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人的衛隊,這個數量很寒酸,在百人以下的衝突中有用,但超過百人規模的衝突,這三十五人基本上起不到什麽作用。


    昔日,殷天正率領的天鷹二十八騎在擦肩而過的交鋒中就損失殆盡,要知道當時他們隻是擦肩而過的衝突,並不是正麵衝殺,更何況趙天倫這衛隊的質量還不如天鷹騎士呢。


    不是殷天正小家子氣,而是殷天正真的抽不出人手來——


    殷天正入主光明頂,天鷹教成為他手中最大的依仗,天鷹教中得用、可用、實力尚可的教眾都被殷天正委以重任;


    同時,殷天正還必須確保一旦有需要,他可以隨時能夠從天鷹教中拉出一支招之可戰、戰則能勝的常備武力才行,不然,他怎麽壓服其他不服的勢力?


    所以,殷天正對新鮮出爐的這個光明左使的支持力度不夠,也在情理之中。


    二十天的時間,殷天正對光明頂的掌控已經初見成效,麵對近乎大半個江湖、蒙元朝廷的敵意——


    光明頂的明教教眾服從殷天正的安排,開始秣兵曆馬,集結備戰;


    五行旗也派使者趕赴朱家莊,表態支持殷天正的調度,等候調遣。


    看起來,形勢似乎一片大好,但是,殷天正心中還是有隱憂,那就是韋一笑、五散人至今也沒有與他聯係,殷天正不確定韋一笑、五散人對他的態度是支持、中立還是反對。


    雖然五散人的直屬部眾經過楊逍十數年、數十年不屈不撓的分化、孤立、瓦解,現在隻剩下寥寥十數人而已,但如果五散人在關鍵時刻振臂一唿,縱然不能帶走明教的教眾,也會讓他們軍心大亂。


    更重要的是韋一笑,韋一笑是楊逍時代唯一能夠在光明頂與楊逍對話的人,韋一笑的影響力並不在楊逍之下,如果韋一笑旗幟鮮明地反對他殷天正,那現在看似團結的明教會立馬分裂。


    趙天倫的任務來了——


    “前輩,你確定我發出的征召令,韋一笑、五散人會聽從?”


    趙天倫感覺殷天正是在開玩笑,連他這個老牌的護教法王都招喚不對這些人,那他這個明顯是新鮮出爐的、隻是傀儡的光明左使的話,他們會聽?


    “他們不會聽,”殷天正麵無表情,“但是,他們必須作出反應來。”


    對殷天正的話,趙天倫表示聽不懂。


    “從我們逐楊逍到現在已經二十多日,我相信韋一笑和五散人對明教發生的變動已經了如指掌,”殷天正白眉聳動,“但他們截至到現在也沒有與我聯係,說明什麽,說明他們不甘心屈居人下,正在待價而沽。”


    至於嘛……


    趙天倫心中很是恍惚了一下,因為印象中,韋一笑似乎對權柄之事不太上心,不然韋一笑也不會在光明頂與楊逍共事了;至於五散人……五散人似乎對權柄也不關心,不然他們也不會受到排擠後就拍屁股走人,一點擔當都沒有。


    當然,也許,他們這種表現恰恰說明他們不願屈居人下,他們寧為雞頭不為鳳尾。


    “所以,麵對你的征召令,他們必須作出反應,”殷天正笑了笑,“哪怕是他們過來刺殺你,這也是一種反應。”


    趙天倫臉黑了下來,縱然他知道光明左使這個位置是火爐,但也不該這麽快就能烤死人吧。


    “做吧,你沒有選擇,我也沒有選擇,”殷天正歎口氣,“我們必須在與中原武林、蒙元朝廷開戰之前弄清楚他們的立場,攘外必先安內啊。”


    趙天倫翻翻白眼:瞎說,應該是安內必先攘外才是……


    趙天倫不願意拉仇恨,但他拗不過殷天正,最終還是以光明左使的名義向韋一笑、五散人發出了征召令——


    三日之後,臥龍崗共商大事。


    臥龍崗位於朱武連環莊東南方向,殷天正將這裏作為臨時行轅,指揮明教各路教眾對抗中原武林、蒙元朝廷的進犯。


    這份征召令是由朱家莊直接下發到明教各路人馬之中,也相當於直接通知了韋一笑和五散人。


    ★★★★★


    臥龍崗原本隻是一個丘陵,高不過十多米,縱橫不過四五百米,雖然談不上製高點,但作為行轅卻是足夠了。


    原本,明教中有許多人摸不清楚頭腦,為什麽突然之間明教成為了眾矢之的,遭到大半個江湖的討伐,但隨著各方信息的匯總,他們終於明白了——


    泥煤,鬧了半天是你們眼紅俺們啊!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


    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人至賤則無敵,各大門派果然是毫無節操可言,剛剛在武當派逼死了張無忌的父母,現在又要來光明頂鬧事——


    你們算哪根蔥啊?


    你們以為我們吃素就真的是吃素的了?


    成為武林公敵,這在明教內部多少引起了不小的波折,但是,當事情的真相擺在他們麵前時,明教上下不敢說同仇敵愾、眾誌成城,至少他們對殷天正的抱怨少了許多。


    明教雖然吃素,但他們不介意刀頭舔血,否則也不用造反了。


    張三豐是世外高人,所以他可以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徒弟、徒弟媳婦死在自己家裏。


    唾麵自幹,以德報怨,那是世外高人的氣度,咱們做不了世外高人,所以咱們隻能以牙還牙,用刀來說話。


    張無忌是殷天正的外孫,外孫求外公給自己報仇,除非殷天正想成為烏龜般的世外高人,否則他沒有選擇。


    明教同樣沒有選擇!


    張翠山夫婦是為了保護謝遜才被迫自殺,而謝遜是明教的護教法王,明教上下對張翠山一家還是有歉疚的,現在張無忌被各派再次威脅,明教上下必須出頭,必須為張無忌伸張公道,否則大家散夥得了。


    ……


    距離臥龍崗不遠的一個山坳中,韋一笑與五散人正在低聲爭論。


    殷天正是明教護教法王中最德高望重的一位,否則也不會在他自立門戶之際會有大波人馬相投,更不會成立天鷹教。


    殷天正替代楊逍,韋一笑並不反對,但是,殷天正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明教的大權卻讓韋一笑很反感——


    有其一,就有其二,如果他韋一笑與殷天正有了衝突,是不是也會落個楊逍的結局?


    什麽時候殷天正變得這麽狠辣啊?


    韋一笑如此,五散人也不例外,殷天正的血腥手段讓他們感到恐懼——


    兄弟之間隻是意氣之爭,可在你這邊卻變成了刀光劍影,殷天正你壞了規矩啊!


    韋一笑、五散人原本是打算晾一晾殷天正,然後再伺機而動,不管如何,為了明教,不能讓殷天正一家獨大,隻是,計劃沒有變化快。


    似乎是一夜之間,明教成為了江湖公敵,而原因則是張無忌,而張無忌是殷天正的外孫,而張無忌與謝遜又有關係,而張無忌現在又獲得了明教上下的同情。


    怎麽辦?


    如果因為張無忌的緣故指責殷天正,他們不太可能獲得明教上下的支持;但如果讓他們就此向殷天正低頭——


    連楊逍都不能讓他們低頭,何況是殷天正呢。


    韋一笑、五散人正糾結之時,趙天倫這個新鮮出爐的光明左使發出了征召令,這一下讓他們抓狂的同時更為糾結——


    他們必須站出來,否則他們就將徹底喪失主動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俠大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鍵盤上的棋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鍵盤上的棋子並收藏武俠大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