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暫時沒有辦法,”朱由檢也曾想過,用火藥炸毀這些島嶼,破壞環境不說,那需要多少火藥,才能將島嶼連根除掉?“但是,大明還有一條貿易路線。hp://772e6f742e6f%6●⌒,”


    “還有一條?”李春燁在《大明疆域圖》上到處尋找,可惜,圖上並沒有標出來,“陛下是說,這琉球島東麵?”


    “這次候質說對了,”朱由檢心說李春燁年齡不小,腦子還不糊塗,國防院院長還能當幾年,“還有一條貿易通道,就在琉球島的東麵,在這一片巨大的海洋中。”


    李春燁的目光被引向琉球以東,哪裏果然更加廣闊,“陛下,這一條貿易路線,到底會通向何方?”


    “如果一直向東,會到達一個叫做美洲的大陸,它和我們生活的亞洲一樣,也是一塊巨大的陸地,”朱由檢的思緒,已經去了那塊令人向往的神秘之地,“越過這塊大陸,就是我們常說的西夷。”


    這麽遠的路徑,李春燁當然不知道,他此生恐怕也沒時間沿著這條路走一遭了,“陛下,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這兩條路線,才會交會到一起?”


    “候質說得不錯,”朱由露出讚賞的眼神,看來‘地球是圓的’這句話,已經深入人心了,“候質有沒有發現什麽問題?”


    “問題?”李春燁重新在琉球以東搜尋,實在沒什麽發現,“陛下是說,這片大海過於寬闊,附近沒有陸地和島嶼,艦船難以在這裏航行?”


    “不!”朱由檢搖頭,“這個問題將來自會有人解決,這不是大明一家的貿易路線。”


    “一家?”李春燁的目光重新來到琉球,他忽然目露精光,肩膀也是晃動了一下:“陛下,可是琉球阻擋在這條路線上?”


    “候質果然觀察細致!”朱由檢見李春燁終於找到症疾所在,頓時如釋重負,“候質應該已經看到,大明向東的海上路線,完全被琉球群島阻擋,雖然這些島嶼中間也有一些通道,但這些通道過於狹窄,要是我們的敵人在此伏下一支軍隊,或者像嘉靖年間那樣,出現一些海盜,這條貿易路線就會全部內封死。”


    “那陛下的意思是……”李春燁有一些想法,卻沒有說出來。


    “哈哈,候質應該明白朕的意思。”朱由檢打個哈哈,“我們再迴到原來的問題,候質現在明白,朕為什麽要在台灣立省了?”


    “陛下,未來的台灣省,也包括琉球嗎?”


    “當然,隻有大明掌控了琉球,這條貿易路線才是安全的。”


    李春燁眯起眼睛,上下眼瞼的距離大大縮小,但精光還是外露出來,好久,他才發出聲音:“陛下,琉球是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國,要是陛下貿然興兵,朝廷內的阻力……”


    “此一時,彼一時,”朱由檢最是痛恨那些動不動就拿祖宗之法說事的人,但大明朝廷偏偏有許多這樣的言官,“太祖年間定下了府兵製,到現在不是一樣走不通了嗎?”


    李春燁知道朱由檢的性子,他要完成的事,一定會完成,無論用什麽方法與手段,“陛下是在為大明謀發展,可朝廷有許多人不理解陛下的做法。”


    任何一個思想超前的人,都是孤獨的,朱由檢也不例外,他已經做好了準備,這輩子恐怕都沒有真正的同誌了,“候質,除了征討,還有一個法子,也可以讓琉球歸於大明。”


    “什麽法子?”


    “就是琉球主動要求歸順大明。”


    “陛下,這恐怕不易吧?琉球已經多年沒有來大明朝貢了,”李春燁對於琉球主動歸順,沒報多大希望,“再說了,琉球獨立,國王至高無上,要是歸順大明,至多能封個國公,兩相比較,琉球王怕是不願歸順大明。”


    “這事不用急在一時,靜待時變吧,現在要了解琉球的政局情況,既然他們不來朝貢,我們倒可派人過去,不拘使者商賈學者僧人,一定要將他們的情況帶迴來。”


    “陛下,琉球與大明之間,隔著大海,必須要南海艦隊才能渡人過去。”李春燁說完,又覺得不對,琉球以東,那才是真正的大海。


    “不,南海艦隊的目標是南洋,現在南洋情況複雜,不要讓他們心有雜念。”


    “可是,隔著這麽寬闊的水域……大明在這兒又沒有商船……”


    “我們不是還有北海艦隊嗎?”


    “北海艦隊?”李春燁眼前一亮,他怎麽將北海艦隊忘了?難道朱由檢組建這兩支艦隊,就是為了大明的這兩條貿易路線?


    “對,北海艦隊,他們自從北伐戰爭之後,到現在還沒有具體的任務,隻是在附近找找母港,現在是讓他們建功立業的時候了。”


    “陛下,南洋戰爭恐怕沒有結束,難道北海艦隊又要出征?”李春燁最擔心的,就是大明陷於兩線作戰。


    “建功立業不一定需要戰爭,反正北海艦隊閑著也是閑著,就讓他們去琉球宣揚大明的國威也好,免得琉球忘了我們大明。”朱由檢繼續說道:“順便在琉球看看,哪兒有優良的港口。”


    “陛下,臣明白了。”李春燁向朱由檢投去敬佩的目光,為什麽他總是能比別人看得遠?不僅自己,朝中恐怕沒人能跟得上他的思維。


    “現在隻是做些準備,主要是收集琉球的訊息,將來再說琉球的事,”朱由檢重新迴到台灣問題上來,“朕原本預備,台灣省首府設在南部的大員,那兒是重要的貿易港口,民智初步得到開化,現在有了琉球,首府必須放在北方,這樣台灣才能輻射到整個琉球,候質說說,這台灣的首府,到底是放在淡水,還是放在基隆?”


    “陛下,老臣主管軍事,這民政上的事情,還是問問總理吧!”


    “奧,也是,”朱由檢笑笑,這是他自己立的規矩,民政、司法、軍事三院,相互獨立,又相互牽製,“那候質說說,鄭芝龍要求向台灣派駐陸軍,候質怎麽看?”


    “陛下,鄭芝龍的建議,臣認為可行,而且也是必須的。”


    “那候質說說,到底是怎麽可行法?又怎麽是必須的?”


    “陛下,南海艦隊的目標,應該是南洋,而不是靠近大明陸地的台灣,”李春燁一直在看著朱由檢的臉色,“荷蘭、西班牙雖然被逐出#台灣,但南洋還有他們的艦船,實際上,他們的主要勢力還是在南洋,南海艦隊必須隨時做好與西夷決戰的準備。”


    “所以,鄭芝龍#根本無法將精力放在台灣的駐守上,包括穩定台灣的局勢?”


    “應該是這樣。”


    “那你再說說,陸軍駐紮台灣,為什麽是可行?”


    “這是鄭芝龍的問題,”李春燁小心地說:“他鑒於以前的身份,不欲陛下懷疑他擁兵自重,所以才向朝廷請求,又是向台灣派出文官,又是向台灣派駐陸軍,他這是要將台灣,完整地奉送給朝廷。”


    “哈哈,這個鄭芝龍,”朱由檢笑問李春燁:“候質,你說,將來鄭芝龍羽翼豐滿,會不會在南洋擁兵自重?”


    “這個……”李春燁呆呆的看著朱由檢,他不明白朱由檢的心思,也許自己的無意識一句話,就能剝奪朱由檢對鄭芝龍的信任,可萬一自己看錯了呢?南海艦隊現在在台灣可是順風順水,要是換了艦隊司令,誰知道會發生什麽事?“陛下,老臣實在說不準。”


    “哈哈,候質也學會了滑頭,”朱由檢像是李春燁肚裏的蛔蟲,“如果候質認為鄭芝龍可能擁兵自重,就會讓朕懷疑鄭芝龍,如果候質說鄭芝龍不會擁兵自重,萬一將來鄭芝龍擁兵自重了,那就是候質的過錯,至少今天的候質,是判斷錯了。”


    “陛下……”李春燁一時語塞。


    “朕用人,向來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不能充分信任他,朕絕不會讓他擁有這麽多的兵權,”朱由檢輕輕呷了口香茗,“如果不能充分相信在外的將軍們,他們打仗的時候,就會受到掣肘,戰場瞬息萬變,將軍們必須根據戰場上出現的情況,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朕要是隻是一個------勝利。”


    是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具有明君的豪氣,但李春燁還有些不明白:“陛下,萬一要是將領們擁兵自重……”


    “朕不是要懷疑將領們擁兵自重,朕是不讓他們有擁兵自重的機會------這樣最好,在朕來說,不用疑神疑鬼,時時刻刻堤防著這些為大明立功的將軍,在這些將軍來說,他們沒有擁兵自重的機會,也就不會往錯誤的道路上行走,給自己,給國家帶來滅頂之災。”


    “陛下……”李春燁還是有些不信,朱由檢思路,值得自己欽佩,但這樣的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比蜀道還難。


    “候質不信嗎?”朱由檢輕笑,要是他信了,那就是盲從了,“如果鄭芝龍打下南洋,他在南洋擁兵自重,要海軍有海軍,要地盤有地盤,要人口有人口,朕還真的拿他沒辦法。”


    “陛下,所以大明一直禁海,不僅是為了防範海外的漢人威脅朝廷,其實海外漢人,與陸上漢人相比較,數量可以忽略不計,怎麽可能威脅到朝廷的穩固?說到底,還是怕海軍將領擁兵自重,就是成祖年間有了龐大的艦隊,首領鄭和卻是個宦官。”


    “也就說,如果將鄭芝龍換成別人,還是可能擁兵自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明之我主沉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盔十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盔十九並收藏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