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第二天,餘子興就把戰役的數據副本給武帝呈送,還訴說了喪禮和邊城百姓對這場戰爭的支持。


    當喪禮開始進行之時,武帝也正在看餘子興的折子。他看完之後,就把折子遞給了寧國公,寧國公看完之後就遞給身邊之人閱覽。


    這裏是武帝會見內閣的小書房,除了內閣眾人,還有太子李懷堔和定國公、寧國公、穎陽伯等高級將領在此。


    待太子最後看完折子,恭敬的放迴了書案上,武帝才開口問寧國公:“寧國公,你怎麽看?”


    寧國公開口道:“還需增兵。”


    武帝又問定國公:“定國公,你呢?”


    定國公也開口說道:“臣意見一樣。”


    武帝不死心,繼續問:“倘若是你二位領兵呢?”


    定國公和寧國公對視一眼,由定國公開口道:“餘子興領兵能力並不差,此戰失利是胡人兵力太強之故。”


    一力降十會,如今就好像一群羊跟一群狼對抗,就算換了一頭狼來帶領群羊,又怎能贏過全部是狼的死敵?


    就算再不甘心,也要承認,胡人休養生息的幾十年裏,軍隊的實力確實比大燕好得多了。


    戰事失利,還是被人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這還是大燕開國以來首次,特別還是發生在武帝登基幾年之初。


    後世史書會如何評價自己,武帝隻要一想到,史書的記載可能是“武帝登基之初,胡人大舉進攻,武帝派兵出戰,戰敗,不複先祖當年之勇”。


    想到這裏,武帝就心煩意燥,他絕對不能墮了威名,讓自己成為大燕帝皇中的笑話,所以他對於敢在他登基幾年就進犯的胡人叛了死刑。


    寧國公沉吟了一會兒,突然開口道:“陛下,其實或許還有轉機。”


    武帝精神振奮,急急開口道:“快講。”


    “定國公府,趙軍神之玄孫女,趙曦。”


    定國公皺了皺眉,沒有開口說話,劉首輔卻麵帶不滿之色,“寧國公,戰事緊張,豈可兒戲!”


    劉首輔是趙曦的親外祖父,素來寵愛她,當然不是不滿意自己的外孫女,他之所以這樣說,乃是因為他看出了這場戰爭的兇險,他絕對不能讓外孫女處於這種危險之中。


    劉首輔還狠狠的瞪了一眼定國公,惱他身為親祖父竟然不開口反對。


    定國公眼觀鼻鼻觀心,當自己看不到。


    其實寧國公為什麽要點出趙軍神之名?沒有不透風的牆,經過了這麽多年,該知道趙曦神有神力的人也知道了,恰好在座的人全都知道。


    武帝卻陷入了沉默,趙軍神是大燕一個傳奇人物,恰好這個傳奇人物成就威名是建立在胡人和其他外族損失慘重之上,要是說外族人最厭恨誰,非趙軍神莫屬。


    武帝心中拿不定主意,因為趙曦雖然有趙軍神的神力,但她畢竟沒有領兵作戰過,武帝並不敢兒戲。


    劉首輔看武帝竟有意動,連忙開口轉移話題:“陛下,臣想,邊城百姓種種支持的表現,可以在境內傳播。”


    武帝聞言,一聽就明白劉首輔的意思:這種傳播帶著皇朝掌權者的意誌,掌權者的意誌通過某種傳播渠道帶給百姓,讓大多數百姓的思想印上某些觀念,從而被掌權者操控。


    用最簡單的兩個字來形容就是:洗腦。


    現如今除了在座的人之外,整個京城根本沒有人知道邊城的具體情況,與其讓民眾對這場戰爭產生惶惶可怕的情緒,倒不如把能透露出來的情況讓大燕子民知道,經過一番巧妙的操作,想來就能輕而易舉的讓人產生同仇敵愾的情緒。


    武帝思索一番,吩咐劉首輔:“首輔,此事交由你安排。”


    劉首輔起身躬身應道:“臣遵旨。”


    武帝還想著寧國公提議之事,他要好好衡量一下得失利弊,於是讓眾人退下。


    眾大臣與太子都恭敬而退。


    出了小書房,劉首輔惱怒的瞪了一眼寧國公,因身有要事,冷哼一聲甩袖離去。


    寧國公絲毫不見半點異樣,與定國公一起往宮門而出。


    “表哥,剛才你提議曦兒,可是有把握?”定國公問。


    寧國公凝聲迴道:“把握並不大。你知道的,滿京城、或者說是滿大燕,年輕一輩的將領當中,我最看好的,首先是阿泰,其次才是小曦。阿泰好歹還經曆過與胡人的廝殺,小曦卻是沒有的,但總好過什麽都不做。阿泰與小曦,終究是太年輕了。”


    太年輕,經曆的事就少,經驗也少,如果是十幾年後的沈和泰,或許就能與阿紮克旗鼓相當,可惜時間不等人。


    定國公聞言,沉默不語。


    兩人在宮門前分手,各自上了自家的馬車,馬車往家中方向駛去。


    過了幾天,京城酒樓處的說書先生忽然一改以往說話本子的習慣,說起了正在發生的戰役,那抑揚頓挫的語調,誇張動人的詞句,還有說到激動處情不自禁的身體舞動,把前來聽書的人說得情緒激動不已,很多人都如同感同身受一樣。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發生在京城,大燕各境的城池都有類似的一幕發生。


    說到邊城百姓的傷痛,很多人都眼眶泛紅,不少漢子每次聽到說書先生說這一段的時候,都會恨的牙癢癢的捶桌,更有很多人破口大罵胡人。


    一個素有俠義之心的富商神情激憤,當即就吩咐管家向朝廷募捐了三十萬兩銀子,以作軍資之用。


    武帝很快得知此消息,親手書寫一幅“俠義仁心”的手書給這位富商,竟然掀起了大燕的募捐之潮。


    有錢的就捐錢,沒有錢的就捐物,許多人都盡自己的一份心意,短短時日,竟然就籌措到將近千萬兩銀子和價值一百萬兩軍資的物品。


    由說書而引出這樣的效果,是眾人都想不到的,武帝龍心大慰,有了這些銀子,絕對可以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霸氣軍長成神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柏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柏樺並收藏霸氣軍長成神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