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金翅燃著熊熊火焰衝擊隋軍船隊,一旦躲閃不及,很快就會化為火花的一部分。但凡戰船大多備著火油,以備攻擊之用,如今卻成了催命符。大火燃著火油,發生一聲聲爆炸,無數火花順著江風飄去很遠,繼而引發更大的火情。
在付出三十餘艘金翅戰船的代價後,於火光中陳軍終於打開了一條通道。五牙戰船體型巨大,在狹長的鬆江上很難發揮出全部戰力。最多十幾艘作戰,剩下的隻有搖旗呐喊的分。
陳軍神色欲顯猙獰,陳叔寶再昏聵無能,但江南畢竟是他們祖輩生活之地,隋朝統治者怎麽樣他們不知道。他們隻知道如今父母妻兒能夠吃得飽、穿的暖,家裏還有餘糧換上壇白酒解解饞。
所以,他們拚盡性命也要保住現狀,這無關忠君,隻是最為一個男人的責任。
金翅戰船上的陳軍沒有任何的攻擊姿態,在盾牌的掩護下直奔五牙戰船,拍杆雖是攻擊利器,但畢竟需要時間起落。金翅戰船趁著時間間隙靠近五牙,隨即便燃起衝天火焰,竟是用同歸於盡的辦法打擊隋軍。
轉眼間便有數艘五牙起火,火焰映紅江麵,若不是空氣中飄蕩的焦糊味道,還會以為是夕陽晚照,雖然殘破亦是美景。
鬆江之上到處都是點點猩紅,有未流盡的血液還在繼續融入水中。如絢爛的朱砂入畫,似生命最後的燦爛。繪出的場景會讓人痛苦流淚,戰爭的殘酷隻有真正經曆過的人才知道,那些提筆大發激揚文字的書生,永遠隻是紙上談兵。
寥落的戰船殘骸無序的飄蕩在江麵,渺渺青煙隨著江風飄散。偶有明火燃起,隨著江水緩緩飄蕩,不知是哪位將士的亡魂要魂歸故裏。
五牙戰船上的隋軍紛紛跳水自救,被後麵的戰船救起,陳軍抓住時機,箭矢齊出,有少半隋軍永遠橫屍冰冷的江水中。
數艘五牙戰船五層船體全部燃起大火,熊熊烈火在江麵上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火牆。
此次帶兵之人乃是賀若弼手下大將燕榮,說起他,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狠人。
燕榮站在船頭,看著衝天而起的火焰,眼中的瘋狂也愈燒愈烈。
“前船之人登上後船,隻留控船之人!所有弓箭手準備,帶齊火油準備進攻!”
隋朝建立前後,隋軍大大小小戰鬥就沒停息過,如今的隋軍堪稱百戰之師。不消片刻,便有十艘五牙戰船被騰空,每艘船隻留下百餘控船之人。
“你們是大隋的榮譽!”燕榮喊到。那些被留下的將士虎目含淚,眼下情形再明確不過,他們最為死士被留下,所謂死士便是十死無生。
他們對生有著眷戀,卻從不畏懼死亡。百餘年來,中華大地掩埋了無數白骨,他們或許不知道民族大義,卻知道此戰勝,南北將會統一,大隋國力會更加昌盛,周邊環伺之國不敢妄動,自己遠在北方的親人便多了一份保障。
所以,雖死無憾,雖死亦願往!
十艘五牙戰船開啟最大速度,拍杆高高升起。行至火牆附近時,拍杆重重砸落,然後便義無反顧的衝了上去。
五層樓船在巨大的衝擊力下瞬間倒塌,木材斷裂聲,烈火燃燒的劈啪聲響成一片。十艘五牙戰船船體上亦燃起了大火,但他們還在不斷突進,直到大火將船體全部包圍,五牙戰船才驅趕著燃燒著的殘骸緩緩向著岸邊靠去,然後便是徹底的靜默,等待靜靜的燃燒。
隋軍在付出十艘五牙戰船,千餘名將士的性命後終於突破火牆。
燕榮不見悲傷,隻是眼中的瘋狂幾欲化成實質。
唯血和殺戮才能使這片天地換顏色。
“殺!”燕榮一字喝出,全軍震顫。這種赴死的打法實在太過震撼人心!
血消人盡,青煙作魂。既有殺人心,何懼赴死意!
隋軍終於被點燃了,五牙戰船與蚱蜢舟之類的小船交互排列,成陣列的向陳水軍發起集團式衝鋒。燃著火油的箭矢如狂風暴雨般向著陳軍拋灑,在白天雖然看不到無數星火劃過天際,卻能看到千絲萬縷的青煙在空中留下痕跡,密密而織,就像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罩向陳軍。
陳軍麵對氣勢洶洶的隋軍非但沒有露怯,反而激起了骨子裏的野性。陳軍舟小,走的本是襲擾、圍殲的戰法,同樣在鬆江上也難發揮出一二,鬆江實在是太狹窄了。數艘五牙戰船並行已經將江麵封的嚴嚴實實,根本沒有給金翅留下什麽活動空間。
“所有戰船,隻進不退,戰!”燕榮目光前視,死死盯著在隋軍正前方的金翅戰船。
“咚!咚!咚!”幾十架戰鼓同時敲起,隋軍氣勢如虹。五牙戰船更是將速度提到最快,在江麵上留下一道道明亮的水痕,很快又被其他水痕掩埋,水痕相擊,頓時江麵一片波瀾起伏。
前方的金翅戰船擺成一排,將船身滿澆火油也是以最快速度衝向隋軍。箭雨可不是擺設,有許多金翅戰船尚未衝到隋軍陣前便燃起了大火,剩下的金翅完全沒有救護之意,依然向著隋軍衝鋒。
燃著的金翅戰船在百丈範圍內或稀疏、或密集的分布,陳軍以生命為代價在鬆江上布下了一道防禦。
乘坐五牙戰船的隋軍卻是不管不顧,沒有規避、沒有變幻隊形、更沒有停船去清理這些障礙物。五牙戰船仗著船體巨大,將那些燃著的金翅撞成碎片,完全就是碾壓的局麵。
一旦有五牙戰船受傷,便自動停靠岸邊,轉移士兵,繼續向前碾壓。
陳軍金翅雖然悍不畏死,畢竟船體較小,麵對一對一的撞擊根本占不了半分便宜。若是常歌行在此,肯定會後悔自己沒有早點兒把大炮鼓弄出來,作為戰船怎麽能沒有大炮呢?
大炮一響,陳軍這些金翅早就灰飛煙滅了,哪裏用的著去耗損打造不易的五牙戰船!
隋軍步步緊逼,陳軍無奈之下撤迴太湖。
(本章完)
在付出三十餘艘金翅戰船的代價後,於火光中陳軍終於打開了一條通道。五牙戰船體型巨大,在狹長的鬆江上很難發揮出全部戰力。最多十幾艘作戰,剩下的隻有搖旗呐喊的分。
陳軍神色欲顯猙獰,陳叔寶再昏聵無能,但江南畢竟是他們祖輩生活之地,隋朝統治者怎麽樣他們不知道。他們隻知道如今父母妻兒能夠吃得飽、穿的暖,家裏還有餘糧換上壇白酒解解饞。
所以,他們拚盡性命也要保住現狀,這無關忠君,隻是最為一個男人的責任。
金翅戰船上的陳軍沒有任何的攻擊姿態,在盾牌的掩護下直奔五牙戰船,拍杆雖是攻擊利器,但畢竟需要時間起落。金翅戰船趁著時間間隙靠近五牙,隨即便燃起衝天火焰,竟是用同歸於盡的辦法打擊隋軍。
轉眼間便有數艘五牙起火,火焰映紅江麵,若不是空氣中飄蕩的焦糊味道,還會以為是夕陽晚照,雖然殘破亦是美景。
鬆江之上到處都是點點猩紅,有未流盡的血液還在繼續融入水中。如絢爛的朱砂入畫,似生命最後的燦爛。繪出的場景會讓人痛苦流淚,戰爭的殘酷隻有真正經曆過的人才知道,那些提筆大發激揚文字的書生,永遠隻是紙上談兵。
寥落的戰船殘骸無序的飄蕩在江麵,渺渺青煙隨著江風飄散。偶有明火燃起,隨著江水緩緩飄蕩,不知是哪位將士的亡魂要魂歸故裏。
五牙戰船上的隋軍紛紛跳水自救,被後麵的戰船救起,陳軍抓住時機,箭矢齊出,有少半隋軍永遠橫屍冰冷的江水中。
數艘五牙戰船五層船體全部燃起大火,熊熊烈火在江麵上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火牆。
此次帶兵之人乃是賀若弼手下大將燕榮,說起他,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狠人。
燕榮站在船頭,看著衝天而起的火焰,眼中的瘋狂也愈燒愈烈。
“前船之人登上後船,隻留控船之人!所有弓箭手準備,帶齊火油準備進攻!”
隋朝建立前後,隋軍大大小小戰鬥就沒停息過,如今的隋軍堪稱百戰之師。不消片刻,便有十艘五牙戰船被騰空,每艘船隻留下百餘控船之人。
“你們是大隋的榮譽!”燕榮喊到。那些被留下的將士虎目含淚,眼下情形再明確不過,他們最為死士被留下,所謂死士便是十死無生。
他們對生有著眷戀,卻從不畏懼死亡。百餘年來,中華大地掩埋了無數白骨,他們或許不知道民族大義,卻知道此戰勝,南北將會統一,大隋國力會更加昌盛,周邊環伺之國不敢妄動,自己遠在北方的親人便多了一份保障。
所以,雖死無憾,雖死亦願往!
十艘五牙戰船開啟最大速度,拍杆高高升起。行至火牆附近時,拍杆重重砸落,然後便義無反顧的衝了上去。
五層樓船在巨大的衝擊力下瞬間倒塌,木材斷裂聲,烈火燃燒的劈啪聲響成一片。十艘五牙戰船船體上亦燃起了大火,但他們還在不斷突進,直到大火將船體全部包圍,五牙戰船才驅趕著燃燒著的殘骸緩緩向著岸邊靠去,然後便是徹底的靜默,等待靜靜的燃燒。
隋軍在付出十艘五牙戰船,千餘名將士的性命後終於突破火牆。
燕榮不見悲傷,隻是眼中的瘋狂幾欲化成實質。
唯血和殺戮才能使這片天地換顏色。
“殺!”燕榮一字喝出,全軍震顫。這種赴死的打法實在太過震撼人心!
血消人盡,青煙作魂。既有殺人心,何懼赴死意!
隋軍終於被點燃了,五牙戰船與蚱蜢舟之類的小船交互排列,成陣列的向陳水軍發起集團式衝鋒。燃著火油的箭矢如狂風暴雨般向著陳軍拋灑,在白天雖然看不到無數星火劃過天際,卻能看到千絲萬縷的青煙在空中留下痕跡,密密而織,就像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罩向陳軍。
陳軍麵對氣勢洶洶的隋軍非但沒有露怯,反而激起了骨子裏的野性。陳軍舟小,走的本是襲擾、圍殲的戰法,同樣在鬆江上也難發揮出一二,鬆江實在是太狹窄了。數艘五牙戰船並行已經將江麵封的嚴嚴實實,根本沒有給金翅留下什麽活動空間。
“所有戰船,隻進不退,戰!”燕榮目光前視,死死盯著在隋軍正前方的金翅戰船。
“咚!咚!咚!”幾十架戰鼓同時敲起,隋軍氣勢如虹。五牙戰船更是將速度提到最快,在江麵上留下一道道明亮的水痕,很快又被其他水痕掩埋,水痕相擊,頓時江麵一片波瀾起伏。
前方的金翅戰船擺成一排,將船身滿澆火油也是以最快速度衝向隋軍。箭雨可不是擺設,有許多金翅戰船尚未衝到隋軍陣前便燃起了大火,剩下的金翅完全沒有救護之意,依然向著隋軍衝鋒。
燃著的金翅戰船在百丈範圍內或稀疏、或密集的分布,陳軍以生命為代價在鬆江上布下了一道防禦。
乘坐五牙戰船的隋軍卻是不管不顧,沒有規避、沒有變幻隊形、更沒有停船去清理這些障礙物。五牙戰船仗著船體巨大,將那些燃著的金翅撞成碎片,完全就是碾壓的局麵。
一旦有五牙戰船受傷,便自動停靠岸邊,轉移士兵,繼續向前碾壓。
陳軍金翅雖然悍不畏死,畢竟船體較小,麵對一對一的撞擊根本占不了半分便宜。若是常歌行在此,肯定會後悔自己沒有早點兒把大炮鼓弄出來,作為戰船怎麽能沒有大炮呢?
大炮一響,陳軍這些金翅早就灰飛煙滅了,哪裏用的著去耗損打造不易的五牙戰船!
隋軍步步緊逼,陳軍無奈之下撤迴太湖。
(本章完)