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主政緬甸第423章緬甸省與老撾省
“主政緬甸?”李騰芳目露精光,他隱隱麵白了朱由檢讓他出使大城、視察緬甸的原因了。
“愛卿是否願意?”朱由檢見李騰芳沒有迴答,隻得追問了一句。
“臣願意,臣謝主隆恩!”從內閣的副部長,到一省之長,職務上隻是晉升了半級,但李騰芳看重的是歸化緬甸的功績,一旦他將整個緬甸歸化了,他這顆俗世中的塵埃,一定能在大明的曆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再不會像原先一樣,輕易湮滅在曆史長河中了。
“如果愛卿赴任緬甸省長一職,朕還有三點要求,”朱由檢斂了笑容,“其一,麵向孩子的識字班,要將所有漢人的孩子容納進去,連異族都會漢話漢字,總不能漢人卻不識自己的文字。”
“陛下說得是!”李騰芳知道,大明的北五省都開始義務教育了,每一個漢人的孩子,都應該識字,不管他生活在什麽地方。
“其二,不得貪墨,”朱由檢迅速在李騰芳的臉上掃了一下,發現他臉色微紅,不錯,有廉恥之心的人,不會喪失道德的底線,“以前的事就不說了,今後必須依據廉潔文書上的承諾,不要以為朕在京師,就可以糊弄過去。”
“臣不敢,臣絕不會有半分貪墨行為,陛下盡管讓錦衣衛監督。”李騰芳心中咯噔一下,他雖然沒有貪墨的打算,但朱由檢如此重視官員的貪墨行為,誰知道自己的身邊有沒有錦衣衛?
朱由檢換了語氣,頗有語重心長,“緬甸是新收複的土地,日常開銷可能與在京師做官不一樣,朕也不給愛卿發放固定的俸祿,愛卿可以帶著家眷赴任,朕特許愛卿所有的家庭支出實報實銷,但要讓朕看看賬單。”朱由檢想看一看,作為省長,一年的家庭支出到底有多少,為將來的高薪#養廉提供個案支持。
“臣謝過陛下的厚愛,”李騰芳自然不知道朱由檢的心思,“可是帶著家眷赴任,不符合大明的祖製吧?”
“愛卿不用擔心,一切有朕做主,”朱由檢擺擺手,“緬甸現在屬於大明的邊疆省份,距離京師太遠,往返一趟實屬不易,與中原的各省情形不同,就是關外的省份,將來朕也會允許主官攜帶家眷。”
“臣謝陛下的信任,臣在緬甸,自當肝腦塗地以報陛下,”李騰芳又要下跪,卻被朱由檢阻止了,“陛下,第三件要求是什麽?”
“嗯,”朱由檢點頭,李騰芳是急性子,正適合現在主政緬甸、雷厲風行,“大力發展工商業,讓緬甸的百姓,日子過得更好,他們才會更加向往大明。”
“臣明白了,緬甸的百姓,現在也是大明的百姓,讓他們過上好的日子,他們與過去比較,就會更加心懷大明。”
“愛卿說得是,”朱由檢稍稍遲疑了一會,“愛卿遠赴緬甸任職,由於路途較遠,任職時間可能長些,朕會一直關注緬甸,過上幾年,如果緬甸的百姓生活穩定,朕會將緬甸劃入南方的第六省,正式成為大明核心區域。”
“南方六省?”李騰芳還不知道核心區域的真正含義。
“緬甸將和原來的南方五省一道,歸入南方六省。”朱由檢不得不重複了一句。
李騰芳有些明白了,不知道什麽原因,朱由檢特別看重緬甸省,對他來說,既是重任,也是動力,“陛下,緬甸新歸,百姓恐怕不如其它省份慣熟。
“緬甸是通過戰爭收迴的,現在的緬甸,幾乎一片廢墟,但大破之後,必然迎來大立,實際上緬甸百姓的歸化,比南方諸省還要容易,愛卿要把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臣明白了,臣一定不負陛下所托。”李騰芳一邊向朱由檢拱手行禮,一邊思索著什麽。
“緬甸的工作還長著呢,李愛卿,現在已是午時,愛卿就留下來與朕一同用膳吧!”朱由檢不待李騰芳迴話,就對身邊的侍衛說:“通知人事部王愛卿,過來與朕一起用膳。”
侍衛答應著離開了,李騰芳的目光卻顯示,他不明白朱由檢的意思。
朱由檢哈哈一笑,“愛卿難道忘了,省級官員的任命,需要人事部出具官憑文書,今天朕就為愛卿討個人情。”
帕武吧玉拉瓦王和迫提善王被朱由檢召見,很快就結束了會麵。
帕武吧玉拉瓦王一心向佛,又向往大明境內的名山大川,他堅決不肯接受朱由檢的敕封,朱由檢估計,他失去最心愛的王妃之後,已經萬念俱灰,在大明的土地上,他絕對翻不出什麽浪花,也就隨他去了,這樣還可以節約一筆俸祿。
迫提善王被敕封為常山伯,令他有些失望,隔了好久,才想起要給朱由檢謝恩。
連小小的蘇祿國王也哈巴瑪喇都被敕封為輔國公,老撾可是比蘇祿大多了。自己才是常山伯,連侯爺都不是。
但他不敢當麵與朱由檢叫板,與他熟悉的李騰芳已經去緬甸赴任,他隻好通過關係,找到朱由檢麵前的紅人黃立極。
黃立極是內閣總理,內閣的事情一抓一大把,但迫提善王求見,他也不能讓他吃閉門羹,畢竟人家是剛剛敕封了常山伯,“常山伯,京師可還習慣?”
“總理閣下,京師是大明,乃至世界上最為繁華的所在,與瀾滄相比,更是人間天堂。”迫提善王毫不掩飾對京師的讚美,他不是不滿意京師,而是不滿意這個常山伯的封號。
“常山伯急著見我,可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
“都滿意,都滿意,”迫提善王言不由衷,“不過蘇祿王國極少,他們的素丹……”他支支吾吾,希望黃立極能明白他的意思。
原來是嫌爵位過低,黃立極很是討厭這種對大明沒有任何貢獻的人,但又要借他的口,在大明的藩屬國中做一番宣傳,想到這,他壓低聲音:“常山伯可知,京師除了輔國公外,還住著一位以前的國王?”
“還有一位國王?”迫提善王不明白黃立極的意思,“那他是什麽爵位?我怎麽不知道?”
“不僅常山伯不知道,連很多大明的人都不知道,”黃立極輕輕移開目光,看著毫無奇特之處的牆壁,“其人是拉達克以前的國王僧格南傑,不過,他沒有受封,而是在司法院的大牢裏。”
“司法院的大牢裏?”迫提善王心中一驚,他隱隱有不好的感覺。
“大明對歸順的藩屬國,不以國家大小來論,而是依據歸順時的誠意和國王的態度,確定敕封的爵位。”黃立極已經不像是朋友之間的談話,而是充分展示了大明的強勢,強勢到別人沒有選擇的機會。
迫提善王終於明白了黃立極的意思。
蘇祿國家雖小,但也哈巴瑪喇是主動歸順,而且舉國放棄了他們信仰的宗教,改奉大明的儒教,所以也哈巴瑪喇被敕封為最高爵位輔國公。
拉達克與大明刀兵相見,國王僧格南傑戰敗被俘,不但沒有爵位,連自由都沒有,很可能要被終生監禁。
他迫提善王介於兩人之間。
瀾滄王國是在普蒂的壓迫下,被迫歸順大明,所以他被敕封為常山伯。
如果當時不是普蒂脅迫他交出國王印信,如果大明向瀾滄王國派來軍隊,他的下場,恐怕和僧格南傑差不多,不是戰死疆場,就是被明軍監禁。
迫提善王嚇得滿頭大汗,主動歸順大明,他絕對想不到,現在被敕封為常山伯,已經是皇帝陛下格外開恩了。
他向黃立極長身一揖,“多謝總理閣下的提醒,小王知錯了,小王從今以後,一定會做大明安樂常山伯,絕不再給朝廷增加負擔。”
緬甸戰爭之前,朱由檢專門召開過朝會,在他的親自遊說下,內閣都支持他收迴緬甸,因此緬甸戰後重建,同樣得到內閣的廣泛支持。
大明增加了一個新的省份------緬甸省,這是大明的第二十五省份。
緬甸省的建設,根本不需要財政部的投入,征緬戰爭的收入,已經足夠在緬甸省修築道路、修建港口。
朱由檢原本預備將首府放在東籲的國都白古城,後來想想,緬甸南部的大光,將成為大明的海軍母港和商業中心,還有南部沿海的其它港口,比如勃生、孟棉,遲早會成為緬甸的海外貿易中心,為了讓緬甸省南北經濟保持平衡,首府設在北的方阿瓦。
即將修建的水泥大道,從大理出發,經過騰越,直接連接阿瓦,以突出首府的位置。
老撾在緬甸戰爭後,以和平的方式迴歸大明,內閣自然笑納,誰會嫌棄自己的土地過大?
但老撾是否立省,朱由檢曾經舉棋不定,後來聽李騰芳說,老撾的土地麵積,與整個江南省差不多,是浙江省的兩三倍大小,這才下定決心立省。
老撾省也成為大明的第二十六個省份。
但朱由檢更看重緬甸省的戰略位置,他將大城支付撫恤金、東籲王朝繳獲的各種財物,主要用在緬甸省的建設上,一時顧不上老撾省,除了在老撾駐軍、派駐文官,基本上還保持原來的樣子。
緬甸與老撾,朱由檢都不用擔心,他擔心的倒是雲南。
“主政緬甸第423章緬甸省與老撾省
“主政緬甸?”李騰芳目露精光,他隱隱麵白了朱由檢讓他出使大城、視察緬甸的原因了。
“愛卿是否願意?”朱由檢見李騰芳沒有迴答,隻得追問了一句。
“臣願意,臣謝主隆恩!”從內閣的副部長,到一省之長,職務上隻是晉升了半級,但李騰芳看重的是歸化緬甸的功績,一旦他將整個緬甸歸化了,他這顆俗世中的塵埃,一定能在大明的曆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再不會像原先一樣,輕易湮滅在曆史長河中了。
“如果愛卿赴任緬甸省長一職,朕還有三點要求,”朱由檢斂了笑容,“其一,麵向孩子的識字班,要將所有漢人的孩子容納進去,連異族都會漢話漢字,總不能漢人卻不識自己的文字。”
“陛下說得是!”李騰芳知道,大明的北五省都開始義務教育了,每一個漢人的孩子,都應該識字,不管他生活在什麽地方。
“其二,不得貪墨,”朱由檢迅速在李騰芳的臉上掃了一下,發現他臉色微紅,不錯,有廉恥之心的人,不會喪失道德的底線,“以前的事就不說了,今後必須依據廉潔文書上的承諾,不要以為朕在京師,就可以糊弄過去。”
“臣不敢,臣絕不會有半分貪墨行為,陛下盡管讓錦衣衛監督。”李騰芳心中咯噔一下,他雖然沒有貪墨的打算,但朱由檢如此重視官員的貪墨行為,誰知道自己的身邊有沒有錦衣衛?
朱由檢換了語氣,頗有語重心長,“緬甸是新收複的土地,日常開銷可能與在京師做官不一樣,朕也不給愛卿發放固定的俸祿,愛卿可以帶著家眷赴任,朕特許愛卿所有的家庭支出實報實銷,但要讓朕看看賬單。”朱由檢想看一看,作為省長,一年的家庭支出到底有多少,為將來的高薪#養廉提供個案支持。
“臣謝過陛下的厚愛,”李騰芳自然不知道朱由檢的心思,“可是帶著家眷赴任,不符合大明的祖製吧?”
“愛卿不用擔心,一切有朕做主,”朱由檢擺擺手,“緬甸現在屬於大明的邊疆省份,距離京師太遠,往返一趟實屬不易,與中原的各省情形不同,就是關外的省份,將來朕也會允許主官攜帶家眷。”
“臣謝陛下的信任,臣在緬甸,自當肝腦塗地以報陛下,”李騰芳又要下跪,卻被朱由檢阻止了,“陛下,第三件要求是什麽?”
“嗯,”朱由檢點頭,李騰芳是急性子,正適合現在主政緬甸、雷厲風行,“大力發展工商業,讓緬甸的百姓,日子過得更好,他們才會更加向往大明。”
“臣明白了,緬甸的百姓,現在也是大明的百姓,讓他們過上好的日子,他們與過去比較,就會更加心懷大明。”
“愛卿說得是,”朱由檢稍稍遲疑了一會,“愛卿遠赴緬甸任職,由於路途較遠,任職時間可能長些,朕會一直關注緬甸,過上幾年,如果緬甸的百姓生活穩定,朕會將緬甸劃入南方的第六省,正式成為大明核心區域。”
“南方六省?”李騰芳還不知道核心區域的真正含義。
“緬甸將和原來的南方五省一道,歸入南方六省。”朱由檢不得不重複了一句。
李騰芳有些明白了,不知道什麽原因,朱由檢特別看重緬甸省,對他來說,既是重任,也是動力,“陛下,緬甸新歸,百姓恐怕不如其它省份慣熟。
“緬甸是通過戰爭收迴的,現在的緬甸,幾乎一片廢墟,但大破之後,必然迎來大立,實際上緬甸百姓的歸化,比南方諸省還要容易,愛卿要把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臣明白了,臣一定不負陛下所托。”李騰芳一邊向朱由檢拱手行禮,一邊思索著什麽。
“緬甸的工作還長著呢,李愛卿,現在已是午時,愛卿就留下來與朕一同用膳吧!”朱由檢不待李騰芳迴話,就對身邊的侍衛說:“通知人事部王愛卿,過來與朕一起用膳。”
侍衛答應著離開了,李騰芳的目光卻顯示,他不明白朱由檢的意思。
朱由檢哈哈一笑,“愛卿難道忘了,省級官員的任命,需要人事部出具官憑文書,今天朕就為愛卿討個人情。”
帕武吧玉拉瓦王和迫提善王被朱由檢召見,很快就結束了會麵。
帕武吧玉拉瓦王一心向佛,又向往大明境內的名山大川,他堅決不肯接受朱由檢的敕封,朱由檢估計,他失去最心愛的王妃之後,已經萬念俱灰,在大明的土地上,他絕對翻不出什麽浪花,也就隨他去了,這樣還可以節約一筆俸祿。
迫提善王被敕封為常山伯,令他有些失望,隔了好久,才想起要給朱由檢謝恩。
連小小的蘇祿國王也哈巴瑪喇都被敕封為輔國公,老撾可是比蘇祿大多了。自己才是常山伯,連侯爺都不是。
但他不敢當麵與朱由檢叫板,與他熟悉的李騰芳已經去緬甸赴任,他隻好通過關係,找到朱由檢麵前的紅人黃立極。
黃立極是內閣總理,內閣的事情一抓一大把,但迫提善王求見,他也不能讓他吃閉門羹,畢竟人家是剛剛敕封了常山伯,“常山伯,京師可還習慣?”
“總理閣下,京師是大明,乃至世界上最為繁華的所在,與瀾滄相比,更是人間天堂。”迫提善王毫不掩飾對京師的讚美,他不是不滿意京師,而是不滿意這個常山伯的封號。
“常山伯急著見我,可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
“都滿意,都滿意,”迫提善王言不由衷,“不過蘇祿王國極少,他們的素丹……”他支支吾吾,希望黃立極能明白他的意思。
原來是嫌爵位過低,黃立極很是討厭這種對大明沒有任何貢獻的人,但又要借他的口,在大明的藩屬國中做一番宣傳,想到這,他壓低聲音:“常山伯可知,京師除了輔國公外,還住著一位以前的國王?”
“還有一位國王?”迫提善王不明白黃立極的意思,“那他是什麽爵位?我怎麽不知道?”
“不僅常山伯不知道,連很多大明的人都不知道,”黃立極輕輕移開目光,看著毫無奇特之處的牆壁,“其人是拉達克以前的國王僧格南傑,不過,他沒有受封,而是在司法院的大牢裏。”
“司法院的大牢裏?”迫提善王心中一驚,他隱隱有不好的感覺。
“大明對歸順的藩屬國,不以國家大小來論,而是依據歸順時的誠意和國王的態度,確定敕封的爵位。”黃立極已經不像是朋友之間的談話,而是充分展示了大明的強勢,強勢到別人沒有選擇的機會。
迫提善王終於明白了黃立極的意思。
蘇祿國家雖小,但也哈巴瑪喇是主動歸順,而且舉國放棄了他們信仰的宗教,改奉大明的儒教,所以也哈巴瑪喇被敕封為最高爵位輔國公。
拉達克與大明刀兵相見,國王僧格南傑戰敗被俘,不但沒有爵位,連自由都沒有,很可能要被終生監禁。
他迫提善王介於兩人之間。
瀾滄王國是在普蒂的壓迫下,被迫歸順大明,所以他被敕封為常山伯。
如果當時不是普蒂脅迫他交出國王印信,如果大明向瀾滄王國派來軍隊,他的下場,恐怕和僧格南傑差不多,不是戰死疆場,就是被明軍監禁。
迫提善王嚇得滿頭大汗,主動歸順大明,他絕對想不到,現在被敕封為常山伯,已經是皇帝陛下格外開恩了。
他向黃立極長身一揖,“多謝總理閣下的提醒,小王知錯了,小王從今以後,一定會做大明安樂常山伯,絕不再給朝廷增加負擔。”
緬甸戰爭之前,朱由檢專門召開過朝會,在他的親自遊說下,內閣都支持他收迴緬甸,因此緬甸戰後重建,同樣得到內閣的廣泛支持。
大明增加了一個新的省份------緬甸省,這是大明的第二十五省份。
緬甸省的建設,根本不需要財政部的投入,征緬戰爭的收入,已經足夠在緬甸省修築道路、修建港口。
朱由檢原本預備將首府放在東籲的國都白古城,後來想想,緬甸南部的大光,將成為大明的海軍母港和商業中心,還有南部沿海的其它港口,比如勃生、孟棉,遲早會成為緬甸的海外貿易中心,為了讓緬甸省南北經濟保持平衡,首府設在北的方阿瓦。
即將修建的水泥大道,從大理出發,經過騰越,直接連接阿瓦,以突出首府的位置。
老撾在緬甸戰爭後,以和平的方式迴歸大明,內閣自然笑納,誰會嫌棄自己的土地過大?
但老撾是否立省,朱由檢曾經舉棋不定,後來聽李騰芳說,老撾的土地麵積,與整個江南省差不多,是浙江省的兩三倍大小,這才下定決心立省。
老撾省也成為大明的第二十六個省份。
但朱由檢更看重緬甸省的戰略位置,他將大城支付撫恤金、東籲王朝繳獲的各種財物,主要用在緬甸省的建設上,一時顧不上老撾省,除了在老撾駐軍、派駐文官,基本上還保持原來的樣子。
緬甸與老撾,朱由檢都不用擔心,他擔心的倒是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