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夕陽象個流油的鴨蛋黃,隱藏在樹冠背後,點綴在樓角之間。
葉春和阿霞下了103路公共汽車,走在燈市口大街上。正是下班的高峰,車流象潮水一樣,這邊漫過來,那邊流過去。葉春象站在岸邊觀潮。
葉春的目光掠過街道和車流,她的目光不時追尋著正在西沉的夕陽。她覺得城市的夕陽好可憐,她被喧囂聲和擁擠的建築物淹沒了,那麽不起眼。而大自然中的夕陽,那廣袤原野上的夕陽,是何等氣魄啊!廣袤大地上的夕陽,她是雄渾壯麗的,她是主宰,她具有王者的氣派!
葉春她們走進一條胡同。葉春再迴頭,已看不到夕陽了。她有些悵然。地上的枯黃落葉,被環衛工人掃了一層,緊接者,又落一層。樹木正在韜光養晦,準備迎接嚴酷寒冬的到來。
阿霞和葉春同歲,是一個生產隊的。她們曾是小學同學。阿霞隻讀到小學畢業。她比葉春略矮,較胖。她說話直爽,有些男孩氣。她一邊走一邊說:“我在電話裏可說你會做飯啊,你可別說你不會。管它呢,先幹著再說。葉春心裏發虛,那也硬著頭皮上。不撒謊,人家會要她嗎。找不到工作,總騷擾老鄉,心裏也不安啊。
當阿霞告訴葉春,給她介紹的工作將去一位畫家的家裏工作時,葉春非常高興。畫家,在她心中,那一定是個超凡脫俗的人,煥發著神秘和浪漫氣質的人。在她的心目中,從事藝術創作的職業,是神聖的,崇高的。反正,她即將見到的這位畫家,是她過去所有見到的人中,不曾有的另類人。葉春就是懷著這種仰慕的心情,走進畫家所住的小院。
小院的門,高大的木製門框,帶門檻。門扇也是厚實的木料做成。這門看上去有年頭了,經曆了歲月的侵蝕,它的表麵已斑駁破舊,經年的塵土嵌在毛糙坑凹的門麵上。門檻早已磨去了棱角,而且在中間的部位,已踏出凹陷的弧線。從厚重的門扇所布滿的塵土來看,門早已失去了開門閉戶的意義,這院門隻是出入口。不過,要是下雨,這個門簷下倒是躲雨的好地方,因門簷寬而展。
這種破舊的院門雖不起眼,但卻不可小覷。在這些積澱著濃鬱的人文氣息的胡同裏,隨意推開一扇不起眼的院門,裏麵或許就住者或曾經住過某位文化名人。
葉春就是懷著對文化名人的崇敬,走進了小院。院內沒有賞月觀花、下棋飲茶的空地,大概是後來的隨意搭建,破壞了原有的布局。進了門,迎麵就是一堵低矮房屋的後牆。左轉,通過狹窄的過道,再右轉,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座高牆闊窗的房屋,與剛才進院所見的低矮平房截然不同。葉春和阿霞徑直走上台階,去敲門。不用問,這肯定就是畫家的寓所。
一位七十歲左右的老太太打開了門。她穿著一身黑衣服,中等身材,圓臉,略顯胖。她的短發燙成小波浪。她微笑著,讓葉春她們進去。在葉春她們來之前,已電話聯係過了,所以,不用介紹,老太太已知她們是誰。老太太把葉春讓進屋,阿霞卻沒進門,她說迴去做飯。她說了聲“奶奶再見”,轉身離去。
進門後,葉春看到進來的地方不是房間,而是一條光線較暗的過道。過道兩側,是一間間房屋的門。有的門開著,有的門緊閉著。開著的門把光線瀉進了過道。
老太太問了葉春的名字,然後領著她進了東側的一間屋裏。這間屋裏有兩張單人床,在窗戶左右擺放著。老太太說葉春將和他的小孫子住在這間屋裏。
葉春放下行李包,隨老太太來到廚房。老太太說今晚吃餃子吧。她一邊說,一邊拿過一個鋁盆,用抹布擦幹,然後蹲下,從櫥櫃的麵口袋裏舀著麵粉。舀好麵粉後,老太太把麵盆遞給葉春,說:“你把麵和上,我去外麵拿一棵白菜。”老太太說完,走出了廚房。葉春端著麵盆愣在那,不知怎麽辦?她從來沒和過麵。怎麽辦?怎麽辦呀?她沒想到剛來就要戳穿自己會做飯的謊言!
一會兒,老太太拿著白菜走進廚房,卻發現葉春沒和麵,卻站在那低聲啜泣,還不時用手背抹著眼淚。老太太見此情景,有點慌,忙問怎麽迴事。葉春低頭啜泣著說:“奶奶,我不會和麵。我也不會做飯。我是怕你們不要我,我就說會做飯。”老太太一聽,寬厚地笑道:“不會沒關係,我教你。別哭。”老太太洗完手,開始和麵。葉春擦幹眼淚,在一旁看著。老太太把和成團的麵,讓葉春繼續把它揉透,揉光滑了,再蓋上屜布,醒著。接下來是剁白菜。剁白菜沒什麽複雜的。調餡由老太太來做。
準備工作就緒,老太太吩咐葉春把包餃子的原料全搬到大房間去。大房間的門很寬,卻沒門扇。房間裏有個長條案,包餃子就在這條案上操作。
葉春不會包,也不會擀皮,站著幹著急。老太太去西屋叫出她的兒媳婦。老太太對身後的兒媳婦說:“劉芳,你要是不給我們幫忙的話,今晚就不知什麽時候吃上這餃子了。”劉芳莞爾一笑,問餃子是什麽餡的。她有三十多歲的樣子,長得清瘦、高挑、端麗。她的中長發,很隨意地在腦後用皮筋挽了兩道。她說話輕聲慢語的,人看上去嫻靜而文雅。葉春覺得應該叫劉芳大姐,可已經叫老太太奶奶了,那隻能叫劉芳阿姨了。劉芳問葉春叫什麽名字,多大了,什麽文化程度。葉春一一迴答。劉芳把切好的麵擠撒上麵粉,然後摢擼到案板的一側,讓葉春把一個個麵擠摁扁。劉芳開始擀皮。靜靜的屋裏,響起擀麵棍撞擊案板的清脆響聲。
葉春看著劉芳擀皮的動作麻利而優美,很是羨慕。老太太讓葉春先學包餃子。葉春照著老太太的樣子,拿一張餃子皮,放上餡,再捏上皮。葉春把包好的餃子放在蓋簾上。相形之下,老太太包的餃子豐滿大氣,穩穩當當地立於蓋簾上,而葉春包的餃子象個營養不良的、沒長開的少年,瘦巴巴的,沒精打采的。老太太看了葉春報的餃子,笑著誇讚道:“不錯。餡再多放一點,要不然皮撐不起來。”葉春包了幾個之後,果然,餃子有點象樣了。
葉春和阿霞下了103路公共汽車,走在燈市口大街上。正是下班的高峰,車流象潮水一樣,這邊漫過來,那邊流過去。葉春象站在岸邊觀潮。
葉春的目光掠過街道和車流,她的目光不時追尋著正在西沉的夕陽。她覺得城市的夕陽好可憐,她被喧囂聲和擁擠的建築物淹沒了,那麽不起眼。而大自然中的夕陽,那廣袤原野上的夕陽,是何等氣魄啊!廣袤大地上的夕陽,她是雄渾壯麗的,她是主宰,她具有王者的氣派!
葉春她們走進一條胡同。葉春再迴頭,已看不到夕陽了。她有些悵然。地上的枯黃落葉,被環衛工人掃了一層,緊接者,又落一層。樹木正在韜光養晦,準備迎接嚴酷寒冬的到來。
阿霞和葉春同歲,是一個生產隊的。她們曾是小學同學。阿霞隻讀到小學畢業。她比葉春略矮,較胖。她說話直爽,有些男孩氣。她一邊走一邊說:“我在電話裏可說你會做飯啊,你可別說你不會。管它呢,先幹著再說。葉春心裏發虛,那也硬著頭皮上。不撒謊,人家會要她嗎。找不到工作,總騷擾老鄉,心裏也不安啊。
當阿霞告訴葉春,給她介紹的工作將去一位畫家的家裏工作時,葉春非常高興。畫家,在她心中,那一定是個超凡脫俗的人,煥發著神秘和浪漫氣質的人。在她的心目中,從事藝術創作的職業,是神聖的,崇高的。反正,她即將見到的這位畫家,是她過去所有見到的人中,不曾有的另類人。葉春就是懷著這種仰慕的心情,走進畫家所住的小院。
小院的門,高大的木製門框,帶門檻。門扇也是厚實的木料做成。這門看上去有年頭了,經曆了歲月的侵蝕,它的表麵已斑駁破舊,經年的塵土嵌在毛糙坑凹的門麵上。門檻早已磨去了棱角,而且在中間的部位,已踏出凹陷的弧線。從厚重的門扇所布滿的塵土來看,門早已失去了開門閉戶的意義,這院門隻是出入口。不過,要是下雨,這個門簷下倒是躲雨的好地方,因門簷寬而展。
這種破舊的院門雖不起眼,但卻不可小覷。在這些積澱著濃鬱的人文氣息的胡同裏,隨意推開一扇不起眼的院門,裏麵或許就住者或曾經住過某位文化名人。
葉春就是懷著對文化名人的崇敬,走進了小院。院內沒有賞月觀花、下棋飲茶的空地,大概是後來的隨意搭建,破壞了原有的布局。進了門,迎麵就是一堵低矮房屋的後牆。左轉,通過狹窄的過道,再右轉,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座高牆闊窗的房屋,與剛才進院所見的低矮平房截然不同。葉春和阿霞徑直走上台階,去敲門。不用問,這肯定就是畫家的寓所。
一位七十歲左右的老太太打開了門。她穿著一身黑衣服,中等身材,圓臉,略顯胖。她的短發燙成小波浪。她微笑著,讓葉春她們進去。在葉春她們來之前,已電話聯係過了,所以,不用介紹,老太太已知她們是誰。老太太把葉春讓進屋,阿霞卻沒進門,她說迴去做飯。她說了聲“奶奶再見”,轉身離去。
進門後,葉春看到進來的地方不是房間,而是一條光線較暗的過道。過道兩側,是一間間房屋的門。有的門開著,有的門緊閉著。開著的門把光線瀉進了過道。
老太太問了葉春的名字,然後領著她進了東側的一間屋裏。這間屋裏有兩張單人床,在窗戶左右擺放著。老太太說葉春將和他的小孫子住在這間屋裏。
葉春放下行李包,隨老太太來到廚房。老太太說今晚吃餃子吧。她一邊說,一邊拿過一個鋁盆,用抹布擦幹,然後蹲下,從櫥櫃的麵口袋裏舀著麵粉。舀好麵粉後,老太太把麵盆遞給葉春,說:“你把麵和上,我去外麵拿一棵白菜。”老太太說完,走出了廚房。葉春端著麵盆愣在那,不知怎麽辦?她從來沒和過麵。怎麽辦?怎麽辦呀?她沒想到剛來就要戳穿自己會做飯的謊言!
一會兒,老太太拿著白菜走進廚房,卻發現葉春沒和麵,卻站在那低聲啜泣,還不時用手背抹著眼淚。老太太見此情景,有點慌,忙問怎麽迴事。葉春低頭啜泣著說:“奶奶,我不會和麵。我也不會做飯。我是怕你們不要我,我就說會做飯。”老太太一聽,寬厚地笑道:“不會沒關係,我教你。別哭。”老太太洗完手,開始和麵。葉春擦幹眼淚,在一旁看著。老太太把和成團的麵,讓葉春繼續把它揉透,揉光滑了,再蓋上屜布,醒著。接下來是剁白菜。剁白菜沒什麽複雜的。調餡由老太太來做。
準備工作就緒,老太太吩咐葉春把包餃子的原料全搬到大房間去。大房間的門很寬,卻沒門扇。房間裏有個長條案,包餃子就在這條案上操作。
葉春不會包,也不會擀皮,站著幹著急。老太太去西屋叫出她的兒媳婦。老太太對身後的兒媳婦說:“劉芳,你要是不給我們幫忙的話,今晚就不知什麽時候吃上這餃子了。”劉芳莞爾一笑,問餃子是什麽餡的。她有三十多歲的樣子,長得清瘦、高挑、端麗。她的中長發,很隨意地在腦後用皮筋挽了兩道。她說話輕聲慢語的,人看上去嫻靜而文雅。葉春覺得應該叫劉芳大姐,可已經叫老太太奶奶了,那隻能叫劉芳阿姨了。劉芳問葉春叫什麽名字,多大了,什麽文化程度。葉春一一迴答。劉芳把切好的麵擠撒上麵粉,然後摢擼到案板的一側,讓葉春把一個個麵擠摁扁。劉芳開始擀皮。靜靜的屋裏,響起擀麵棍撞擊案板的清脆響聲。
葉春看著劉芳擀皮的動作麻利而優美,很是羨慕。老太太讓葉春先學包餃子。葉春照著老太太的樣子,拿一張餃子皮,放上餡,再捏上皮。葉春把包好的餃子放在蓋簾上。相形之下,老太太包的餃子豐滿大氣,穩穩當當地立於蓋簾上,而葉春包的餃子象個營養不良的、沒長開的少年,瘦巴巴的,沒精打采的。老太太看了葉春報的餃子,笑著誇讚道:“不錯。餡再多放一點,要不然皮撐不起來。”葉春包了幾個之後,果然,餃子有點象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