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百戶,你說這月牙穀怎樣?”


    秀才忽然說道:“有兩萬多百姓,三千多兵馬...”


    這話突兀,連彪乍然一聽是一頭霧水。


    “太祖洪武皇帝怎麽樣?”秀才又問出個莫名其妙的問題:“洪武早年放牛牧羊,做過乞丐,當過和尚,造就了三百年大明江山。”


    連彪更見迷茫。


    秀才眼中光芒閃爍:“你說,大人比起洪武,又怎麽樣?”


    連彪一下子愣住了。


    “這...”他啞然,良久才道:“不能比吧?”


    秀才嗤笑一聲:“怎麽不能比?大人一身勇力,洪武可比得?”


    連彪搖了搖頭。


    秀才又道:“大人智計,善待百姓,我看亦可比洪武。當初洪武起家,也不過是義軍小校,手裏有多少人?大人卻已具根基。大明江山亂成一鍋粥,正是逐鹿定鼎的良機。連百戶,你我是大人起家的親信,未來的開國功臣,封侯拜將,名留青史也不在話下。”


    連彪聽的目瞪口呆,心中有一股熱流隱隱升騰。他不知道秀才的話有多少偏頗之處,但也為封侯拜將名留青史感到熱血沸騰。


    是啊,連闖賊那樣的畜牲,也能有如今的聲勢,大明就要完了,自家大人為什麽不能取而代之?


    人都是有野心的,永遠在塵埃裏打滾,野心便也無所謂野心了。但如果能遇到風,野心有實現的可能,自然就會發芽開花。他不免迴味秀才的話,覺得很有道理。


    太祖朱洪武,不也是塵埃裏的草根麽?


    朱洪武能起家奪天下,嬴翌為什麽不能?


    亂世草莽藏龍蛇,一遇風雲騰九天。他心中狂跳,血氣衝腦,滿麵通紅。


    秀才笑眯眯看著,適時道:“前途遠大,但也要步步為營。你我是大人起家的老人,更要盡心竭力小心謹慎的為大人辦事。等到大人化龍,你我自然富貴萬代。”


    連彪狠狠的點了點頭,眼神好似要吃人一樣。


    正此時,懷叔來了。


    孫秀才一喜,跟連彪點了點頭,忙帶頭迎了出去。


    ......


    五月十三,嬴翌把軍隊訓練的事作了交代,後勤等方麵的書記官也都到位,全部交代一遍,嬴翌直奔山中。


    第一站碧波穀。


    大半個月過去了,碧波穀已經有模有樣。


    二牛、蒲鐵錘和蔣錫跟在嬴翌身後。


    “金字號、火字號工坊於五天前開工。”蔣錫如數家珍道:“第一天鍛造出來的合格的槍頭隻有五十支,第二天翻倍,達到一百支,產量逐日提升,到昨天為止,日產量已經達到三百支。預計產量還會進一步提生,三千枚槍頭總數最多還要六天的時間就能完成。”


    蔣錫就是孫秀才派來主管收支賬目記錄的吏員之一。三位吏員,以他為首。


    蔣錫也是個秀才,曾經給大戶人家做賬房管事,因此具有經驗。像他這樣的破落秀才,葉縣並不少。有門路的都自己走了,但也有不少跟著被遷移到月牙穀。如今被孫秀才招募起來,為嬴翌做事。


    “從屬下到任開始,至今為止,碧波穀工坊已經消耗鐵料兩千三百五十斤,糧食一萬五千八百斤,銀兩酬勞預計本月最終支出為二百二十七兩八錢。”


    嬴翌聽他報賬,字目清晰,言語有條有理,感覺很滿意。


    鐵料、糧食和銀兩的最終消耗,沒有超出嬴翌的預計。自金字號、火字號工坊開工以來,槍頭成品已生產出八百支,這一項耗費的鐵料不到千斤。但兩個工坊初期所需的各種工具的鐵料消耗,比這幾天生產槍頭本身消耗還高。工坊第一次開工,這是難免的。


    碧波穀有兩百多工匠,加上已經全部遷移過來的工匠家眷,有五六百人。而工匠做的勞力活,都是大肚漢,十來天的時間總共吃掉一萬五千多斤糧食也在嬴翌的預計之中。


    銀兩酬勞的預計支出,也大致符合嬴翌的預期。


    還沒走進火字號工坊,一股熾熱的氣息便鋪麵而來。火字號工坊的主要職責是冶煉。


    這個時代的冶煉技術,自然不能與幾百年後相提並論。火字號工坊暫時隻有兩座化鐵爐,每天冶煉的鐵料極限在一千斤。燃燒木材,用鼓風機加溫,十分耗費勞動力。


    見嬴翌等人進來,火字組工匠的領頭連忙迎上來。


    他光著上半身,紅彤彤的皮膚上汗水如油。


    “大人!”


    嬴翌擺了擺手,望著兩座化鐵爐:“化鐵爐的極限,一座每天隻能產出五百斤鐵料麽?”


    火字組長道:“大人不知。因為槍頭需求急迫,更大、更精致的化鐵爐沒有時間建造。”


    “哦。”嬴翌了然,槍頭的急迫,這是沒辦法的事。問道:“那最好的化鐵爐,效率怎麽樣?”


    “一座日產五千斤。”工匠低眉順目道:“小人曾在南陽的大鐵坊做過工,那裏的化鐵爐,每天冶煉礦石,產出的鐵料就是這個數。”


    “礦石...一天五千斤...”這個數字,放在幾百年後完全可以忽略,但在這個時代,已經很厲害了。諸夏民族一路走到到現在,雖然曆朝曆代都有反複,但技術在整體上是前進的。從純粹的個人手工作坊,到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流水線規模、大工坊。不要以為這個時代就沒有流水線,隻是不比幾百年後那樣的規整。


    如果一座化鐵爐日煉精鐵五千斤,隻要化鐵爐夠多,礦石跟得上,隻碧波穀,一天產出個幾十噸應該不成問題。當然,那對嬴翌來說還是有些遠。


    “現成鐵料的再次冶煉,也隻能達到這個標準嗎?”嬴翌又問。


    這個問題,一邊的蒲鐵錘迴答了:“迴大人的話,生鐵、粗鐵的二次冶煉需要嚴格的配方。火字號工坊對精鐵的二次冶煉的配方,就是李三四的。這樣冶煉出來的鐵料品質更高,可以直接鍛造槍頭。使用粗鐵,則要用古法捶打十煉以上,才能鍛造出合格的槍頭。二次冶煉的工序,比礦石的一次冶煉,還要耗時一些。”


    嬴翌頓時明白了,這大抵類似於冶煉合金?這是個人才呀!他看著李三四,竟然有這樣的配方!


    他對蔣錫道:“配方極重要,我不會巧取豪奪,不可無償使用。”


    說著轉臉對李三四道:“李工匠,你獻出配方,我要給你獎勵。首次五十兩銀子,如何?以後每按照你的配方冶煉出兩千斤鋼鐵,你再得一兩銀子。”


    要想馬兒跑,就得給馬兒吃草。人們對技術看的很重,往往師徒或家人傳承,一旦遇到意外,技術就極有可能失傳。根本原因在於技術得不到利益保障。一旦技術流傳出去,很快遍天下都是,而技術本來的所有人一個銅板也得不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主宰漫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度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度方並收藏主宰漫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