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原本朱子清是想和陳啟明大師一起寫的,後來想想不合適。如果和他一起寫,那豈不是明擺著告訴別人兩人在比試嗎。
剛好這個時候青年學生又出現了,他幹脆就順水推舟提前把那篇作品搬運過來。至於會不會打擊到這個青年學生。朱子清表示,對不起這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
此時,交流會開始已經超過兩個小時,大多數人都在埋頭創作,無暇關注這邊發生的事情。
反倒是那些評委,全都興致勃勃的看著朱子清。他們可還記得剛才陳啟明大師的提議。用古文書寫的詠梅作品,他們怎麽能不好奇。
“我要寫的是一篇散文,名叫《病梅館記》。”
散文?病梅館記?在場的所有人都楞了一下。隻不過大家愣住的原因不一樣。
艾建閣等人知道朱子清這一篇是古文寫的,他們猜測應該還是一首詩。哪想到他要寫的居然是一篇散文。用古文寫散文,他能駕馭的了嗎?
青年學生則是對這個名字感到好奇。病梅館記,這是什麽名字?講的又是什麽?從名字完全看不出來啊。
朱子清沒有理會眾人的反應,提筆便寫。一時間筆走龍蛇、力透紙背。
艾建閣等人一窩蜂的圍了過來。青年學生雖然也想上前一探究竟,可內心的驕傲阻止了他這個念頭。
“好字。”有人忍不住讚道。
其實朱子清的字雖然不差,但離好還有一段距離。隻是最近一年多來成功培養出了一口自信之氣。
這口氣灌輸到筆下,就讓他的字具有了一番別樣的美感。用內行的話來說,就是他的字具備了神韻。這又比形美更勝一籌,所以也當得起一個好字。
“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有人忍不住小聲念道。
“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
當讀到這一句的時候,有人忍不住擊掌叫絕:“好,這句寫得好。深的盆景梅花之精髓。”
這位應該是喜愛盆景的人,所以讀到這一句才會忍不住喜形於色。此時他看向朱子清的目光大有知己之感。
不過他的聲音有點太大了。都打擾到別人了。在大家譴責的目光下訕訕的閉上了嘴巴。
“固也。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
全文到這一句,正式點名文意。剛才大聲叫好的那位評委臉色變得有些不正常起來。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
至此。這篇文章的主題完全展露在大家麵前。這就是一篇托梅議政,抨擊統治者束縛人們思想,壓抑,摧殘人才的罪行的文章。
可是題意明白了,大家的臉色卻驟然變得不正常起來。朱子清這篇文章到底是什麽意思?他用意何在?
難道是在諷刺本朝禁錮人心摧殘人才?可……這也太扯了。本朝雖然也有很多條條框框,但說他是曆代以來最開放的朝代毫不為過。朱子清怎麽會寫這樣的文章?
他以往可從來都沒有表露過類似的思想。而且這一年多來他的作品和事跡已經數次登上了國家喉舌媒體,被國家當成典型炒作。就連新聞聯播都上過兩次。
國家對他優渥如此之深,他怎麽會突然倒打一耙諷刺起國家來了。
周圍人的想法朱子清不知道,他依然奮筆疾書搬運著文章。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複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嗚唿!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最後兩段照應主題,點名了‘病梅館’的真正含義。
文章看完了,意思也都懂了。可周圍的人卻都麵麵相覷,完全搞不懂朱子清的用意。
這篇文章寫的好嗎?好,非常好。剛到古文裏也稱得上是精品了。如果不說,他們絕對想不到這是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大一學生所寫。
可這篇文章寫的越好,他們就越覺得違和。這篇文章不應該出自他的手啊。
唯有一個人的表情和眾人不同,那就是剛才擊掌叫好的評委。朱子清這篇文章一出,搞的他好像是十惡不赦的罪人一樣。
不就是喜歡盆景嗎,招誰惹誰了我。你就寫一篇文章來譴責我。
寫完放下筆,朱子清掃視一圈發現周圍人都用怪怪的目光看著他。他倒沒多想,隻以為大家是被他的‘才華’所傾倒。依然按照原計劃說道:
“前段時間我翻閱了一下清史,對清廷為了自己的統治,摧殘人才、禁錮思想,致使我中國從一個強國淪為列強刀俎下的肥肉的行為深惡痛絕。
今天參加交流會,見到諸多人才齊聚一堂共享盛世。對禁錮思想的行為更加痛恨。所以才寫下這篇文章。
既是對腐朽封建製度的譴責,又是一種警醒。希望大家能珍惜眼前的生活。”
這一段話朱子清說的也是不倫不類,前言不搭後語。不過意思大家都能聽的明白。
周圍的人情不自禁的長出了口氣,心終於放下來了。尤其是艾建閣等幾位武大的教職工,心情更是猶如乘坐過山車一樣。
如果交流會傳出一篇諷刺國家政策的文章,而且還是單純無腦黑那種。這次的活動就算失敗了。以後在舉辦行此類的交流會,就是妄想。
朱子清剛才那段話卻完全扭轉了局麵。這篇文章不再是諷刺當局。而是通過諷刺封建**,讚揚今天的開放之風。文章還是那篇文章,意義卻完全不同。
放下心來的眾人一個二個都埋頭研究起這篇文章來。就連剛才那位喜歡梅花盆景的人都忘記了尷尬,擠到人群裏津津有味的欣賞起來。
唯獨那位青年學生,臉色變得絳紅。雖然沒有圍過來,但剛才別人念的時候他還是聽到了一二。
自己寫了一首詩歌,朱子清更狠。居然直接用文言文寫了一篇散文。
而且看這些評委的反應就知道,朱子清這一篇文章寫的一定是極好的。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和貓見了魚一樣興奮。
可是如果就這樣讓他承認自己失敗,還是心有不甘。他想聽聽陳啟明大師的點評。因為從開始到現在,陳啟明大師一句話都沒說。隻是靜靜的坐著。
“朱子清評委的文章也寫好了,請大師點評。”
聽到他的話,諸位評委才想起這是什麽地方。也才迴想起還有一個挑戰等著他們宣布結果。
不過同時,他們對這位不識趣的青年學生的好感又降低了不少。孰優孰劣還用人說嗎?看評委的動作就知道了啊。
換個聰明的直接就認輸了,沒人會嘲笑他。畢竟實力差距擺在那裏,而且他的那首《一朵梅花》寫的確實不錯。
可是他不但沒認輸,還主動打斷評委要求點評。居然還點名讓陳啟明大師點評。他以為他是誰?
陳啟明大師淡漠了看了他一眼,從一位評委手裏把朱子清的稿子拿了過來。然後又從石桌上拿起青年學生的稿子,一起遞給了他。說道:
“自己看,看完告訴我你的意見。”
青年學生楞了一下,沒想到陳啟明大師居然會做出這樣的動作。不過還是接過了稿子,拿著朱子清那張開始看了起來。
這一看不當緊,越看臉色就越難看。抓著稿子的手也緊緊攥起,手上的青筋都暴露了出來。
“如果你是評委,你怎麽評判這兩部作品。”陳啟明大師平淡的問道。
“我……我輸了。”青年學生羞憤難當,勉強說完這句話之後扭頭就往場外跑去。連手裏的稿紙都帶走了。
沒有人挽留他,沒有人安撫他。甚至都沒有人問過他的名字,今天他注定要成為朱子清的陪襯。
參加交流會的學生還是有不少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對那位青年學生的遭遇充滿了同情。但同時再也不敢質疑朱子清的實力。
“子清小友果然才情無雙。這麽短的時間內寫出如此優秀的文章,老頭子我自愧弗如。”陳啟明大師沒有在多看那位青年學生一眼,轉身對朱子清說道。
“大師謬讚,小子也是運氣使然。這樣的文章在讓我寫一篇,我是絕然寫不出來的。”朱子清謙虛的道。
他是真的寫不來了。因為此類型的文章,他腦海裏就這麽一首。想搬也沒的搬了。
“原本我尚且還有些擔心小友能否為我解惑,見到這篇文章我就放心了。縱然無法獲得我想要的答案,也會獲益匪淺。”陳啟明無視了他的‘謙虛’之言,繼續說道。
“呃……”好吧,朱子清還能說什麽。隻能在心中吐槽,希望一會你不要失望就好。
但同時,對陳啟明大師找他的目的也充滿了好奇。老人已經數次說過有個問題困擾著他,以至於讓他四處討教尋找靈感。
到底是什麽問題讓大師都束手無策呢?(未完待續。)
ps:累,好累,非常累。新工作太累了,費心又勞神。今天上班坐在辦公椅上就睡著了。這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原本朱子清是想和陳啟明大師一起寫的,後來想想不合適。如果和他一起寫,那豈不是明擺著告訴別人兩人在比試嗎。
剛好這個時候青年學生又出現了,他幹脆就順水推舟提前把那篇作品搬運過來。至於會不會打擊到這個青年學生。朱子清表示,對不起這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
此時,交流會開始已經超過兩個小時,大多數人都在埋頭創作,無暇關注這邊發生的事情。
反倒是那些評委,全都興致勃勃的看著朱子清。他們可還記得剛才陳啟明大師的提議。用古文書寫的詠梅作品,他們怎麽能不好奇。
“我要寫的是一篇散文,名叫《病梅館記》。”
散文?病梅館記?在場的所有人都楞了一下。隻不過大家愣住的原因不一樣。
艾建閣等人知道朱子清這一篇是古文寫的,他們猜測應該還是一首詩。哪想到他要寫的居然是一篇散文。用古文寫散文,他能駕馭的了嗎?
青年學生則是對這個名字感到好奇。病梅館記,這是什麽名字?講的又是什麽?從名字完全看不出來啊。
朱子清沒有理會眾人的反應,提筆便寫。一時間筆走龍蛇、力透紙背。
艾建閣等人一窩蜂的圍了過來。青年學生雖然也想上前一探究竟,可內心的驕傲阻止了他這個念頭。
“好字。”有人忍不住讚道。
其實朱子清的字雖然不差,但離好還有一段距離。隻是最近一年多來成功培養出了一口自信之氣。
這口氣灌輸到筆下,就讓他的字具有了一番別樣的美感。用內行的話來說,就是他的字具備了神韻。這又比形美更勝一籌,所以也當得起一個好字。
“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有人忍不住小聲念道。
“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
當讀到這一句的時候,有人忍不住擊掌叫絕:“好,這句寫得好。深的盆景梅花之精髓。”
這位應該是喜愛盆景的人,所以讀到這一句才會忍不住喜形於色。此時他看向朱子清的目光大有知己之感。
不過他的聲音有點太大了。都打擾到別人了。在大家譴責的目光下訕訕的閉上了嘴巴。
“固也。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
全文到這一句,正式點名文意。剛才大聲叫好的那位評委臉色變得有些不正常起來。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
至此。這篇文章的主題完全展露在大家麵前。這就是一篇托梅議政,抨擊統治者束縛人們思想,壓抑,摧殘人才的罪行的文章。
可是題意明白了,大家的臉色卻驟然變得不正常起來。朱子清這篇文章到底是什麽意思?他用意何在?
難道是在諷刺本朝禁錮人心摧殘人才?可……這也太扯了。本朝雖然也有很多條條框框,但說他是曆代以來最開放的朝代毫不為過。朱子清怎麽會寫這樣的文章?
他以往可從來都沒有表露過類似的思想。而且這一年多來他的作品和事跡已經數次登上了國家喉舌媒體,被國家當成典型炒作。就連新聞聯播都上過兩次。
國家對他優渥如此之深,他怎麽會突然倒打一耙諷刺起國家來了。
周圍人的想法朱子清不知道,他依然奮筆疾書搬運著文章。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複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嗚唿!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最後兩段照應主題,點名了‘病梅館’的真正含義。
文章看完了,意思也都懂了。可周圍的人卻都麵麵相覷,完全搞不懂朱子清的用意。
這篇文章寫的好嗎?好,非常好。剛到古文裏也稱得上是精品了。如果不說,他們絕對想不到這是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大一學生所寫。
可這篇文章寫的越好,他們就越覺得違和。這篇文章不應該出自他的手啊。
唯有一個人的表情和眾人不同,那就是剛才擊掌叫好的評委。朱子清這篇文章一出,搞的他好像是十惡不赦的罪人一樣。
不就是喜歡盆景嗎,招誰惹誰了我。你就寫一篇文章來譴責我。
寫完放下筆,朱子清掃視一圈發現周圍人都用怪怪的目光看著他。他倒沒多想,隻以為大家是被他的‘才華’所傾倒。依然按照原計劃說道:
“前段時間我翻閱了一下清史,對清廷為了自己的統治,摧殘人才、禁錮思想,致使我中國從一個強國淪為列強刀俎下的肥肉的行為深惡痛絕。
今天參加交流會,見到諸多人才齊聚一堂共享盛世。對禁錮思想的行為更加痛恨。所以才寫下這篇文章。
既是對腐朽封建製度的譴責,又是一種警醒。希望大家能珍惜眼前的生活。”
這一段話朱子清說的也是不倫不類,前言不搭後語。不過意思大家都能聽的明白。
周圍的人情不自禁的長出了口氣,心終於放下來了。尤其是艾建閣等幾位武大的教職工,心情更是猶如乘坐過山車一樣。
如果交流會傳出一篇諷刺國家政策的文章,而且還是單純無腦黑那種。這次的活動就算失敗了。以後在舉辦行此類的交流會,就是妄想。
朱子清剛才那段話卻完全扭轉了局麵。這篇文章不再是諷刺當局。而是通過諷刺封建**,讚揚今天的開放之風。文章還是那篇文章,意義卻完全不同。
放下心來的眾人一個二個都埋頭研究起這篇文章來。就連剛才那位喜歡梅花盆景的人都忘記了尷尬,擠到人群裏津津有味的欣賞起來。
唯獨那位青年學生,臉色變得絳紅。雖然沒有圍過來,但剛才別人念的時候他還是聽到了一二。
自己寫了一首詩歌,朱子清更狠。居然直接用文言文寫了一篇散文。
而且看這些評委的反應就知道,朱子清這一篇文章寫的一定是極好的。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和貓見了魚一樣興奮。
可是如果就這樣讓他承認自己失敗,還是心有不甘。他想聽聽陳啟明大師的點評。因為從開始到現在,陳啟明大師一句話都沒說。隻是靜靜的坐著。
“朱子清評委的文章也寫好了,請大師點評。”
聽到他的話,諸位評委才想起這是什麽地方。也才迴想起還有一個挑戰等著他們宣布結果。
不過同時,他們對這位不識趣的青年學生的好感又降低了不少。孰優孰劣還用人說嗎?看評委的動作就知道了啊。
換個聰明的直接就認輸了,沒人會嘲笑他。畢竟實力差距擺在那裏,而且他的那首《一朵梅花》寫的確實不錯。
可是他不但沒認輸,還主動打斷評委要求點評。居然還點名讓陳啟明大師點評。他以為他是誰?
陳啟明大師淡漠了看了他一眼,從一位評委手裏把朱子清的稿子拿了過來。然後又從石桌上拿起青年學生的稿子,一起遞給了他。說道:
“自己看,看完告訴我你的意見。”
青年學生楞了一下,沒想到陳啟明大師居然會做出這樣的動作。不過還是接過了稿子,拿著朱子清那張開始看了起來。
這一看不當緊,越看臉色就越難看。抓著稿子的手也緊緊攥起,手上的青筋都暴露了出來。
“如果你是評委,你怎麽評判這兩部作品。”陳啟明大師平淡的問道。
“我……我輸了。”青年學生羞憤難當,勉強說完這句話之後扭頭就往場外跑去。連手裏的稿紙都帶走了。
沒有人挽留他,沒有人安撫他。甚至都沒有人問過他的名字,今天他注定要成為朱子清的陪襯。
參加交流會的學生還是有不少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對那位青年學生的遭遇充滿了同情。但同時再也不敢質疑朱子清的實力。
“子清小友果然才情無雙。這麽短的時間內寫出如此優秀的文章,老頭子我自愧弗如。”陳啟明大師沒有在多看那位青年學生一眼,轉身對朱子清說道。
“大師謬讚,小子也是運氣使然。這樣的文章在讓我寫一篇,我是絕然寫不出來的。”朱子清謙虛的道。
他是真的寫不來了。因為此類型的文章,他腦海裏就這麽一首。想搬也沒的搬了。
“原本我尚且還有些擔心小友能否為我解惑,見到這篇文章我就放心了。縱然無法獲得我想要的答案,也會獲益匪淺。”陳啟明無視了他的‘謙虛’之言,繼續說道。
“呃……”好吧,朱子清還能說什麽。隻能在心中吐槽,希望一會你不要失望就好。
但同時,對陳啟明大師找他的目的也充滿了好奇。老人已經數次說過有個問題困擾著他,以至於讓他四處討教尋找靈感。
到底是什麽問題讓大師都束手無策呢?(未完待續。)
ps:累,好累,非常累。新工作太累了,費心又勞神。今天上班坐在辦公椅上就睡著了。這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