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說到陳青暗說妲己需玲瓏心方可活命之事……
……比幹聞言頓時瞳孔一縮,沉默不語,神色複雜,似不甘、似遺憾、似解脫。半晌後起身安排後事,又取薑子牙所留錦囊,看信後將神符燒入水中喝下。比幹行至宮門,卻見文武百官、大氏族之人皆守候在此,原來是百官聽聞消息,自發而來,一時氣氛沉悶之極。
比幹與眾文武吩咐幾句,便不再言語,入宮門直上鹿台。鹿台之上,君臣相對,帝辛沉聲說道:“皇後偶發沉痾心痛之疾,惟有七竅玲瓏心方可治愈,辛兒乞借皇叔玲瓏心一片。”
比幹不語,目光直直地盯著帝辛,半晌開口說道:“比幹賤命一條,死不足惜,皇叔隻問辛兒,成湯江山能傳萬世否?”
“成湯基業,千秋萬代,大商永昌!”帝辛目光堅定,這是一個帝王的承諾。
比幹聞言,似是欣慰,朝太廟方向大拜八拜,即取刀解衣,一刀刺入體內,剖開胸膛,說也奇怪,竟不見鮮血流出。比幹伸手入腹,摘心而出,有內侍呈禦盤接住。這七竅玲瓏心果真生有七竅,竟呈玉色,隱有七彩流光,已然摘出,跳動依舊強勁有力。
比幹將衣袍一掩,雖臉色蒼白,卻步履穩健,徑下鹿台。去了。宮外群臣見比幹出來,紛紛詢問,關切之情溢於言表。比幹不語,低首速行,徑往北門而去,出城六七裏,見一民婦提籃叫賣,賣的乃是無心菜。
比幹聽得叫賣之聲,便知這就是自己的一線生機。於是上前詢問。婦人說道:“菜雖無心,卻能吃。”
比幹問道:“菜無心能吃,人無心。能活嗎?”
婦人答道:“人無心當然不能活。”
比幹聞言,搖頭歎息一聲:“天意啊!”頓時臉色紅潤。卻是迴光返照之象。比幹轉身向著朝歌城方向拜了三拜,隨即盤坐路邊大石之上,麵容平靜,無痛苦、無煩惱,唿吸漸弱漸無,漸止漸終。
賣菜婦人見比幹身死,頓時哈哈大笑,顯出真身。原來是那妖後妲己。“比幹老匹夫,滅我軒轅墳狐子狐孫,竟還妄想活命,門都沒有!”
這是為何?且待我慢慢道來。
話說那七竅玲瓏心極是不凡,與那重瞳一般,為古之聖賢異象,且更加神異。隻可惜比幹命格稍欠,無福消受此等天恩,剛滿月便大病不止,且藥石無醫。若是生在一般人家。比幹隻怕是要早夭。
但子姓殷氏終究是人族皇室,先求巫師符咒,後祭四方鬼神。仙法延命。如此,比幹雖體弱,但卻擺脫了喪命之危。直到七歲那年,比幹突然昏厥,一病不起,巫師束手,鬼神無策。
子姓殷氏一族族長急忙帶著比幹前往人族聖殿,求隱居聖殿的人族聖王救命。人族聖王雖將其救醒,卻是治標不治本。難以根治,乃向人族聖母禱告。是時。女媧顯靈,賜靈符玉令一枚。融入比幹之身。
比幹頓時神清氣爽,且有三鼎武士的實力,日後百病不生,聖人手段,果真仙神莫測。比幹身無仙根,無法踏上修仙長生之路,否則以七竅玲瓏心之能,怕是問鼎亞聖之境也非難事。
無法踏上修仙長生之路,自然無法將七竅玲瓏心的潛力和神異發揮出來,隻能得些皮毛。但就是這些膚淺的皮毛,也讓比幹得浩然正氣護體,鬼神難侵,而且聰慧異常,尤擅經國之術。後來更是榮登相位,先後輔佐皇兄帝乙,子侄帝辛,將已呈頹勢的大商治理得出現複興之象。
此番比幹雖失七竅玲瓏心,卻有一線生機,薑子牙正是算出這一線生機,才在逃離朝歌之前留給比幹一道錦囊。錦囊之中留信留符,具言此剖心之厄,北門外遇一賣無心菜婦人,由其決命。
若婦人言“人無心即死”,便迴天乏術;若言“人無心還活”,則玉虛師門秘授神符將激發女媧靈符殘威,凝妙符以為假心,向天奪命。而此前比幹剖心不見血流,步伐穩健,行動如常,皆因玉虛神符之故。
也正是因此異樣,讓妲己的喜媚起了疑心,仔細探察之下竟在比幹身上感受到了女媧宮一脈和玉虛宮一脈的氣息。軒轅墳三妖本就來曆不凡,又得女媧傳授天妖秘法,探察出女媧一脈和玉虛一脈的氣息不足為奇。
妲己二人恐生變故,急忙掐指演算,喜媚說自己善能推算倒非虛言,還真叫他算出這一線生機。妲己乃暗中遁出皇宮,搶先一步將那賣無心菜的婦人殺死,自己變化冒充,喜媚則留在鹿台應付帝辛。
妲己丟下菜籃,正欲鞭屍泄恨,卻見武成王家將黃明、周紀打馬趕來,隻得暗罵一聲便宜這老匹夫了,施法遁走。黃明、周紀趕至,下馬便拜,見比幹身亡,不禁悲哭,三拜之後背起比幹迴返朝歌城。
群臣未散,見黃明、周紀迎迴老千歲屍身,紛紛跪拜,痛哭失聲。其中有一下大夫名曰夏招,書生意氣,見老千歲慘死,義憤填膺,憑著一腔熱血,隻身闖上鹿台,麵君不拜。此時七竅玲瓏心已被妲己吃入腹中,裝作病愈後身子虛弱安睡,實則是全力煉化玲瓏心中的神異靈力。
帝辛見妲己已然無恙,龍心甚悅,也不追究夏招的失禮,問他何事見駕?夏招豎目揚眉,怒道:“特來弒君!”言罷便抓起鹿台上掛的飛雲劍,直刺帝辛。
帝辛文武雙全,就算是九鼎武士也不能近身,何況夏招一個書生,將身閃過。繼而衣袖一拂便將夏招摔倒在地,命左右武士將其拿下。夏招也知自己弑君無望,不願受擒,掙紮起身,直接跳下鹿台,摔得粉骨碎身,死於非命。
百官見夏招盡節而死,為其收屍,又以王侯之禮為比幹舉行葬禮,頭七之後,比幹下葬。比幹身為帝辛皇叔,其下葬之地自然是子姓殷氏的皇陵祖地,位於朝歌城外。
出殯之日,朝歌百姓戶戶戴孝,十裏長街相送,哀哭之聲不絕,紙錢遍撒。以黃飛虎為首的出殯隊伍出城十裏,還未至皇陵祖地,卻見天際揚塵,旌旗招展,原來是聞太師平定北海,大軍凱旋迴朝。
卻說聞太師聽先行探馬迴稟百官出殯,大吃一驚,急忙從中軍趕至前來,一看究竟。得知乃是比幹靈柩,又驚又怒,想他二人一人是三朝元老,一人也是曆經兩朝。又皆是國之棟梁,托孤大臣,一文一武坐鎮朝歌,天下諸侯莫不朝商,相交莫逆。如今比幹卻無端舍他先去,能不悲乎?
聞太師凱軍迴朝,乃國之大事,本應百官相迎,龍德殿賜宴以慶。但聞仲見比幹身死,哪還有這心思,再說人死為大,當即命大軍城外紮營,自己則隨出殯隊伍為比幹下葬。
比幹下葬之後,眾人迴城,聞太師聽武成王訴朝歌諸多變故,又見鹿台奢華,炮烙酷刑,顧不得迴府休息,直接進宮麵聖。入得宮中又見禦台生塵,心中大怒,氣得額頭橫目都睜開了,當即親擊鍾鼓,強請帝辛上朝。
帝辛荒廢國事,正在鹿台之上與喜媚溫存,忽聞鍾鼓大鳴,又有內侍來報,知乃是聞太師迴朝,不由渾身一顫,又愧又怕。原來聞仲不僅是三朝元老,托孤大臣,更是帝王之師,帝辛這一身本事最起碼有七成學自聞仲,其中便包括治國謀略、行軍打仗、殺敵武藝。
帝辛幼時可沒少挨聞仲的打,至於訓斥就更不用說了,而且聞太師那一對雌雄雙鞭被父皇封為‘打王金鞭’……(未完待續)
……比幹聞言頓時瞳孔一縮,沉默不語,神色複雜,似不甘、似遺憾、似解脫。半晌後起身安排後事,又取薑子牙所留錦囊,看信後將神符燒入水中喝下。比幹行至宮門,卻見文武百官、大氏族之人皆守候在此,原來是百官聽聞消息,自發而來,一時氣氛沉悶之極。
比幹與眾文武吩咐幾句,便不再言語,入宮門直上鹿台。鹿台之上,君臣相對,帝辛沉聲說道:“皇後偶發沉痾心痛之疾,惟有七竅玲瓏心方可治愈,辛兒乞借皇叔玲瓏心一片。”
比幹不語,目光直直地盯著帝辛,半晌開口說道:“比幹賤命一條,死不足惜,皇叔隻問辛兒,成湯江山能傳萬世否?”
“成湯基業,千秋萬代,大商永昌!”帝辛目光堅定,這是一個帝王的承諾。
比幹聞言,似是欣慰,朝太廟方向大拜八拜,即取刀解衣,一刀刺入體內,剖開胸膛,說也奇怪,竟不見鮮血流出。比幹伸手入腹,摘心而出,有內侍呈禦盤接住。這七竅玲瓏心果真生有七竅,竟呈玉色,隱有七彩流光,已然摘出,跳動依舊強勁有力。
比幹將衣袍一掩,雖臉色蒼白,卻步履穩健,徑下鹿台。去了。宮外群臣見比幹出來,紛紛詢問,關切之情溢於言表。比幹不語,低首速行,徑往北門而去,出城六七裏,見一民婦提籃叫賣,賣的乃是無心菜。
比幹聽得叫賣之聲,便知這就是自己的一線生機。於是上前詢問。婦人說道:“菜雖無心,卻能吃。”
比幹問道:“菜無心能吃,人無心。能活嗎?”
婦人答道:“人無心當然不能活。”
比幹聞言,搖頭歎息一聲:“天意啊!”頓時臉色紅潤。卻是迴光返照之象。比幹轉身向著朝歌城方向拜了三拜,隨即盤坐路邊大石之上,麵容平靜,無痛苦、無煩惱,唿吸漸弱漸無,漸止漸終。
賣菜婦人見比幹身死,頓時哈哈大笑,顯出真身。原來是那妖後妲己。“比幹老匹夫,滅我軒轅墳狐子狐孫,竟還妄想活命,門都沒有!”
這是為何?且待我慢慢道來。
話說那七竅玲瓏心極是不凡,與那重瞳一般,為古之聖賢異象,且更加神異。隻可惜比幹命格稍欠,無福消受此等天恩,剛滿月便大病不止,且藥石無醫。若是生在一般人家。比幹隻怕是要早夭。
但子姓殷氏終究是人族皇室,先求巫師符咒,後祭四方鬼神。仙法延命。如此,比幹雖體弱,但卻擺脫了喪命之危。直到七歲那年,比幹突然昏厥,一病不起,巫師束手,鬼神無策。
子姓殷氏一族族長急忙帶著比幹前往人族聖殿,求隱居聖殿的人族聖王救命。人族聖王雖將其救醒,卻是治標不治本。難以根治,乃向人族聖母禱告。是時。女媧顯靈,賜靈符玉令一枚。融入比幹之身。
比幹頓時神清氣爽,且有三鼎武士的實力,日後百病不生,聖人手段,果真仙神莫測。比幹身無仙根,無法踏上修仙長生之路,否則以七竅玲瓏心之能,怕是問鼎亞聖之境也非難事。
無法踏上修仙長生之路,自然無法將七竅玲瓏心的潛力和神異發揮出來,隻能得些皮毛。但就是這些膚淺的皮毛,也讓比幹得浩然正氣護體,鬼神難侵,而且聰慧異常,尤擅經國之術。後來更是榮登相位,先後輔佐皇兄帝乙,子侄帝辛,將已呈頹勢的大商治理得出現複興之象。
此番比幹雖失七竅玲瓏心,卻有一線生機,薑子牙正是算出這一線生機,才在逃離朝歌之前留給比幹一道錦囊。錦囊之中留信留符,具言此剖心之厄,北門外遇一賣無心菜婦人,由其決命。
若婦人言“人無心即死”,便迴天乏術;若言“人無心還活”,則玉虛師門秘授神符將激發女媧靈符殘威,凝妙符以為假心,向天奪命。而此前比幹剖心不見血流,步伐穩健,行動如常,皆因玉虛神符之故。
也正是因此異樣,讓妲己的喜媚起了疑心,仔細探察之下竟在比幹身上感受到了女媧宮一脈和玉虛宮一脈的氣息。軒轅墳三妖本就來曆不凡,又得女媧傳授天妖秘法,探察出女媧一脈和玉虛一脈的氣息不足為奇。
妲己二人恐生變故,急忙掐指演算,喜媚說自己善能推算倒非虛言,還真叫他算出這一線生機。妲己乃暗中遁出皇宮,搶先一步將那賣無心菜的婦人殺死,自己變化冒充,喜媚則留在鹿台應付帝辛。
妲己丟下菜籃,正欲鞭屍泄恨,卻見武成王家將黃明、周紀打馬趕來,隻得暗罵一聲便宜這老匹夫了,施法遁走。黃明、周紀趕至,下馬便拜,見比幹身亡,不禁悲哭,三拜之後背起比幹迴返朝歌城。
群臣未散,見黃明、周紀迎迴老千歲屍身,紛紛跪拜,痛哭失聲。其中有一下大夫名曰夏招,書生意氣,見老千歲慘死,義憤填膺,憑著一腔熱血,隻身闖上鹿台,麵君不拜。此時七竅玲瓏心已被妲己吃入腹中,裝作病愈後身子虛弱安睡,實則是全力煉化玲瓏心中的神異靈力。
帝辛見妲己已然無恙,龍心甚悅,也不追究夏招的失禮,問他何事見駕?夏招豎目揚眉,怒道:“特來弒君!”言罷便抓起鹿台上掛的飛雲劍,直刺帝辛。
帝辛文武雙全,就算是九鼎武士也不能近身,何況夏招一個書生,將身閃過。繼而衣袖一拂便將夏招摔倒在地,命左右武士將其拿下。夏招也知自己弑君無望,不願受擒,掙紮起身,直接跳下鹿台,摔得粉骨碎身,死於非命。
百官見夏招盡節而死,為其收屍,又以王侯之禮為比幹舉行葬禮,頭七之後,比幹下葬。比幹身為帝辛皇叔,其下葬之地自然是子姓殷氏的皇陵祖地,位於朝歌城外。
出殯之日,朝歌百姓戶戶戴孝,十裏長街相送,哀哭之聲不絕,紙錢遍撒。以黃飛虎為首的出殯隊伍出城十裏,還未至皇陵祖地,卻見天際揚塵,旌旗招展,原來是聞太師平定北海,大軍凱旋迴朝。
卻說聞太師聽先行探馬迴稟百官出殯,大吃一驚,急忙從中軍趕至前來,一看究竟。得知乃是比幹靈柩,又驚又怒,想他二人一人是三朝元老,一人也是曆經兩朝。又皆是國之棟梁,托孤大臣,一文一武坐鎮朝歌,天下諸侯莫不朝商,相交莫逆。如今比幹卻無端舍他先去,能不悲乎?
聞太師凱軍迴朝,乃國之大事,本應百官相迎,龍德殿賜宴以慶。但聞仲見比幹身死,哪還有這心思,再說人死為大,當即命大軍城外紮營,自己則隨出殯隊伍為比幹下葬。
比幹下葬之後,眾人迴城,聞太師聽武成王訴朝歌諸多變故,又見鹿台奢華,炮烙酷刑,顧不得迴府休息,直接進宮麵聖。入得宮中又見禦台生塵,心中大怒,氣得額頭橫目都睜開了,當即親擊鍾鼓,強請帝辛上朝。
帝辛荒廢國事,正在鹿台之上與喜媚溫存,忽聞鍾鼓大鳴,又有內侍來報,知乃是聞太師迴朝,不由渾身一顫,又愧又怕。原來聞仲不僅是三朝元老,托孤大臣,更是帝王之師,帝辛這一身本事最起碼有七成學自聞仲,其中便包括治國謀略、行軍打仗、殺敵武藝。
帝辛幼時可沒少挨聞仲的打,至於訓斥就更不用說了,而且聞太師那一對雌雄雙鞭被父皇封為‘打王金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