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解決之法
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 作者:見月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景恪搖搖頭,道:“臣查閱了所有能查找的資料,沒有找到任何線索。”
朱元璋很是失望,但又覺得很正常。
要是陳景恪連這都會,那就妖孽的有點過頭了。
“咱會派人翻閱典籍,希望能找到相關記載。”
陳景恪連忙提醒道:“其實就算找不到記載也沒關係,今人並不比古人差,何必事事依賴古人。”
“找來懂錢又懂算學的人加以總結,相信用不了多久,大明也能總結出屬於自己的計算之法。”
朱元璋不禁頷首:“此言在理,咱就做兩手準備。若能找到記載最好,找不到咱們就自己研究。”
這話也基本意味著,他接受了之前的建議。
陳景恪心中非常高興,決定再推上一把:
“臣自認為對算學有獨到見解,願意將此學問獻於陛下。”
對他的博學朱元璋已經麻木了,並沒有覺得驚訝,隻是道:
“好,你就將算學學問寫下來,再呈給咱吧。”
“是。”
“對錢幣,你可還有別的發現?”
“還有一些。”
陳景恪又講了一些要點,但都是對方才那幾個要點的補充,並未再提出什麽核心觀點。
但朱元璋依然聽的很用心,這些補充觀點,讓他對錢的認識更加清晰。
心中已經有了改革的方向。
直到陳景恪表示講完了,他才讚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你不錯。”
“謝陛下誇獎。”
“以後有什麽想法,直接來找咱和太子就行,不用拐彎抹角,咱又不是聽不進諫言的人。”
陳景恪心道,真的嗎,要不咱們聊聊藩王的問題。
“謝陛下,臣知道了。”
朱元璋又問道:“算上上一次,你已經幫咱解決了三個大難題。這麽大的功勞,當重賞。”
“你可有什麽想要的?隻要不過分,咱都能答應你。”
陳景恪正色道:“陛下讓一介白身的小子擔任太孫伴讀,已經是莫大的恩寵,臣豈敢再討要封賞。”
對他的態度,朱元璋很是滿意:“咱是賞罰分明之人,有功就當賞,伱無需推辭。”
“這……”陳景恪為難不已,一時間他還真想不到有什麽想要的。
這時朱標開口道:“你年齡還太小,現在封賞過重於你來說並非好事。”
“既然你一時間想不到要什麽,不如等過些年一並封賞如何?”
陳景恪鬆了口氣,道:“謝殿下愛護,臣願意。”
朱元璋也很滿意這個結果,道:“好,那就這麽決定了。”
事實上他也並不願意現在封賞陳景恪。
一來確實如朱標所言,他太年輕,封賞太過容易遭人嫉恨。
二來就是,現在就位居高位,未來不好掌控。
不過作為皇帝,手下的人三番五次的立功,他也不能沒有任何表示,所以才有了方才那一問。
現在這個結果是最好的。
之後他又問了一些錢幣方麵的問題,陳景恪一一做了解答。
讓他對錢幣的理解更加透徹,對如何革新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大明的寶鈔確有漏洞,該如何修補,你可有想法?”
陳景恪搖了搖頭道:“臣倒是想過,隻是所想之法都有弊端,貿然實施恐會造成不可測的後果。”
朱元璋很是意外,之前他長篇大論的講完,都會給出不錯的解決辦法。
這次竟然說沒有。
不過想想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又覺得很正常。
此事關係太大,一個不好就會有無數百姓受害。
恐怕陳景恪不是沒有辦法,而是覺得自己的辦法不夠穩妥。
想到這裏,對陳景恪就更是滿意。
這小子不錯,該低調的時候低調,該狂妄的時候狂妄,遇到大事從不激進。
果然是個好苗子啊。
“給咱說說你的辦法,就算不成,也能作為參考。”
陳景恪這才說道:“一來我想的是,仿照蜀漢之法在全國建立倉庫,允許百姓用寶鈔兌換物資。”
朱元璋連連搖頭:“不成不成,蜀漢隻有一州之地,可以在各地建立倉庫。”
“咱大明天下一統地域遼闊,建立如此多的倉庫,費時耗力還勞民傷財。”
還有一點就是,寶鈔已經失去信譽。
一旦施行這個策略,必然會引起全民擠兌。
重建信譽需要時間,在這期間必須要準備足夠的資源。
若出現兌不出物資的情況,哪怕隻是一時的,也會全盤皆輸。
可大明哪來那麽多物資?
就算勉強能湊夠,可是將這麽多物資堆放在倉庫裏不使用,朝廷也要破產了。
所以這個方法是絕對不行的。
陳景恪說道:“陛下英明,臣也是後來才想到這一點。”
“之後臣又想,要麽就在天下各地開設錢莊,允許百姓以寶鈔兌換銅錢。”
朱元璋再次搖頭,雖然沒有說什麽,但意思很明顯。
這個方法還不如第一個。
籌措物資雖然麻煩,但勒一勒褲腰帶還是能湊出來的。
可這麽多銅錢,朝廷是真無能為力。
“後來臣又想,以茶、鹽等物資,來兌換百姓手中的寶鈔……”
陳景恪又接連說了好幾種方法,都存在很大漏洞。
不過這些方法,依然給朱元璋帶來了很大的啟示。
“你能想到這麽多法子,已經很不錯了。”
“雖有漏洞不可單獨施行,但有些法子可以作為輔助手段。”
陳景恪謙虛的道:“謝陛下。”
這時,一直在思考的朱標忽然開口道:“爹,我倒是想到了一個法子。”
朱元璋高興的道:“哦,快說什麽法子?”
朱標說道:“這是一個複合法,需要多管齊下。”
“一,先規定一個期限,允許鹽商以寶鈔直接從鹽場買鹽。”
“鹽商必然會大量從民間收購寶鈔,如此就能減少民間持有寶鈔的數量,還能減小百姓的損失。”
“為了不影響鹽法,這個期限不能太長。”
明朝鹽法規定,鹽場國有,鹽商想買鹽,必須用鹽引。
獲得鹽引的辦法隻有一個,運送軍需物資去邊關。
現在有一個法子,可以讓他們直接從鹽田買鹽,那些鹽商必然會主動購買寶鈔。
但這麽做會影響邊關物資運送。
不過,隻是短期的話問題不大。
可以提前囤積物資,也可以征用民夫運送,總能渡過難關。
所以朱元璋點頭道:“不錯,還有呢?”
朱元璋很是失望,但又覺得很正常。
要是陳景恪連這都會,那就妖孽的有點過頭了。
“咱會派人翻閱典籍,希望能找到相關記載。”
陳景恪連忙提醒道:“其實就算找不到記載也沒關係,今人並不比古人差,何必事事依賴古人。”
“找來懂錢又懂算學的人加以總結,相信用不了多久,大明也能總結出屬於自己的計算之法。”
朱元璋不禁頷首:“此言在理,咱就做兩手準備。若能找到記載最好,找不到咱們就自己研究。”
這話也基本意味著,他接受了之前的建議。
陳景恪心中非常高興,決定再推上一把:
“臣自認為對算學有獨到見解,願意將此學問獻於陛下。”
對他的博學朱元璋已經麻木了,並沒有覺得驚訝,隻是道:
“好,你就將算學學問寫下來,再呈給咱吧。”
“是。”
“對錢幣,你可還有別的發現?”
“還有一些。”
陳景恪又講了一些要點,但都是對方才那幾個要點的補充,並未再提出什麽核心觀點。
但朱元璋依然聽的很用心,這些補充觀點,讓他對錢的認識更加清晰。
心中已經有了改革的方向。
直到陳景恪表示講完了,他才讚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你不錯。”
“謝陛下誇獎。”
“以後有什麽想法,直接來找咱和太子就行,不用拐彎抹角,咱又不是聽不進諫言的人。”
陳景恪心道,真的嗎,要不咱們聊聊藩王的問題。
“謝陛下,臣知道了。”
朱元璋又問道:“算上上一次,你已經幫咱解決了三個大難題。這麽大的功勞,當重賞。”
“你可有什麽想要的?隻要不過分,咱都能答應你。”
陳景恪正色道:“陛下讓一介白身的小子擔任太孫伴讀,已經是莫大的恩寵,臣豈敢再討要封賞。”
對他的態度,朱元璋很是滿意:“咱是賞罰分明之人,有功就當賞,伱無需推辭。”
“這……”陳景恪為難不已,一時間他還真想不到有什麽想要的。
這時朱標開口道:“你年齡還太小,現在封賞過重於你來說並非好事。”
“既然你一時間想不到要什麽,不如等過些年一並封賞如何?”
陳景恪鬆了口氣,道:“謝殿下愛護,臣願意。”
朱元璋也很滿意這個結果,道:“好,那就這麽決定了。”
事實上他也並不願意現在封賞陳景恪。
一來確實如朱標所言,他太年輕,封賞太過容易遭人嫉恨。
二來就是,現在就位居高位,未來不好掌控。
不過作為皇帝,手下的人三番五次的立功,他也不能沒有任何表示,所以才有了方才那一問。
現在這個結果是最好的。
之後他又問了一些錢幣方麵的問題,陳景恪一一做了解答。
讓他對錢幣的理解更加透徹,對如何革新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大明的寶鈔確有漏洞,該如何修補,你可有想法?”
陳景恪搖了搖頭道:“臣倒是想過,隻是所想之法都有弊端,貿然實施恐會造成不可測的後果。”
朱元璋很是意外,之前他長篇大論的講完,都會給出不錯的解決辦法。
這次竟然說沒有。
不過想想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又覺得很正常。
此事關係太大,一個不好就會有無數百姓受害。
恐怕陳景恪不是沒有辦法,而是覺得自己的辦法不夠穩妥。
想到這裏,對陳景恪就更是滿意。
這小子不錯,該低調的時候低調,該狂妄的時候狂妄,遇到大事從不激進。
果然是個好苗子啊。
“給咱說說你的辦法,就算不成,也能作為參考。”
陳景恪這才說道:“一來我想的是,仿照蜀漢之法在全國建立倉庫,允許百姓用寶鈔兌換物資。”
朱元璋連連搖頭:“不成不成,蜀漢隻有一州之地,可以在各地建立倉庫。”
“咱大明天下一統地域遼闊,建立如此多的倉庫,費時耗力還勞民傷財。”
還有一點就是,寶鈔已經失去信譽。
一旦施行這個策略,必然會引起全民擠兌。
重建信譽需要時間,在這期間必須要準備足夠的資源。
若出現兌不出物資的情況,哪怕隻是一時的,也會全盤皆輸。
可大明哪來那麽多物資?
就算勉強能湊夠,可是將這麽多物資堆放在倉庫裏不使用,朝廷也要破產了。
所以這個方法是絕對不行的。
陳景恪說道:“陛下英明,臣也是後來才想到這一點。”
“之後臣又想,要麽就在天下各地開設錢莊,允許百姓以寶鈔兌換銅錢。”
朱元璋再次搖頭,雖然沒有說什麽,但意思很明顯。
這個方法還不如第一個。
籌措物資雖然麻煩,但勒一勒褲腰帶還是能湊出來的。
可這麽多銅錢,朝廷是真無能為力。
“後來臣又想,以茶、鹽等物資,來兌換百姓手中的寶鈔……”
陳景恪又接連說了好幾種方法,都存在很大漏洞。
不過這些方法,依然給朱元璋帶來了很大的啟示。
“你能想到這麽多法子,已經很不錯了。”
“雖有漏洞不可單獨施行,但有些法子可以作為輔助手段。”
陳景恪謙虛的道:“謝陛下。”
這時,一直在思考的朱標忽然開口道:“爹,我倒是想到了一個法子。”
朱元璋高興的道:“哦,快說什麽法子?”
朱標說道:“這是一個複合法,需要多管齊下。”
“一,先規定一個期限,允許鹽商以寶鈔直接從鹽場買鹽。”
“鹽商必然會大量從民間收購寶鈔,如此就能減少民間持有寶鈔的數量,還能減小百姓的損失。”
“為了不影響鹽法,這個期限不能太長。”
明朝鹽法規定,鹽場國有,鹽商想買鹽,必須用鹽引。
獲得鹽引的辦法隻有一個,運送軍需物資去邊關。
現在有一個法子,可以讓他們直接從鹽田買鹽,那些鹽商必然會主動購買寶鈔。
但這麽做會影響邊關物資運送。
不過,隻是短期的話問題不大。
可以提前囤積物資,也可以征用民夫運送,總能渡過難關。
所以朱元璋點頭道:“不錯,還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