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免費提供小說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全文喜歡本書的話請按ctr1d收藏本站大臣們還沒完全離開大殿,朱由檢就迫不及待地隨曹化純來到後殿,一大疊宣紙堆放在案桌上:“化純,真有這麽多?”
“陛下,不會有錯,奴才算過兩次。【看本書最新】”曹化純輕輕拍打胸部,盡量讓心跳緩下來。
朱由檢大喜,他一張一張仔細端詳,就像看著自己初生的孩,“化純,誰的最多,少的有多少?”
“迴陛下,最多的是刑部尚書徐兆魁,有一百萬兩,最少的是工部的幾名給事中,隻有數千兩。”曹化純壓低聲音,他不知道朱由檢的心思,到底是銀交的越多,說明他越有誠意,還是銀交的越少,說明貪墨越少。
“哈哈,遼東軍餉有了,海軍軍餉有了。”朱由檢喜不自禁,加上從魏忠賢、客映月等人府中查抄出的四百六十萬兩,他一下增加了一千四百多萬兩,這幾乎相當於大明一年的稅賦收入。他才不管曹化純的想法,他相信,東林黨手中的銀也不在少數。
朱由檢走後,大臣們還在迴味朱由檢的每一句話。
新的職務下達之後,不能再有黨爭?
“現在新的職務還未任命,我要彈劾東林黨。”
不知是誰,抓住朱由檢話中的漏洞,他要將失去家財的怨氣和簽字時的窩囊氣,盡情泄在東林黨的身上,要不是東林黨集體彈劾,他也不會受到這麽大的損失,既然自己的日不好過,那東林黨也別想有好日過。
“是呀!”更多的人迴過味來,這到底是朱由檢的過失,還是朱由檢故意留下的尾巴?
“走,迴去寫折。”趁現在還沒有致士,怎麽也得咬東林黨一口,眾人小跑著離開皇極殿。
京師的風聲再次吃緊,不過,這次擔驚受怕的卻是東林黨人,他們沒想到自己一手挑起的禍端,最終砸到自己的腳背。
被朱由檢漂白了的閹黨成員,了瘋似的,向朱由檢上折彈劾東林黨人,不管他們手中有沒有確切的證據。
朱由檢再次下達戒嚴令,任何官員不能離京,尤其不能攜帶銀兩離京。
十一月二十三日,朱由檢召見內閣次輔施鳳來,命他在一天之內,整理出所有彈劾東林黨人的奏章,列出有關人員,並附上他們貪墨的證據。
十一月二十四日,施鳳來交出一份多達一百四十五人的東林黨在京貪墨人員名單。
十一月二十五日,朱由檢召見這份名單上的一百四十五人。
十一月二十八日,東林黨人交出貪墨的一千三百萬兩白銀,並且在廉政文書上集體簽字。
京師的主要官員,不論是閹黨還是東林黨,都被朱由檢搜刮了一遍後,又集體漂白了。
十二月一日,是朱由檢在皇極殿舉行朝會的日。
這是閹黨和東林黨互咬之後,第一次在朝會上大會麵,雙方現在都被朱由檢漂白了,都沒有了背在身上的包袱
兩撥人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之勢,一些脾氣火爆的低級別官員,躲在人群的後麵,開始了語言甚至肢體的衝突,幸好雙方的腦人物還能保持克製,暫時沒有晾成朝堂血案。
內侍曹化純向中堂一站,從袖中抽出一麵黃絹,站在前排的高官不覺眼睛一亮。
曹化純聲音不高,卻是拖得頓挫有調:“聖旨!”
朝堂立刻安靜下來,連剛才在衝突中吃了暗虧的官員,也暫時忍住了報複的行動。
“自剪除魏閹以來,朝中大臣屢次彈劾本朝同僚,朕仔細查閱,朝堂貪墨觸目驚心,到了令人指的地步……今眾臣都能誠心悔過,姑念眾臣都在廉政文書上簽名,此次過後,朝中眾臣,一律不得彈劾過去之事。”
“鑒於魏閹禍國,朝中官員設置重疊,今朕根據各人悔過之決心,重新任命官員。”
根據這份聖旨,六部進行大規模精簡,每部隻有一名尚書。
新的六部尚書分別是:禮部尚書黃立極、吏部尚書王永光、戶部尚書畢自嚴、兵部尚書李春燁、刑部尚書喬允升、工部尚書李長庚。
遠在遼東的孫承宗,不再掛兵部尚書銜,朱由檢另行下旨,將他從“薊遼經略”升為“薊遼總督”,繼續統一管理遼東前線的一切軍政要務。
由於上一任內閣成員全部是閹黨成員,不能完全代表朝廷的意見,朱由檢決定,暫時撤銷內閣。
沒有了內閣,六部將直接置於朱由檢的管理之下,而且,沒有內閣的封駁,朱由檢可以隨意下達聖旨。
六部尚書中,黃立極原來是輔,暫時統領六部,算是第一尚書。
在六部尚書的人數分配中,黃立極、李春燁原屬閹黨成員,畢自嚴屬於中立派,而王永光、喬允升、李長庚都是東林黨人,或者是親近東林黨的“反魏派”,東林黨暫時占優。
在六部的權力劃分上,吏部尚書、刑部尚書這些手握實權的都是東林黨人,但掌握兵權的卻是閹黨的李春燁,同樣閹黨的黃立極,雖然是禮部尚書,實權不大,不過他被朱由檢欽定為六部尚書之,因此,閹黨和東林黨基本打成平手。
就在絕大部分朝臣還在判斷本人和本黨的得失時,朱由檢話了:
“如今新的朝廷已經誕生,眾愛卿應當團結互助,為大明的社稷和大明的展貢獻自己的睿智。”朱由檢話鋒一轉,“縱觀曆史,黨爭乃是亡國之道,今後,朝堂內外,如果再出現黨爭,那你們就等著致士吧!”朱由檢的目光從六部尚書的臉上一一掃過。
“臣等恭聽聖諭,絕不黨同伐異。”朝臣齊齊跪倒在朱由檢的麵前。
“眾卿平身。”朱由檢待大臣們都站起身,“現在每月隻有初一、十五朝會,你們迴去後,平時要做好各自的本質工作,但也不得幹涉別人的正常工作。”
“是,陛下,臣等領命。”
朱由檢向曹化純使個眼色,頓時,曹化純尖利的嗓充斥大殿:“散朝!”
大臣們還要考慮自己的得失,很多事情都還沒想清楚,誰都希望早點迴去盤算盤算,就連問問朱由檢什麽時候開始正常朝會都忘了。
那些即將脫下胸前各種動物官府的大臣們,更是耷拉著腦袋一副半死不活的樣,魂魄早就不知道飛到九天玄外去了……
一腔熱血較長短,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雞鶴還依舊,幾家去職歸壟頭。
…………
陝西的孫傳庭派人來京,麵見朱由檢。
陝西這一年的賦稅,達到創紀錄的一百六十萬兩,一舉越過數個台階,成為僅次於南直隸、北直隸、浙江、湖廣、廣東、四川的第七大賦稅省份。
但朱由檢離開陝西後,孫傳庭失去了主心骨,因此他將奏章直接上給朱由檢,詢問陝西下一步的展方向。
陪同信使進京的,還有一名叫黃二的無業人員。黃二是朱由檢在去西安的時候,在歸德飯遇到的。當時朱由檢心中有些想法,就讓黃二將來去延綏找自己。
後來黃二在歸德堡混得不如意,就去延綏尋找一個叫王信的人,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王信原來就是信王朱由檢。
但朱由檢依據離開延綏,迴到京師當皇帝去了,黃二感到無限惋惜。這次孫傳庭派人進京麵見朱由檢,被黃二覓得機會,死活求著信使帶著自己,一同來到京師。
朱由檢看完孫傳庭的奏章,不禁哈哈大笑,揮筆在孫傳庭的奏章上批下了二十個大字:“膽大一點、步快一點、工商重一點、農業穩一點。”然後他留下了黃二,將信使打迴去。
十二月三日,朱由檢在乾清宮西暖閣整整躺了一上午。
他在後世就養成了晚上躺在床上閉目思考的習慣,現在閹黨和東林黨基本被收複,他要好好好好考慮未來。
朝廷的未來。
大明的未來。
自己的未來。
但朱由檢現在晚上根本沒空,婉兒和胡心雪已經迴京,和周玉鳳一道,暫時住在坤寧宮,朱由檢每晚都在坤寧宮安寢。
名義上是安寢,實際上有一後兩妃在身邊,特別是婉兒這個小棉襖在,朱由檢晚上根本沒有時間休息,也沒有時間思考。
朱由檢有時候就懷疑:皇上的女人再多,就是臨幸先帝的太妃,大臣們都不會反對,大臣們甚至鼓勵皇帝多納妃,多選美女進宮,多生幾個皇公主,是否就是為了讓皇帝日夜疲憊,從而在朝堂上萎靡不振,他們才好掌控朝廷,增加各自的權力。
按照大臣們的設想,每個皇帝都應該過上相同的生活:
上午要朝會。
下午閱奏章。
晚上廣耕田。
如果朱由檢也按照大臣們的意願過日,那他就是皇帝,而不是朱由檢。
皇帝有自己的時間嗎?
皇帝有休息的時間嗎?
皇帝有思考的時間嗎?
幸好朱由檢暫時隻是初一和十五舉行朝會,其餘的日上午的時間都省下了,這才有時間思考未來。
既然閱讀奏章的時間暫時不能省,既然廣泛耕田的時間永遠不能省,那就必須節省上午朝會的時間。
朱由檢更加堅定了以後不上朝的想法,無論大臣們怎麽反對,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要一覺睡到自然醒。
免費提供小說晚明之我主沉浮最新章節全文喜歡本書的話請按ctr1d收藏本站大臣們還沒完全離開大殿,朱由檢就迫不及待地隨曹化純來到後殿,一大疊宣紙堆放在案桌上:“化純,真有這麽多?”
“陛下,不會有錯,奴才算過兩次。【看本書最新】”曹化純輕輕拍打胸部,盡量讓心跳緩下來。
朱由檢大喜,他一張一張仔細端詳,就像看著自己初生的孩,“化純,誰的最多,少的有多少?”
“迴陛下,最多的是刑部尚書徐兆魁,有一百萬兩,最少的是工部的幾名給事中,隻有數千兩。”曹化純壓低聲音,他不知道朱由檢的心思,到底是銀交的越多,說明他越有誠意,還是銀交的越少,說明貪墨越少。
“哈哈,遼東軍餉有了,海軍軍餉有了。”朱由檢喜不自禁,加上從魏忠賢、客映月等人府中查抄出的四百六十萬兩,他一下增加了一千四百多萬兩,這幾乎相當於大明一年的稅賦收入。他才不管曹化純的想法,他相信,東林黨手中的銀也不在少數。
朱由檢走後,大臣們還在迴味朱由檢的每一句話。
新的職務下達之後,不能再有黨爭?
“現在新的職務還未任命,我要彈劾東林黨。”
不知是誰,抓住朱由檢話中的漏洞,他要將失去家財的怨氣和簽字時的窩囊氣,盡情泄在東林黨的身上,要不是東林黨集體彈劾,他也不會受到這麽大的損失,既然自己的日不好過,那東林黨也別想有好日過。
“是呀!”更多的人迴過味來,這到底是朱由檢的過失,還是朱由檢故意留下的尾巴?
“走,迴去寫折。”趁現在還沒有致士,怎麽也得咬東林黨一口,眾人小跑著離開皇極殿。
京師的風聲再次吃緊,不過,這次擔驚受怕的卻是東林黨人,他們沒想到自己一手挑起的禍端,最終砸到自己的腳背。
被朱由檢漂白了的閹黨成員,了瘋似的,向朱由檢上折彈劾東林黨人,不管他們手中有沒有確切的證據。
朱由檢再次下達戒嚴令,任何官員不能離京,尤其不能攜帶銀兩離京。
十一月二十三日,朱由檢召見內閣次輔施鳳來,命他在一天之內,整理出所有彈劾東林黨人的奏章,列出有關人員,並附上他們貪墨的證據。
十一月二十四日,施鳳來交出一份多達一百四十五人的東林黨在京貪墨人員名單。
十一月二十五日,朱由檢召見這份名單上的一百四十五人。
十一月二十八日,東林黨人交出貪墨的一千三百萬兩白銀,並且在廉政文書上集體簽字。
京師的主要官員,不論是閹黨還是東林黨,都被朱由檢搜刮了一遍後,又集體漂白了。
十二月一日,是朱由檢在皇極殿舉行朝會的日。
這是閹黨和東林黨互咬之後,第一次在朝會上大會麵,雙方現在都被朱由檢漂白了,都沒有了背在身上的包袱
兩撥人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之勢,一些脾氣火爆的低級別官員,躲在人群的後麵,開始了語言甚至肢體的衝突,幸好雙方的腦人物還能保持克製,暫時沒有晾成朝堂血案。
內侍曹化純向中堂一站,從袖中抽出一麵黃絹,站在前排的高官不覺眼睛一亮。
曹化純聲音不高,卻是拖得頓挫有調:“聖旨!”
朝堂立刻安靜下來,連剛才在衝突中吃了暗虧的官員,也暫時忍住了報複的行動。
“自剪除魏閹以來,朝中大臣屢次彈劾本朝同僚,朕仔細查閱,朝堂貪墨觸目驚心,到了令人指的地步……今眾臣都能誠心悔過,姑念眾臣都在廉政文書上簽名,此次過後,朝中眾臣,一律不得彈劾過去之事。”
“鑒於魏閹禍國,朝中官員設置重疊,今朕根據各人悔過之決心,重新任命官員。”
根據這份聖旨,六部進行大規模精簡,每部隻有一名尚書。
新的六部尚書分別是:禮部尚書黃立極、吏部尚書王永光、戶部尚書畢自嚴、兵部尚書李春燁、刑部尚書喬允升、工部尚書李長庚。
遠在遼東的孫承宗,不再掛兵部尚書銜,朱由檢另行下旨,將他從“薊遼經略”升為“薊遼總督”,繼續統一管理遼東前線的一切軍政要務。
由於上一任內閣成員全部是閹黨成員,不能完全代表朝廷的意見,朱由檢決定,暫時撤銷內閣。
沒有了內閣,六部將直接置於朱由檢的管理之下,而且,沒有內閣的封駁,朱由檢可以隨意下達聖旨。
六部尚書中,黃立極原來是輔,暫時統領六部,算是第一尚書。
在六部尚書的人數分配中,黃立極、李春燁原屬閹黨成員,畢自嚴屬於中立派,而王永光、喬允升、李長庚都是東林黨人,或者是親近東林黨的“反魏派”,東林黨暫時占優。
在六部的權力劃分上,吏部尚書、刑部尚書這些手握實權的都是東林黨人,但掌握兵權的卻是閹黨的李春燁,同樣閹黨的黃立極,雖然是禮部尚書,實權不大,不過他被朱由檢欽定為六部尚書之,因此,閹黨和東林黨基本打成平手。
就在絕大部分朝臣還在判斷本人和本黨的得失時,朱由檢話了:
“如今新的朝廷已經誕生,眾愛卿應當團結互助,為大明的社稷和大明的展貢獻自己的睿智。”朱由檢話鋒一轉,“縱觀曆史,黨爭乃是亡國之道,今後,朝堂內外,如果再出現黨爭,那你們就等著致士吧!”朱由檢的目光從六部尚書的臉上一一掃過。
“臣等恭聽聖諭,絕不黨同伐異。”朝臣齊齊跪倒在朱由檢的麵前。
“眾卿平身。”朱由檢待大臣們都站起身,“現在每月隻有初一、十五朝會,你們迴去後,平時要做好各自的本質工作,但也不得幹涉別人的正常工作。”
“是,陛下,臣等領命。”
朱由檢向曹化純使個眼色,頓時,曹化純尖利的嗓充斥大殿:“散朝!”
大臣們還要考慮自己的得失,很多事情都還沒想清楚,誰都希望早點迴去盤算盤算,就連問問朱由檢什麽時候開始正常朝會都忘了。
那些即將脫下胸前各種動物官府的大臣們,更是耷拉著腦袋一副半死不活的樣,魂魄早就不知道飛到九天玄外去了……
一腔熱血較長短,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雞鶴還依舊,幾家去職歸壟頭。
…………
陝西的孫傳庭派人來京,麵見朱由檢。
陝西這一年的賦稅,達到創紀錄的一百六十萬兩,一舉越過數個台階,成為僅次於南直隸、北直隸、浙江、湖廣、廣東、四川的第七大賦稅省份。
但朱由檢離開陝西後,孫傳庭失去了主心骨,因此他將奏章直接上給朱由檢,詢問陝西下一步的展方向。
陪同信使進京的,還有一名叫黃二的無業人員。黃二是朱由檢在去西安的時候,在歸德飯遇到的。當時朱由檢心中有些想法,就讓黃二將來去延綏找自己。
後來黃二在歸德堡混得不如意,就去延綏尋找一個叫王信的人,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王信原來就是信王朱由檢。
但朱由檢依據離開延綏,迴到京師當皇帝去了,黃二感到無限惋惜。這次孫傳庭派人進京麵見朱由檢,被黃二覓得機會,死活求著信使帶著自己,一同來到京師。
朱由檢看完孫傳庭的奏章,不禁哈哈大笑,揮筆在孫傳庭的奏章上批下了二十個大字:“膽大一點、步快一點、工商重一點、農業穩一點。”然後他留下了黃二,將信使打迴去。
十二月三日,朱由檢在乾清宮西暖閣整整躺了一上午。
他在後世就養成了晚上躺在床上閉目思考的習慣,現在閹黨和東林黨基本被收複,他要好好好好考慮未來。
朝廷的未來。
大明的未來。
自己的未來。
但朱由檢現在晚上根本沒空,婉兒和胡心雪已經迴京,和周玉鳳一道,暫時住在坤寧宮,朱由檢每晚都在坤寧宮安寢。
名義上是安寢,實際上有一後兩妃在身邊,特別是婉兒這個小棉襖在,朱由檢晚上根本沒有時間休息,也沒有時間思考。
朱由檢有時候就懷疑:皇上的女人再多,就是臨幸先帝的太妃,大臣們都不會反對,大臣們甚至鼓勵皇帝多納妃,多選美女進宮,多生幾個皇公主,是否就是為了讓皇帝日夜疲憊,從而在朝堂上萎靡不振,他們才好掌控朝廷,增加各自的權力。
按照大臣們的設想,每個皇帝都應該過上相同的生活:
上午要朝會。
下午閱奏章。
晚上廣耕田。
如果朱由檢也按照大臣們的意願過日,那他就是皇帝,而不是朱由檢。
皇帝有自己的時間嗎?
皇帝有休息的時間嗎?
皇帝有思考的時間嗎?
幸好朱由檢暫時隻是初一和十五舉行朝會,其餘的日上午的時間都省下了,這才有時間思考未來。
既然閱讀奏章的時間暫時不能省,既然廣泛耕田的時間永遠不能省,那就必須節省上午朝會的時間。
朱由檢更加堅定了以後不上朝的想法,無論大臣們怎麽反對,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要一覺睡到自然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