普通人而已。後來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被抓了。最後還是被她“買下來”的。
所以……為什麽君九韶能寫這一部分的故事啊?
但寧朔肯定不會亂來。
也許君九韶經曆的事情比她知道的多,又或者君九韶的視角不一樣,看到的東西比寧朔多——寧朔在夢域的身份,對他來說也同樣是個約束。
於是水馨不再問這方麵的事。
想了想道,“我聽說過一點夢域的事情,就是本來是普通人的意識,在夢域之中卻獲得了特殊能力。”
君九韶看著她,不知道她什麽意思。
“雖然我不知道原本的戲劇是什麽樣的,但是可以想見,‘戲子’都是一群普通人。就是吳真人讓人演的那個,修士主要也是在背景和音樂方麵發力。當然了,那更多是一場展示。告訴大家,修士能在新戲劇上有所收獲。”
頓了頓。
水馨見君九韶認真傾聽,繼續說了下去,“那時候整個曲城都有些人心浮動,我也知道了一些戲劇方麵的情況。限於戲子的身份和戲台的展現能力,或者還有別的問題。絕大部分的戲劇都演繹的是普通人的故事。及時是涉及到官員和劍修,也會淡化施法、鬥法、戰鬥的情節,因為根本無法展現。”
“修士的參與,能讓那些本來必須要避開的情節和畫麵得以呈現。而新型留影石和晶幕的作用,則是讓修士們不需要反複費力,就能將演繹出來的畫麵,得以反複、長久的出現。”
“這至少意味著戲劇在劇情和表演方式上都可能出現很大的變革,原本的‘戲班’,還未必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他們已經適應了原本的套路。”
君九韶覺得自己聽出“林冬連”想說什麽了。
但是……
“修士做背景可以,但是自己出來做戲子的可能性不高。”君九韶道,“之前吳真人的那出戲,也隻有女主角是玲瓏心,還是個正在紅塵煉心的玲瓏心。這不隻是因為,戲子接近賤籍的緣故。”
水馨迷茫的看過去。
“玲瓏心比較自我,不容易受到其他人感情的影響。加上本來就在煉心,那是一個主動給自己施加壓力的好辦法。但天目不一樣。首先劇本會有正反兩派,其次,不管正反兩派或者別的什麽人,角色若是引起了注意,容易引發爭執,以及……比較強烈的單一的情感,那容易對天目造成影響。”
和用意境渲染背景相比。
肯定是做戲子更容易得到七情之力。
這種事水馨看得出來,曲城那些儒生難道看不出來?
難道萬花門那邊看不出來?
萬花門不那麽做,先天天目依然往北方送。總是有原因的。有萬花門的實驗在前,儒修們很快就弄明白了原因。
收集正麵的七情之力來修煉,做“幕後”的效率沒那麽高,但勝在安全。
做戲子是有風險的,哪怕對玲瓏心也一樣。
當然了,道修、玄修、兵魂反而比較適合這個職業。
但是,且不說儒門根本就不會去捧道修玄修兵魂做知名戲子——這種事對道修們又沒什麽好處,他們也不見得肯做啊!
“……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我本來想說的是另外選擇普通人來演戲劇。不需要局限於戲班子。比較有想象力的,或者,本身接近戲劇人物的。”
君九韶目瞪口呆。
這才明白過來,水馨之前的重點,其實是“普通人的意識成了血修,很多也‘演得不錯’。”
這是一種思維上的局限。
在他們的印象中,戲劇就是戲班子演的。因為明國已經和平多年,明都這樣的地方更是繁華多年。不管是話本還是戲劇,都已經頗為成熟。地位雖然不高,但也不是賤籍,過得不差。不少有名氣的,遠比普通民眾要過得好。
戲劇是戲班子的事,大家都有這種共識。
事實上,若非是吳孟恆帶來“修士可以從中獲益”的情報,根本沒人想過修士可以參與到其中去。
盡管華國已經用各種研究,製造了相當多的低品質煉器產品並且將之普及,做到了惠及大眾,但那都是在民生方麵。沒有誰想過,要去用修為來豐富民眾的娛樂活動。
哪怕是話本——這種東西,一般來說,稍有成就的儒修都不會去寫。他們頂多會寫一種寓言小故事一類的文章。
也就是那些有各種各樣掙錢需求的儒生們,會寫這樣的東西。
幾乎都是這樣。
也就導致了,絕大部分的話本,在作者名字上,都是一些“筆名”。
總之,慣性的思考一時間還無法掙脫。
君九韶此時被提醒,很快就已經聯想到了其他方麵。他已經跟著看過了隨著任仲的折子一起遞上來的,作為“附件”的“直播留影”。
那是一種很奇妙的距離感。
和當初看山海殿直播時的感覺又有不同。
那種真實感不僅僅來自於“知道是直播”的認知。因為傀儡鳥主人的操控而變幻的視角,也和觀看戲劇的感覺完全不同。
再想想,隨著晶幕的出現,而呈現在晶幕上的那些“新戲劇”,之所以給人違和感,能總結出來的毛病就包括——動作略顯浮誇,不如直播真實;視角長久不變,因為戲班子的演員們習慣了對著一個方向的觀眾表演,換視角會顯得奇怪。
當然了,因為戲班子的數量到底不是很多,票價並不便宜。
很多民眾在時間和金錢的雙重壓力之下,戲劇看得並不多,哪怕是君九韶這樣的人覺得有些違和的晶幕戲劇,他們也看得很高興。
君九韶這樣的人,才會覺得違和。
——雖然如果不和直播去對比,違和感並不嚴重。
但“能夠改進”的想法確實是之前就有的。
甚至謝昭自己都這麽覺得,禮部現在負責的細節問題,主要就是這個。隻是他們的思路都是讓戲班子多排幾出戲,在實踐中調整。君九韶則本來是想直接撿現成的。
“此外,據我所知,雖然直播和新型晶幕的提倡者莫蘭,也和施真人他們一樣被邀請上京。但她隻是一個‘附帶的’,不會被重視。但我覺得吧,既然她能提出之前的那些點子,關於這些東西,保不定肚子裏還有貨呢?也可以去諮詢一下她啊!”
水馨和莫蘭的往來不多。
心中已經基本認定對方曾經是“天眷種子”。隻是她為人謹慎,奉行低調自保、有事高個子頂的策略,天眷的種子沒有發芽。
但她肯定是有特殊之處的。
而且,記得在姚家大院看到的時候,莫蘭的態度已經主動了許多。遠距離直播的點子,還有字幕什麽的,同樣是莫蘭提出來的。
水馨並不介意多一個天眷,如果她能重新養出自己的天眷的話。就是不能,用自己的特殊之處造福浮月界,她也肯定能得到迴報。
不過,莫蘭自己似乎並不知道那些。
且性格是天生的。以她原本的謹慎,在曲城也隻是接觸一些二代和玄修罷了。被帶到大儒麵前的話,水馨覺得對方很有可能會繼續藏拙。
要是不藏拙,當然也不要緊。
水馨相信君九韶能很快得到消息。
&
知道寧朔和君九韶準備改編定海城的事情,水馨對他們的計劃也多上了一點心。她其實也能想到寧朔的最終目的是什麽。
但那未必能成功,且必然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所以他事先才沒有和她說。
水馨也就沒有在迴到客棧以後,特意的去問寧朔。
第二天,會合了特地留出時間的林誠思,拿著帖子去張宅。林誠思肯定也知道這是張煜的相親宴,覺得自己這麽一個年輕未婚男子跟著妹妹去相親宴什麽的,實在是畫風清奇。
不過,林誠思對姚清源也是有理解的。
加上知道水馨不可能真是為了去做姚清源的備選,於是,心中抱著“就算是發生了什麽至少也能第一時間幫忙善後”的心思,和水馨坐上了同一輛馬車。
——嗯,他已經有點習慣了。
打心底不認為,水馨參加的“相親宴”能平穩收場。
不過,作為唯一的一個“男家長”,不得不說,進入張氏宅邸的時候,林誠思還是有點臉紅。
心中有了覺悟,但修煉還不夠到家。
而且,他肯定還是不能和那些帶著女兒來參加宴會的貴夫人們一起的,很快就被收到消息的姚清源請走了。
“……所以你們還真來了?”看到林誠思的姚清源很無語。
老實說他都不知道張煜居然會請“林冬連”,知道的時候,請帖都已經遞出去了。
畢竟這個宴會,從一開始,張煜就不是為了女兒的請求才同意的。
林誠思點點頭,無辜迴望。
姚清源沉默片刻問,“這宅子裏剩下的植物還能保住麽?很多都是最近移栽過來的。”
林誠思無言以對。
水馨這時候也察覺到了不對。
現在依然主持著張氏內宅事務的楊夫人一早就將她請到了身邊,一副熱情好客的模樣,卻完全不向其他來客介紹她的身份。看著她的目光,總是十分尷尬,卻又帶著幾分祈求,似乎祈求她不要鬧事。
水馨很無語。
來做客的不少少女,論道境並不比“林冬連”弱。
論殺傷力,鑒於她們的身世,也肯定不比“林冬連”差。
為什麽就覺得她有可能鬧事?
但從一個個來客的身份上,水馨也能理解楊夫人的緊張。
周氏、謝氏、君氏、葉氏、南氏,以及文山書院院長,大儒陶方的陶氏……明都的超級世家裏,除了劉氏,剩下的,都有嫡係夫人帶著嫡係少女到來。
沒來的劉氏還是其中最水的那個超級世家。
陶氏的人則是第一次看到,因為這個家族本來並不在明都。
盡管陶方是文山書院院長,但陶氏家族本來長居在東南沿海,這次因為大儒陶方因為南海書院的事情被召迴,眼看祭日是不會迴家了,陶氏就讓人過來陪大儒過年節。當然也確實是有為家中嫡女相看的意思。
總之,看這個架勢,若非明都附近,長期鎮守邊疆的那兩位大儒都和張知秋似的根本沒有生子形成家族,保不定張氏的這個宴會,還能來更多的“超級世家”。
可姚清源再有價值,再是夫婿的上佳人選,他的身份都類似於“張氏嫡係”,還是輩分超高的那種。
哪怕是對明國的婚嫁狀況了解並不很多的水馨都清清楚楚的知道,姚清源議親的真正範圍,絕對不會是其他超級世家的嫡係少女。
這麽一來,張氏的這場宴會,張煜同意召開這場宴會的真正用意,就連她都耐人尋味了。
水馨沒有立刻找事的意思,她也想要看看明都真正的頂尖貴婦層級——招待嘉年大長公主那場宴會,貴婦的層級也隻能說是中層——就乖乖的坐在一邊做隱形人。
她確定,至少那些超級世家的嫡係少女們,也都很清楚自己隻是來做幌子的,臉上並沒有什麽害羞激動期待之類的神色。
——姚清源再是優秀,也隻是出現在傳聞中而已,見都沒見過的人,也不至於花癡。
唯有那位陶氏家族出身的少女,她似乎並不很明白情況。見水馨坐在楊氏身邊,掃過來的幾次眼神都頗含敵意,真的有看情敵的感覺。
倒是叫水馨有點方。
明都超級世家和大世家的家族她都抽空了解了一些,但陶氏……真沒想到能在這種場合看到啊!
她的敵意是怎麽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