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個少年突兀的闖出來開始,就已經不是原彥央的劇本了。


    畢竟,這少年應該是有後援團的,後援團還沒到!就是正常來說,這少年想做的事情,時機也還沒有到。怎麽也該等到更晚一點,該休息的人都開始休息了,才是行動時間。


    但這也沒什麽。


    盡管意外,可少年意氣,一時衝動的可能不是沒有。


    但那少年悄無聲息的闖進了樓中,這就不對!


    原彥央可不至於隻把功夫做在外麵,那座樓裏也是有準備的好嗎?雖然肯定不是說的真實情況,但也不該一點反應都沒有!


    &


    按照原彥央的調查,這添香樓裏,有一個名妓叫做問書。


    這個問書也是富豪之家出身,從小就進了紅袖書院。雖然她的容貌並不算很出眾,但在書畫、製香幾個方麵頗為擅長。加上身世,本來能有個好前途。


    誰知道她家中在走商時出了事,她的父親又為了翻本而借了一大筆錢。


    誰知道就在去海邊行商的路上,碰到了漏網之魚,進入內陸的一隻妖禽,丟了性命不說,還讓家中又欠了一大筆外債,學業自然是持續不下去了,還因此擔上了大筆債務。


    偏偏她的母親還承受不起這樣的打擊,直接自盡了。


    問書為了培養自己的兩個幼弟,就自己進了添香樓。


    此外,有一個重點是——問書並非是五湖府的紅袖書院出身,而是一個靠近海邊城市的紅袖書院出身的。之所以不留在那裏,是因為家中有親戚在那邊。不願意讓家中親戚蒙羞。她的兩個幼弟,其實也隻存在於她的口中。好些年來,隻聽說過問書托人給她的弟弟送東西,卻並沒有人見過那兩個幼弟。


    問書進入添香樓後,因為出身外地,此時的身份又低,和當地紅袖書院學生的圈子沒有多少交集。


    不過,因為見識過海邊的風光,本身在添香樓也經營出了一些不錯的名聲,而且,她製的香,也在萱安城打出了不少名氣。且因為她“賣香掙錢養弟弟”的說辭,也不能說是依此經營人脈。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遊走在當地人脈圈子之外的人物。


    萱安城的官方本來就不是很在乎紅袖書院,自然是早早的就將她從調查範圍內劃去了。


    原彥央的腦迴路卻不一樣。


    甄婉秋難道不是離開了她出身的紅袖書院嗎?


    而且,若甄婉秋真的是甄婉秋,那身為李家表小姐的她就不可能有林氏血脈了。她父母兩邊的族譜都很明白的好麽!


    很明顯,真正的甄婉秋是被取代了啊!


    而且,最親的人也死了,有遠離剩下的親戚,就算有什麽“不像”的地方,也基本不用擔心被揭穿。


    如果甄婉秋背後的組織,是通過身份取代來安插人手的,添香樓這個,就比整個萱安城的紅袖書院子弟加起來都可疑!


    她遊離在那個人脈圈子之外,卻又切實的和這個人脈圈子有著相當的交集。


    說是體會幼弟辛苦,向武館學堂低價售賣輔助用香……


    而萱安城作為府城必然存在的派係之爭她又完全不參與。


    完全就是紅袖書院在萱安城的學生裏麵,人脈最為廣闊的一個才對。


    可以說這個問書,一開始就在原彥央的重點懷疑名單裏。隻不過他當時初來乍到,連能幫忙的都不過是中雲衛——中雲衛可不擅長調查,隻不過能調用一些資料而已。


    加上當時確實也覺得有“少年相爭”的可能性,他選擇了旁敲側擊,拐彎抹角的調查。


    根據原彥央這兩天的調查,其實已經將調查目標漸漸集中到了一個叫做“青雲武館”的地方。這是整個萱安城除了兵魂門派之外,最好的武館之一。


    和另外三個武館,合稱為“萱安府四大武館”。


    有趣的是,前幾天的時候,原彥央調查到的東西基本都被截胡了,官方也同樣懷疑,那黑衣人是武館的學徒,是個少年。


    可這個青雲武館,卻是他們最先排除掉的。


    這和青雲武館的招生方式有關。


    他們相當的兩極分化。


    一方麵,這個武館招收富貴人家走文路沒有多少前途的學生,完全不看人家的資質。另一方麵,這個武館招收比較有天分的平民武者。


    這就是擺明了,要吸收富家資助來培養真正的弟子。


    然而,青雲武館這麽做的效果卻並不算太好。


    這看另外三個並稱的武館的定位就知道了——


    比如說爭鋒武館,軍方資助,資源不凡,根本就是軍方後備役。


    比如說忠武堂,專門替比較有錢有勢,卻又不夠有錢有勢,不足以自己培訓護衛的家族培訓護衛。


    還有一個奕劍館……與其說是武館,不如說是一群紈絝子弟的聚會場所。


    和以上三個相比,青雲武館雖然在傳承上並不差,卻始終顯得有些不上不下、兩邊不靠。


    不想參軍又不會去做護衛的富家子弟想要練武,一般會選擇奕劍館,除非進不去。


    而平民練武,想要進入武館得到係統的培訓,那麽一般就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爭鋒武館和忠武堂就差直說包分配了,對平民子弟的吸引力肯定更大。


    若非參軍確實是更加危險,招收子弟的標準也比較高,忠武堂招收弟子又往往是看給讚助、簽契約的家族的要求——兩者都不僅僅是看資質。


    青雲武館的地位,隻會更為尷尬。


    但青雲武館當然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


    除了傳承確實不錯之外,青雲武館也相當注重門風。盡管在招生的方式上兩極分化,卻嚴厲禁止欺淩現象,不允許招收的富家子弟仗勢欺人。一經查實立刻廢功驅逐。


    多年執行下來,口碑相當之好。


    武館內的競爭及齷齪,也無疑是四大武館之中最少的。


    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富豪,願意將需要練武的子弟往青雲武館送。


    但這也成了官方最先排除青雲武館的原因。


    他們的弟子有些不上不下,第六湖中的黑衣人穿著的黑衣衣料,在青雲武館並不算常見。而且最近並沒有什麽嚴重的敵對事件……等等等等。


    若非原彥央是先圈中了問書這個人,也會將青雲武館給排除出去。


    可正因為先圈中了問書……


    青雲武館是“四大武館”裏,唯一會向問書購買修煉用輔助香的武館,是問書穩定的買家裏,最高端的武館。


    雖然“四大武館”的弟子,放眼整個明國,整個北方不算什麽——哪怕練武比較耗費錢財,那些真正的天才,即使出身平民,也會被軍方、世家、兵魂門派選走。


    但在萱安城確實是已經算得上一號勢力了。


    往下的武館學生,更不會穿得起那種料子的黑衣。


    而青雲武館在萱安城的地位,也確實是為他們的賣方,低價提供輔助香的問書,帶來了不小的好處。


    這個好處,在問書低價向青雲武館售賣了兩年的低價香之後出現。


    青雲武館看問書性格穩重可靠,加上容貌又不是特別出眾,和她達成了另外一個交易。


    一個不會公布,不會輕易宣之於口,知情者卻會覺得很正常而忽略掉的交易。


    問書成了青雲武館弟子的“引導者”!


    ——眾所周知,哪怕是絕大部分的修仙資質,保持童子之身,往往都會更容易修煉。


    沒有修仙資質的凡人,自然就更不用說了。


    保持童子身,才更容易修煉到大貫通,最後衝擊兵魂。


    可少年人麽,哪怕是沒有特意的異性誘惑,也很容易自己出問題。


    練武不練武的都一樣。


    世家大族自然有完善的流程,來避免弟子敗於美色誘惑。


    但想要安排那樣的試煉、考驗,也是要有足夠的底蘊的。可以執行那樣的任務,卻不會真正與試煉的弟子產生感情糾葛的人,也被稱為“引導者”。


    青雲武館僅僅是萱安城的四大武館之一,肯定沒有這樣的底蘊。


    難免為這個問題苦惱。


    問書卻能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


    雖然沒有大家族的那些“引導者”出色,卻也基本能在保持青雲武館著重培養的弟子童子身的前提上,讓他們領略一番風華。


    也因為這樣並不宣之於口的交易,加上青雲武館“萱安城四大武館”的名頭,讓問書在添香樓裏,得到了一棟獨立的、四層的小樓,能住進這個小樓裏的姑娘,都要經過她的選擇,聽從她的安排。


    而在青雲武館的弟子心裏,問書遠遠不隻是“名妓”那麽簡單的存在。


    對那些經曆過問書“引導”的弟子來說,就更是如此了。


    不少這樣的弟子,在接受過“引導”之後,還會時不時的來找問書,將她視作“知心姐姐”。


    然後……


    倘若有那麽一個少年,得到了上古仙人的傳承,忐忑不安、小心隱瞞的情況下,最容易將情報透露給誰呢?要麽兄弟,要麽女人。


    &


    姓名李遙知,身份為萱安城世族李氏庶長子。


    萱安城李氏最高曾出現過四位知縣,都是從吏員晉升。還沒有出現知府級官員,但此時也有數位輔官、吏員在五湖府內任職。


    李遙知生母是主母的侍女,在生下李遙知後被放歸。


    李遙知一度被當做嫡子培養,直到三歲,出身於紅袖書院的主母懷孕,且生下了一個有天生天目的兒子。


    李遙知讀書並無多少天賦,弟弟又是天生天目。天生資質就差了許多,未來差距可以想見。


    是以也沒有怎麽被打壓。


    僅僅是……被忽視。


    但他依然在萱安城內的“雅文書院”學文,在“青雲武館”習武。自身也是喜武勝於讀文,曾多次說過要在達到大貫通之後,去遊曆天下。對於李氏沒有多少感情。


    他在武學上的天賦也確實是勝過讀書天賦不少。


    隻可惜,李氏給他提供的資源,不少也不多,從來定量,漸漸跟不上他的修煉需要。


    青雲武館又不對富家弟子進行資助。而李遙知也不願意向武館求助。


    這樣的情況下,是問書在做引導者時發現了李遙知的窘迫,對他伸出了援手。


    理所當然,李遙知對問書很有好感,在青雲武館的弟子裏,雖然不是跑添香樓跑得最勤快的那個,頻率卻也不低。


    作為一個擁有那種衣料的富家子弟,李遙知上過“調查大名單”,但他的性格,從很早開始就比較少年老成,在最近的一年內,性格沒有什麽突兀的變化,平素裏也沒有什麽購物的愛好,沒有什麽“敵人”。李氏更是來曆清楚,發家不到二百年……


    所以,他又很快從那個“大名單”上移了出去。


    但是,在將目光鎖定了青雲武館之後,原彥央卻發現,在最後一次對青雲武館的試探中,隻有李遙知表現出了對紅袖書院的警惕和厭惡!


    而時間,是在糜清的死訊傳來之後。


    聯係到他的生母和嫡母,要說李遙知不喜歡紅袖書院似乎也正常。隻能說是稍微有些偏激。可問書在添香樓的招牌可就是“紅袖書院出身”,李遙知真的會不知道?


    盯住了人,再來調查,哪怕隻是對他的朋友旁敲側擊一下呢,也就能發現一些問題了。


    他的性格是沒什麽變化,也沒人覺得他哪裏異常。


    可他對問書忽然就不滿起來,甚至還在朋友調笑般的問起來的時候,表現出了煩躁懷疑的態度,那可不應該是像他朋友想的那樣,是少年的戀慕心思被打擊了的緣故。


    或者那也是原因之一?


    糜清死亡的那千奇百怪的傳言版本,肯定是影響了李遙知的判斷。但原彥央在針對性的設局,將糜清死亡的前後因果,清晰的傳達到了李遙知的耳中以後,李遙知反應,就讓原彥央確認了自己的判斷。


    李遙知應該是丟了一些東西在問書這裏。


    那肯定不是仙人傳承——如果這李遙知確實得到了仙人傳承的話——但至少,也是能證明他得到了仙人傳承的東西。


    盡管不想驚動官方,可原彥央在得到了這個推論之後,確實是讓人以另外的某件事為理由,買通了那小樓的一個姑娘,讓她“捉賊”來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途遺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小沙丁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小沙丁魚並收藏仙途遺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