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平靜了沒幾天的文化圈再起波瀾,朱子清二次在武大開講論語,引起整個文化圈關注。
“通過視頻可以看出,比起上次,這次講座朱子清進步了很多。表現的更加自如,引經據典信手拈來,不見絲毫緊張。初具大家氣度。”
“朱子清的這次講座非常成功。去現場旁聽的人數比上次還多,每每講到精彩之處都會響起熱烈的掌聲。提問環節有一半的同學都積極舉手,每一個問題都問的很有深度,顯然講座大家都聽進去了,並且有了自己的解讀。沒有人提論語以外的無關問題。”
“朱子清講座成功的原因是有跡可循的。去聽講座的大多都是學生。學生是思想最活潑的一個群體,他們還沒有形成思維定式,對新事物新思想接受能力強。當然,朱子清的講座也確實很有水準,很精彩。”
朱子清的第二次講座自然大獲成功。準備了這麽久,期間發生了那麽多事,講座要是在不成功他都要買豆腐撞死了。
前文已經說過,思想領域其實是個很極端的領域,一般情況下非我即敵。中國古代釋儒道三家並存,說起來很高大上,其實也確實很高大上。三種截然不同的思想並存,全世界也僅此一家。
但這三家在曆史上可沒少相互捅刀子。隻不過大家誰也捅不死誰,於是開始嚐試著相互合作。
不說釋儒道三家,就算儒家內部因為學術見解不同相互捅刀子的是誰也屢見不鮮。
“所以,隻能說他的講座舉辦的很成功,但考驗才剛剛開始。那些對學術有研究的作家會像蒼蠅一樣圍著他打轉,一旦發現什麽縫隙就會惡狠狠的撲上去。隻有熬過去這一波,才能算是成功。”於鼎雙麵容冷峻,顯然他的內心並不如他表現出來的那樣輕鬆。
他和朱子清沒仇,數次抹黑朱子清也是出於利益訴求。但親眼見證一個年輕才俊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心裏也是很複雜的。
“我明白了,我們是不會這麽輕易就讓他成功的。等會我就聯係反對他的那些作家約稿。”張明湘說道。
“不。這次我們不反對他,非但不反對還要撰文支持他。”於鼎雙冷冷的說道。
“支持他?”張明湘驚唿道。
“對,支持他。然後用他的觀點全盤否定陳啟明的觀點。”於鼎雙冷笑著說道。
“離間計,我明白。”張明湘一臉欣喜的說道。
文人相輕。這是對一般的文人來說的。到了陳啟明這個高度,反而更喜歡看到不同的見解。
所以他一直在背後支持鼓勵朱子清。整個文壇的人都知道,朱子清講論語是陳啟明引導出來的,他們兩人是忘年交。
學派領袖是這種態度,徒子徒孫反駁的時候就少了幾分火氣。為朱子清減少了太多困難。
可是再好的關係都禁不住有人搗鼓。更何況朱子清的學說和陳派學說差異確實很大。陳啟明無所謂學派分歧,但其他人並沒有這麽高的素養。被人搗鼓的多了,肯定會忍不住反駁。
一來二去,火氣越積越大,雙方總會分道揚鑣。這種事情就算陳啟明也無力控製。
朱子清二次講座視頻被掛到網上之後,整個文化圈都被驚動了。
反對者和支持者展開一場又一場爭論。和上次不同,這次武大成了朱子清的堅強後盾。
武大校園網上幾乎看到反對他的帖子,縱然有也隻是從純學術角度分析優缺點,沒有為黑而黑的事情。
而不久之後武大官網發布了一條通知,更是把這和話題推上了一個新高度。
“鑒於朱子清論語講座效果良好。學校師生一致好評……學校特做出決定,邀請朱子清為我校榮譽講師,為全校師生講解論語心得。課時暫定為每周一節……”
這個公告一出現就引起了轟動,登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
“史無前例,武漢大學邀請自己學校大一學生為榮譽講師。”
“二十歲的大學講師,朱子清再次創下了一個記錄。”
“一兩節講座的成功並不能代表什麽。武大此舉過於冒險。”
“朱子清能否勝任此項工作。”
“讓自己學校還未畢業的學生擔任導師,武漢大學這麽做到底是為哪般。”
果然,這則消息一公布就引起一片質疑。大家質疑的地方有兩點:一是朱子清的年齡,他實在太年輕了,還不到二十歲。二是他本身還是武大大一新生。突然由學生變為講師。這個轉變太大,且史無前例。
對此,武大很快就給出解釋:“學無先後,達者為先。朱子清年紀雖輕。然成就巨大。當的上這個榮譽。”
大多數人對這個說法並不認同,依然在不停的質疑。大多數網友也保留了意見。甚至很多以前支持朱子清的人也轉變了態度。
“二十歲的大學講師,雖然是榮譽的。但也足夠駭人聽聞的了。這裏麵要說沒有黑幕,打死我都不信。”
是不是黑幕,有沒有黑幕,沒有人知道。但沒過多久網上就出現一個說法。一個相當有說服力的帖子。
“武大讓朱子清常駐開講論語的原因。說結果之前我先給大家看兩分表格。”
這兩分表格赫然是前年和去年全國高校中文係排行榜。
“看表格,武大中文係前年排在第七位,去年直接跌出前十排在第十二位,一年連降五位。武大全體教職工都受到巨大壓力。再給大家看一張圖。”
這是一張新聞頁麵剪輯圖,新聞標題是:╳╳╳指責武漢大學不重視中文教育,數十著名學者聲援。
“從這則新聞可以看出,武大中文教育不得力已經引起諸多學者不滿。可以預見的是,今年他們麵臨的形式更加嚴峻。”
“而要改變這種情況,沒有比新學說誕生地更有效的辦法了。”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武大把主意打到了朱子清的頭上。朱子清是武漢大學的學生,他的成就必然歸結於武大的功勞簿上。”
“而且朱子清的學說通過武大傳播出去,那麽武大就是新學說的發源地。擁有這個名頭,今年武大中文係的排名肯定會上漲。重新殺進前十名絕對沒有問題。前五也是可期的。”
這個說法很快就獲得了大多數人認同。大家的反應可想而知,沒有一個說好話的。
“原來武漢大學這麽做是為了虛名,從此再也不會愛了。”
“虛名害死人,朱子清快醒醒吧。”
“武大,奉勸你一句,想提高排名就做出改變。投機取巧最終害人害己。”(未完待續。)
ps:這樣現寫現更波動性太大。遇到點事更新時間就不知道推遲到什麽時候去了。所以我準備存一章稿子,這樣更新時間就能確定。遇到突發時間不至於措手不及。所以明天隻有一更。存一章稿子,後天恢複兩更。
平靜了沒幾天的文化圈再起波瀾,朱子清二次在武大開講論語,引起整個文化圈關注。
“通過視頻可以看出,比起上次,這次講座朱子清進步了很多。表現的更加自如,引經據典信手拈來,不見絲毫緊張。初具大家氣度。”
“朱子清的這次講座非常成功。去現場旁聽的人數比上次還多,每每講到精彩之處都會響起熱烈的掌聲。提問環節有一半的同學都積極舉手,每一個問題都問的很有深度,顯然講座大家都聽進去了,並且有了自己的解讀。沒有人提論語以外的無關問題。”
“朱子清講座成功的原因是有跡可循的。去聽講座的大多都是學生。學生是思想最活潑的一個群體,他們還沒有形成思維定式,對新事物新思想接受能力強。當然,朱子清的講座也確實很有水準,很精彩。”
朱子清的第二次講座自然大獲成功。準備了這麽久,期間發生了那麽多事,講座要是在不成功他都要買豆腐撞死了。
前文已經說過,思想領域其實是個很極端的領域,一般情況下非我即敵。中國古代釋儒道三家並存,說起來很高大上,其實也確實很高大上。三種截然不同的思想並存,全世界也僅此一家。
但這三家在曆史上可沒少相互捅刀子。隻不過大家誰也捅不死誰,於是開始嚐試著相互合作。
不說釋儒道三家,就算儒家內部因為學術見解不同相互捅刀子的是誰也屢見不鮮。
“所以,隻能說他的講座舉辦的很成功,但考驗才剛剛開始。那些對學術有研究的作家會像蒼蠅一樣圍著他打轉,一旦發現什麽縫隙就會惡狠狠的撲上去。隻有熬過去這一波,才能算是成功。”於鼎雙麵容冷峻,顯然他的內心並不如他表現出來的那樣輕鬆。
他和朱子清沒仇,數次抹黑朱子清也是出於利益訴求。但親眼見證一個年輕才俊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心裏也是很複雜的。
“我明白了,我們是不會這麽輕易就讓他成功的。等會我就聯係反對他的那些作家約稿。”張明湘說道。
“不。這次我們不反對他,非但不反對還要撰文支持他。”於鼎雙冷冷的說道。
“支持他?”張明湘驚唿道。
“對,支持他。然後用他的觀點全盤否定陳啟明的觀點。”於鼎雙冷笑著說道。
“離間計,我明白。”張明湘一臉欣喜的說道。
文人相輕。這是對一般的文人來說的。到了陳啟明這個高度,反而更喜歡看到不同的見解。
所以他一直在背後支持鼓勵朱子清。整個文壇的人都知道,朱子清講論語是陳啟明引導出來的,他們兩人是忘年交。
學派領袖是這種態度,徒子徒孫反駁的時候就少了幾分火氣。為朱子清減少了太多困難。
可是再好的關係都禁不住有人搗鼓。更何況朱子清的學說和陳派學說差異確實很大。陳啟明無所謂學派分歧,但其他人並沒有這麽高的素養。被人搗鼓的多了,肯定會忍不住反駁。
一來二去,火氣越積越大,雙方總會分道揚鑣。這種事情就算陳啟明也無力控製。
朱子清二次講座視頻被掛到網上之後,整個文化圈都被驚動了。
反對者和支持者展開一場又一場爭論。和上次不同,這次武大成了朱子清的堅強後盾。
武大校園網上幾乎看到反對他的帖子,縱然有也隻是從純學術角度分析優缺點,沒有為黑而黑的事情。
而不久之後武大官網發布了一條通知,更是把這和話題推上了一個新高度。
“鑒於朱子清論語講座效果良好。學校師生一致好評……學校特做出決定,邀請朱子清為我校榮譽講師,為全校師生講解論語心得。課時暫定為每周一節……”
這個公告一出現就引起了轟動,登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
“史無前例,武漢大學邀請自己學校大一學生為榮譽講師。”
“二十歲的大學講師,朱子清再次創下了一個記錄。”
“一兩節講座的成功並不能代表什麽。武大此舉過於冒險。”
“朱子清能否勝任此項工作。”
“讓自己學校還未畢業的學生擔任導師,武漢大學這麽做到底是為哪般。”
果然,這則消息一公布就引起一片質疑。大家質疑的地方有兩點:一是朱子清的年齡,他實在太年輕了,還不到二十歲。二是他本身還是武大大一新生。突然由學生變為講師。這個轉變太大,且史無前例。
對此,武大很快就給出解釋:“學無先後,達者為先。朱子清年紀雖輕。然成就巨大。當的上這個榮譽。”
大多數人對這個說法並不認同,依然在不停的質疑。大多數網友也保留了意見。甚至很多以前支持朱子清的人也轉變了態度。
“二十歲的大學講師,雖然是榮譽的。但也足夠駭人聽聞的了。這裏麵要說沒有黑幕,打死我都不信。”
是不是黑幕,有沒有黑幕,沒有人知道。但沒過多久網上就出現一個說法。一個相當有說服力的帖子。
“武大讓朱子清常駐開講論語的原因。說結果之前我先給大家看兩分表格。”
這兩分表格赫然是前年和去年全國高校中文係排行榜。
“看表格,武大中文係前年排在第七位,去年直接跌出前十排在第十二位,一年連降五位。武大全體教職工都受到巨大壓力。再給大家看一張圖。”
這是一張新聞頁麵剪輯圖,新聞標題是:╳╳╳指責武漢大學不重視中文教育,數十著名學者聲援。
“從這則新聞可以看出,武大中文教育不得力已經引起諸多學者不滿。可以預見的是,今年他們麵臨的形式更加嚴峻。”
“而要改變這種情況,沒有比新學說誕生地更有效的辦法了。”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武大把主意打到了朱子清的頭上。朱子清是武漢大學的學生,他的成就必然歸結於武大的功勞簿上。”
“而且朱子清的學說通過武大傳播出去,那麽武大就是新學說的發源地。擁有這個名頭,今年武大中文係的排名肯定會上漲。重新殺進前十名絕對沒有問題。前五也是可期的。”
這個說法很快就獲得了大多數人認同。大家的反應可想而知,沒有一個說好話的。
“原來武漢大學這麽做是為了虛名,從此再也不會愛了。”
“虛名害死人,朱子清快醒醒吧。”
“武大,奉勸你一句,想提高排名就做出改變。投機取巧最終害人害己。”(未完待續。)
ps:這樣現寫現更波動性太大。遇到點事更新時間就不知道推遲到什麽時候去了。所以我準備存一章稿子,這樣更新時間就能確定。遇到突發時間不至於措手不及。所以明天隻有一更。存一章稿子,後天恢複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