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的意義重大,饑荒年間,番薯就是生命線。嬴翌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


    在這個時代,番薯通過紅夷傳入神州的時間不久。朝廷不是沒想過推廣,但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剛剛在神州大地上紮根的番薯,正處於適應環境的過程當中,遠遠沒有達到後來的產量。


    番薯生命力旺盛,適應性強,比橘、枳不可同日而語,但畢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原本的曆史上,滿清能養活幾億人,不是滿清有多厲害,而是外來的高產作物,經過明末的適應期,在滿清時期,綻放出了它們的光彩。


    如果大明能夠渡過這一劫難,嬴翌有理由相信,大明可以養活的人,會更多。


    番薯等一批外來高產作物的意義,就在於此。


    然而番薯這種作物,比起傳統的五穀,除了在適應環境之後產量高之外,其他的沒有可比性。


    番薯吃多了,人就變得黃皮寡瘦的,就營養而言,遠遠比不上傳統的五穀。


    再則番薯的育種,跟稻、麥不同。它是通過塊根發芽育種的。


    嬴翌的元炁方案下的元器分支的民用元器,植物育種改造元器,是嬴翌的依仗,雖說如今並非傳統意義上播種麥子的時節,但他可以通過元器的改造,使得麥子縮短生長周期,等等。


    一座育種改造元器,一次性改造育種的麥子,一定比番薯多。


    這才是嬴翌選擇麥子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麥子久經考驗,而番薯才剛剛落地生根。如果嬴翌要求六十萬畝土地全部種植番薯,百姓大概不會那麽樂意,會產生抵觸。


    雖然因為嬴翌帶來的許多神奇,使鄭允芝和孫秀才莫名有些信心,但難處還是很大。


    孫秀才道:“主公,如果種植番薯,隻需取苗扡插。而若種麥子,六十萬畝地,所需的種子可不在少數。”


    鄭允芝頷首,表示讚同。


    嬴翌笑著點了點頭,現在這時節種植番薯很簡單,譬如小王莊外的番薯地,隻需要從中摘苗,然後扡插即可。又方便,又能大幅度的縮減成本。但這也正是被嬴翌否定的一個因素。


    他要對作物進行改造,從種子開始最好。番薯此時並不符合要求。


    他很理解孫秀才和鄭允芝的想法——七月種番薯,也不是合適的時節。但隻要能種下,能成活,莖葉就是一味飽腹的糧食。番薯的成活率比麥子更高,尤其在當前的氣候環境下。


    至於另一個擔憂,嬴翌也理解。


    六十萬畝土地,全部種植麥子,按照慣例一畝地算十斤種子,種子都要六百萬斤。


    六百萬斤啊!一百二十斤一石,就是五萬石。


    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五萬石小麥,現在能賣到十兩銀子一石。要五十萬兩銀子。”鄭允芝撚須正色道。


    嬴翌道:“銀子不是問題。銀子不能吃,放在那兒有什麽用?嶽父大人,秀才,隻要種子到了,一切都不是問題。”


    頓了頓,道:“眼下我們自己還能擠出多少麥種?”


    孫秀才立刻道:“大概三萬石。其他是另外五穀。”


    眼下嬴翌手中的糧食,還有不少。當初葉縣儲藏的二十萬石,到現在還有十五萬石。剿殺左良玉、劉宗敏郝搖旗等,加上裕州的儲量及繳獲,又有十多萬石。


    但其中麥子不多,隻三萬石,剩下的都是稻穀、豆、高粱等其他種類的糧食。


    “三萬石...還差兩萬石。”嬴翌道:“十天之內,鄭氏商行能不能購來?”


    鄭允芝想了想:“時間太短,有些困難。從南陽往南,民間種植以稻穀為主。麥子湖廣一帶儲量不大。”


    嬴翌皺了皺眉頭:“可高價購買。”


    他不是沒想過參雜一些稻種,但如今天旱,麥子本就是旱地作物,但稻子不是。


    雖說可以改造,但嬴翌尚未用過植物改造元器,不知道能否如願把稻子改造成適應幹旱環境的作物。


    不過他想了想:“為防萬一,再準備兩萬石稻種。咱們雙管齊下,購置麥種是其一,若不足數,隻好代替以稻種。”


    孫秀才和鄭允芝都點了點頭。


    然後嬴翌道:“七月初播種,距離當前還剩下不到半個月時間。先把三萬石麥種運送到月牙穀去,剩下的兩萬石十天之內必須要齊備。如果不能,就替以稻種。一定要保證七月初有足夠的種子播種。”


    農為國之本。重視耕種,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掌權者關注的重點。當前嬴翌所占領的三縣之地,真的是百廢待興。而七月的耕種,是百業俱興的前提。


    嬴翌對此事的重視,完全不亞於對闖賊的軍事作戰。甚至更重視幾分。


    “那些坐地虎暫時不要去管他們。”隨後說起三縣地主的事,嬴翌擺手道:“到時候他們自然會求上門來。”


    南陽經過流賊肆虐,雖說千裏白地,但仍然有地主存活下來。這些年年成不好,天災人禍的,那些地主也各有各的保命辦法。


    最普遍的法子,就是築塢堡自守。


    地主往往是當地的土霸王,占據大片土地,積存許多糧食,他們築起塢堡,收攏百姓,組建家丁、民團,連流賊一時半會也奈何不得他們。


    小股流賊打不過他們,大股流賊又覺得不劃算。


    這些地主為了保護他們自己的財產,遇到流賊往往敢拚命,實際上比官軍還要讓流賊忌憚。所以不少的地主,都存活了下來。


    但這些坐地虎,很多都不是好東西。以其塢堡為中心,最好的土地,都被這些坐地虎私吞了,嬴翌想要將這些土地拿迴來,很難。


    鄭允芝和孫秀才與這些土霸王鬥法,並不占優勢。除非發兵攻打,否則油鹽不進。


    但嬴翌相信,自己改造過後的作物,一定是解開這個難題的關鍵鑰匙。


    所以他不急。


    “咱們隻管種自己的地,他們不來打攪就好。”嬴翌道:“若是有亂來的,我的刀子莫非不利?”


    孫秀才和鄭允芝微微頷首。


    當前耕種六十萬畝土地才是重中之重,與地主鬥法,暫時確實該放在一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主宰漫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度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度方並收藏主宰漫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