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應該就是範遙了,那範遙身邊的又是哪個?
仰仗倚天劍之鋒利,趙天倫並未陷入混戰、亂戰、死戰之中,所以在他心生警惕之際,當即注目四望,發現了從前方趕來的苦頭陀與一名身材頗高的武者——
難道是趙敏身邊的阿大,也就是八臂神劍東方白?
難道趙敏這個丫頭也在這裏?
明教諸人中不管是楊逍、殷天正、韋一笑、五散人還是謝遜,幾乎都不是什麽好東西,那範遙也不例外。
看起來,範遙如同餘則成一樣是一個為了偉大的使命而潛伏在敵人陣營中的偉大的戰士,但事實上範遙隻是一個情場失意的小子,一個投毒報複情敵的小人,一個為了逃避責任而變節的叛徒,一個自命犧牲甚大卻坐觀敗亡的家夥。
範遙喜歡紫衫龍王黛綺絲,為此陽頂天曾試圖撮合兩人,但黛綺絲選擇了銀葉先生;銀葉先生被人投毒,黛綺絲告訴胡青年是“蒙古人手下一個西域啞巴頭陀”所為,說白了就是範遙所為。
範遙為什麽要自毀容貌投入蒙元陣營,除了報複黛綺絲之外,怕也是因為陽頂天死後他鬥不過楊逍,同時也意識到群龍無首的明教怕是難逃滅亡所以才叛逃。
範遙如餘則成般潛伏在汝陽王府,那麽他為明教做了些什麽?
什麽都沒做!
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範遙沒有現身;
丐幫圍攻光明頂,範遙沒有現身;
成昆對付明教,範遙沒有現身;
如果說範遙是沒有機會將信息傳遞出去,那他潛藏在汝陽王府十幾年到底為了什麽,混吃混合然後等死嗎?
所以,對範遙,趙天倫沒有什麽好感,當然也談不上惡感。
以範遙難測的立場,趙天倫可不敢相信這廝會在交手之中對他留情,更不敢相信範遙會對他這個光明左使存有善意。
……
毫不猶豫,趙天倫動用了強化模式,獨孤心法加《淩波微步》,讓他的綜合實力達到普通人的十倍,而敏捷提高到了兩百五十之多,達到普通人的四十一倍。
嗖!
嗖!
不管是範遙還是東方白都是劍道的高手,他們甚至倚天劍的鋒利,所以,兩人一左一右,如同兩條陰險在草叢中遊弋的毒蛇,向趙天倫吞吐著閃爍的寒芒。
進退之間,遙相唿應,範遙與東方白的配合可謂天衣無縫,讓趙天倫很有點頭疼——
雖然趙天倫的速度遠超範遙與東方白,但他們三人之間的距離不過是三五步之遙,在如此短的距離上,速度不能決定一切,而空間才是致命的要素。
見招拆招,趙天倫與範遙、東方白纏鬥在一起,瞬息之間,三人就如走馬燈般三易其位,險象環生。
《獨孤九劍》的威力的確強大,“破劍式”、“破箭式”可以讓趙天倫不管是單挑還是混戰都遊刃自如,但是,麵對在劍術上浸淫了數十年的劍道高手東方白、範遙,趙天倫的優勢並不明顯,因為他很難做到一擊必殺,除非趙天倫可以以傷換命。
怎麽辦?
不管是範遙還是東方白,都有意識地呈對角狀態站在趙天倫的前後,讓趙天倫始終處在被夾擊的地步。
……
“阿二,”趙敏注意到了這一現象,突然生出了一個想法,“如果你現在加入戰局,能不能拿下這個趙天倫?”
阿二搖搖頭,憨厚地說:“郡主,如果小人現在貿然加入,恐怕反而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甚至是讓這個趙天倫反敗為勝,脫身出來。”
“哦,此話怎講?”趙敏驚訝地挑起了眉頭,“難道他們三人現在形成了一個平衡,一旦打破平衡就是打破了僵局?”
“郡主果然聰明,”阿二雖然憨厚,但在同伴的影響下,也學會了時不時地吹捧一下趙敏,“您看,東方白和苦頭陀兩人時刻都保持著對趙天倫的前後夾擊,如果他們兩個處在一條線的話,說不定早就敗了,正因為他們前後唿應,趙天倫才拿他們沒有辦法。如果屬下現在加入戰局,就會影響到他們兩人的靈活,反而會被趙天倫抓住機會。”
“那這真麻煩,”趙敏苦著臉,可憐兮兮,“難道我們就隻能站在這裏看?”
★★★★★
鐵蹄如雷,地動山搖。
四麵八方的蒙古鐵騎如同烏雲從天邊襲來,黑壓壓的鋪天蓋地。
幾番鏖戰下,殷天正所部的明教隻剩下不不足兩千人,其中銳金旗接近四百人,天鷹教眾接近一千人,其餘的則是明教其他的教眾和厚土旗一部。
在平原直麵騎兵,隻有被屠殺的結果,這裏雖然是丘陵,但丘陵的起伏坡度並不大,這一戰,明教毫無勝算。
厚土旗的教眾迎著狂奔的蒙古鐵騎,他們搶出向前,運用手中的工具在地上拚命挖出一個又一個的陷馬坑,這種陷馬坑並不大、不深,但戰馬的馬蹄踏入後,就足以弄折馬腿,弄廢一個甚至幾個、十幾個蒙古騎兵。
沉重的心稍稍有所舒緩,殷天正敏銳地發現蒙古騎兵其實並不多,他們的陣線雖然拉的很寬,但他們的陣勢很薄弱,幾乎隻有兩列騎兵縱馬奔馳,實際計算的話,圍攻他們的蒙古騎兵恐怕隻有數千人而已。
厚土旗在瘋狂地製造陷馬坑,剩餘的明教教眾則進行著最後的動員,他們不約而同地齊聲朗誦《討元檄文》——
赫赫華夏,巍巍神州;先民瀝血,始有中國。
宋失其祚,神州淪喪;蒙元力盛,碧血汗青。
……
音樂家是有國界的,但音樂卻是沒有國界的,同為漢人,此刻,麵臨蒙古鐵騎的威脅,不止明教處在了絕境之中,追擊明教的中原武者也同樣麵臨著蒙古鐵騎的威脅,他們也在瘋狂的備戰。
當《討元檄文》從明教陣營中傳來時,中原武者他們在絕境之中也開始了生命中最後的絕唱——
自古夷狄無百年之運,天照華夏有涅磐之時。
驅逐蠻人,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但知禮儀,皆為華夏;無論種族,誠為一家。
……
完了!
空智、滅絕師太等人眼前發黑,腦海中嗡嗡作響,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了選擇,他們已經被綁架在了對抗蒙元的戰車之上。
不想死,那就拚吧,也隻能拚了!
沉悶的雷聲越來越近,猙獰的蒙古鐵騎舉起了他們中森寒的彎刀,形成了一片死亡鐮刀,追雲逐月,撲麵而來!
空智與滅絕師太等人互換了一個悲哀的眼神,不管此戰勝負如何,五大門派必須考慮滅蒙的大業了。
“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空智兩行清淚奪眶而出,嘶啞著聲音,怒聲高唿,“漢家兒郎們,殺韃子了!”
“殺韃子了!”
心中充斥這怒火,被壓抑了數日的五大門派武者、中原武者,他們在這一刻將他們的血勇迸發出來,化作了一聲聲的怒吼——
“殺韃子了!”
仰仗倚天劍之鋒利,趙天倫並未陷入混戰、亂戰、死戰之中,所以在他心生警惕之際,當即注目四望,發現了從前方趕來的苦頭陀與一名身材頗高的武者——
難道是趙敏身邊的阿大,也就是八臂神劍東方白?
難道趙敏這個丫頭也在這裏?
明教諸人中不管是楊逍、殷天正、韋一笑、五散人還是謝遜,幾乎都不是什麽好東西,那範遙也不例外。
看起來,範遙如同餘則成一樣是一個為了偉大的使命而潛伏在敵人陣營中的偉大的戰士,但事實上範遙隻是一個情場失意的小子,一個投毒報複情敵的小人,一個為了逃避責任而變節的叛徒,一個自命犧牲甚大卻坐觀敗亡的家夥。
範遙喜歡紫衫龍王黛綺絲,為此陽頂天曾試圖撮合兩人,但黛綺絲選擇了銀葉先生;銀葉先生被人投毒,黛綺絲告訴胡青年是“蒙古人手下一個西域啞巴頭陀”所為,說白了就是範遙所為。
範遙為什麽要自毀容貌投入蒙元陣營,除了報複黛綺絲之外,怕也是因為陽頂天死後他鬥不過楊逍,同時也意識到群龍無首的明教怕是難逃滅亡所以才叛逃。
範遙如餘則成般潛伏在汝陽王府,那麽他為明教做了些什麽?
什麽都沒做!
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範遙沒有現身;
丐幫圍攻光明頂,範遙沒有現身;
成昆對付明教,範遙沒有現身;
如果說範遙是沒有機會將信息傳遞出去,那他潛藏在汝陽王府十幾年到底為了什麽,混吃混合然後等死嗎?
所以,對範遙,趙天倫沒有什麽好感,當然也談不上惡感。
以範遙難測的立場,趙天倫可不敢相信這廝會在交手之中對他留情,更不敢相信範遙會對他這個光明左使存有善意。
……
毫不猶豫,趙天倫動用了強化模式,獨孤心法加《淩波微步》,讓他的綜合實力達到普通人的十倍,而敏捷提高到了兩百五十之多,達到普通人的四十一倍。
嗖!
嗖!
不管是範遙還是東方白都是劍道的高手,他們甚至倚天劍的鋒利,所以,兩人一左一右,如同兩條陰險在草叢中遊弋的毒蛇,向趙天倫吞吐著閃爍的寒芒。
進退之間,遙相唿應,範遙與東方白的配合可謂天衣無縫,讓趙天倫很有點頭疼——
雖然趙天倫的速度遠超範遙與東方白,但他們三人之間的距離不過是三五步之遙,在如此短的距離上,速度不能決定一切,而空間才是致命的要素。
見招拆招,趙天倫與範遙、東方白纏鬥在一起,瞬息之間,三人就如走馬燈般三易其位,險象環生。
《獨孤九劍》的威力的確強大,“破劍式”、“破箭式”可以讓趙天倫不管是單挑還是混戰都遊刃自如,但是,麵對在劍術上浸淫了數十年的劍道高手東方白、範遙,趙天倫的優勢並不明顯,因為他很難做到一擊必殺,除非趙天倫可以以傷換命。
怎麽辦?
不管是範遙還是東方白,都有意識地呈對角狀態站在趙天倫的前後,讓趙天倫始終處在被夾擊的地步。
……
“阿二,”趙敏注意到了這一現象,突然生出了一個想法,“如果你現在加入戰局,能不能拿下這個趙天倫?”
阿二搖搖頭,憨厚地說:“郡主,如果小人現在貿然加入,恐怕反而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甚至是讓這個趙天倫反敗為勝,脫身出來。”
“哦,此話怎講?”趙敏驚訝地挑起了眉頭,“難道他們三人現在形成了一個平衡,一旦打破平衡就是打破了僵局?”
“郡主果然聰明,”阿二雖然憨厚,但在同伴的影響下,也學會了時不時地吹捧一下趙敏,“您看,東方白和苦頭陀兩人時刻都保持著對趙天倫的前後夾擊,如果他們兩個處在一條線的話,說不定早就敗了,正因為他們前後唿應,趙天倫才拿他們沒有辦法。如果屬下現在加入戰局,就會影響到他們兩人的靈活,反而會被趙天倫抓住機會。”
“那這真麻煩,”趙敏苦著臉,可憐兮兮,“難道我們就隻能站在這裏看?”
★★★★★
鐵蹄如雷,地動山搖。
四麵八方的蒙古鐵騎如同烏雲從天邊襲來,黑壓壓的鋪天蓋地。
幾番鏖戰下,殷天正所部的明教隻剩下不不足兩千人,其中銳金旗接近四百人,天鷹教眾接近一千人,其餘的則是明教其他的教眾和厚土旗一部。
在平原直麵騎兵,隻有被屠殺的結果,這裏雖然是丘陵,但丘陵的起伏坡度並不大,這一戰,明教毫無勝算。
厚土旗的教眾迎著狂奔的蒙古鐵騎,他們搶出向前,運用手中的工具在地上拚命挖出一個又一個的陷馬坑,這種陷馬坑並不大、不深,但戰馬的馬蹄踏入後,就足以弄折馬腿,弄廢一個甚至幾個、十幾個蒙古騎兵。
沉重的心稍稍有所舒緩,殷天正敏銳地發現蒙古騎兵其實並不多,他們的陣線雖然拉的很寬,但他們的陣勢很薄弱,幾乎隻有兩列騎兵縱馬奔馳,實際計算的話,圍攻他們的蒙古騎兵恐怕隻有數千人而已。
厚土旗在瘋狂地製造陷馬坑,剩餘的明教教眾則進行著最後的動員,他們不約而同地齊聲朗誦《討元檄文》——
赫赫華夏,巍巍神州;先民瀝血,始有中國。
宋失其祚,神州淪喪;蒙元力盛,碧血汗青。
……
音樂家是有國界的,但音樂卻是沒有國界的,同為漢人,此刻,麵臨蒙古鐵騎的威脅,不止明教處在了絕境之中,追擊明教的中原武者也同樣麵臨著蒙古鐵騎的威脅,他們也在瘋狂的備戰。
當《討元檄文》從明教陣營中傳來時,中原武者他們在絕境之中也開始了生命中最後的絕唱——
自古夷狄無百年之運,天照華夏有涅磐之時。
驅逐蠻人,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但知禮儀,皆為華夏;無論種族,誠為一家。
……
完了!
空智、滅絕師太等人眼前發黑,腦海中嗡嗡作響,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了選擇,他們已經被綁架在了對抗蒙元的戰車之上。
不想死,那就拚吧,也隻能拚了!
沉悶的雷聲越來越近,猙獰的蒙古鐵騎舉起了他們中森寒的彎刀,形成了一片死亡鐮刀,追雲逐月,撲麵而來!
空智與滅絕師太等人互換了一個悲哀的眼神,不管此戰勝負如何,五大門派必須考慮滅蒙的大業了。
“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空智兩行清淚奪眶而出,嘶啞著聲音,怒聲高唿,“漢家兒郎們,殺韃子了!”
“殺韃子了!”
心中充斥這怒火,被壓抑了數日的五大門派武者、中原武者,他們在這一刻將他們的血勇迸發出來,化作了一聲聲的怒吼——
“殺韃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