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說到鳳母又問起孔雀被朱雀帶走後的事情……


    ……龍雀一族的事情孔雀已經不放在心上也便不多做理會,說起自己蛻變成孔雀血脈,以及見到兩位老祖宗的事情。孔雀這邊說得興致勃勃,卻沒有發現鳳母黛眉之間憂心忡忡。


    作為過來人鳳母又豈會看不出女兒提起孔宣少族長時的那種神采,分明是將一顆心完全寄托在他身上。孔宣少族長的優秀她豈能不知道,容貌、性情無一不是人中龍鳳,但關鍵是他太優秀了。


    族長與北冥之主兩大聖人之子,身份地位之高貴顯赫,少有人及。與孔霄少族長一起創立一等一的大勢力至尊皇朝,力抗曾經的天地霸主妖族天庭。又是如今的天地主角人族的先師,更有毫不遜色於聖人道場的玉京神山做洞府。


    修為實力更是不用說了,早就踏入準聖境界,同階稱尊,無數老牌的大神通者都甘拜下風。正是這份優秀,使得洪荒之中,無數天之嬌女在選擇道侶的時候都不敢奢望孔宣大人。即使自己女兒已經是天地間第二隻孔雀又如何,比起一直追隨在孔宣少族長身邊的白紫彤公主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她當然不是不知道和孔宣少族長搭上關係有天大的好處,不隻是女兒能夠成就準聖道果,就是自己也有望在求道路上更進一步。但她是一個母親,她不能拿女兒的幸福去換取這些。


    有人追求名滿天下。也有人追求富可敵國,還有人追求權傾朝野,更有人追求長生不老。而修煉之人多求得道長生。甚至是證道永生。無論是組建勢力,還是遊曆紅塵,或是避世潛修,全都是為了能在永生之路上走得更遠。


    為了這個目的,他們任何東西都可以舍棄,七情六欲什麽的自是不用說了。拋棄妻子,甚至是辜負全天下人。乃至毀天滅地而成就他一人。


    同是在求道之路上苦苦爭渡的人,鳳母沒有資格說他們的選擇不對。但她心中卻有自己的堅持。她要自己女兒幸福,孔宣少族長極其優秀,但他對女兒來說不是一個好歸宿。


    “孔宣大人不適合你。”思量再三,鳳母還是決定直說。畢竟長痛不如短痛。


    孔雀還在說著孔宣哥哥是怎樣的不解風情,卻突然聽到母親說這句話,頓時傻眼了。有了心上人的女兒自然是希望獲得母親的支持,祝自己幸福的。


    知道母親已經看出來的孔雀也顧不得女兒家的矜持羞澀,問道:“娘親,這是為什麽?”顯然女兒不懂母親為什麽不鼓勵自己追求幸福。


    “與其選擇愛人不如選擇被愛,娘不會害你的。”


    “我一定會讓孔宣哥哥愛上我的。”孔雀很倔強。


    “孔宣少族長不是你能配得上的。”鳳母苦勸。


    “感情是兩個人的事,又不是身份地位所決定的。”顯然孔雀沒有門當戶對的觀念,也沒有什麽門第的觀念。


    ……


    一番爭辯下來。無果。鳳母看著低頭不語的女兒輕輕歎息一聲。她知道女兒的性子,認定了便會猶如飛蛾撲火般不顧一切,不到遍體鱗傷是不會醒悟的。但做母親的又怎麽忍心女兒傷心呢?罷了。自己豁出麵皮不要也要為女兒爭取一番。不論結果如何,至少努力過了。


    鳳母抬起女兒的螓首,為她輕輕地擦去臉龐的淚水,說道:“隻要你不後悔,為娘一定盡全力幫你。”


    “嗯。”孔雀破涕而笑。


    於是,孔宣幸福的日子開始了。白紫彤和孔雀兩大美女對其是極盡溫柔體貼。不過在孔宣看來這不是幸福,而是痛苦折磨。偏偏還不能拒絕逃跑。


    一個有作為過來人的母親極力支持,盡力支招;一個曾被最懂得如何抓住男人心的媚心教導。一個被母親帶著去拜訪鳳族姐妹,請鳳族長老為其說些好話;一個更厲害,直接去找朱雀和鳳凰,當然名義上是去請求指點,趁著請教之餘自是把二人哄得開心不已。


    作為當事人的妹妹,朱瑤自然也是二人拉攏的對象。不過這個妹妹很無良,這邊點頭答應,那邊嗯嗯吱聲,完全是一副看好戲的心思。


    不說鳳鳴山穀之中如何上演諸般鬧劇,且說人族之中,唐堯擔任人族共主已經有四萬年了。


    此間曾有苗民不服統治,不用說了,這背後站的當然是巫族之人,不過不是高層,隻能算中層的巫。唐堯舉兵征伐,勝之。後又推行公平的刑法,人族再度大盛,垂手而治天下。


    不過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唐堯也有一件很憂慮的事。散宜氏所生子丹朱雖長大成人,但卻不務正業,遊手好閑,聚朋囂訟鬥狠,經常招惹禍端。


    這日,散宜氏又對帝堯說兒子丹朱越來越不像話了,讓他好生管管。帝堯沉默良久,心想:“要使丹朱歸善,必先穩其性,娛其心,教他學會幾樣本領才行。”遂派人將丹朱找來,教其射箭打獵。可惜丹朱不思上進、無心治業,嫌射箭打獵辛苦,不學。


    唐堯又教他別的本事,丹朱同樣嫌其辛苦,不學。唐堯無奈,突然靈光一閃。想起前來相助自己的那截教仙人曾玩的一種遊戲。那是一種被稱作‘弈’的遊戲,據仙人所說,這是從北冥那邊流傳出來的,深受無數練氣士喜愛。


    唐堯觀之,隻覺其博大精深,包含著很深的治理百姓、軍隊、山河的道理,心想這不正是教導丹朱的最好方法嗎?唐堯遂劃縱橫十一道,又取黑白二色石子作棋來教丹朱,期間講述自己率領部落征戰過程中的作戰謀略和治理天下的道理。


    丹朱此時倒也聽得進去,顯得有了耐心。此後一段時日,丹朱學棋很專心,也不到外邊遊逛,散宜氏心裏踏實些。


    孰料,丹朱棋還沒學深學透,卻聽信那幫狐朋狗友的話,覺得下棋太束縛人,一點自由也沒有,還得費腦子。又犯以前的老毛病,終日朋淫生非,甚至想用詭計奪取父帝的位置。


    散宜氏痛心異常,大病一場而逝,唐堯將其遷送到南方,再也不想看到丹朱。經過此事唐堯痛心異常,即使是有大羅金仙的境界修為,也是顯得脊背有些佝僂,頭發都花白了。


    唐堯擔任人族共主近五萬年了,下令全族選賢,來挑選下一任人族共主。經過四嶽的推薦,以孝道聞名的重華進入了唐堯的眼中。堯決定先考察一番,然後再行決定,遂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他,來考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


    舜的父親瞽叟姓媯,妻曰握登,見大虹意感樞星之精而生舜於姚墟,故姓姚。名重華,字都君,重華之名則是因為虞舜天生重瞳,此乃聖人之象。


    帝舜從小受父親瞽叟、後母和後母所生之子象的迫害,屢經磨難,仍和善相對,孝敬父母,愛護異母弟弟象。舜和娥皇、女英住在溈水河邊,依禮而行事,二女都對舜十分傾心,恪守婦道。


    舜耕曆山,曆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唐堯從女兒處得知這些情況,非常高興,賜予舜絺衣、琴和牛羊,還為他修築了倉房。


    瞽叟和象嫉妒舜得到的賞賜,又想殺掉舜,霸占財物,遂火燒倉房、掘井埋舜,都未能得逞。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順父母,友於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誠懇謹慎,終於感化了家人,使他們改惡從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逍遙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蝶夢莊周V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蝶夢莊周V並收藏洪荒逍遙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